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1简单机械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804144
- 上传时间:2022-12-10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454.76KB
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1简单机械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文档格式.docx
《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1简单机械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1简单机械同步练习题有答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F2
F3
F4
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一端通过铰链与墙链接,中点处悬挂一重物G,另一端因水平方向F的作用而被缓慢抬起。
在此过程中F的大小及力臂变化是(
变大、变大
变大、变小
变小、变大
变小、变小
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1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向上的力F,匀速提升杠杆至水平位置B的过程中,力F将(
),在B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大小为(
不变
5N
变大5N
变小20N
变大20N
9.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将重力为1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竖直提升,拉力F为6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体移动的速度为
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拉力F的功率为24W
10.将一个重为4.5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长1.2m,高0.4m,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0.3N(物体大小可忽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0.3N
拉力做的有用功0.36J,斜面的机械效率20%
拉力做的有用功1.8J,斜面的机械效率20%
拉力做的总功2.16J,斜面机械效率83.3%
11.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送砂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滑轮组中的定滑轮能改变拉力的大小
图中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绳子自由端下拉1m,桶上升2m
质量为65kg的工人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150kg的砂石
12.如图所示,工人用300N的力将重5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共用了10秒,若在此过程中(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4m
动滑轮的重是50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4m/s
13.如图,斜面长2m、高1m。
在斜面上将一个重50N的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所用时间为10s,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做的有用功是50J,
B.
拉力的功率为5W
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5%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
14.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
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15.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100s内将重为4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10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
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F甲做功的功率小于F乙做功的功率
16.如图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2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3m,在这个过程中(
拉力F做了150J的功
拉力F做了300J的功
重力做了600J的功
重力做了1200J的功
17.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5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前拉动了lm,拉力F大小为1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W
2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0.4m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50J
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16N
18.如图所示的装置,滑轮自重20N,其下端挂重280N的物体C,杠杆可绕轴O无摩擦地转动,绳和杠杆的重力不计,杠杆上刻度均匀。
要使杠杆在图示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应是(
150N
200N
300N
400N
19.利用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同样的时间,把质量相等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则关于所用的拉力F甲和F乙,拉力做的功W甲和W乙,拉力的功率P甲和P乙
,机械效率分别η甲、η乙(忽略绳重与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F甲<F乙
η甲>η乙
F甲>F乙
η甲=η乙
W甲>W乙
P甲>P乙
W甲=W乙
P甲=P乙
20.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2N
当G物=6N时,机械效率约为η=66.7%
同一滑轮组η随G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100%
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
二、填空题(共10题)
21.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匀速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0.5m,高0.3m,拉力为80N,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22.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如图所示),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的限制,深受广大女性群众的喜爱。
踮脚运动的基本物理模型是________,踮脚时需要克服________力做功。
23.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8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00N,物体升高2m,所用时间为5s。
此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定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4.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杠杆可绕
点转动,在杠杆的A点(
)挂一重为60N的物体,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在B端施加一个作用力
.则作用力
最小为________N.现将重物从图示位置缓慢提升一定的高度,若保持该作用力
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则此过程中拉力
将________;
若保持该动力
方向始终垂直于
向上,则此过程中拉力
将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5.如图所示,用F=50N的拉力,通过滑轮组(滑轮自重大小不计)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上以0.4m/s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90N.绳子移动速度为________m/s,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W.5s时间内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
26.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棒,能绕O处转轴自由转动(不计摩擦).现有拉力F1始终水平方向、拉力F2始终与杆垂直和拉力F3始终竖直向上,分别作用在木棒最下端,使木棒由A处缓慢地抬升到B处,在此过程中,拉力________(选填“F1”、“F2”或“F3”)的大小保持不变;
抬升木棒的过程中,三拉力所做的功________(选填“F1大”、“F2大”、“F3大”或“一样大”)
27.将重物从长4m、高1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顶端,已知沿斜面的推力是3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则在此过程中,推力做的总功是________J,重物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N.
2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N,那么他将身体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________N.若他在1
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
m,则他在1min内做的功是________J,他在测试时做俯卧撑的功率________w。
29.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重120N的物体提高0.5m,所用的拉力为80N,则该工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总功为________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30.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工人用沿斜面方向400N的力把重1600N的木箱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_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木箱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三、作图题(共2题)
31.用滑轮组拉出陷入泥中的汽车,在如图所示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32.如图,在杠杆AB上挂了一个重为G的物体。
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
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动力。
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
33.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2)在已经调节好平衡的杠杆上挂上钩码,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此时他应移动________(选填“平衡螺母”或“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他改变钩码的个数及位置,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是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为寻找杠杆的平衡条件,也可以在已经调节好平衡的杠杆上A点悬挂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该拉力可以作用在________点(从“B”、“C”两个位置中选择满足要求的位置).
(4)在分析实验误差时,某同学整理了以下四个因素,其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
.
A.铁架台自身重力较大B.钩码磨损程度不同
C.悬挂钩码的绳索有重力D.杠杆与转轴之间有摩擦
34.小明同学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程度
物体重量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斜面的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1
1.5
0.5
33.3%
2
较陡
10
0.2
50%
3
4
最陡
0.3
2.4
(1)根据表格中数据,第四次(最陡)实验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总功是________J。
机械效率是________;
(2)分析数据可知斜面越陡,机械效率______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3)分析实验数据还可知道,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4)第一次实验中,若拉力作用时间是5s,则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W。
35.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0.8
30
83.3%
6
90.9%
(1)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3)分析数据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________(填序号).
71.6%
82.4%
92.1%
五、计算题(共8题)
36.如图,使用杠杆提升重物,拉力F竖直向下,重物匀速缓慢上升,相关数据如下表:
求
物重G/N
拉力F/N
时间t/s
A端上升的竖直距离h/m
B端下降的竖直距离s/m
200
500
0.4
(1)拉力所做的功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此过程中,该杠杆的机械效率
37.一名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270N的重物,重物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动滑轮重30N,不计绳重及摩擦。
求:
(1)绳的自由端被拉动的速度。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8.搬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3m,所用的拉力为50N,不计绳重及摩擦。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的额外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动滑轮的重。
39.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6kg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0N,斜面长1m、高0.5m。
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为有用功(g取10N/kg)。
(1)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
(3)拉力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40.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一重为1200N的箱子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用时10秒,已知斜面长6m、高2m,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滑轮重、绳重、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均不计)。
(1)拉力F;
(2)拉力F的功率;
(3)箱子和斜面间的摩擦力。
41.小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货箱,已知货箱的质量为60Kg,在F=5ON的拉力作用下,货箱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货箱的滑动摩擦力f为货箱重的0.2倍。
(g取10N/kg)求:
(1)货箱的重力是多少?
(2)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3)货箱运动了lmin,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多少?
(4)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2.
2015年10月5日考古学家在黄海海域发现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的消息轰动了整个考古界,随着水下考古工作的进行,一些重要文物近日陆续出水重见天日,关于这艘在海水中沉睡了120余年的战舰是如何被打捞起的谜题也逐步解开.现某课外活动小组,照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模拟打捞沉船,实验中用实心立方体A代替沉船,已知A的体积为0.1m3,质量为280kg(设整个过程A均为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忽略钢缆绳重及滑轮摩擦,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
(1)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ρ水=1.0×
103kg/m3)
(2)若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那么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岸上钢绳的拉力F为多大?
(3)若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以0.1m/s的速度被匀速提升,求岸上钢绳拉力F的功率.
43.为完成某水下工程,施工队要把一个圆柱体工件从水中提起。
通过技术分析,采用重力2.4×
104N,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800cm2的小型牵引车,通过牵引滑轮组匀速打捞起水中的圆柱体工件,小型牵引车始终保持2m/s的速度牵引,如图甲所示。
在打捞的过程中,小型牵引车的牵引功率P随打捞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已知动滑轮重为300N。
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和绳重,(ρ水=1.0×
103kg/m3,g取10N/kg)求:
(1)在打捞过程中,小型牵引车对水平地面施加的压强是多少?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它的下表面距离水面3m时,它的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是多少?
(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它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多少?
(4)圆柱体工件被拉出水面后在空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2.【答案】C3.【答案】B4.【答案】B5.【答案】B6.【答案】B
7.【答案】B8.【答案】B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B12.【答案】C
13.【答案】A14.【答案】A15.【答案】C16.【答案】B17.【答案】D18.【答案】B
19.【答案】D20.【答案】B
二、填空题
21.【答案】75;
20
22.【答案】杠杆;
重
23.【答案】360;
80;
90%
24.【答案】20;
不变;
变小
25.【答案】0.8;
40;
180
26.【答案】F3;
一样大
27.【答案】1200;
75;
900
28.【答案】300;
3600;
60
29.【答案】60;
75%
30.【答案】2000;
80%;
80
三、作图题
31.【答案】解:
如图所示;
32.【答案】解:
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33.【答案】
(1)是
(2)钩码;
寻找普遍规律
(3)B
(4)A
34.【答案】
(1)1.5;
2.4;
62.5%
(2)越高
(3)有关
(4)0.3
35.【答案】
(1)88.9%
(2)2.2
(3)高
(4)C
五、计算题
36.【答案】
(1)解:
拉力所做的功:
W拉=Fs=500N×
0.2m=100J
答:
拉力所做的功100J。
(2)解:
拉力做功的功率:
拉力做功的功率200w.
(3)解:
此过程中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该杠杆的机械效率:
此过程中,该杠杆的机械效率80%。
37.【答案】
(1)解: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nh=2×
1m=2m,
绳子自由端拉动速度:
;
绳的自由端被拉动的速度为0.4m/s;
拉力:
拉力做功:
W总=Fs=150×
2m=300J,
拉力功率: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60W;
有用功:
W有=Gh=270N×
1m=270J,
滑轮组机械效率: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
38.【答案】
(1)解:
W有=Gh
=120N×
3m=360J
W总=Fs=50N×
3×
3m=450J
W额=W总-W有=450J-360J
=9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
=80%
(4)解:
动滑轮的重G动=nF-G物
=3×
50N-120N=30N。
或由W额=G动h得
G动=W额/h=90J/3m=30N
39.【答案】
(1)解: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40N×
1m=4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η=
=75%
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40J-30J=10J,
由W额=fs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
=10N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拉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中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专题 训练 11 简单机械 同步 练习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