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825751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52.27KB
广东省汕头市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广东省汕头市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55年,朱德为第一届全国工人体育运动大会题词:
“普及人民体育运动,为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
体育目标的变化反映了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工业建设成就巨大
C.人民体质逐渐增强D.国防力量迅速增强
31.自80年代初起,我国在对外政策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实行不结盟政策,改善与苏联、蒙古、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重视搞好与美国、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等国关系。
此次对外政策调整的依据是
A.世界格局发生剧变B.党的工作重心发生变化
C.经济体制根本转变D.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
32.雅典城邦规定五百人会议代表任期为一年,不得连任,公民一生任代表不能超过二年。
据学者估计当时雅典城邦公民约3-4万人。
这说明,古雅典
A.民主制不符合城邦实际B.公民广泛参与城邦管理
C.人人都能直接管理城邦D.政治权力仍被贵族把控
33.15世纪前后,欧洲约消费了10000公担胡椒和10000公担其他香料,这要用65000公斤白银才能换取,其价值相当于30万吨黑麦,能养活150万人。
这一状况促使欧洲
A.物价急剧上涨B.贫困人口增加
C.向外掠夺金银D.出现粮食危机
34.1790年,英国保守主义政治家埃蒙德·
柏克指出:
“它不仅是法国的危机,而且是全欧洲的危机,也许还要超出欧洲之外。
”柏克作出上述判断,主要因为该事件
A.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B.动摇了宗教神学的基础
C.颠覆了旧秩序与旧思想D.刺激了工人运动的兴起
35.20世纪80年代,苏联人发明的电子游戏“俄罗斯方块”在苏联及多国流行起来。
美国评论家警告说:
“这是苏联人分散美国青少年注意力,以此颠覆政权的手段。
”这反映了
A.各国科技竞争日趋激烈B.科技成为政治渗透的手段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D.美苏有严重意识形态分歧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现代世界史研究仍未摆脱西洋史传统,还没有从“小世界史”范畴中摆脱出来,应该将目光放在整个地球之上。
可将地球分为三个世界:
(一)“第一世界”指欧亚大陆、北非与印度洋地区;
(二)“第二世界”指15世纪末航海探险后发现的南北美洲大陆与大西洋地区;
(三)“第三世界”指麦哲伦环球航行后至18世纪发现的大洋洲与太平洋地区。
——据宫崎正胜《航海图的世界史:
海上道路改变历史》(2014年出版)整理
材料二“我们常说有两个对抗的世界(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世界),常说它们可能发生战争或能够互相依存等等,却常常忘记还有一个第三世界。
这两个世界感兴趣的是如何征服第三世界,至少是如何把它们拉到自己一边。
”
——1952年,法国经济历史学家阿尔弗莱德·
索维《三个世界,一个地球》
材料三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第一次阐述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指出: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人口很多。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据《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197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宫崎正胜划分世界的标准,并简述他所谓的三个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毛泽东与索维对世界的划分有何不同,并结合国内外背景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
(15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的部分历史现象
社会人群
政治现象
经济现象
文化现象
皇帝、诸侯、贵族、官吏、农民、流民、工匠、地主、士人、商人、士兵、豪强、市民、宦官、外戚、将领、僧侣、民族
统一、分裂、集权、专制、盛世、乱世、争霸、叛乱、戍边、安内、变法、起义、改朝、暴政、篡权
集体农耕、土地私有、小农经济、田庄经济、土地兼并、限田均田、对外贸易、手工生产、雇佣劳动、区域贸易、城市经济、徭役赋税、海禁闭关、人口迁移、重农抑商
百家争鸣、思想统一、民本思想、仁政思想、天人感应、理学、心学、文化传播、文化交流、三教合流、唐诗宋词
——据《中国大通史》概括整理
请在任意三类历史现象中选取相互关联的现象,据此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关联史事)(12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试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79年9月,四川省广汉县选择在向阳人民公社开展了“政社分开”改革试点,将公社机关20名干部分为三块,一块负责党务和行政工作,共6个人,一块负责农副业生产,共10个人,一块负责社队企业,共4个人,初步形成了党、政、经分设的基本组织框架。
1980年6月18日,已经挂了22年的“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牌子终于被摘下来,换上“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建立了乡党委、乡政府和农工商总公司。
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组。
由此揭开了四川省乃至全国的“社改乡”序幕。
——摘自王佳宁《中国经济改革3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民公社改革的背景及措施。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与戊戌变法相比人民公社改革的方式有何进步性。
(6分)
4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设立了许多大功率的广播电台,全天候向被它占领的国家广播宣传法西斯的文化价值观念。
日本为了配合军事侵略,宣传军国主义思想,制作了一些和时局密切相关的节目,对国民进行精神毒害。
经由法西斯轴心国报道的战争消息全都经过粉饰,甚至完全虚假。
受到侵略的反法西斯同盟国积极应对德意日法西斯的广播战。
例如流亡英国的戴高乐将军经常通过BBC发表演说,鼓舞受到侵略的法国民众,并领导地下抵抗运动。
中国通过广播电台利用战俘对日军进行心理战,播发前线战场遗留下来的日军日记和信件,引发在华日军士兵的共鸣,打击日寇的士气;
国民党还曾借助重庆国际台向欧美求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宋氏三姐妹”的广播演讲。
——摘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四战线”的较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轴心国发动广播战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同盟国广播应对战发挥的历史作用。
4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提比略·
格拉古(公元前163—公元前132),罗马共和国政治家。
提比略出身名门,谈吐动听,性情通达,生活简朴。
公元前146年,他随从姐丈参加布匿战争,身先士卒而立战功,在军中颇孚众望。
公元前137年,罗马军队在西班牙战败被围,提比略只身赴敌营谈判,保全了两万余名将士的性命。
元老院视和约为耻辱,主张处分提比略,但平民支持和约,为他争取到宽免。
共和国后期,贵族兼并土地,农民大量破产,兵农合一的公民兵制和公民大会制面临崩溃。
为拯救城邦危机,提比略于公元前133年竞选保民官且顺利当选。
他很快推出土地法案,主张限制贵族占地,将部分公地分给贫民。
为了推动改革,他绕过元老院,直接向公民大会提交法案,同时发动公民大会罢免否决法案的同僚,并且谋求自身职位的连任。
贵族元老指责提比略破坏罗马政治惯例,企图当国王,将提比略及其大批拥护者杀害于选举日。
——据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比略广受平民欢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提比略改革与商鞅变法背景的差异,指出两者的结局有何相似之处。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A
C
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41.(25分)评分标准:
(1)标准:
地理(空间)分布的标准(地理发现的先后次序);
历史演进的标准(经济全球化进程;
世界市场形成进程);
从中心到边缘的标准(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准;
文明扩张进程;
欧洲对世界的认知历程)。
(任答1点,2分)
形成:
①欧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是历史上人类活动的中心;
16世纪前欧亚非地区已出现较频繁的交流。
(任答1点,2分)②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班牙、葡萄牙推动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美洲被发现,与欧亚非的联系加强。
(事件2分,影响1分,共3分)③16—18世纪,英荷开展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或答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世界联成一个整体。
(事件2分,影响1分,共3分)
(2)不同:
毛泽东: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从中国的角度);
服务于团结反霸的外交战略(将中国划入第三世界);
以国家为单位划分世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超越意识形态;
重视发展中国家的作用(第三世界);
客观指出了各国发展程度等。
(任答1点,得2分;
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不超过2分)
索维:
以意识形态标准划分;
突出政治军事集团(突出两极格局;
忽视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原因:
①索维:
战后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美苏冷战的进行;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新兴民族国家纷纷建立;
法国谋求国际地位的提升(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
②毛泽东:
美苏争霸愈演愈烈;
多极化趋势发展;
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不结盟运动兴起);
欧洲走向一体化,追求独立自主;
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
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任答3点,前2点每点2分,答满三点得7分)
42.(12分)评分标准:
要求
说明
提炼观点
(共2分)
能结合所选现象提出观点,观点明确,符合史实,得2分。
有标题并包含明确观点,得2分;
有标题,但观点不明确,给1分;
没标题,但文中有明确观点同样得2分。
关联现象
能建立三者之间合理关联得2分;
少于三个现象的关联0分。
考生可在标题中体现三者关联,也可在论述中体现三者关联。
运用史实
(共4分)
能运用具体历史事实进行论述,引用史实准确,选取史实恰当,得4分。
仅举出历史事件,没有做具体阐述,得2分。
论证逻辑
能围绕观点论述;
论据有说服力;
层次结构清晰;
关联词语运用得当;
现象之间的关系明确。
示例一:
选取现象:
皇帝、专制、思想统一
观点:
皇帝通过思想统一加强了君主专制。
论述:
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国家强盛,黄老之学无法满足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董仲舒则提出新儒学思想,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教育和选官制度,使儒学确立统治地位,实现思想上的统一,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巩固国家统一。
示例二:
农民、起义、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加剧容易引发农民起义。
战国以后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
地主阶级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加重了农民的困难,激化社会矛盾,进而引发农民起义。
东汉后期,田庄经济发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终于引发黄巾起义。
起义虽遭镇压,但东汉王朝也名存实亡。
45.(15分)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评分标准:
(1)背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③人民公社制度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每点3分,任意2点,,共6分。
考生若答国际背景,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但不超过3分)
措施:
①实行“政社分开”(或明确政务和生产分工职责);
②改革基层生产组织形式。
(任答1点,得3分。
(2)进步性:
①注重发挥群众改革积极性(激发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度);
②注重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相协调;
③以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
④先试点,再推广;
⑤有强有力的政党领导。
(每点3分,任意答2点,共6分。
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不超过6分)
46.(15分)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评分标准:
(1)目的:
①对内统一思想,巩固后方;
②宣扬法西斯主义思想(军国主义);
③对占领区实行奴化教育;
④美化侵略战争;
⑤宣传战争虚假消息,配合军事侵略。
(每点3分,任答2点,共6分;
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不超过6分。
允许摘抄)
(2)作用:
①鼓舞本国军民的斗志;
②有效抵制法西斯主义思想荼毒;
③配合了占领区的地下抵抗运动;
④强化了盟国间的合作;
⑤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每点3分,任答3点,共9分;
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不超过9分)
47.(15分)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评分标准:
(1)原因:
①对抗贵族特权,维护平民利益;
②身先士卒,战功卓著(孤身赴敌营,勇敢无畏;
挽救城邦危机);
③改革弊政,推动社会进步;
④出身高贵,但生活朴素。
(2)背景差异:
①罗马实行共和制和民主制;
中国当时是分封制、宗法制(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
②罗马当时属于奴隶社会,商鞅变法当时属于封建社会(或社会转型时期)。
③提比略改革时罗马土地兼并严重;
商鞅变法时,由土地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不超过6分;
考生若只答提比略背景或商鞅背景,每点只给2分,不超过4分。
相似之处:
都遭到旧贵族势力迫害;
都为改革作出牺牲,付出生命代价。
(任答1点,共3分;
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不超过3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汕头市 普通高中 毕业班 教学质量 监测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