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八教师用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845660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59.83KB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八教师用Word下载.docx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八教师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讲义八教师用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内市场
积极开拓两个市场商品市场
国际市场资金市场
技术市场
服务市场
国内资源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
国外资源
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能性
世界市场形成重要原因: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必然性
直接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产业革命的出现
2、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
(1)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
(2)商品结构复杂化
(3)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4)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A、什么是跨国公司?
B、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影响:
据统计,世界最富有的“七国集团”所拥有的200家跨国公司所占有的财产,占世界生产总值的33%,世界500家跨国公司占世界生产总值的45%。
目前,跨国公司掌握了世界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的专利权,控制着80%左右的尖端技术和约30%的国际技术转移,垄断了国际技术贸易。
世界贸易三分之一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而世界贸易的60~70%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
跨国公司影响的增强,使国际竞争主要在跨国公司间进行,因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强弱上,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份量,不仅取决于其经济总量,更取决于该国是否有一批能体现本国实力的经济“巨人”。
针对这种国际形势,我国应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鼓励和支持有竞争力企业实行跨国经营,采取合资、兼并等多种形式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开发资源以及技术经济合作等。
3、世界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关系(此部分内容见学生讲义。
讲义是采取叙述的语言)
区别
国内市场
世界市场(国际市场)
备注
产生时间不同
产生于原始社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时期,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而出现
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成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而产生
各国国内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使商品和劳务交换关系突破国界,扩大到世界范围
活动范围不同
指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的场所和关系的总和
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
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而不是各国国内市场的简单相加,因为各国的商品和劳务交换相当大的部分仍然只在国内市场进行而不进入世界市场
市场主体不同
国内的组织和个人
不同国家的法人和自然人
市场主体变化了,由于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在世界市场上就会出现不等价交换的垄断价格
联系
1、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
2、国内市场的存在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前提。
3、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国内市场必然要突破国界,形成世界市场。
可以说,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
考点2:
世界性贸易和金融组织
(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异同:
比较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建立
1995年元月为协调国际贸易关系而建立
1946年3月为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
1945年12月,为协调对发展中国家长期投资贷款而建立
目的
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交换,促进各成员的经济发展
向各会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协助解决其国内经济困难,以平衡其国际收支的逆差,促进国际间的贷币合作,维护国际经济的稳定。
对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投资,促进会员国资源的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发展
作用
较大幅度地降低了世界各国进口关税的水平,
有力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它规定了国际
贸易中的各项基本原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
际贸易有秩序地进行;
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发展
中国家的条款,进一步发展了发展中国家对外
贸易
指导成员国摆脱国际收支困境;
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创始国之一
1、世界贸易组织(WTO)
(1)WTO的含义
(2)WTO的现状
(3)WTO的作用(三大作用,P。
102)
(4)中国与WTO的关系
A、中国是WTO的缔约国之一
B、中国需要WTO,WTO也需要中国
(世界贸易组织的性质、目标、作用、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性、多边的、专业性的国际组织;
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构成全球经济的三大支柱,其成员是主权国家和单独关税区。
其成员不能称为“成员国”。
)
C、我国为什么要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适应当代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世界市场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和市场竞争激烈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变闭关锁国政策,以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分享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成果,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平等竞争。
第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可以使我国更广泛地参加国际分工,可以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公平竞争,可以使我国享受最惠国待遇,增加出口。
中国需要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也需要中国。
第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性质与目的
(2)世界银行的性质与目的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作用
第一,
第二,
(4)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关系
3、热点问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四轮复习法》第60页)(入世对中国政府的冲击和要求。
《优化设计》第73页)
(1)中国入世的必要性:
(《优化设计》综合过关P.47-48)A、入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自身的需要。
……B、入世是我国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C、入世也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
(2)中国入世成功的原因:
A、中国需要WTO,WTO也需要中国。
这决定了中国入世成功具有必然性。
B、综合国力的提高是中国入世成功的根本原因。
C、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具备了入世的基本条件。
D、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正确决策是入世成功的重要原因。
(3)兴利除弊,沉着应对入世挑战。
一方面,应认真遵守WTO的权利与义务平衡原则,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
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机遇与挑战共存的现实,抓紧做好相应的应对工作。
作为政府:
A、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政策法律和行政管理体系,进一步统一和开放国内市场,为国内外企业营造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
B、抓紧清理、修订和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保持相关政策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C、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D、大力加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
E、继续有步骤地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
F、深入开展多边、双边经贸合作。
G、加强入世后政府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加快专门人才培养。
作为企业:
A、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包括与外资、外企实现嫁接、重组。
C、加强企业技术开发,加强企业管理,实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D、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重视产品质量,改善服务,创立名牌,向质量要效益。
E、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参与竞争,不仅要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更应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力争在国际市场占一席之地。
材料:
1999年11月15日,中国与美国达成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
中国为“复关”和“入世”谈判了13年,终于结出了“双赢”的成果。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分析: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总的来说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主要体现在:
第一,加入世贸组织将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出口。
第二,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三,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将可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而且参与制定规则,有利于中国的合法权益得到反映;
同时,可把国际贸易争端交到世贸组织的仲裁机关处理,免受不公正处罚。
第四,加入世贸组织,世贸组织成员中的主要贸易大国将不得不减少、取消对中国的纺织品等商品实行的不同程度的贸易歧视措施。
第五,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进口关税将降低,有利于人民提高生活水平。
(2)加入世贸组织后,也将带来一些压力和挑战,如会给国内的部分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但专家们指出,这些压力将促使企业加速技术改造,改进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3)在经济日益合理化的今天,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4)世界贸易组织也需要中国。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中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这说明,作为多边国际贸易体系的世贸组织,没有中国的参加将是不完整的。
考点3:
世界市场价格
1、世界市场价格(此部分高考不作要求)
(1)世界市场价格的基本含义
(2)国际价值的含义
(3)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的关系
A、都是劳动创造的
B、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商品交换的唯一依据,而国别价值则是各国市场早商品交换的基础
第二,在世界市场早,国别价值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否则无法交换。
C、对比关系:
当国别价值<国际价值时,获利当国别价值>国际价值时,不利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一国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程度)
生产该商品的国际必要劳动时间(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
决定决定
货币决货币决
表现定表现定
(在国际市场上,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
2、正确认识外汇与外贸、汇率、外汇储备、外债的关系。
(1)外汇的含义……(在对外活动中出口可换得外汇,进口需要支付外汇。
(2)汇率的含义
(3)我国汇率的表示方法
(4)汇率的升降:
汇率与币值的变化
外币
本币
外币币值
本币币值
外汇汇率
本币汇率
不变
更多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更少
(汇率升高或跌落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A、汇率稳定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B、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对此要作具体分析。
当一国货币对外贬值时,同类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就较低,出口就会增加。
如果汇率上升过高,本币贬值幅度过大,即发生了金融危机,不但对本国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而且还会迅速涉及邻国乃至全球。
C、汇率跌落,本币升值,以本币表示的商品进口的价格就会下降,以外币表示的本国的出口商品的价格就会上升,此种情况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若此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有可能引起国内生产紧缩,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会引起就业压力。
(5)外汇储备的含义和作用。
A、含义
B、作用:
外汇的储备数量是一国国际支付能力的表现,它以稳定本国经济和资金市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化解金融市场的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外债:
国家向国外借款、向国外贷款、向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这些构成外债,需用外汇或出口商品偿还。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既可吸收外资,又可减少外债)
(利用外资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可超过我国的债务偿还能力、技术消化能力。
3、正确认识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1)不等价交换的含义:
是相对于国际贸易中的等价交换而言的,是不等值交换,即不按照商品的国际价值进行的交换,在世界市场上,由于人为因素,使世界市场价格长期高于或低于国际价值进行的交换都是不等价交换。
(2)不等价交换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交易的一方凭借其在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人为地使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背离商品的国际价值。
(3)不等价交换的主要方式: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等价交换主要是通过提高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在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价格,降低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实现的。
(4)不等价交换的本质:
是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的重要手段。
(5)不等价交换造成的后果:
发达国家从广大发展中国家榨取了高额利润,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考点4:
世界市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世界经济国际化及其表现
(1)二战后,由于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国际分工进一步增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从仅有的商品交换,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信息交流、资金融通和劳务合作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世界经济国际化的趋势。
(2)世界经济国际化的表现:
A、生产的国际化
B、市场的国际化
C、资金的国际化
D、科技发展与应用的国际化
E、信息传播国际化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1)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A、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对外开放的最初原因
B、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C、对外开放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A、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B、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3)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A、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实现现代化,必须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这就必须对外开放。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难题是不足和技术落后。
而通过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和技术,则可以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
因此,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热点:
运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和当今世界经济国际化的知识,分析说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我国的应对措施。
(1)2000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剧烈变动,石油再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紧张局面,油价节节飚升,从低谷时的每桶10美元上涨到每桶37美元。
(2)当今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商品的生产与交换已突破一国的界限,国际油价的波动必然对我国国内油价及经济产生影响。
(3)面对国际油价的波动,我国主动应对,采取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价格机制,这是我国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体现。
(4)我国所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对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适应世界市场的开放性、竞争性,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考点5:
经济全球化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国际经济关系体制,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的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它包括生产、市场、资金、科技开发与应用、信息的全球化(国际化)五个方面的内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下定义:
“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
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越来越多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为其提供了政策保障
(3)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是其直接动因
(4)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跨国公司在数量与质量上的空前发展
(2)国际分工细化深化
(3)国际贸易深化与扩大化
(4)国际资本流动加速
(5)金融体系风险加大
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更有力的投资场所的过程。
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展,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国际经济旧秩序。
经济全球化将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均等、不公平的竞争机会。
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而发达国家由于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机遇看,有处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从不利方面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且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6、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措施
经济全球化应是“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为达到上述目的,关键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7、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A、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国家都回避不了。
关键是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制定正确政策,发展自己。
B、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
C、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
坚持独立自主,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壮大自己。
考点6: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
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
P.115
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2、对外贸易的范围(或方式):
(1)国际商品贸易
(2)国际技术贸易
(3)国际劳务贸易
3、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
(1)对外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构成。
(2)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又叫出超;
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逆差,又叫入超。
如果进出口总额相等,称为贸易平衡。
(3)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的关系
A、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构成一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
它们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要努力扩大出口贸易。
因为出口贸易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具体表现在:
第一,出口贸易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二,出口创汇的规模制约着利用外资的规模。
第三,发展出口创汇贸易有助于加速我国生产企业及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
第四,发展出口贸易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
进口是对外贸易另一个重要方面。
作用有二:
第一,出口创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从国外进口我们所需要的商品,没有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也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进口往往还能带动出口,因为进口本国缺少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原材料等,可以扩大出口商品的生产,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就能增加出口。
因此,在扩大出口贸易的同时,也要适当增加进口,更多地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等。
B、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在数量上的关系
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在数量上的关系:
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又叫出超;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收支的重要指标。
在一般情况下,贸易顺差反映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表明它在世界市场上的商品竞争中处于优势;
贸易逆差则反映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表明该国在世界市场的商品竞争中处于劣势。
C、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不能只看数量,还要分析外贸结构。
从进口角度看,如果过多地增加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出口量,不仅对国内其他产业推动较小,而且会失去国内深加工的机会;
反之,如果增加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例如增加汽车出口,不仅会引起汽车工业投资的增加,而且还会带动机械、钢铁、橡胶等产业投资和收入的增加。
从进口角度看,假如进口商品多属机器设备等,不仅会因此减轻国内这些产品上的短缺程度,而且可以提高国内劳动生产率,扩大产出能力;
反之,如果进口的多数消费品特别是高档奢侈品,那就不仅不能促进生产的增长,反而要耗费大量的外汇,还会助长不正当的超前消费或过高的消费欲望和水平。
可见,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利和弊、得与失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而应作具体分析。
###如何发展对外贸易?
(1)首先是努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这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基础。
(2)进口是对外贸易的另一个方面。
在扩大出口贸易的同时,要适当增加进口,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增强出口的能力。
4、海关和关税的基本含义:
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
关税是指由国家海关当局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5、海关和关税的作用:
征收关税是一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措施,同时还起着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
P.119
6、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利和弊的认识。
(知识拓展)
首先,要明确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边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征收关税既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措施,也是调节一国进出口贸易的有效措施。
其次,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利与弊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进口什么样的商品。
(1)对于国内能大量生产和发展,或者暂时不能大量生产但将来可能发展的商品,征收较高的进口关税,可以保护国内同类商品的生产和发展,对发展民族工业是有利的;
但对于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不足的原料、半成品或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如果仍然征收较高的进口关税,则不利于本国加工工业的发展,对发展民族工业,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不利的。
(2)对车内市场紧缺,而国内又不能大量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征收较高的进口关税,则不利于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对保障供应是不利的;
但对于非必需品或奢侈品以及本国可以大量生产的商品征收较高的进口关税,则可以限制进口,节省外汇开支,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调节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对本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此外,还要看是对消费者的长远利益还是眼前利益有利。
从消费者的目前利益看,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消费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 第一轮 复习 讲义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