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节约减排政策新调整doc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787702
- 上传时间:2022-12-1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1.77KB
国家节约减排政策新调整doc文档格式.docx
《国家节约减排政策新调整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节约减排政策新调整doc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先,四大高载能行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有望在2017年稳中有降。
2011年以来,化工、建材、钢铁和有色等四大高载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的比重一直保持下降态势;
2016年1-9月,四大行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比重为29.3%,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1个百分点。
其次,工业经济结构有望继续改善。
2016年以来,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的投资增速总体快于整体投资增速,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供给结构在不断优化,供给质量在明显提高。
第三,工业经济增长新动力正在形成。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统动力在不断改造升级的同时新动力也在加快孕育成长。
10月份,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速分别是10.5%、10.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高4.4和4个百分点。
(三)重点区域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能源消费走势地区分化显著
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绿色发展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根据环保部发布的监测数据,2013年以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PM2.5浓度均保持明显的下降态势,与2013年相比,三个区域2016年1-9月PM2.5浓度从98g/m3、65g/m3、47g/m3下降到53g/m3、39g/m3、28g/m3,降幅为分别为47%、40%和40%。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的全面落实,我国重点区域绿色发展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国各地区能源消费走势分化越来越明显。
2016年1-10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8%)的省份有14个,主要包括西藏(19.9%)、新疆(11.9%)、安徽(9.5%)、陕西(9.5%)、江西(9.3%)、浙江(8.4%)等;
全社会用电量负增长的省份有4个,其中甘肃省增速为-5.6%。
(四)工业绿色发展综合规划全面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系统推进
2017年,我国第一个工业绿色发展综合性规划《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的落实工作将全面展开,推动形成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的工作格局。
《规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而制定发布的,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工作目标,包括节能、低碳、节水、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绿色能源、产业结构优化、绿色制造产业发展等9大类指标;
《规划》在继承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快构建包括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要素在内的绿色制造体系,形成了更加系统、更加平衡、更加全面的任务体系;
为配合《规划》的具体实施,工信部又相继发布了《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和《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政策文件,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将在2017年全面系统地推进。
(五)应对气候变化态度不会动摇,工业低碳发展动力与压力并存
2017年,尽管面临着美国新政府调整奥巴马时期气候变化政策等不确定因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不会动摇。
一方面,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认真履行2016年4月签署的《巴黎协定》的有关承诺。
另一方面,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未来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同时,随着我国低碳发展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低碳工作将迈上新台阶。
2016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碳交易市场建设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要下降22%,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趋于稳定,同时积极控制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十三五期间累计减排二氧化碳当量11亿吨以上。
工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上述措施的推进将为工业低碳发展同时提供压力和动力。
(六)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五年规划预计出台,产业继续平稳较快发展
2017年,关于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预计将会出台,产业将继续平稳较快发展。
首先,节能环保产业将延续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的态势。
节能环保产业是我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以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一直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速,年产值已经达到约4.5万亿元。
进入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有利,具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条件。
其次,关于产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等措施预计很快出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牵头制定《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研究制定环保装备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等。
第三,互联网+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大力发展智慧环保,完善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废弃物在线交易系统。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工业绿色发展方式尚未形成
首先,传统制造业粗放发展模式导致工业能源资源消耗高。
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40%左右,但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仍然高达70%左右。
其次,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规模依然庞大导致污染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目前,工业领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占比仍然高达90%、70%和85%左右,工业领域的污染物排放主要来源于散烧煤和不清洁用煤,散烧煤和不清洁用煤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三,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水平尚待提升。
产品(零件)制造精度低,材料及能源消耗大。
以铸造为例,目前我国铸件尺寸精度低于国际标准1~2个等级,废品率高出5%~10%,加工余量高1~3个等级,吨铸铁件能耗为0.55~0.7吨标准煤,约为国际先进水平的1.5倍。
(二)企业、行业和区域节能减排发展水平不均衡
首先,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水平不均衡。
十二五以来的工业节能减排措施以大企业为重点,通过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显著提升了大企业绿色发展水平,但中小企业工艺装备普遍落后,能耗、水耗、土地和矿产资源消耗相对较高,污染物排放量小面广。
其次,不同行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十二五以来,国家重点抓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对新兴产业节能减排重视不足。
例如电子工业炉窑能耗占电子信息制造业比重较高,但相对落后和能耗较高的窑炉设备仍在广泛使用。
第三,区域间绿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绿色发展理念认识存在差异。
根据每年发布的《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北京、青海、海南、上海、浙江、内蒙古、福建、天津、江苏等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较高,而宁夏、甘肃和河南等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较低。
(三)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支撑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工业节能减排绿色新工艺创新难度大,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形成。
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受到企业规模、运作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人才队伍不稳定、基础共性技术研发不足等问题。
二是新兴产业工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原始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在能源高效低碳化利用、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缺乏原创性技术。
三是节能减排新技术推广应用尚需加强。
绿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受到市场信息不对称、技术风险等方面的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四是工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亟需完善。
缺少适合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绿色发展标准,尚待完善强制性标准、优化推荐性标准、培育产业联盟标准,现有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不高。
(四)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继续制约节能减排动力
自我国工业经济增长逐步进入新常态,部分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企业效益下滑导致节能减排内生动力不足已成为长期问题。
2016年以来,尽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月利润都保持增长,但高耗能行业企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仍然不足。
分行业看,今年建材产品价格温和上升,但价格水平仍然较低,行业亏损面较大;
钢铁、有色金属行业受产品价格回升及去年同期基数偏低影响,二季度以来行业利润实现了增长,但由于钢铁和有色行业供给过剩和下游需求不足导致的供需矛盾尚未根本性缓解,产品价格进一步回升压力较大,企业融资难、成本高问题仍然突出,企业仍然无力承担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带来的成本上升。
三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建议
(一)加快构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制造体系
一是加快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的全面落实。
要推动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工业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本地区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案。
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有力的工业绿色发展工作体系,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强监督检查,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二是围绕《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和《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具体要求,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在重点行业出台20项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2-4项绿色工厂标准,加快建立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标准,遴选一批第三方评价机构,促进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建设。
三是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委《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通过促进绿色消费,营造有利于工业绿色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加快出台差异化的节能减排政策
一是强化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力度。
按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有关要求,运用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促进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浪费严重的中小企业落后产能退出;
按照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推动绿色、低碳中小企业园区建设;
鼓励和支持传统行业中小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二是研究制定分行业节能减排政策。
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在节能减排技术设备推广改造、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方面,研究制定差异化政策。
三是研究制定分区域节能减排政策。
充分考虑东部、中部与西部的地区差异,在淘汰落后产能、新上项目能评环评以及节能减排技改资金安排等方面,研究制定区域工业节能减排差异化政策。
(三)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
一是要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研发。
围绕钢铁、有色、化工、建材、造纸等行业,以新一代清洁高效可循环生产工艺装备为重点,结合国家科技重大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等,突破一批工业绿色转型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一批重大装备,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
二是支持绿色制造产业核心技术研发。
面向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制造产业的技术需求,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构建支持绿色制造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
三是鼓励支撑工业绿色发展的共性技术研发。
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以提高工业绿色发展技术水平为目标,加大绿色设计技术、环保材料、绿色工艺与装备、废旧产品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等领域共性技术研发力度。
四是鼓励创新成果转化,增加绿色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发挥科技创新在工业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四)推进高耗能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
一是继续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主要对象,严格项目管理,依法依规全面清理违规在建和建成项目。
二是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加快推动重点高耗能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并实现脱困发展。
三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迫使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倒逼能耗水平高、污染排放量大、产品附加值低的生产企业加速淘汰。
四是研究制定以能耗、排放、安全等系统性标准为依据的淘汰落后产能新机制,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
2017年上海节能减排相关消息
原标题:
上海市2017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部署,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6年全市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深入推进,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7年要召开党的,也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切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得要求,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现制定2017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坚持稳中求进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要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惩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围绕能效提升、污染削减,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综合施策,夯实标准、计量、监测、执法等基础工作,加大对重点单位的监管力度。
工作目标:
2017年,全市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270万吨标准煤以内,二氧化碳排放增量控制在580万吨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500万吨左右,单位生产总值(GDP)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3.9%、4.0%左右;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4%、4%、4%、2%、1.5%,细颗粒物(PM2.5)浓度比上年有所下降。
二、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培育绿色发展
(一)提升传统产能绿色化水平。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项目1300项。
出台新版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启动重点区域调整专项16个,完成前期推动的重点区域调整专项10个。
强化节能环保标准约束,严格行业规范、准入管理和节能审查,对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石油石化等行业中,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或生产、使用淘汰类产品的企业和产能,要依法依规有序退出。
协同推进全市中小河道治理,实施周边工业企业调整专项,对达不到环保标准、影响河道环境的企业进行调整。
持续抓好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第三轮22个市级重点区块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完成198减量化700公顷。
(二)培育产业绿色发展新引擎。
推进重点区域腾笼换鸟、产业更新。
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组织实施一批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
严格实施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排放标准,禁止新建钢铁、建材、焦化、有色等行业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三、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
(三)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出台本市十三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严格实施重点单位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
落实煤炭消费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压减化工和钢铁行业用煤,合理控制发电用煤,重点用煤企业按下达的年度控制目标严格控制。
严格落实国家和本市煤炭相关质量和限额标准,依法加强对煤炭的监督抽查力度。
加大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推进工作,确保年底燃煤锅炉全部关停。
依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开展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和小茶炉整治成果巩固专项行动,防止死灰复燃。
(四)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低碳清洁能源。
基本建成五号沟液化天然气(LNG)事故备用站扩建工程二期,继续推进上海LNG储罐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崇明至五号沟、五号沟至临港等上海天然气主干管网工程。
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推动太阳能光伏在建筑上的分布式应用,鼓励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积极推广水源、空气源、污水源热泵,新增风电装机10万千瓦、光伏装机10万千瓦、分布式供能5万千瓦。
鼓励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在郊区规模化应用。
四、提升工业能效,促进工业减排
(五)实施工业能效赶超行动。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提升工业生产效率,降低工业能耗。
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在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推进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推广工业智能化用能监测和诊断技术,建立能耗情况评价与分析系统,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组织开展能源审计,发掘节能潜力。
应用磁悬浮空调、绿色照明、高效节能风机水泵等先进适用节能技术,推动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工程,形成节能能力20万吨标准煤。
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效对标工作,推动数据中心能源效率(PUE)高于1.5的数据中心实施节能改造。
(六)推进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编制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在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区域企业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技术改造,完善清洁生产审核规范、清洁生产实施效果评估规范。
全面完成列入大气考核的100家企业的清洁生产改造工作,编制水污染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工作方案。
推进实施石化、化工、印刷、工业涂装、电子信息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加强集装箱、汽车、船舶制造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治理,推广低挥发性溶剂替代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七)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
制定《上海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按照示范一批,推广一批,覆盖一片的模式,推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
推进国家级和市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加快构建绿色产业园区监控平台,结合园区实际分类分批推进分布式光伏光热、绿色照明、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改造、立体绿化、在线监测等重点工程,整体提升园区能源资源效率和绿色化程度。
试点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评价示范工作。
五、推进交通节能,发展绿色交通
(八)构建高效节能的综合交通体系。
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服务功能建设,持续提升港口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推进内河航道及沪通铁路建设,优化港口集疏运比例,促进海、空、铁多种运输方式有效整合衔接。
持续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公交专用道网络建设,新增运营轨道交通55公里、新建公交专用道35公里,加强轨道交通网、中运量及公交线网的融合,完善公交专用道管理。
促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发展,年内分时租赁服务网点超过3000个(新增1000个以上)。
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鼓励共享单车健康有序发展。
(九)推进绿色交通建设。
加大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力度,更新公交车中新能源车辆占比达到60%。
全面推进住宅小区、办公场所、公共设施等充电设施建设,全市充电设施达到10.3万个(新增4.5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达到1.3万个(新增6000个以上)。
推进集装箱牵引车清洁能源替代,年内LNG集卡车辆总数达2500辆(新增500辆以上),其中港区新增或更换集卡使用LNG比例达到90%。
鼓励船舶使用LNG试点应用,推进内河货运船舶LNG动力试点示范,应用规模150艘(新增80艘以上)。
支持集装箱船球鼻艏改造、飞机加装鲨鳍小翼和翼尖小翼、铁路机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照明和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等交通装备节能技改项目,以及枢纽场站设施节能改造。
加大温拌沥青等新型路面材料推广应用力度,加大车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与服务。
(十)强化交通节能减排管理。
持续加大道路交通污染排放治理,加大老旧车辆淘汰治理力度,严格实施已明确的限行政策。
利用便携式汽车尾气检测仪等设备,加大对道路行驶车辆尾气排放的抽检力度。
加快上海绿色港口建设,严格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第一阶段管控措施。
持续推进上海港岸电发展。
推进港内非道路移动机械加装尾气净化装置。
加快上海绿色机场建设,继续完善桥载设施建设,推广地面辅助电源使用。
推行交通节能调度,发展绿色物流。
六、提升建筑能效,深化建管并举
(十一)推进城镇化绿色转型。
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土地利用,构建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
深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区级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实现雨水综合管理。
启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在低碳发展实践区、重点功能区域内,新建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的不得低于70%。
以装配式建筑发展为契机,促进建设行业转型升级,积极申报全国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推进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建设。
落实200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任务。
继续做好节能型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建设,推动创建绿色校园、绿色医院、绿色商场和绿色饭店。
积极推广以外遮阳、通风、绿化、门窗及兼顾保温隔热功能为主要内容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
加大全装修住宅推进力度,外环线以内城区新建商品住宅100%实施全装修,奉贤、金山、崇明比例30%,其它地区比例50%。
推进道路照明设施节能改造4300余套。
加强生态廊道和城市绿道体系建设,推进立体绿网工程。
(十二)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
实施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推行绿色施工方式,推广节能绿色建材、装配式和钢结构建筑。
深入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效公示工作,完善本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功能。
发挥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引领作用,创建不少于4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加强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评价,实施绿色采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节约 政策 调整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