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基监控方案4概要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832378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98.11KB
公路软基监控方案4概要文档格式.docx
《公路软基监控方案4概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软基监控方案4概要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边分隔带)+2×
5.5(非机动车道)+2×
4.5(人行道);
*******路(K5+840~K7+431)为52.0米,设有快车道及慢车道路幅布置自左至右为:
4.0(人行道)+16(慢车道)+5.0(分隔带)+11.75(机动车道、路缘带)+2.0(中央分隔带)+11.75(机动车道、路缘带)+1.5(分隔带)。
本次设计软土地基处理遵循以下原则:
扩建部分一般路堤、涵洞等结构物处工后沉降控制在20cm以内,桥台、桥头引道处路堤工后沉降控制在10cm以内。
线路软土埋藏浅,部分路段直接出露地表,软土厚度6.5~33m,呈流塑状,天然含水量高达76.2%,孔隙比2.088,压缩模量1.1~3.4Mpa,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的特点。
该线路路堤设计填土高度一般为1~4m,局部超填后高达6m,扩建工程路基施工期的稳定安全及工后沉降控制成为主要问题。
本次软基监控方案主要依据《*******》及《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要求设计。
其目的是:
①保证填筑施工期路基及河堤的稳定安全;
②确定卸载时间,控制工后沉降;
③确保实现设计所要求的预压超载数量,计算沉降的土方数量。
1.观测项目及作用
本着降低造价、充分利用的原则,扩建工程观测项目设:
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新增软基观测设施与原观测断面保持一致。
具体布设如下:
(1)、K3+840-K5+320(*******路段)为双侧加宽,由在建路基33米扩大至60~62米,横向上软基处理至路基坡脚。
沉降观测点保留原观测断面的中板,在加宽路基的左右路肩各增加一沉降观测点,即每个观测断面设3个沉降观测点,见*******路段观测仪器布设横断面图1。
该路段共设沉降观测断面14个,保留沉降观测点12个,新增沉降观测点30个,侧斜6孔。
(2)、K5+840-K7+431(*******路段)为单侧加宽,由25.5米扩大至52米,横向上软基处理至路肩向内约3米处,保留原观测断面的中板及右半坡沉降观测点,在加宽路基的路肩向内5米处、原坡角处及现坡脚处各增加一沉降观测点,即每个观测断面为5个沉降观测点,K7+550、K7+600各设1个沉降观测点。
*******路段观测仪器布设横断面图2。
该路段共设沉降观测断面10个,保留沉降观测点14个,新增沉降观测点27个。
(3)、河堤沉降观测点与原观测点保持一致,共计13个。
扩建工程软基监控设施数量统计见表1,软基路堤观测断面位置及仪器数量见表2,河堤沉降观测点见表3。
表1******扩建工程软基监控设施数量统计表
观测内容
观测断面
保留沉降板
新增沉降板
新增测斜管
(块)
(孔)
路堤观测
24
26
57
6
河堤沉降观测
13
图1*******观测仪器布设横断面
图2*******观测仪器布设横断面
①沉降板
测量地表沉降。
填筑期利用沉降速率分析路基施工期稳定情况,控制填土周期,利用观测资料推算软土的最终沉降量,估算预留抛高,确定卸载时间,确定结构物施工的反开挖时间,预测工后沉降,计算填筑期沉降引起的土方工作量。
②测斜管
测量地表及其以下深层的水平位移,用于分析路基的稳定状况,分析侧向变形对沉降的影响。
表2软基路堤观测断面位置及观测仪器数量
断面
位置
所处
部位
间距
设计路面高度
保留
项目
增加项目
沉降
板
沉降板
测斜孔
K3+680
桥台
3.16
K5+260
路基
80
1.73
1
2
K4+244
管涵
564
1.52
K5+300
40
K4+300
56
2.17
K5+840
540
1.28
3
K4+375
75
2.24
K6+000
160
1.30
K4+540
165
1.53
K6+200
200
1.14
K4+660
120
2.43
K6+300
100
1.03
K4+720
60
1.41
K6+400
1.42
K4+770
50
3.43
K6+480
1.47
K4+840
70
3.28
K6+560
1.75
4
K4+930
90
3.93
K6+750
190
K5+020
3.32
K7+550
800
3.12
K5+100
K7+600
4.78
K5+180
3.63
合计
表3河堤沉降观测点一览表
保留项目
K5+975
河堤
1
K6+363
65.0
K6+017
42.0
K6+415
52.0
K6+076
59.0
K6+496
81.0
K6+132
56.0
K6+506
10.0
K6+198
66.0
K6+556
50.0
K6+262
64.0
K6+563
7.0
K6+298
36.0
13
观测工作执行《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中的相关条款。
2.1.1沉降观测
沉降板底座采用0.5×
0.5×
0.01m的钢板,测杆采用铁管制作,并与沉降板焊接为一体。
随填土加高,测杆相应接高,每节长度视填土厚度确定,一般为50cm。
测杆顶面埋藏在压实土层中,低于最上层压实土的底面,测杆和土体之间用可装卸的保护罩隔离。
观测点处插明显标志物,防止施工机械扰动。
2.1.2测斜观测
在路堤趾部设置测斜孔,采用BC—1型测斜仪测量不同深度的侧向位移量,测斜管采用PVC高精度测斜管。
以0.5m为测点标距,水平位移观测精度0.1mm。
测斜管采用钻孔埋设法,管底应进入硬土层至少1.0m,终止于无水平位移处。
成孔偏差不大于1%,然后将分段接长的测斜管逐段接长沉入钻孔中,下沉过程中应注意导向槽的对正,使管内导槽对准路基的纵横方向,用标准砂沿管周边均衡回填捣实,待管外填砂密实,紧贴测斜管后,可读测初读数。
2.1.3观测频率
沉降板观测频率,路基填筑期每填筑一层观测一次,填筑间歇期3~5天观测一次,预压期10~15天观测一次,后期可放宽到每月一次。
各项目观测频率见表4。
表4软基观测频率一览表
施工阶段
测斜
加载前
初读2~3次
加载时
1~2次/层
填筑间断期
1次/3~5天
预压期
1次/10~30天
1次/15~30天
根据本路段软基监测内容,拟配备如表5所列仪器、设备
表5观测仪器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产地
数量
水准仪
S-2
苏州
平板测微器
S-3
北京
全站仪
TC905
徕卡
5
测斜仪
BC-1
南京河海大学
频率仪
XY-98
7
台式电脑
P4
8
人货车
长城
保定
2.3监控期限
从袋装砂井施工完成时开始到预压期结束、路基卸载,暂定为12个月,若工程需要监控期限相应延长。
观测组设1个,工作内容是:
⑴负责沉降、测斜现场数据采集;
⑵整理观测数据;
⑶分析研究观测结果,判断路基稳定安全状况并提出加载卸载建议;
⑷正常情况定期上报资料给业主,异常情况即时上报并采取紧急措施。
施工单位是技术指令的执行者,除严格按施工监控的指标进行填筑工作外,还要担负起维护观测设施的责任,积极参与观测工作。
软土地基的变形及稳定是软基路堤施工的两个关键问题,如何充分利用观测手段控制填土速率,充分利用地基固结过程中的增长强度逐步加载,是填筑期监控工作的重点。
严谨的工作程序是监控质量的保障,监控工作程序框图见图3。
4.观测资料整理、分析及报告
4.1资料整理
观测资料分现场原始数据记录表、原始记录汇总表和观测成果图表三种形式,沉降、孔压、侧斜、水位原始记录采用手簿记录,统一格式,然后输入电脑汇总,当天资料及时整理并汇总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复测。
各观测项目成果内容见表6所示。
4.1.1沉降观测
沉降板观测数据主要为时间、填土厚度、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沉降速率,绘制荷载—时间—沉降关系曲线,反映沉降的变化过程,根据填筑速率和沉降速率调整施工进度。
路基填筑到设计高程后,为实现超载预压,须超填一定高度的填土以备沉降补方。
预留高度根据填筑过程的沉降资料估算得到。
沉降观测成果图表格式见表7。
表6各观测项目资料及成果图表
沉降
测斜
成果内容
沉降观测成果表(主要包括本次、累积沉降量、沉降速率)
测斜观测成果表
荷载、沉降、时间关系曲线
深层位移、深度、时间关系曲线。
表7沉降观测成果表
项目名称:
断面桩号:
原地面高程:
测量日期
经过时间(d)
累计时间(d)
填筑高程(m)
填土高度(cm)
累计厚度(cm)
中
接管前高程(m)
接管后高程(m)
本次沉降量(mm)
累计沉降量(mm)
沉降速率(mm/d)
测量:
复核:
技术负责:
4.1.2测斜
测斜资料反映地表下不同深度土层的侧向位移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根据各测点的位移量求得累计位移、本次位移和位移速率,计算表格形式见表8。
表8侧向位移成果表
测斜孔桩号:
孔口标高:
整理:
日期:
深度
正向
负向
(A-B)/2
各测点
位移量
本次
位移
累计
速率
(m)
A
B
E
(mm)
(mm/d)
19.0
18.5
18.0
4.2观测资料分析应用
4.2.1判断路基稳定状况
根据观测得到沉降信息、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地基土层的侧向位移情况,分析路基在填筑过程的稳定状况。
根据实践经验及现行规范要求,路基填筑施工期变形指标按如下标准控制。
①地表沉降速率:
10~20mm/d;
②侧向位移:
≤5.0mm/d;
③孔压系数:
≤0.5。
4.2.2判断卸载时间
根据填筑及预压全过程的观测资料,按沉降速率确定卸载时间是经常使用的方法,可供参考的相关工程的经验数据较多。
目前一般使用5mm/月控制卸载,这一指标偏严格,对有些超载情况难以达到。
根据填筑及预压全过程的观测资料,预测工后沉降,由工后沉降值确定卸载时间。
这种方法是最基本直接的方法,关键在于如何作到较准确地估算最终沉降量。
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省内相关工程有成功先例。
根据路基预压荷载的情况,应用规范双曲线法、人工神经网络法、考虑分级加荷的曲线拟合法预测沉降未来的发展趋势,估算工后沉降。
对于超载情况,工后沉降预测法
基本思路如下式:
(1)
式中
—等载最终沉降量;
—超载到
时刻完成的沉降量;
—工后沉降。
填筑施工过程中各项观测同步进行,及时整理观测数据,编制各种图表及绘制时程曲线,反应填筑过程各项指标的变化。
及时反馈信息,提出施工控制指标建议值,观测数据超标时立即通报施工单位,上报业主。
观测单位对于现场发现的紧急情况,可以临时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
1.即时报告
根据观测得到的各项数据,及时整理分析,发现稳定隐患即时报告业主,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填筑期的稳定安全。
2.月报表
路基填筑过程中,每个月底将本月观测的数据资料上报工作小组,供查阅。
3.阶段报告
路基填筑到设计高程后,根据填筑过程的观测资料,估算保证超载预压的预留填土高度,提出阶段报告。
观测接近尾声时,分析观测全过程的数据,预测观测断面的工后沉降量,提出卸载时间建议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监控 方案 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