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面向泛珠 角区域和越南市场开放战略方案研究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794788
- 上传时间:2022-12-1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1.15KB
文山州面向泛珠 角区域和越南市场开放战略方案研究Word格式.docx
《文山州面向泛珠 角区域和越南市场开放战略方案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山州面向泛珠 角区域和越南市场开放战略方案研究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9998
24.0
76410
13.7
1.76亿
23.8
630.0
4.5
九省区
62038
27857
23.1
23294
15.3
6318.17
299
福建
7615
13.4
21471
12.7
2982
32.9
2704
626.63
15.2
71.9
江西
4671
12.3
10798
11.4
2684
17.0
1428
15.5
61.9
52.6
28.1
15.8
湖南
7569
12.1
11950
10.5
3176
26.5
2834
73.53
22.4
25.9
25.1
广东
26204
14.6
28332
12.9
7973
16.7
9118
15.7
5272.24
23.2
145.1
17.4
广西
4829
13.5
10296
12.2
2799
27.0
1601
66.74
28.8
海南
1053
12.5
12654
11.3
424
308
14.8
28.46
9.8
7.5
9.5
四川
8638
13.3
10546
12.8
4413
30.1
3422
110.2
39.5
36.2
贵州
2282
11.5
5787
1197
17.5
690
16.17
0.9
-12.9
云南
4007
11.9
8970
11.1
2209
1189
14.9
62.3
31.4
3.0
59.8
(二)越南概况及发展现状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边界线总长3730公里,北面与我国接壤,西面与老挝接壤,西南面与柬埔寨接壤,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971.54万人。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713亿美元,同比增长8.48%,人均835美元,仍属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
其中,农林渔业产值144亿美元,占GDP的20.2%;
工业和建筑业产值297亿美元,占41.65%;
服务业产值272亿美元,占38.15%。
财政收入180亿美元,支出230亿美元。
社会总投资290亿美元,外汇储备210亿美元,外债200亿美元。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03.29亿美元,吸收侨汇80亿美元(在外务工人员汇款占约50%)。
2007年1月越南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开始履行和中国—东盟自贸区降税承诺,货物关税逐渐削减,服务部门逐步开放,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外商投资迅速增加。
2007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092.17亿美元,增长30%,其中出口483.87亿美元,增长21.5%,进口608.3亿美元,增长35.5%。
越南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据有关研究机构研究指出越南将继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之后,成为下一个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
二、文山州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和越南市场开放的必要性
文山州处在云南与泛珠三角区域交流的“桥头堡”,也是云南通往越南的重要国际通道,特殊的区位使文山州在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及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文山州参与泛珠三角和越南市场合作,是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需要
当今世界,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产品日新月异,生产方式、交换方式、消费方式,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利益相关的区域合作成为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提出及实施,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它有效地推动着合作区域内的地缘优势向经济优势逐步转化。
文山州区位优势独特,向东可连接全国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泛珠三角区域,是云南连接泛珠三角的“东大门”、“桥头堡”;
向南可依托越南市场,连接拥有5.5亿人口、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的东盟市场。
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大市场,发挥文山州比较优势,全面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对促进文山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二)文山州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和越南市场合作,是实施开放活州战略,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9+2”经济圈内,既有东部沿海地区,也分布着中、西部内陆省份,还有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际化大都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该区域所具有的巨大优势和经济互补性,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心中和贸易中心聚集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服务业领先;
广东珠三角以制造业见长,正逐渐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澳门和海南旅游资源优势突出;
云南、贵州、江西、湖南、四川等中西部内陆省份拥有丰富的矿产、水电、生物、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和大量劳动力资源;
广西、广东、福建沿海省(区)港口众多,与国际经济联系广泛,内陆省份可以通过这些港口使自己商品走出国门。
无论从资源利用,还是从产业接替来看,“9+2”经济圈对于文山州的发展无疑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文山州可利用丰富的矿产、电力、生物等资源,为资源缺乏、电力紧张的港澳及广东等地区提供生产资料和能源,也可利用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开展劳务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引进优秀管理人才,搭建平台大量输出富余劳动力,使双方各取所需、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将把与越南接壤的文山推向中国对东盟全面开放的最前沿,待所有进出口贸易配额和许可证取消后,自贸区内将实行零关税,文山州在旅游、农林业、能源开发、生物制药等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
利用这一机会,加强文山州与泛珠三角区域和越南的开放合作,实现经济优势互补,对文山州实施开放活州战略,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文山州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和越南市场合作,是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受CEPA(即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的影响,香港一些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企业也将获得新的发展,但是服务业会向珠三角转移,珠三角在接受香港服务业以及部分高科技企业辐射的同时,也会向周边地区转移制造加工业,为此,与珠三角距离较近的文山有可能在制造加工业上获得新的机会。
文山州可利用劳动力资源富余、招商政策优惠、区位独特、交通便利等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把劳动密集型的一些产业引到文山州来安家落户,也可在农业开发方面如畜牧、蔬菜、水果等种养殖业开发和市场开发上,充分吸收港澳及广东、广西等地的资金、技术、人才,把文山州的传统农业转化为优势产业、现代产业,以此推进文山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助推文山州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而在与越南的合作上,可利用越南矿产资源丰富、但勘探、开采、冶炼技术不高,森林资源丰富、但采伐加工技术不高,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品种研发、种植水平不高等实际,利用文山州自身优势,加强与越南的合作,鼓励文山州企业到越投资办厂,或者从越南输入原材料到文山州进行深加工等等,对于促进文山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文山州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和越南市场开放所具备的基础条件
(一)区位条件
文山州东邻广西百色市,西连红河州,北接曲靖市,南与越南河江、老街两省接壤,自古就是直通广西的“邕州古道”,素有“滇桂走廊”之称,衡昆高速公路和323国道横贯境内,是云南省进入广西、广东的重要通道。
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山州将由过去的末端一跃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同时,文山州与越南的国境线长达438公里,占全省陆上边界的1/10左右。
州内有1个国家级口岸、3个省级口岸和24个边民互市点。
州府距天保口岸122公里、河口口岸168公里,从天保口岸到越南河江省会仅25公里、到河内仅340公里。
依托和借道越南,可以连接东盟市场。
其区位优势显着,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资源条件
文山州矿产资源种类齐全,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金、银、铜、铅、锌等11类70余种,其中铟储量占全世界的30%,居全国第1位;
锑、锡储量分别居全国第2、3位,铝、镓、钨、锰、沸石矿储量居全省第1位。
文山州地处低纬高原,气候多样,物产丰富,是享誉中外的“三七王国”。
全州8县有7个县获“中国特产之乡”称号,文山和砚山为“三七之乡”、西畴为“阳荷之乡”、马关为“草果之乡”、丘北为“辣椒之乡”、广南为“八宝贡米之乡”、富宁为“八角之乡”。
文山州水资源极为丰富,蕴藏量达172.5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水能154.28万千瓦,现已开发60余万千瓦。
文山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富余劳动力80万人。
文山州处于中原文化、百越文化、边疆文化的交融荟萃点上,以壮苗文化为特点的多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以中越边关风情的文化交流令人神往。
以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着称的普者黑国家AAA级旅游区、广南坝美世外桃源和八宝壮族山水风光、富宁驮娘峡等景区知名度日益提升,已成为云南重要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三)交通条件
“十五”以来,文山州加快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步伐,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大交通体系”逐步得到完善。
目前,普者黑机场已建成通航;
云南进入“两广”的衡昆高速公路罗村口至锁龙寺段已经建成通车;
文山至天保口岸高等级公路已完成可行性研究;
云南直达“桂、粤、港、澳”地区唯一水运珠江航运—云南富宁港建设正积极稳步推进;
新南昆铁路线路走向取道文山州已经得到了国家铁道部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确认,今年有望开工建设;
泛亚铁路连接线蒙自经文山至百色铁路有望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建设规划》。
2007年11月云南省政府文山现场会提出建设云南省“通边达海”大通道目标,文山州交通基础设施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文山州参与泛珠三角和越南市场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产业条件
近年来,文山州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7:
36:
37。
在农业方面,三七、烤烟、辣椒、生猪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完成三七规范化种植8万亩,辣椒66万亩,蔬菜28万亩,经济林果4万亩,收购烟叶76万担,生猪出栏258万头,大牲畜出栏29万头。
在工业方面,冶金、电力、建材、煤炭、制药等重点产业增长强劲,文山马塘工业园区、文山三七产业药物园区和平远、丘北两个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锌、锡、铟、钨等重要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取得实效,全州资源开发利用逐步走上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轨道。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工业增加值56亿元。
在第三产业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新兴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商品市场数量逐年增加。
目前,全州商贸流通企业已超过29000户,有各类商品市场295个,县、乡、村商贸物流网络初现雏形。
2007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6亿元。
四、泛珠三角区域和越南市场形势分析
(一)泛珠三角区域市场
1、市场特点
⑴互补性。
区域内各省区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香港、澳门地区的经济以高增值服务业为主导;
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东省进入发展资本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后工业化阶段;
同属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福建省亦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
其余7省区尚处于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的加速工业化阶段。
与此相对应,各省区的产业结构也呈现出梯度分布的特征,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十分明显。
⑵兼容性。
整个“9+2”区域涵盖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三个不同的关税区。
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属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政治、经济和法律方面相对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此外,香港、澳门作为单独的WTO成员,与世界市场具有十分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
香港是亚洲乃至世界着名的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旅游中心、商贸中心;
澳门长期以来与葡萄牙以及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区葡语国家经贸关系密切,同时与欧盟具有特殊的长期合作关系,作为区域性商贸平台的作用十分明显。
⑶互惠性。
CEPA是在一个国家主权内与单独关税区之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议。
其“货物贸易自由化”政策不仅为原产于港澳的产品进入内地市场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也为进一步扩大内地与港澳的贸易以及通过港澳的转口贸易创造了新的机遇;
其“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政策不仅为港澳的服务业发展拓展了空间,也可以通过港澳服务业在内地的参与,加快提高内地现代服务业的水平;
其“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有利于港澳的高端服务业、高增值产业发展,同时,也为内地企业通过香港资本市场低成本融资,以及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和技术进入内地企业创造了机会。
因此,CEPA实质上是促进内地与港澳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政策。
作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体系中的内地9省区,则可以享受到CEPA“近水楼台”的便利。
⑷拓展性。
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建成以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近2万亿美元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
泛珠三角区域内的广西、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紧密相连,拥有我国通往东南亚最重要的战略通道;
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区通过海上航道与东南亚乃至南亚各国建立了十分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
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中缅公路、泛亚铁路的建设,又将为泛珠三角向西、向南拓展经济腹地与发展空间提供良好的条件。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体系的确立,可以大大增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对接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2、市场供需现状(重点分析广东市场)
肉类: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年均自产生猪3960万头,50万头规模以上养猪场占70%。
除本省生产的生猪外,每年从周边省区调入活猪约2500万头,仍缺口2700万头。
巨大的市场需求不仅影响着生猪生产的供应,而且直接影响着生猪市场的价格。
随着土地资源紧缺和珠三角产业转移,广东养猪业面临严峻考验。
猪肉价格持续走高及供应紧张,使广东去年进口猪肉大幅飙升。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7年广东进口鲜、冻猪肉3万吨,价值3312.4万美元,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分别比上年大幅增长2.3倍和3.6倍。
能源:
由于部分煤炭生产行业的退出和原油产量的下降,近年广东能源生产总量呈递减趋势,使原有的能源紧缺状况加剧。
2006年,广东一次能源的生产总量为4160.3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8.1%,能源消费总量19765.22万吨标准煤,增长11.2%,能源缺口高达15604.85万吨标准煤。
为缓解广东能源紧缺状况,从外省调入12904.80万吨标准煤,从国外进口5038.1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分别增长27.3%和9.8%。
通过省外调入或进口虽可弥补能源的不足,但由于存在市场、价格风险和运输制约等问题,尤其是近期国内外能源价格屡创新高,广东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和风险逐步加大,能源短缺将成为困扰广东对外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
装备制造:
工业制成品在广东出口贸易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主要以机电产品为主,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2532.5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8.6%。
消费品:
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零售业态的快速推广带动了广东批发零售业发展,消费品市场需求总体较旺推动批发零售业成交活跃。
各种展会的相继开办和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住宿餐饮业带来大量客流,促进了广东住宿餐饮市场的持续较快增长。
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快速发展,使住宿餐饮业经营现代化、集团化、品牌化趋势更加明显。
就业形势持续好转,城乡居民收入预期增强,消费信心得到提升。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建立和谐社会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出台和落实,城乡居民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有所改善,有助于即期消费的扩大。
受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粮油类、肉禽蛋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汽车销售在价格下调、新车型不断上市等利好因素的带动下增长较快,零售额增长较快的商品类别还有:
化妆品、文化办公用品、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金银珠宝、石油及制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通讯器材等。
劳务:
目前,广东省流动就业的外省劳动力超过1700万人,预计今后数量还会增加。
随着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就业人员流向也不断优化。
第一产业人员从业人员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继续上升,并超过了第一产业。
制造业从业人员规模仍居首位,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较大。
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就业规模呈现全面上升趋势,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增幅较大。
广东省就业人口刚性增加,其中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
民营经济主要指标增幅连续高于其他经济类型,总体规模不断壮大,有力地支撑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使得民营企业成为广东吸纳社会劳动者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旅游:
广东省通过多层次、新形式的境内外宣传促销,不断拓展旅游市场,强化“活力广东”旅游形象,使全省旅游业取得了丰硕成果。
入境游和国内旅游呈现高速增长,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不断增加,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和规模较大的产业之一。
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
2004年广东省住宿设施接待入境旅游者1563.65万人次,增长30.6%,国内游客16906万人次,增长20.7%,实现旅游总收入1664.1亿元,增长24.4%,三大指标均居全国之冠。
港澳游客是广东省最大的国际客源市场,但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外国游客快速增长,比重上升,其中亚洲和欧美游客增幅较大。
3、市场前景
泛珠三角区域“9+2”之间的合作从一开始就是由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展开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除了本身广阔的区域范围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之外,泛珠三角还具有优越的区位。
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这一区域的战略利益还在于使“9+2”的经济主流化,使本区域在20年后成为全球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地区。
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广阔前景所带来的利益预期十分诱人。
从梯次产业转移态势看,经过多年高速发展,珠三角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不少劳动密集型、能耗高的产业出于生产成本考虑,开始向其他地区进行产业扩张和梯次转移,电子信息产业和石油化工产业逐渐成为该地区发展的重点。
从2004年9月在广州签订《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合作协议》以来,9个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在产业与投资、基础建设、经贸合作、交通合作、文化旅游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区内各省(区)政府相互间的互访和经贸合作得到加强,区域内省区间的项目对接和洽谈日趋紧密。
综合产业(含房地产、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工业产业(含开发区)、商贸和基础设施4个产业团,已逐步向西部地区梯次迈进。
目前,随着珠三角经济中心外扩发展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逐步形成,发达地区经济的产业西移态势也在迅速强化。
(二)越南市场
1、市场投资现状及特点
一般而言,一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的市场机遇、市场空间以及市场趋势。
鉴于我们所掌握的越南具体行业市场方面的资料有限,因此,重点从外商投资来侧面分析越南市场的发展情况。
越南从1986年开始实行革新开放,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经济实力迅速提升,目前该国已成为东南亚最具发展活力的国家之一和国外资本较为理想的投资东道国。
越南的外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8—1993年。
在最初两年,外资金额较少;
外资引入石油天然气部门后,该部门一时成为投资的重点,投资总额逐年攀升,1991年突破10亿美元大关。
第二阶段为1994—1996年,外资总额继续增长,并扩展到新部门,如房地产、工业部门,大规模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行业,工业部门的投资主要来自于东亚地区,主要是因为越南的生产成本较低。
第三阶段为1997—1999年,外资连续三年下降,房地产行业的外资迅速减少,投向工业的外资明显增加。
1997年外资下滑,主要由于改革步伐放慢引起;
1998、1999年下降主要是因为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陷入金融危机的困境,对越南投资下降。
第四阶段为2000年以来,外资又开始大幅上升。
根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统计,2007年,越南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203.3亿美元。
在54个对越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居前五位的是:
韩国(44.6亿美元)、英属维尔京群岛(42.7亿美元)、新加坡(26.1亿美元)、台湾地区(17.3亿美元)和马来西亚(10.9亿美元)。
上述五大投资来源地,分别占对越投资项目总数的55.3%和协议投资总额的79.3%。
越南吸收外资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从投资行业看,呈“二三一”产来顺序分布。
工业和建筑业占项目总数的63%和协议投资总额的50.6%;
服务业占项目总数的31.6%和协议投资总额的47.8%;
农林渔业占项目总数的5.4%和协议投资总额的1.6%。
二是按合作方式看,独资企业是最主要的投资方式。
独资企业占项目总数的78%和协议投资总额的62%;
合资企业占项目总数的19%和协议投资总额的28%;
合作企业占项目总数的3%和协议投资总额的10%。
三是从外资来源地看,亚洲国家和地区占了主要部分。
2007年投资越南的国家中,亚洲地区占项目总数的78%和协议投资总额的70%;
欧洲地区占项目总数的12%和协议投资总额的17%;
美洲地区占项目总数的6%和协议投资总额的6%;
其他地区占项目总数的4%和协议投资总额的7%。
四是就吸收外资地域看,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
胡志明市占项目总数的21.2%和协议投资总额的12.8%;
河内市占项目总数的14.5%和协议投资总额的11.1%;
余下项目投资于其他省市。
随着中越睦邻友好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山州面向泛珠 角区域和越南市场开放战略方案研究 文山 面向 区域 越南 市场 开放 战略 方案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