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857222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9.74KB
《示儿》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
《《示儿》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儿》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要处理好自主与指导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注释学懂《示儿》的诗意。
2.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陆游生平,能有感情地朗读一些他的爱国诗篇。
2.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了解诗歌的意思。
3.让学生谈谈对诗意的理解,教师再加以指导,深刻体会诗歌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诗中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陶冶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难点
1.入情入境地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2.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资源
教学时间为40分钟;
教学课件:
《临终图》、《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背景音乐;
多媒体教学、粉笔、黑板;
电教室;
教学采用师生合作、交流,适时鼓励学生、点拨读诗方法,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导入新课
师:
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华民族多少炎黄子孙,为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强盛,将自己的心,自己的身托付给了伟大的祖国,陆游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临终诗篇《示儿》。
二、板书课题:
示儿、
教学活动2
一、整体通读,品悟诗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诗句,并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然后四人小组伙伴交流,共享学习收获。
(教师可以出示自学建议)
2、汇报交流:
(1)多种形式朗读汇报,引导学生展开评议。
(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适时鼓励、点拨读诗方法,指导朗读。
预设点:
元知、但悲、王师、乃翁。
(3)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
齐读。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全诗,要求做到不漏添字,不读错字。
读顺了多读几遍。
2.(课件)播放范读录音,学生正音、注意节奏。
2.提示节奏。
3.学生跟着录音再小声读,然后全班齐诵,注意正确、流畅。
4.同桌合作,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弄懂难词难句。
5.学生互相质疑并解答,教师适时点拨。
教学活动3
一、拓展研读,领悟诗心
1、临终前,陆游有许多的话想说,他最大的牵挂不是他自己,也不是自己的家人,而是――(板书:
但悲不见九州同)
2、课件出示《临终图》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师介绍当时历史背景。
3、拓展阅读1,悲“泪”
(1)自由朗读,静心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
(2)指生读――师:
遗民泪尽胡尘里,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想象后发言说)是呀,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人民在流泪啊!
(板书:
泪)他们为什么流泪?
(痛失亲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充满仇恨、苦苦期盼……)
(3)壮美的山河已经落入了金兵之手,老百姓以泪洗面,苦不堪言。
看到这一些,想到这一些,陆游就感到无比揪心的悲痛啊!
直至临死前,他念念不忘的还是――但悲不见九州同。
4、拓展阅读2,恨“醉”
过渡:
那么,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南宋权贵和皇帝又干什么去了?
――课件出示《题临安邸》,师深情朗读。
引导想象说话:
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他们只知道干什么?
――
二、对比参读,深化感悟
引读:
北方的壮丽河山沦陷了,1年过去了――,10年过去了――,65年过去了――(诵读:
遗民……)王师们呢?
――(诵读:
暖风……)他们早已忘记了北定中原,早已忘记了收复失地。
可是,陆游呢?
他有没有忘记?
他一心期盼着祖国统一!
于是,一直到临终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但悲不见九州同。
同学们,“但悲不见九州同”的背后,我们感受到的分明是诗人那颗至死不渝的爱国心啊!
爱国忧民)师生共同背诵古诗(播放舒缓低沉的悲怆音乐)。
教学活动4
一、朗读想象,抒发感想
教师出示课件并朗读:
上面的三首古诗为我们勾勒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浮华的临安邸、萧条的村庄、衣衫褴褛的中原百姓……请你发挥想象,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一番具体的描述,也可以结合抒发自己的感想。
二、自由写话,提升情感
1、学生写作片段。
2、指导学生习作。
3、指名朗读交流。
教学反思:
教案编制的内容确定为课题、教学时间、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批注八个板块。
现对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的批注进行如下反思:
一、对学习者进行分析,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有的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备教材,把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写在教案上就行了。
这是一种“盲人摸象”的片面教学思想,备课如果脱离了学生,就是教师在唱“独角戏”,看上去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有效促地进学习者的学习。
而要想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必须使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媒体和技术与学习者的特征相匹配。
因此,设计的教学系统是否与学习者的特点相适应,或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学习者的特征,是衡量一个教学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对于学习者的分析,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只需要分析几种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起决定作用的特征,例如:
一般特征、入门能力、学习风格。
一般特征包括年龄、年级、工作或职位、以及文化和社会经济因素。
入门能力指的是学习者已经具备或者缺乏的知识和技能,如:
已具备的能力、目标技能和态度等。
学习风格指的是影响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和反应的一组心理特质。
例如,焦虑、天资、视觉或者声音偏好、动机等。
在《示儿》中对学习者是这样分析的:
通过对学习者的分析,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备课,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教学目标融合三维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的总目标
新课程标准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这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描述,使素质教育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有条不紊地把三维目标阐述出来,在教学目标中反映教案编写的主题和内容,从而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的总目标。
三、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的教师把教学资源简单地理解为上课时所使用的教具,其实不然。
用于教学活动的资源,包括人类资源与非人类资源。
人类资源包括教师、教学管理与工艺人员、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各种由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课外活动小组等组织机构。
非人类资源包括各种教学媒体与教学辅助设施;
另外,有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等亦可视为教学资源范围。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并运用好教学活动中生成的资源,如学生提出的有可研究性的问题、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话题、学生自制的学具等。
《示儿》一课的教学中,选择了以下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有《临终图》、《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背景音乐;
选择这些地教学资源的理由:
(1)在多少时间内要突破教学中哪些实质性的问题,教师就要预计好教学时间,充分利用时间资源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课件中的《临终图》、《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示儿》的历史背景,体会陆游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祖国重新统一的爱国情感;
悲怆的背景音乐,能让学生在配乐朗诵中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3)粉笔和黑板普通却实用,教师必须设计简明厄要的板书,来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学习。
(4)“师生合作、交流,适时鼓励学生、点拨读诗方法,指导朗读”等人类资源,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四、批注显示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的设计理念
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要有正确的设计理念。
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们都要对以下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
这个教学环节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这样设计可以取得哪些教学效果?
这个教学环节是否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等。
教师把这些问题进行细致的梳理,以批注的形式写在教案上,就形成了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理念,还可以作为教师课后进行反思的理论依据。
备课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正确把握新课程的特点。
备课编写的教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现实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示儿 教学 设计方案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