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幼儿园综合楼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7860778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1.03KB
中心幼儿园综合楼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心幼儿园综合楼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幼儿园综合楼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0
3.3
拟建场地位于卢氏县西约15km的沙河乡沙河东岸,北临沙河新型社区,东西临路,交通较便利。
1.2勘察目的与任务要求及依据的技术标准
1.2.1勘察目的与任务
本次勘察业主及设计均未提出详细的勘察技术要求,考虑到建筑物的特点及现行规范规程的要求,本次勘察的目的与任务如下:
①查明建筑场地的地层结构、均匀性、分布规律以及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②判明建筑场地内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③查明有无可液化土层,并对液化可能性作出评价,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对地震效应进行评价;
④查明环境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⑤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腐蚀性及对建筑物施工的影响;
⑥查明持力层和主要受力层内土层分布,对其承载力和变形特征作出评价,提供地基土承载力;
⑦对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案作出评价;
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提供设计参数,并进行论证性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方案。
1.2.2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主要依据以下规范、规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
9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勘察工作除遵循以上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外,还将依据勘察要求及现场位置确定。
1.3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勘察方法及其完成情况
1.3.1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规定,本工程的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因此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33-2008)规定,拟建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确定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重点设防类。
本次勘察工作量布置即根据以上建筑物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确定。
1.3.2勘探点工作布置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规定,其详细勘察勘探点间距宜为30~50m,因此本次勘察的勘探点沿建筑物周边和角点布置,整个场地共布置勘探点12个,场区地层分布稳定,且下部卵石层分布较厚,一般勘探点深度进入卵石层5m;
取土孔与标贯孔相间布置,勘探点的具体布置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3.3勘察手段
1)钻探:
采用DPP-100型钻机施工,全部采用回转钻进。
地下水位以上进行干钻,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泥浆护壁,严格控制钻进的回次进尺,钻进的回次进尺,钻探纪录按钻进回次逐项填写,发现变层,分行填写。
2)土样的采集:
取土样的位置、间距,按照每层土的试验项目及数量按单孔设计要求进行采集,土样的质量等级,按所进行的试验项目而定,原状土样的采取,采用重锤少击法法取土,取土质量等级为一级土样。
3)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孔均采用回转钻进,钻至试验深度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采用自动落锤法进行锤击,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的N值。
碰到砂层或其他坚硬地层时,当锤击数已有50击,贯入深度小于30cm时,记录50击的实测贯入深度,再换算成相当于30cm的N值。
1.3.4完成勘察工作量统计
我公司于2016年3月进行了野外地质钻探工作,本次勘察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3.4-1。
勘察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1.3.4-1
项目
完成数量
钻探孔
143.9米/12孔
总进尺
143.9米
标贯试验
12次
动力触探试验
17.4m
取原状样
10筒
取扰动样
6件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于山前冲积倾斜平原。
场地西侧紧临沙河。
本次勘察利用假设高程,以场区西侧道路中心线交叉点作为标高基准点(0m)。
场地地形比较平坦,相对高差变化在0.37~0.97米之间,最大高差约0.60米。
2.2岩土类型、分布及工程等特性
根据钻探、标贯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将地层共分为2层,
至
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质粘土及卵石。
现自上而下对本场地所揭露地层予以描述:
粉质粘土(Q4al+pl):
黄褐色,褐黄色,可塑~硬塑状,孔隙发育,偶见蜗壳碎片,见有植物根系。
土质不均,含有钙质结核,局部杂有小砾石。
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卵石(Q4al+pl):
杂色,卵石成份主要为灰绿色、紫红色安山岩,少量灰白色石英砂岩,圆~次圆状,为沙河冲洪积物,粒径一般3~6cm,个别大于20cm,含量70%~80%,砂砾石及泥砂质冲填,稍密~密实状。
各层土的厚度、层底标高及埋深见场地土层厚度统计见表2.2-1场地各地层的分布规律及变化情况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
场地各土层厚度统计表表2.2-1
层
号
厚度
层底埋深(米)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4.5
5.7
5.1
大于4.8
大于9.8
2.3场地地下水评价
根据本次勘探揭露及附近水井调查,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潜水,勘察期间地下水位稳定水位埋深6.9~7.9m。
根据地区经验,地下水位变幅约3.0m,抗浮水位埋深为3.9m。
地下水埋藏较浅,应考虑地下水对基础及基础施工的影响。
2.4场地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及对工程不利埋藏物
根据现场调查及访问,工程场区未发现岩溶、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也未发现河道、沟浜、暗塘、墓穴、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3.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用
3.1物理性质试验指标统计
根据已完成的工作量,按土层划分分别进行岩土性质指标的统计,在统计中舍弃了个别薄夹层的指标和异常值;
各类指标的统计成果中,按规范要求分别列出了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数据分布范围、数据的数量、统计修正系数和标准值。
在岩土工程评价或设计计算时,可按不同要求分别选用平均值或标准值。
详见表3.1-1。
表3.1.1-1地基土物理性质指标统计表表
层号
项目
含水量
重度
孔隙比
液限
塑限
液性
指数
塑性
压缩
系数
模量
直剪抗剪强度
%
kN/m3
e
IL
Ip
MPa-1
MPa
c(kPa)
φ(O)
①
粉质粘土
组数
10
18.8
16.6
42.5
25.1
16.2
0.08
10.1
0.1
2.1
22
18
23.4
18.6
49.6
29.6
18.5
0.53
11.1
0.87
17.4
25
20
20.31
17.89
44.82
26.93
17.11
0.33
10.39
5.33
23.3
18.7
标准值
19.4
17.5
43.7
26.0
0.3
10.2
0.4
2.3
22.2
18.0
3.2标准贯入试验指标的统计、分析和选用
根据现场测得的①层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经杆长修正前、后分别分层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3.2-1。
标贯试验成果表表3.2-1
类别
经杆长修正
12
5.6
7.5
6.1
5.9
3.3动力触探试验指标的统计、分析和选用
根据现场测得的卵石层的动力触探击数,经杆长修正后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3.3-1。
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表3.3-1
②
174
26.4
17.0
16.4
4.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4.1场地与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场地附近未发现第四纪活动断裂通过且无影响建筑物安全的不良地质作用,可以认为拟建场地位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段,场地与地基稳定,对拟建建筑物是适宜的。
4.2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经综合分析后,提供各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列于表4.2-1。
各层土承载力特征值
(KPa)表4.2-1
(KPa)
90
300
4.3压缩模量及压缩性评价
各层土的压缩模量Es是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和标贯经验公式综合分析后确定的,用于评价地基土的压缩性。
依据压缩系数a1-2及压缩模量综合判断,第①层粉质粘土为中压缩性土。
4.4天然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根据建筑物上部结构,综合楼基础埋深按1.5m,附属用房基础埋深4.0m。
其中综合楼、附属用房基础位于第①层粉质粘土中,该层厚度稳定,分布均匀,属均匀性地基。
5.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5.1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0.14,按3.1.1条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拟建建筑为丙类建筑。
卢氏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设计特征周期T=0.45s。
5.2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该场地地基土由粉质粘土组成,属中硬土,本场地覆盖层厚度一般小于5m。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5和4.1.6条规定,本场地地层厚度20m以内等效剪切波速应为348.2m/s,确定本工程场地地基土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5.3地基土地震液化评价
根据本次勘探揭露,地下水水位约6.9~7.9米。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3条初步判定,本场地地基土不存在地震液化现象,可不考虑液化的影响。
5.4建筑抗震地段的划分
该场地平坦,地基土多为粉质粘土,属中硬土,分布均匀,其他无活动性断裂通过,无崩塌、地裂、泥石流等灾害隐患。
无埋藏的河道、沟浜、暗塘、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1的划分标准,判定本建筑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
6.地基基础方案分析与建议
6.1天然地基基础方案
6.1.1建筑荷载及基底压力估算
拟建综合楼地上为1-3层,无地下室,框架结构,基础埋深1.5m,附属用房地上为1层,无地下室,框剪结构,基础埋深4.0m;
若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均位于第
层中,建筑物上部单层单位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按15kPa考虑,基础及回填土荷重按25kPa计算,地基基底压力估算值Pk=F+G=15×
3+25=70kPa。
6.1.2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第
层粉质粘土和第
层卵石作为持力层,其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
=90kPa、300kPa,均大于基底压力估算值Pk=100kPa,持力层天然强度能够满足估算荷载设计要求,建议采用条形基础,设计应根据实际荷载和上部结构验算基础宽度。
6.1.3天然地基沉降验算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2条规定,本场地地基不需要进行变形验算。
如有特殊要求,建议设计部门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自行验算。
6.2地基处理方案
拟建综合楼可直接采用3:
7(或2:
8)灰土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0m(自基底起算),地基处理后,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或独立基础,压实系数不小于0.95。
拟建附属用房将第①层土层全部清除至第②层卵石面后采用砂石垫层法处理地基,地基处理后,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或条形基础。
施工结束后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荷载试验确定,具体要求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4章要求执行。
6.3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论证,可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人工填土后采用条形基础,设计部门可根据实际荷载确定具体的基础方案和基础尺寸。
6.4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内容
(1)由于场地上部土层多为粉质粘土,地基土易受水浸袭,强度会急剧下降,承载力会大大降低,易对工程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防雨防水工作。
(2)场区上部第①层卵石中小砾石含量较高,局部结构松散,稳定性较差,建议开挖时采取必要的边坡防护措施。
(3)地基换填土的厚度和范围应以现场开挖情况为准,且换填后应进行现场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
7.结论与建议
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地基土分布有规律,无其它不良地作用,适宜建筑;
根据本次勘探揭露显示,地下水埋藏较浅,应考虑地下水对基础及基础施工的影响;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场地地基土为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T=0.45s;
本场地地基土不存在地震液化现象,可不考虑液化的影响;
根据上述分析论证,拟建综合楼和附属用房均需进行换填处理,处理的深度和范围须根据现场开挖情况确定,且换填后应进行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其承载力,设计部门可根据实际荷载确定具体的基础方案和基础尺寸;
工程区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属季节性轻微冻土区,标准冻深:
Z0<0.6m,可不进行防冻处理;
基坑开挖后应注意验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心 幼儿园 综合楼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