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十四章社会认同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814871
- 上传时间:2022-12-10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10KB
社会心理学第十四章社会认同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Word格式.docx
《社会心理学第十四章社会认同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第十四章社会认同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1.自我认同(selfidentity)
自我认同是指个人在发展历程中,经过社会化,将自己的生理特性、社会特性和心理特性与自己本身建立同一关系的过程,也是与周围社会环境之间建立深层的心理关系的过程。
自我认同是对“自我”的发现,这一发现把“自我”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发现了“我”的惟一性和独特性,所以也被称为个人认同(personalidentity)。
2.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成员而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以及对其伴随而来的情感意义及价值意义的了解。
即构成一个人自我概念中源自于一个人社会群体成员(或群体类别成员)身份的那部分。
3.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关系
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是两个相互依赖的方面。
在二者之间,人们力求达到平衡:
一方面通过自我认同,满足独特性的需要,一方面通过社会认同,满足归属感的需要。
自我认同不能脱离社会认同,因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概念,与对社会角色、社会类别的知觉与认识是相互关联的。
4.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
在自我研究中普遍使用的。
TST(TwentyStatementTest)自我量表中,人们对自我的描述被分为八类:
先赋性特征、社会角色特征、兴趣与爱好特征、自我定向特征、社会阶层和类别特征、自我意识特征、内在信仰特征、存在性特征。
TST研究发现,年龄与性别是人们自我概念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成分。
(四)社会认同与人类需要的满足
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或类别成员归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类别,而经历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感获得的心理历程。
社会认同对满足人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明确自己归属的社会类别或群体的行为特征和规范,通过保持与群体的一致性和融入群体,与群体成员同舟共济,共担风险。
2.了解与“我们”相对应的外群体,可以较好地预期他人的行为,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威胁和风险。
3.社会身份认同还可以使个体形成对特定群体的归属感,从而使组织更具有凝聚力,形成社会合作及与外群体的竞争力。
4.通过归属的群体或类别,人们会形成“群体我”(collectiveself)和“群体自尊”(collectiveesteem),获得了生活的现实感以及生存的价值,来自自我和他人盼价值评价建构了生活意义。
二、社会认同的条件
(一)激活社会身份认同的条件
1.群体名称或标志
群体身份常常有一些象征符号,这些符号的出现,可以诱导、明确和强化群体成员的身份意识。
常见的标志有:
激活国民意识的国家名称、语言、国旗、国徽、国家版图、国歌、民族图腾与象征物、历史遗迹、自然景观、重大科技创造、重大事件等;
激活团队意识的校服、工作服、特殊的服饰、各种厂标、徽章、歌曲;
激活职业身份及等级的职业制服等。
2.外群体成员的出现
当个人所归属的群体被标识出来之时,也潜在地形成了一个群体的内外边界。
个体归属的群体被称为“内群体”(ingroup),而与之对应的群体被称为“外群体”(outgroup)。
当外群体的成员出现时,个体内群体身份会被自然激活。
3.成为少数人,或处于群体冲突当中
麦圭尔等(McGuire,McGuire&
Winton,1979)对一些男孩和女孩的研究发现,如果他们的性别在家里属于少数,更倾向提到他们的性别。
在群体之间存在歧视的情况下,个体倾向更加意识自己的那些被歧视的特性。
社会地位高的人倾向于认同自己的个别性,而社会地位低的人倾向于认同自己所属的群体。
有关群体成员或社会类别身份的意识可以直接被作为少数族群、社会地位等信息激活。
(二)社会认同的最简群体范式
早期谢里夫的研究说明,交往、共同活动、目标一致是构成群体的基本条件。
泰菲尔(Tajfel,1982)等人的“最简组间情境”实验发现,仅仅由于一个群体的区分本身就可以引起人们对本群体的偏私倾向。
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可以减少到只对人们进行分类,就足以产生群体的内外区隔和偏私现象。
这一研究被称为“最低限度群体情景范式”,又译“最简群体范式”(minimalgroupparadigm)。
“最简群体范式”的研究表明,在特殊个体之间的吸引和相互依赖并不是群体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一个共享的群体成员关系足以使人形成他们之间的吸引。
社会认同出现的条件是内外群体的区别。
当区别的标志出现或社会情境中对比的线索比较凸显时,可以激活人们归属内群体的心理需要,诱导个体进行社会认同。
三、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
社会认同理论从社会知觉的角度,将社会认同的心理机制分为四个基本过程。
(一)社会类别化(socialcategorization)与自我类别化(selfcategorization)
1.类别化
类别化是指把相似的因素归为一类,这可以使人们对所处的环境进行组织化,以便更迅速和更好地适应环境。
在此基础上,人们会不自觉地夸大已经分开的两组因素。
类别化的过程受到如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1)易取性或易得性(accessibility)
易取性是指在一般情境下提取类别的便利性。
一些社会身份具有明确的性质,类别边界清晰,因而具有较高的易取性。
具有知觉易取性的类别,即心理现实与社会现实的相互关联紧密的类别,可以用心理群体的实体性程度来表达。
高实体性的群体会被感知为真实的社会现实存在,勾画的群体边界会更为牢固,群体的认同感也会更为强烈。
(2)对比的切合度(comparativefit)
在进行类别化时,群体或类别间的对比切合度高,被个体选择使用的机会就会比较大。
一个类别可以对应所有这一类别之外的所有事物,也可以对应某一相近但又有差异的事物。
(3)规范切合度(normativefit)
一种社会群体或社会类别,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期望和行为规范。
如果每一类人的行为非常符合社会的规范和预期,那么这类人被归为一类的可能性就比较高。
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类别化上的文化差异。
东亚人在进行类别化时,会较多考虑分类对象之间的功能关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
而北美人则更偏重考虑事物之间的类属和逻辑。
2.自我类别化
自我类别化是指个体将自己与某一类别建立心理联系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个体成为这一群体或类别的一员,与其他相同类属的成员便形成了心理群体的关系。
(二)社会身份定位或认同(socialidentification)
对群体类别进行划分的同时,个体也把自己的信息与这一划分相联系,因此形成自己社会类别的所属定位。
这一过程就是将自我与社会类别建立归属联系的过程,即社会身份认同的过程。
这一过程导致个体的个别性、特殊性的隐退,而群体的身份凸显。
然而,这种去个性化与在临时性群体中的非理性状态不同,它不是去责任意识的,而是以群体或类别的责任意识取代了个人的责任意识,个体获得了“群体我”和“群体自尊”。
(三)社会比较(socialcomparison)
此处的社会比较是将各种群体或类别信息进行比较。
与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讨论的重点有所不同。
后者是比较个人与他人,即人际比较,比较的是“我”与“他”,因此,实质是比较“我”与“我们”;
而前者是比较社会群体,即“我们”与“他们”之间的比较。
通过社会比较,群体成员形成了本群体或本类别的心理独特性。
综上所述,臼我类别化、认同定位和比较的结果是个人获得“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概念。
由内群体概念,个体形成群体自尊、归属感和内群体偏私,即为自己所属的群体特征感到自豪,在行为和态度上偏向自己所属的内群体。
由外群体概念,个体形成对外群体成员的排斥和负面的刻板印象。
四、社会认同的效应
(一)内外区隔与内群体偏私效应
当人们将自己界定为某些群体成员时会对该群体做出积极的评价。
在与外群体的比较中,积极的社会认同使得本群体成员更加偏好和积极看待自己所属的群体。
(二)内群体成员典型性效应
当个体经过自我类别化,建立了与群体的心理联系之后,往往以为自己具备内群体成员的典型特征,也认为其他内群体成员与自己一样具有典型的内群体成员特征。
人们倾向认为自己是内群体的代表,即“自我刻板印象化”(self-stereotyping)。
自我刻板印象会约束个体做出更加符合群体规范的行为,强化社会身份认同;
也会使原本只有比较薄弱的社会真实性基础的刻板印象,逐渐演化为社会实际状况,即导致“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的出现。
内群体成员典型性效应也会使一些人对群体内的某些代表寄予特殊的希望,而忽略了这些代表的真正代表性。
而代表们也会感到心理压力很大,身负重任。
(三)外群体同质性效应
外群体同质性效应是因为对内群体成员的特性更清楚,而相对较少了解外群体成员,当判断个性特征时,由于社会认同的缘故,人们倾向于认为外群体成员比内群体成员之间彼此更相似。
当内部群体和外群体是持久真实的群体(不是实验室中的),并且当内群体规模较大时,这种效应最强烈。
对内群体的认同,除了会增强内聚力之外,也会产生自我刻板印象和对他人的刻板印象以及一些偏私。
五、社会认同研究的应用领域与理论意义
(一)社会认同研究的应用领域
社会认同研究可以应用在组织凝聚力、国际关系、族群或族裔冲突、职业流动、社会影响、社会运动、宗教行为和社会变迁等许多方面。
1.国家认同
现代民族国家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地域或民族概念,它是指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民族为基础的政治共同体。
国家的发展和强盛越来越影响到个人的生活状况。
一个人不仅要与自己周围的人打交道,而且要以某一国家国民的身份与其他国家的国民打交道。
香港的心理学家(林瑞芳等人,1998)研究发现:
广州青少年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较香港青少年强烈,香港青少年则对香港人的身份认同较强烈。
越是对中国人及中国文化有正面评价,就越觉得自己对中国的前途负有责任,反之亦然。
由此可见,对国家的责任感是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为基础的。
由于国家认同过程包含有提高认同者自尊与自豪的动机,因而与对国家的正面评价非常有关。
2.文化认同
人们对于自己祖国形成的认同,也伴随着对本国语言、习俗、民间信仰、历史等文化方面的认同。
文化认同主要由四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要素组成,即:
文化范畴认知、文化自我确认、文化价值承诺、文化的卷入。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方言认同、习俗认同等相独立的性质,表现出文化认同强大的动力性,为移民适应当地环境的同时保持自身特征提供了心理资源。
3.性别认同
性别身份认同始于人的婴儿期。
到了青春期,个体获得了性别同一性,获得性别“内群体”的概念。
性别认同有本身的特殊性:
(1)比较的单一性
当性别认同发生时,个体总是将异性作为外群体进行比较,比较对象是单一的,比较的后果是增强了两性差异的二元对立。
这种认知图式易导致刻板印象和对性别差异的生物学角度以及社会教化的归因,而使社会类别的先赋性、固定性被特别凸显出来。
身份认同本身具有的社会心理联系被生物联系和心理联系替换了,能动的选择性也被顺应和服从社会安排和角色要求取代了。
(2)社会性别的影响
性别是一个社会化了的概念。
社会对性别社会意义的规定,使社会生活被性别社会意义性别化了。
性别的社会化以及社会的性别化,使性别成为定义社会成员的指标之一,它不仅根据社会期望规范了个体的性别角色行为,也确定了个体的性别群体归属后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内群体认同的普遍效应——自尊的提高和对外群体的排斥和贬低——在女性性别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并不典型。
女性在女性群体中会表现出较高的领导才能、成就动机和自信,不与异性进行社会比较可能是其原因。
在女性内部,性别因素不再凸显,个人的成就要依赖个人的努力和优秀的个人特质。
对于非传统的女性,性别更带有积极的意义,而对传统女性来讲,性别更带有负面的意义。
(二)社会认同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identitytheory)成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欧洲。
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者以群际关系为思考背景,对主流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形成的理论、社会影响理论、亲社会行为理论、人际吸引理论等提出了一系列的质疑。
1.群体形成的心理机制
关于群体形成的心理机制,社会认同理论提出了“社会身份认同模型”(socialidentificationmodel)。
(1)理论要点
社会群体是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对于群体的社会身份认定。
个体意识到他们是相同的一个社会类别中的成员,对他们的社会类别有一个“群体意识”或“群体知觉”,这是群体行为的心理基础。
社会群体也是一个心理群体,社会群体中的成员拥有一种“我们感”、“归属感”。
群体中的成员由于对群体的认同会重新来理解自己周围的成员。
(2)与社会凝聚力模型的差别
①在小群体的形成问题上,社会凝聚力模型可能更加有效,而对于大的社会类别或大群体形成的问题上,社会身份认同模型对群体凝聚的解释可能更有效。
②社会身份认同模型更加强调认知因素,而社会凝聚力模型更强调情感的因素。
社会身份认同模式更加关注个体与群体的心理联系,而不是将他人作为一个外在的因素和对象。
2.从众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归属于某一群体之后出现的去个性化现象是由于社会类别化造成的。
当一个个体将自己与某一个群体类别建立了心理联系,那么,它的独特性将不复存在,而是成为这一类别中典型的一个分子,从群体成员的角色来看,某一个成员与另一个或另一些成员没有差别。
这就是所谓“群体心”、“群体思维”的来源。
因此,从众行为不一定是来源于为了避免群体的压力而做出的与群体的相符行为。
个体在认同群体的情况下,会自愿与群体保持一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第十四 社会 认同 山东大学 期末 考试 知识点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