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汪涌豪中国文学传统课堂笔记第三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7808971
- 上传时间:2022-12-10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16.29KB
复旦大学汪涌豪中国文学传统课堂笔记第三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复旦大学汪涌豪中国文学传统课堂笔记第三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汪涌豪中国文学传统课堂笔记第三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时令季节)八节十二季二十四节气
《逸周书·
时训解》春:
青春,夏:
朱夏,秋:
白秋,冬:
玄冬
传统影响时间季节意识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生命意识
季节意识的发达,反映了时间和生命意识的强烈
二.对季节选择性咏叹
以作为过渡期的春秋为主。
因为此时景物变化丰富。
王琪《暮春游小园》“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靡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咏暮春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踏春的人成为春人
南唐徐锴《岁时广记》明初王逵山提出二十四番花信风名目,并与象数结合起来
春:
新的一年开始,新的一轮流逝的开始(伤春,惜春)。
白居易《送春诗》
陆游“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
”
司空图《退居漫题》“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
莫愁春已过,看着又新春。
伤春与感情结合
李白《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六朝文学《子夜四时歌》
春女思,秋士悲。
《淮南子》
韦庄“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
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
戈蒂耶《春天最初的微笑》唯美诗人
中国人是感伤诗人
一叶知秋
陶渊明“闾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
张载《秋》“顾己知节变”
中唐钱起《题苏公林亭》“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垂死意象
哀秋观秋悲秋惊秋起于屈原,钱也有通认为从杜甫形成,其实是屈原。
汉武帝《秋风词》“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屈原《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韩偓《凉思》
碧栏杆外绣帘垂,
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
已凉天气未寒时。
写闺情,写时令使闺情体现,思妇深闺寂寞,怀人情浓。
何奇澎,盛唐一下反悲秋潮流,可上溯陶渊明。
小尾郊一亦有研究。
李白“我觉秋兴逸,谁言秋士悲。
刘禹锡《秋词二首》“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三.生命的参照
“日出入安穷?
时世不与人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邪谓何?
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六龙之调,使我心若。
訾黄其何不徕下!
苏东坡《东兰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③,人生看得几清明”
古诗中夏冬主题比之春秋,似乎是凝固静定的季节,所以写得少。
《艺文类聚》《初学记》
清康熙《佩文斋咏物诗绝》
日本四季处于同一水平,写的差不多一样多。
日本少伤春悲秋,合诗集
《文镜秘府论》:
记载四言佳句,春夏秋冬诗句等分。
冬夏关系特殊地域;
春秋关系日常事务。
中国诗人对于夏冬的诗诗平平
《夏日》北宋寇准
离心杳杳思迟迟,
深院无人柳自垂。
(体现无风,夏天心难静,没有一丝风驻的斜阳)
日暮长廊闻燕语,
清寒微雨麦秋时。
夏天人情绪渴望安定,歇夏表现自己懒于行动,说明自己和热衷奔竞的人有距离,体现君子处必掩身。
君子人歇夏之道处必掩身,养之长之假以人也(长养扩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旦大学 汪涌豪 中国文学 传统 课堂 笔记 三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