小学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860780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72.55KB
小学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文言文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找剑。
寻,寻找。
之,这里指剑。
(11)若此:
如此,像这样。
(12)不亦惑(hu^)乎:
不也太糊涂了吗?
亦,也;
惑,糊涂。
楚国有一个搭船过江的人,不小心将随身佩带的剑从船边掉到江里去了。
他急忙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
“这里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停稳以后,他便按船边所刻的记号,跳进水里去找剑。
船已行走,而水里的剑却没动,像这样去找剑,不也太糊涂了吗?
晏子使楚①
晏子至。
楚王赐晏子酒,酒酣②。
吏二缚一人诣③王。
王曰:
“缚者易为者④也?
”对曰:
“齐人也,坐盗⑤。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⑥对曰:
“婴闻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⑦,叶徒⑧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⑨?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⑩也,寡人反取病(11)也。
”
①选自《晏子春秋》。
②酒酣:
酒喝得很高兴。
③诣:
到,文中作“经过”讲。
④曷为者:
是干什么的。
易:
什么。
⑤坐盗:
犯了盗窃罪。
坐:
因为犯罪而受到惩治。
⑥避席:
离开座位,表示尊敬。
⑦枳:
俗称“枸橘”,果实酸苦。
⑧徒:
只,仅仅。
⑨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吗?
“得无……耶”是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相当于“莫非……吗”。
⑩熙:
同“嬉”,开玩笑。
(11)寡人反取病:
我反而自讨羞辱。
寡人:
德行不高的人,国君自称。
病:
文中作“羞辱”讲。
晏婴到了楚国。
楚王设酒款待晏婴,酒喝得很高兴。
(这时),两个差役绑一名犯人经过楚王身边。
楚王问道:
“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差役回答说:
(他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
”楚王看着晏婴说:
“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
”晏婴离开座位回答说:
“我听说:
橘树生长在淮南就结出(甜蜜的)橘子,它生长在淮北就结出(酸苦的)枸橘,(这两种果树)仅仅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各不相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因为两地的)水土不同。
如今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吗?
”楚王笑着说:
“与有高超德才的人是不能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
”
完璧归赵①
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②以十五城。
赵王欲勿与,畏秦强;
欲与之,恐见欺③。
以问蔺相如,对曰:
“秦以城求壁而王不许。
曲④在我矣。
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曲在秦。
均之二策⑤,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
使⑥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
”赵王遣之。
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
相如乃以诈绐⑦秦王,复取壁,遣从者怀之,间⑧行归赵,而以身待命于秦。
秦王以为贤⑨而弗诛,礼而归之。
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
①选自《资治通鉴》。
②易:
交换。
③见欺:
被欺骗。
④曲:
理亏。
⑤均之二策:
比较这两个对策。
均,衡量、比较;
策,主意、办法。
⑥使:
假使。
⑦绐(d4i):
骗。
⑧间(ji4n)行:
从小道走。
⑨贤:
有德有才。
赵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想得到它,请求用十五个城邑交换。
赵王不想给,(但)怕秦国强大;
想给他吧,又怕被欺骗。
来问蔺相如,回答说:
“秦国用城邑请求换玉璧而您不答应,我们就理亏了。
我们给他玉璧而秦国不给我们城邑,秦国就理亏了。
衡量这两个办法,宁可答应秦国,让它担负责任。
我愿意手捧玉璧前往。
假使秦国十五个城邑不交入我国,我将把玉璧完整地带回来。
”赵王派遣他去。
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得了玉璧而没有偿付城邑的意思。
于是相如用计谋骗秦王,又取玉璧在手。
暗派随从人员把玉璧藏在身上,从小道回到了赵国,而他自己等候秦国的发落。
秦王认为蔺相如有德有才,做了他应该做的事而没有杀他,予以礼待以后,让他回国。
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上大夫。
三镜①
郑文贞公②魏征寝疾,上③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
又遣中郎将④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
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⑤其子叔玉。
戊辰⑥,征薨⑦,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⑧,陪葬昭陵⑨,其妻裴氏曰:
“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
”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
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
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
上思征不已。
谓侍臣曰: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⑩,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②郑文贞公:
魏征在世时被封为郑国公,去世后,朝廷赐谥为“文贞”。
③上:
指唐太宗李世民。
④中郎将:
皇家侍卫军中的武官。
⑤妻(q@):
这里作“配”讲。
⑥戊辰:
指贞观十七年正月十七日。
⑦薨(h#ng):
公侯死称薨。
⑧羽葆鼓吹:
羽葆是用鸟羽装饰的车盖。
鼓吹指鼓吹乐队。
皇家给羽葆和鼓吹乐队送葬,是对死去大臣的荣宠。
⑨陪葬昭陵:
王朝特准大臣在皇陵附近埋葬叫陪葬。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坟墓。
⑩替:
作灭、废讲。
郑文贞公魏征卧病在家,皇上派遣使者慰问,赏赐药品,往来不绝。
又派了中郎将李安俨住在魏家,以便随时将病况上报。
皇上又和太子一起到他家,指名衡山公主将许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
正月十七日那天,魏征去世了,皇上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赏给羽盖鼓吹,恩准陪葬昭陵。
魏征的妻子裴氏说:
“魏征一生节俭朴素,现在用一品官的仪仗举行葬礼,这不是死者的心愿。
”她婉言推托没有接受,而用布蓬车载运棺柩去埋葬。
皇上登上禁苑的西楼,望着灵车痛哭。
皇上亲自撰写了碑文,并亲笔往石碑上写。
皇上对魏征思念不止,跟左右大臣说:
“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
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看到国家兴盛衰亡的道理;
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魏征去世了,我丢掉了一面镜子啦!
多言何益①
子禽②问曰:
“多言有益乎?
”墨子曰:
“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③,然而不听。
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
唯其言之时④也。
①选自《墨子》。
②子禽(q0n):
人名,墨子的学生。
③擗(p!
):
通“敝”,疲劳的意思。
④时:
切合时机。
子禽向老师请教道:
“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答道:
“虾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
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
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
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老吾老
老吾老①,以及②人之老;
幼吾幼③,以及人之幼。
①老吾老:
敬重、赡(sh4n)养自家的老人。
前一个老是敬重、养老的意思。
②及:
推广到。
③幼吾幼:
爱护自己的子女。
敬重赡养自己家里的老人,推广到敬重别人家的老人;
爱护自己的子女,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子女。
穿井得人①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②,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③,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
有闻而传之者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②溉汲:
取水。
③穿井:
挖井。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外边去取水,所以总有一个人在外边奔波。
后来他家挖了一口井,于是对人说:
“我挖了一口井,家里就多了一个人。
”有人听见这话,就向另外的人传话说:
“丁家挖了一口井,井里出来一个人。
”于是全国的人都争相传播这样一条奇闻。
消息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
国君派人到丁家去查问。
丁家的人回答说:
“我们是说挖井之后多出一个人的劳力可供使用,不是说从井里挖出一个人来。
诫子书①
夫君子之行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③无以明志,非宁静④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⑤,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⑥险躁则不能治性⑦。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道成枯落⑧,多不接世⑨,悲守穷庐⑩,将复何及!
①选自《诸葛亮集》。
②夫君子之行: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
夫,句首助词,无实意;
君子,德才兼备的人;
行:
品格行为。
③澹(d4n)薄:
同“淡泊”,心情恬淡,不慕名利。
④宁静:
指安静,精力集中。
⑤广才:
增长才干。
⑥淫慢则不能励精:
过度享乐和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
淫,过度;
慢,怠惰散漫;
励,激励,奋勉。
⑦险躁则不能治性:
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⑧枯落:
枯枝落叶。
文中指无所作为的人。
⑨接世:
对社会有用。
⑩庐(l*):
简陋的房屋。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陋室铭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⑤。
谈笑有鸿儒⑥,往来无白丁⑦。
可以调素琴⑧,阅金经⑨。
无丝竹⑩之乱耳(11),无案犊(12)之劳形(13)。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4)。
孔子云:
何陋之有(15)?
①选自《全唐文》。
陋室,室名,意思是简陋的屋子。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②有仙则名:
有了仙人就著名了。
古代传说,仙人多住在山上。
③有龙则灵:
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龙,古代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一种神奇的动物。
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9n):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惟,这里是“只”的意思。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⑤苔(t2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
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⑥鸿儒(r*):
博学的人。
鸿,大。
儒,有学问的人。
⑦白丁:
原意是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⑧调素琴:
调,调弄,这里是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⑨金经:
指佛经。
⑩丝竹:
琴瑟、箫管等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1)乱耳:
扰乱听觉。
(12)案犊(d*):
官府的公文。
(13)劳形:
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14)南阳诸葛庐,西蜀(sh()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15)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呢?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显灵异。
这是所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远闻。
苔痕漫上石阶,石阶苍翠碧绿;
草色映入眼帘,满帘郁郁青青。
往来谈笑的人中有渊博的学者,没有浅薄粗鄙的庸人。
可以弹弹素琴,读读佛经。
没有乐队的管弦侵扰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就像那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四川杨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
学而时习之
子①曰:
“学而时②习之③,不亦说④乎?
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⑥而不愠⑦,不亦君子⑧乎?
①子: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特指有道德有学问的男子,相当于“先生”,这里指孔子。
②时:
时常,经常,一定时期。
③之:
它。
④说(yu8):
同“悦”。
喜悦,高兴,愉快。
⑤朋:
指思想、志向一致的人,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朋友、同志。
⑥知:
知道,了解。
⑦温(y)n):
怨恨,恼怒。
⑧君子:
指品德好的人。
“学习过的功课经常去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事情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遥远的地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又不怨恨他,这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两小儿辩日
孔子①东游,见两小儿辩斗②。
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③日始出时去④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⑤,及⑥日中则如盘盂⑦,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⑧,及其日中如探汤⑨,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⑩也。
两小儿笑曰:
“孰(11)为汝(12)多知乎!
①选自《列子·
汤问》。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在现在山东省曲阜县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②辩斗:
辩论,争胜负。
③以:
认为。
④去:
距离。
⑤车盖:
古时候车子上的大圆盖子,雨天挡雨,热天蔽日。
⑥及:
到。
⑦盘盂:
盛放食物的器皿。
盘,盛放食物圆而浅的器皿。
盂,盛放液体食物的器皿。
⑧沧沧凉凉:
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⑨探汤:
把手伸向热水里。
汤,热水。
⑩决:
判断。
(11)孰(sh*):
疑问代词,相当于“谁”、“哪个”。
(12)汝(r():
人称代词,你。
孔子往东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执的原因。
一个小孩儿说: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正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太阳刚出来像个大圆车篷,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碗口了,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时凉丝丝的,到了正午就像把手伸进了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呵呵地说:
“谁说你知识丰富呢?
滥竽充数①
齐宣王使人吹竽②,必三百人。
南郭③处士④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⑤之,廪食⑥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⑦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①选自《韩非子》。
②竽(y*):
古代的一种用竹子制成的多管乐器,和现代的笙相似。
③南郭:
城南边。
④处士:
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⑤说(yu8):
同“悦”,喜欢。
⑥廪(l!
n)食:
官府发给的粮食,就是薪俸。
⑦湣(m!
n)王:
齐宣王的儿子。
齐宣王喜欢听三百人一齐吹竽。
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也请求加入乐队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给了他和其他吹竽的人同样优厚的待遇。
宣王死后,他的儿子湣王继承王位。
他喜欢吹芋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跑了。
狐假虎威①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②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不敢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③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①选自《战国策》。
②长:
管理的意思。
③遂(sui):
就。
老虎在山林中寻找食物充饥,捉住了一只狐狸。
狐狸说:
“你怎么敢吃我!
天帝派我来管理百兽。
你今天吃了我,就违抗了天帝的命令!
你如果认为我说谎,我走在你前面,你紧跟着我,看看百兽见了我是不是害怕得逃走。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于是就跟在狐狸的后面一起向森林深处走去。
森林里的百兽看见老虎纷纷逃跑。
老虎不知道百兽因为害怕它而逃命,还以为是畏惧狐狸。
诲学①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②。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③,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④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则迁⑤。
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⑥,可不念⑦哉?
①选自《诲(hu@)学说》。
②知道:
懂得道理。
知,知道,懂得。
道,道理,也指学问。
③常德:
恒常的特性。
常,恒常,永久;
德,品行,这里指玉的特性。
④不害:
不会损伤。
害:
损伤。
⑤因物则迁:
受外界事物影响就会改变。
⑥小人:
古代把品行恶劣的人称为“小人”。
⑦念:
考虑,深思。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
(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为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
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
(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读书要三到①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②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③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④,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⑤。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自漫浪⑥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⑦。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①选自《训学斋规》。
②误:
错。
③倒:
颠倒。
④牵强暗记:
勉强默背大意。
⑤见:
同“现”。
⑥漫浪:
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⑦急:
急迫,要紧。
大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读错一个字,不可少读一个字,不可多读一个字,不可颠倒一个字,不可牵强附会地默默背大意,只是要多念一些遍数,自然顺口,长时间不忘,古人说: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是说读得熟练了,就不必等待解说,自己就明白它的含义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书上,眼就看不仔细,心思和眼力既不专一,却又漫不经心地阅读,(这就)决不能记住,记住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思既然到了,眼和口哪能不到呢?
劝学
君子①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③;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④,輮⑤以为轮。
其曲中规⑥,虽有槁暴⑦,不复挺⑧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⑨则直,金⑩就砺(11)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12),则知明(13)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14)之所学也;
吾尝跂(15)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16)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7);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18)也,而闻者彰。
假(19)舆(20)马者,非利足(21)也,而致(22)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23)也,而绝(24)江河。
君子生非异(25)也,善假于物(26)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7);
积水成渊(28),蛟(29)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30)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1)。
故不积跬(32)步,无以(33)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34)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35),功在不舍(36)。
锲(37)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8)。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9)。
蟹六跪(40)而二螯(4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42)也。
①君子:
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②青,取之于蓝:
靛(di4n)青,从蓝草中取得。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草名,也叫寥(li3o)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青于蓝:
(颜色)比蓼蓝(更)深。
④中(zh^ng)绳:
(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⑤輮(r$u):
使……弯曲。
⑥规:
圆规。
⑦虽有(y^u)槁(g3o)暴(p)):
即使又晒干了。
有,同“又”。
槁,枯。
暴,晒。
槁暴,枯干。
⑧挺:
直。
⑨受绳:
经墨线量过(斧锯加工)。
⑩金:
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11)就砺(l@):
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砺,磨刀石。
就,动词,着,靠拢。
(12)参(c1n)省(x!
ng)乎己:
对自己检查、省察。
参,验、检查。
省,省察。
乎,相当于“于”。
(13)知(zh@)明:
智慧明达。
知,同“智”。
(14)须臾(y*):
片刻。
(15)跂(q@):
提起脚跟站着。
(16)博见:
见得广。
(17)见者远:
意思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18)疾:
强,这里指声音洪大。
(19)假:
借助,利用。
(20)舆:
车。
(21)利足:
脚走得快。
(22)致:
达到。
(23)水:
指游水,这里用作动词。
(24)绝:
横渡。
(25)生(x@ng)非异:
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
生,同“性”,资质、禀赋。
(26)物:
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7)兴焉:
兴,起。
焉,还有下面“生焉”、“备焉”,都是助词。
(28)渊:
深水。
(29)蛟:
一种龙。
(30)而:
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3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圣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得,获得。
(32)跬(ku!
半步。
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3)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
(34)骐骥(j@):
骏马。
(35)驾(n*)马十驾:
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
驽马,劣马。
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36)功在不舍:
(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37)锲(qi8):
刻。
(38)镂(l^u):
雕刻。
(39)用心一也:
(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40)六跪:
六条腿。
蟹,实际上是八条腿。
跪,蟹脚。
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
(41)螯(2o):
蟹钳。
(42)躁:
浮躁,不专心。
君子说:
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
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空想,(结果)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
我曾踮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别人很远(也能看到);
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
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
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
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
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
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