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831122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52.78KB
多发性硬化Word文件下载.docx
《多发性硬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发性硬化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发性硬化病人脑脊液中免疫活性细胞均来自周围血。
多发性硬化目前研究的三环节:
1,如何通过血脑屏障向CNS募集(ICAM-1,VCAM-1,LFA-1)
2,如何达到神经系统中轴部位的髓鞘(MHC-II)
3,如何攻击、破坏神经系统中轴部位的的髓鞘(Cytokines)
少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包绕于神经元伸出的轴突周围形成髓鞘。
当少树突胶质细胞受损时,髓鞘就会出现破坏,脱髓鞘(demyelination);
继而导致神经元及其轴突的破坏。
于MS有改变了的免疫应答的证据。
然而,但这究竟是继发于其它事件(例如感染),是遗传控制的,和直接抗特异的抗原性靶,或它们反映一种较为广泛的免疫调节障碍等,尚不清楚。
由于多发性硬化病人在病理学上发现其中枢神经系统中有单核炎性细胞浸润,故提出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有免疫病理学机制参与,认为免疫过程起重要作用。
近十年研究所见可归纳为:
免疫系统应答过度伴选择性攻击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
一、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
㈠、淋巴细胞亚群
多发性硬化病人的周围血中辅助性T细胞明显高于,辅助性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比值也明显高于,而抑制性T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
于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病人外周血检查发现激活的T细胞。
于1980年PatyDW等和1984年KastrukoffLF等发现于慢性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病人的周围血T阳性细胞减少。
这些提示:
多发性硬化病人的病情变化与细胞免疫有关,并认为由于抑制性T细胞缺乏、通过免疫应答过度而致髓鞘破坏、于是致病情恶化。
部分多发性硬化病人显示有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明显增高。
1991年TsukadaN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多发性硬化病人血清中自激活了的T细胞上释放出来的可溶性CD4和CD8,并用单或双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周围血中T细胞亚群。
与对照组相比,多发性硬化病人血清中可溶性CD8水平明显增高(P<
0.001)。
多发性硬化急性加重期与血清可溶性CD8水平分别高于(P<
0.01)多发性硬化缓解期和明显高于(P<
0.001)对照组。
这些资料于多发性硬化病人周围血中可能有CD8细胞激活,可溶性CD8可能与临床活动度有关。
15例多发性硬化病人和11例其他神经科疾病病人新鲜未经刺激脑脊液、周围血和体外扩增T细胞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研究其细胞表型。
发现:
脑脊液中CD8+Leu8+和CD8+Leu8-细胞特异性降低;
进而,于多发性硬化病人脑脊液和周围血中CD8+Leu8-细胞比其他神经科病人者低。
虽然未经刺激脑脊液CD4+细胞在多发性硬化和其他神经科病人间无差别,但多发性硬化病人体外扩增CD4+T细胞比例高于其他神经科病人。
于复发期多发性硬化病人标本中,T细胞生长很少甚至缺如。
㈡·
抗原特异性T细胞
LisakRP等发现多发性硬化病人脑脊液中有与髓鞘碱性蛋白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而且此种病人脑脊液中的淋巴细胞与髓鞘碱性蛋白的反应性比其周围血中淋巴细胞与髓鞘碱性蛋白的反应性更强。
细胞免疫研究显示:
多发性硬化病人的淋巴细胞是被脑组织抗原致敏了的,可由此推断:
细胞免疫在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㈢·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
通过特异性抗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性抗原相互作用,继而引起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ntibodydependentcellularcytotoxicity-ADCC)来破坏具此特异性抗原的神经组织。
㈣·
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
通过抗原特异性效应性T细胞与细胞表面有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或其它递质结合而发挥细胞毒作用。
这可能是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或其它细胞因子产生单核细胞或其它非抗原特异性细胞入侵的迟发性超敏反应。
㈤·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细胞对靶细胞,尤其是被病毒感染了的靶细胞起直接毒性作用。
㈥·
McFarlinDE等已自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动物的脑脊液中分离出不同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发现用某些T淋巴细胞亚群可向同基因的实验动物行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被动转移。
这进一步证明多发性硬化是T淋巴细胞依赖性的。
二·
体液免疫也起重要作用
㈠·
抗原及免疫功能紊乱
自理论上说,抗原及使免疫功能发生紊乱的情况可分为下列几种
⒈以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性抗原的抗体与其特异性抗原相结合,继而通过激活补体或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而破坏中枢神经系统中具相应抗原的结构。
⒉针对细胞上的受体蛋白,通过上调-或下调-这些具受体细胞的功能,而并不破坏具自身抗原的细胞。
鞘内IgG合成增高
早年发现多发性硬化病人脑脊液IgG增高,1980年Tourtellotte提出能计算每24小时鞘内IgG合成mg数的公式,发现多发性硬化病人鞘内IgG合成增高。
1978年William,同年Nernberg发现脑脊液中IgM和IgE合成也增高。
Link等主张同时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寡克隆区带等方法,在除外了血清中IgG增高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的因素之后,进一步证明多发性硬化病人神经系统有体液免疫学异常。
脑脊液蛋白特异性成分
用免疫检测方法进一步证明多发性硬化病人脑脊液增高的蛋白质中,一部分是髓鞘的组成成分,如:
髓鞘碱性蛋白、髓鞘碱性蛋白的蛋白降解片段等。
部分IgG是抗髓鞘不同成分的抗体,如:
髓鞘碱性蛋白抗体、脑苷脂抗体和神经节苷脂抗体;
部分为抗某些病毒的抗体,如:
麻疹病毒抗体、EB病毒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等。
血清中发现有少树突胶质细胞抗体,乳糖脑苷脂抗体。
一般在血中未能测到特异的髓鞘碱性蛋白抗体,只有1980年Panitch报道于一例多发性硬化急性期血清中查到此抗体。
多发性硬化可能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并证明此类病人确有针对髓鞘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学异常。
体液因子
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有活跃的免疫应答,表现为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据报道于某些多发性硬化病人的血清和脑脊液中有与白质起反应的因子,并于某些情况下这些因子可致脱髓鞘。
于多数多发性硬化病人的血清中有种在有补体存在的情况下,于体外组织培养中能产生脱髓鞘的免疫球蛋白。
此类物质沿静脉扩散,这可解释为什么病灶分布于静脉周围。
于硬化斑中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可致硬化斑的扩大和临床表现的加重。
近年已能自多发性硬化病人的脑脊液中直接测出分泌髓鞘相伴醣蛋白抗体的B细胞。
Paterson等把含有与补体结合了的抗脑抗体血清注入已致敏的动物,结果可预防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产生,提示此种抗体能起“封闭抗体”的作用而保护神经系统中的抗原部位。
1975年Crain和Bornstein于多发性硬化病人血清中查到神经电阻滞因子,但以后其他学者发现于其他神经科病人及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测到此因子。
此因子对多发性硬化虽非特异,但于多发性硬化急性期此因子有明显增高。
1979年Grundke-Igbal发现血清脱髓鞘因子,但以后发现此因子也可见于其他神经科病人血清中,故也非特异性。
故有人认为:
多发性硬化病人血清中具许多非特异性抗体与阻滞因子,而其特异性的髓鞘碱性蛋白抗体却不明显,只有于急性期才能测到。
故推测在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中,除髓鞘碱性蛋白起主要作用外,尚有其他因素起作用。
通过血、脑脊液和有脑细胞提取的免疫球蛋白等,结果均未能证实于多发性硬化病人有针对中枢神经系统自身抗原的疾病特异性自身抗体。
也已用放射免疫法、免疫过氧化物酶和免疫荧光结合技术来检测特异性抗原,如:
中枢神经系统脑切片、培养的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混合的脂质和提纯的抗原,如:
神经节苷脂、半乳糖脑苷脂、髓鞘碱性蛋白、蛋白脂蛋白和髓鞘相伴糖蛋白。
有些试验针对可能对脱髓鞘或传导异常负责的功能性改变,这些包括:
组织培养研究、于培养中对少树突胶质细胞的毒性反应、生物电活动的阻滞等。
但均未获一致性结论。
多发性硬化的被动转移
1913年Bullock把多发性硬化病人的脑脊液注入兔皮下,则兔于1-3周内发生严重麻痹,组织学检查示脊髓充血、水肿并有髓鞘碎片。
1917年Kuhn等把多发性硬化病人的血和脑脊液通过多种途径注入兔和豚鼠,结果大部动物发生麻痹。
又可用发病动物的血和脑脊液被动输入其它动物而使之发病。
1919年Steiner把多发性硬化病人的脑脊液注入豚鼠脑内,11个月后其下肢发生暂时性无力,注射16个月后尸检时发现其半球的白质内有与多发性硬化病人硬化斑毫无区别的硬化斑块。
三·
补体参与
据报道于多发性硬化病情加重时,病人脑脊液中免疫复合物含量增高,这可能是由于急性发作时释放出来的髓鞘抗原和其抗体间的反应产物。
但其免疫复合物的成分尚未作详细分析,故目前关于补体的研究尚未获特异性结论。
循环的免疫复合物可沉积于靶器官的血管、通过激活递质而致组织损害(LisakRP1988:
5)。
四·
多发性硬化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硬化病人有特殊的HLA型,硬化斑块区有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检查有IgG沉着。
葡萄膜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病人中约10%合并有葡萄膜炎。
有些病人还可合并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目前虽尚缺乏有说服力的统计学证明。
这些资料均提示多发性硬化与免疫有关。
用纯化的髓鞘碱性蛋白主动免疫实验动物可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用特异的T淋巴细胞可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被动转移。
用血浆交换治疗有效。
【病因】
晚近最流行的病因学说有两
一·
内因
某些易感个体由于先天、遗传性因素而有发生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趋势。
可由多种动因促发此种免疫调节功能障碍而表现出多种异常的自身免疫应答。
多发性硬化可能累及正常髓鞘组成成分或支持髓鞘胶质细胞的迟发性超敏反应或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和其它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对促发和维持此种状态的因子尚不了解,但可能是机体已经接触过或已掺入体内的外界动因。
二·
外因
外因可以多种多样,一般认为是病毒感染。
多发性硬化可能是由于在出生后不久幼年时所获得的感染性动因,由于此种感染性动因的持续存在,或是其早年感染的直接结果和可能的免疫后果,到一定年龄时才表现出病来。
与慢病毒感染有关的证据:
多发性硬化病人脑脊液中抗麻疹病毒抗体滴度增高;
多发性硬化病人周围血淋巴细胞接触麻疹病毒时不产生抑制反应(刀豆蛋白反应),也不产生干扰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尚需外因促发。
一般认为纯合子双胎在遗传素质等方面非常相似。
但若自出生后不久就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则一个可能患多发性硬化而另一个却不患多发性硬化。
所以,外因也起相当作用。
但处于同样环境条件下,毕竟只有一小部分易感者患多发性硬化。
所以,光有外因还不够,尚需有其特异的遗传素质作为内因。
现一般认为多发性硬化病人本身有先天遗传因素特殊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型,加上环境影响(可能是病毒感染),促发病人对髓鞘的自身免疫应答。
病人的淋巴细胞和内皮细胞应答也起相当作用。
故Dumonde在他评论多发性硬化时曾说: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其内容就像中国餐馆的菜单那样丰富,它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力、非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异常、抗病毒免疫力丧失、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应答异常、外界感染通过内因起作用等。
【多发性硬化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一·
流行病学调查
多发性硬化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不同,这可能与其所在的地区有关,而与人种无关。
美国南部多发性硬化发病率低,但黑人移到北部后其发病率也高且起病较晚。
南非和以色列的移民研究,说明15岁是一关键性年龄。
单卵双胎者若自幼分居不同地区,则1个患而另1个不患多发性硬化的机率为50-60%。
这些均说明多发性硬化的发病除遗传外尚与环境因素有关。
可以在某些特殊的病毒疹之后起病,诸如风疹和其它病毒感染。
但大部分病人起病前并无特殊的先行事件。
KurtzkeJF与HyllestedK对Faeroe岛的调查发现:
该岛上多发性硬化发病率原来很低,1940年以前根本没有多发性硬化,自英军登陆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或之后有多发行硬化的流行,但以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率又减少,其原因不详。
于Orkney和Sheland岛上多发性硬化的发生率很高,该岛上狗瘟很常见。
又1978年Athanson和1979年Cook于冰岛上调查发现:
在狗瘟流行后4-5年,则该地区的多发性硬化发生率会增高,多发性硬化病人养的狗比非多发性硬化病人养的狗更易患狗瘟。
故认为多发性硬化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很可能是狗瘟病毒。
现了解引起狗瘟的病毒是狗瘟病毒,这与麻疹病毒很相似。
体液免疫
㈠·
多发性硬化病人脑脊液中有IgG升高且呈IgG组分区带型,其IgG的轻链中κ与λ的比例失常(详见“实验室资料”部分所述),提示多发性硬化病人有感染存在。
1974年Norrby发现病人脑脊液中有麻疹病毒抗体升高,提示多发性硬化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有长期麻疹病毒感染。
但后来发现多发性硬化病人血清中不仅麻疹病毒抗体滴度高,其他病毒抗体滴度也高,又多发性硬化病人中未患多发性硬化的家属之麻疹病毒抗体滴度也高,提示这可能是非特异性改变。
细胞免疫
利用麻疹等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再测定其刺激指数,结果发现多发性硬化病人的淋巴细胞对多种病毒均有相同的反应。
1975年Utermohlen发现多发性硬化病人的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感染的细胞有亲附作用。
1977年Ewan和Kachmann发现多发性硬化病人的淋巴细胞可溶解感染麻疹的细胞。
我们只能说多发性硬化与麻疹病毒感染可能密切有关。
脑组织中病毒分离,1970年Carp称已分离出“多发性硬化相关抗原”,但其后无人再能重复分离出此种抗原,1977年Rorke自多发性硬化病人脑中分离出巨细胞病毒,但其后发现可能为动物污染所致。
【自身免疫的启动机制】
现一般认为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免疫调节障碍性疾病。
但问题是:
究竟是以体液免疫障碍还是以细胞免疫障碍为主?
由持续病毒感染的促发机制究竟是在中枢还是在周围?
MS的病因未明,但晚近的研究已发现:
有些提示与某些因素,首先是遗传因素,有关。
于白种人,MS与组织相容性单型HLA-A3、B7、和特别是DRw2相关。
于同一家族中其发病率也高。
其次,病毒感染可能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生活于纬度处于温度较为寒冷地区的个体,其MS发病率较高,这提示感染或其它环境因素有作用。
于有些,但并非所有MS病人的血清和CSF中有麻疹病毒和可能其它病毒抗体滴度增高。
然而,MS病人血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或其它副粘液病毒的反应性可能下降,这提示宿主可能有免疫功能降低而易患另一种慢性、惰性病毒感染。
但用MS病变组织作病毒观察、分离和培养迄今均未成功。
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
一种“不完全”的病毒不能从组织培养中分离出来,但却能致CNS慢病毒感染。
但是,把MS组织注入比人类低等的灵长类动物,迄今也尚不能致CNS慢病毒感染。
最后,MS的病理和临床表现,与用CNS的髓鞘或其不同成分在不同种动物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炎(ExperimentalAllergicEncephalitis-EAE)所见之间的相似性,也间接提示MS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EAE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性的,并能用髓鞘碱性蛋白成分致敏了的淋巴细胞作被动转移。
当加髓鞘碱性蛋白培养时,这些细胞增殖并释放淋巴因子。
体液免疫应答和纤维蛋白沉积,于EAE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迄今尚未定论。
急性EAE与MS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有相似的病理学所见,CSF中寡克隆Ig,和对碱性蛋白有相似的淋巴细胞反应,但由于其病程呈单时相,所以更象人类单时相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而非反复发作多时相的MS。
我们把测定CSF中寡克隆Ig方法由电泳后作考马氏亮蓝法改进为等电点聚焦继以电转印后作ABC染色法,使其检测的敏感性提高6400倍,再通过MS双胎的CSF寡克隆Ig研究发现:
若双胎中已有一个患MS,而另一个CSF中检出寡克隆Ig则提示该个体可能将要出现MS的临床表现。
组织相容性抗原于人类称之为HLA,它代表细胞膜上醣蛋白。
虽然世界各地有关多发性硬化病人组织相容性抗原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美国多发性硬化病人中以HLA-A3、B7、DR2最多;
印度以B12为最多;
伊朗以A3与B7为多;
日本以B40及B淋巴细胞上同种抗原(alloantigen)中DRw的7w008与7w03为最多;
约旦则以BT102为最多。
这可能与资料来自不同人种有关,但均发现不同人种的多发性硬化病人与一定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相联锁。
并发现HLA-DRw3可能与循环抗体有关,而HLA-DRw2可能与细胞免疫有关。
多发性硬化病人的一级亲属中多发性硬化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15-30倍。
30对性别相同的双胎(其中至少有一人患多发性硬化)研究发现:
纯合子双胎中二人均患多发性硬化的机率(28%)明显高于杂合子双胎(2.5%)以及其兄弟姐妹1.9%)。
1974年Arnason和1976年Stendahl等跟踪随访视神经炎病人发现:
20%病人以后发生多发性硬化。
其中具有上列HLA型者更易发展成多发性硬化。
DR位点是由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所编码的3个位点之一,是呈现于免疫活性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这些免疫活性细胞于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包括由单核细胞把抗原提呈给T细胞,此种T细胞可能能识别单核细胞表面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基因产物与抗原的结合物。
人们对小鼠的基因如何控制对许多抗原的免疫应答作了很好的研究,并把呈现于第17对染色体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结合物(H2)绘制成图。
此种复合物或“超级基因”含有与控制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几个位点。
人类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位点与小鼠的H2同源,并位于第6对染色体的短臂上。
1984年McDonaldWI等发现DR2基因产物于多发性硬化病人为50%,而欧洲和北美对照者为25%。
以色列、约旦和意大利人则为其它组织相容性抗原。
DR2高的人群多发性硬化常见。
用各种技术发现DR2抗原可分为几种亚型,而多发性硬化可能与其中的某1特殊亚型有关。
值得指出的一点是18世界海盗(斯堪地那维亚人)影响较大或有其后裔的国家多发性硬化较多。
细胞内控制HLA型的基因与免疫应答基因均位于同一(第六)对染色体上,且相毗邻,故HLA型与免疫应答息息相关。
由于多发性硬化病人与HLA型相关如此密切,故1980年Arnason推测多发性硬化易感基因可能为免疫应答基因,它对髓鞘产生特异的免疫应答。
这些资料提示:
多发性硬化病人的发病可能与其遗传内因有关。
世界各地多发性硬化病人的HLA型不同,这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结果相似,表明先天遗传因素在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这就可解释为何东、西方国家多发性硬化的发病率有如此大的差别。
又有关移民资料提示其所谓多发性硬化高和低发病区人群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1970年Pean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若于15岁以前由高发病区移民到低发病区,则这些人群的多发性硬化发病率明显下降到与低发病区的人群相同;
但若出生于多发性硬化高发病区的人群于15岁以后才移民到低发病区,则其多发性硬化的发病率仍与高发病区人群者相同。
于是有人提出:
有些易感人群于儿童时代受病毒感染,经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后才出现多发性硬化。
在多发性硬化的发病中,作为内因的遗传素质固然很重要,但作为外因的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
晚近把有关流行病学、遗传学和免疫学资料综合起来解释其自身免疫的启动机制如下:
某些由遗传决定的易感个体于儿童时期被外界的促发因素(可能是病毒)所促发,经10-30年的潜伏期后发生多发性硬化。
促发因素
这些包括∶外伤、妊娠和分娩、感染、疫苗接种等。
有些病人先有病毒感染而后复发。
免疫刺激剂治疗可能会促发加重。
自身免疫攻击的靶
髓鞘碱性蛋白、髓鞘相伴糖蛋白
1991年BaigS等测定了血和脑脊液中分泌髓鞘碱性蛋白和髓鞘相伴糖蛋白抗体的B细胞计数,因为周知髓鞘碱性蛋白和髓鞘相伴糖蛋白是多发性硬化的自身免疫攻击的靶。
25例未经治疗的多发性硬化病人中12例脑脊液中有分泌髓鞘相伴糖蛋白的IgG型抗体的B细胞(平均1/1429脑脊液细胞),3例有分泌髓鞘相伴糖蛋白IgM型抗体的B细胞,但数目很少。
10例多发性硬化病人中2例其脑脊液中同时有分泌髓鞘碱性蛋白-和髓鞘相伴糖蛋白-IgG抗体的B细胞。
此种抗体分泌细胞在血和骨髓中较少。
而27例对照病人中仅有1例脑脊液中测出分泌髓鞘相伴糖蛋白的抗体分泌细胞。
Baig等结论为:
鞘内产生髓鞘相伴糖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抗体在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中是重要的。
髓鞘少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炎被视作多发性硬化的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炎免疫攻击的靶是髓鞘少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oligoden-drocyteglycoprotein-MOG),于1991年XiaoB-G等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筛选了30例多发性硬化,30例其他神经科病人及30例紧张性头痛病人血和脑脊液中髓鞘少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的IgG抗体。
结果27例多发性硬化、2例其他神经科及1例紧张性头痛病人脑脊液中测出髓鞘少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而血浆中均未测出。
Western免疫染色肯定了抗体的特异性。
多发性硬化病人脑脊液中抗体水平高于另2组病人者。
但未发现多发性硬化病人脑脊液中髓鞘少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gG抗体与脑脊液中总IgG水平相关。
其意义有待进一步探索(XiaoB-Getal.1991:
41)。
【病理生理与临床基础】
发生血管炎的机制
淋巴细胞-内皮细胞的概念
1975年Fard发现淋巴细胞于循环时可能会通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而到血管外。
现发现淋巴细胞在通过内皮细胞过程中,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间发生应答而产生前列腺素以助淋巴细胞顺利通过内皮细胞。
若淋巴细胞或内皮细胞中有一个不正常,则淋巴细胞的移行过程会不顺利,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刺激内皮细胞产生大量前列腺素,来诱发血管附近的不正常应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发性 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