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高三数学考试题型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799618
- 上传时间:2022-12-10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01KB
职高高三数学考试题型Word文件下载.docx
《职高高三数学考试题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高高三数学考试题型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所以在了解这些内容后,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解题时间。
一般来说,选择题填空题最迟不宜超过40分钟,按照我们新东方培养的标准是让学生在30分钟之内高效的完成选择填空题。
你必须留下一个多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后面的大题,因为大题意味着你不仅要想,还要写。
二、确保正确率,学会取舍,敢于放弃。
考试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取舍,这样做的目的是:
确保会做的题目一定能够拿分,部分会做或不太会做的题目尽量多拿分,一定不可能做出的题目,尽量少投入时间甚至压根就不去想。
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如果感觉前面的选择填空题做的很顺利,时间很充裕,在前面几道大题稳步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冲击下最后的压轴题,向高分冲击。
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首先要保证的是前面的填空选择题大部分分值一定能够稳拿,甚至是拿满。
对于大题的前几题,也尽量多花点时间,一定不要在会做的题目上无谓失分,对于大题的后两题,能做几问就做几问,即使后面的几问不去做,也一定要保证前面的分数,因为最后两题题目的性价比远远不如前面的题目实惠。
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首先,填空选择能会做的就一定要做对,对于大题,能写几问就写几问,而最后两道压轴题如果读完之后觉得过难的话,我建议大胆放弃,不要觉得心疼,因为你即使花了很长时间去做去想也不见得能多拿几分,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选择填空题中,可能会收益更大。
这个方面,大家也不必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还是那句话,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斟酌。
许多没有考试技巧的学生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所有的题目都想做,但所有的题目都完成的匆匆忙忙、漏洞百出,本来会做的题由于匆忙或掉以轻心而失分,而后面的一些大题即使在卷子上写了很“多”,却发现只能得到1分2分。
这样的同学就是在考试的方法上很失败,我们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
三、快速准确,不择手段
考试中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选择填空题跟解答题的本质区别是它们是不需要写出解答步骤的,其实命题人已经暗示了我们,选择填空题只要你把答案做出来,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是允许的。
许多不会考试的人常犯的错误和大忌,就是把每一道题都当作解答题按部就班的去解答,这样,即使你能把题目做对,但是浪费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
其实,许多选择填空题仔细观察题目中的数字和选项,就可以排除一些选项,完全可以降低难度甚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许多填空题往往有许多灵活的技巧,但由于这些技巧在解答题当中往往不适宜写在卷面中,所以经常被我们所忽视掉了。
比如,做选择填空题常用的巧妙方法有:
排除法、数形结合、画图观察、代入验证等等方法。
这些技巧和方法也是我们在平常的题目讲解中要为学生灌输和渗透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也会逐步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
选择填空题大家一定要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分值,还因为它会直接影响考生考试的心情,往往会成为一场考试成败的关键。
总之,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研究或琢磨考试的方法和技巧,在考试中做到心平气和,正确取舍,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考试。
最后祝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
转眼间,进入复兴这片沃土已然一年之久。
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们,已经共同奋斗了一年。
在这里,我们自身获得了成长,收获到了弥足珍贵的东西。
而这一学期体会更深。
在一种积极、团结、热情的学校环境与教研团队氛围中,我获得了一次次的历练与提高。
回顾过去的这一学期,有成功之处值得发扬,亦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一、基本情况
学生基本情况:
二年级两个班共90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性,所以平常的教学就比较省力。
部分后进生的成绩也有极大提高,且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培优补差方案的显著成效。
例如这学期的期末考试,此次数学成绩还算不错,两个班平均分均在91分以上,优秀率提高,且不及格率大大降低。
二、经验反思
(一)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
本学期,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
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本学期我准备了多套教辅资料,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
效果。
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注全体,尽可能兼顾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最难兼顾的是优等生的培优和后进生的辅导。
我严格执行“培优补差”方案,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
1、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后进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优等生提供思考空间;
在课堂练习中,对优等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后进生掉队。
2、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同时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其次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加强家校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不足之处
1、继续提高教学能力。
在参加县优质课大赛的过程中,我有幸聆听了众多优秀老师的精彩课堂,从中收获了很多有用的教学技能与方法,自身也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应该更加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多吸取有用的知识,多反思,多改进。
2、关注每个孩子,继续推进“培优补差”方案。
这一方案无疑是正确有效的,我清楚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特别是后进生。
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加大培优补差力度。
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数学知识竞赛,我认识到了,不仅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学会,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才是数学的精髓。
4、加强家校联系。
多与家长沟通,更有效的帮助孩子成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一、我会填!
1、10.15读作();
一点零六写作()。
20.18读作();
十点零八写作()。
2、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对齐。
3、小华买钢笔了10.5元,买图书花了12.6元,小华一共花了()元,小华卖图书花的钱比买钢笔花的钱多()元。
4、30×
()=180020×
()=1800
40×
()=160020×
5、20的32倍是()。
14个23相加的和怎么列算式(),结果是()。
6、一个水龙头每秒钟能流出90克水,那1分钟能流出()克水。
7、五十元五角五分写成小数是();
11.11元读作()。
8、比大小,在()里填上“﹥”、“﹤”或“=”。
3元9角2分()3元9角8.08元()8.80元5.43元()5.34元
33×
41()33×
1415×
40()60125×
12()12×
25
二、计算小能手!
1、直接写出得数。
7.3元+2.7元=5.4元-1.8元=10元-3元7角=
21×
40=61×
20=22×
40=
15×
33=287÷
7=129×
4=
2、竖式计算。
15.6+8.4=21.8-0.9=95×
19=31×
25=
3、脱式计算。
24×
5+99=1000-25×
40=(357-348)×
18=
三、判断对错!
1、小丽有32元,买了一本26元3角的图书,应找回5元6角。
()
2、升国旗是平移现象。
3、125×
16的积的末尾有2个0。
4、两个乘数的有0,积的末尾一定有0。
5、两个乘数的有5,积的`末尾一定有5。
6、两个数相乘,积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数都大。
四、我会选!
1、5×
35积的末尾()。
A、一定是5B、一定是4C、一定是0
2、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三位数,积是()。
A、10B、1000C、100
3、两个两位数相乘,积()。
A、一定是三位数B、一定是四位数C、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4、估算31×
39的积大约是()。
A、900B、1000C、1200
五、解决问题!
1、一本《童话故事》15.5元,一本《海底世界》11.8元,一本《海底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便宜多少元?
2、一个布娃娃32.8元,一只小毛绒玩具10.4元,小华有72元钱,想要买这两样玩具够吗?
(),剩下的钱还购买哪样玩具呢?
()如果再一个玩具买还剩多少钱?
3、电影院有25排座位,每排34个座位,会议室一共能坐多少人?
4、小明有12支铅笔,小亮的铅笔数是小明的2倍少8支,小亮有多少支铅笔?
5、商店里有35箱苹果,20箱橘子。
每箱32个水果,一共有多少个水果?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西峰市南街小学白焕元
一、动、静交替,讲、练结合,优化课堂教学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通过动、静交替,讲、练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于学习,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一内
容时,可先让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平均分成2份、4份、8份;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4份;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6份;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0份;
……在操作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一份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
在以上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操作完成以下填空练习: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个苹果的(),单位“1”是()。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6份,每份分别是这个圆的()、()。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0份,每份分别是这条线段的()、(),单位“1”是()。
教师在教学中着重讲清单位“1”和自然数“1”的不同之处:
分数中的单位“1”可表示一个物品,也可表示一个整体,如一个苹果、一堆沙子、一个班集体、一件工程等,被分的那个整体被看作单位“1”。
再通过“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比较,强调“平均分”的意义。
通过以上操作、练习、讲解,使学生对“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这一定义有较为深刻、准确的理解。
二、通过知识迁移,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灵活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
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对知识进行类化,使之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灵活解答问题的能力。
例如,除法、分数、比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通过知识的迁移,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又使学生弄清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异同:
虽然“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
”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中的分数线,它们都可表示两数相除的关系,但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既可表示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也可表示不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
根据三者之间的联系,在解这三类应用题时,通过灵活转换,化难为易,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把一种农药和水按照1∶2500配成药水。
在1000千克的水中,应放这种农药多少千克”这道题时),可用比、分数、除法三种方法解答:
用比例方法解:
1∶2500=x∶1000x=0.4
用分数方法解:
1000×
(12500)=0.4(千克)
用除法解:
1000÷
2500=0.4(千克)
通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解答,沟通这三类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Tag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高 数学 考试 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