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第三次作业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778920
- 上传时间:2022-12-1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0.92KB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作业文档格式.docx
《管理经济学第三次作业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经济学第三次作业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 )
A.2000元B.4000元
C.10000元D.100000元
10.用作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的成本概念是(B)
A.会计成本B.机会成本
C.固定成本D.沉没成本
11.单位贡献是(D)。
A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B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
C销售收入减去总变动成本D商品价格减去单位变动成本
12.对于“贡献”概念表述正确的是(B)。
A“贡献”就是企业利润的创造
B“贡献”是对固定成本的补偿及利润的提供
C“贡献”是企业收入的真正价值
D“贡献”是对企业全部成本的补偿
13.假定生产一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600元,产品价格为11元/件,变动成本为6元,要求利润为400元,产量至少应达到(A)
A400件B500件
C600件D800件
14.贡献分析法使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其主要应用于(C)。
A企业产品价格决定B企业生产成本确认
C决策生产何种产品D确定产品销售渠道
15.盈亏平衡分析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D)。
A决策是否接受新任任务B决策生产何种新产品
C决策零部件自制与外购D确定企业的安全边际
16.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C)为定价基础。
A单位固定成本B单位变动成本
C单位全部成本D机会成本
17.利用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利润最大化下的产品价格,企业(A)。
A不用花费调研成本估计需求曲线B必须花费调研成本估计需求曲线
C必须具备精确的边际收益数据D必须具备精确的边际成本数据
P182
18.对于两种商品,最优的商品数量组合在等收益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B),
A交点处B切点处
C重叠处D两条曲线围合的区域内
19.对于属于联产品的两种产品A、B,如果在利润最大化下所决定的产销量使得
为负,则应该将产品A(A)。
A产销量和价格确定在
处
B产销量和价格确定在
最大部位
C产销量和价格确定在
任意一处
D停止产品A的全部生产
20.对于在需求上相互联系的两种商品,企业在产品定价时应充分考虑(A)。
,
A两种产品的替代性或互补性B两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C两种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D两种产品在价格上的互补性
21.捆绑商品在定价时相对较低,其结果是(B)。
A比分开销售所获取的利润较低B比分开销售所获取的利润较高
C可增加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D可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地位
22.一个企业在生产多种竞争性或互补性产品时,在确定产品价格必须考虑(D)。
A各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B产品价格之间的相容性
C各产品的预期销售量D产品需求之间及生产上的相互联系
23.对于一些商品,如果销售者分开销售,欲获取最大利润,就必须提高每一商品的销售价格。
如果做商品捆绑出售,销售者将捆绑商品价格(B)。
A高于捆绑商品中各商品价格总和B低于捆绑商品中各商品价格总和
C确定在各商品的平均价格水平上D确定在各商品生产者剩余最大处
24.之所以有些人要购买以大包装数量出现的捆绑商品,是因为捆绑商品中的额外单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C)。
A额外效用是消费者期望的B消费者剩余更大
C增量成本小于保留价格D效用更为满意
25.在捆绑商品中,消费者可以对所有的商品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所需的商品,但在购买这些商品时也要(B)。
A对一些商品付出意愿外的价格购买B购买一些不一定需要的其他商品
C以较高的平均价格购买所有的商品D依据所求决定购买每一类商品数量
第二部分
1.一般均衡只有在(D)时才能得以实现。
A所有生产者仅能获取正常利润B消费者可获取最大消费者剩余
C生产者市场供给达到最大D不同产品在不同个人之间实现最优分配
2.如果既定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至少使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改变称为(A)。
A帕累托改进B资源最优化增进
C最优外部经济D资源协调配置
3.如果人们通过变换使商品和服务的配置达到一种状态:
任何改变都不能使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则交换实现了(B)。
A个人效用最大B帕累托最优
C恩格尔最优D马歇尔最优
4.如果生产要素在不同产品生产之间的配置达到“不能增加一种产品的产出而不减少另一些产品的产出”,则这种生产要素(C)。
A配置尚未达到最优B具有无可替代性
C配置具有生产效率D处于边际效益递减
5.生产出的各种产品的数量和价格正是消费者想购买的数量和愿意支付的价格,即所有市场都出清,则实现了(C)。
A交换的帕累托最优B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C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D社会的财富最大化
6.只要两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B)存在差异,就说明当前的资源配置是缺乏效率的。
因而就存在着通过交换使双方获益的可能性。
A边际效用B边际替代率
C交换意愿D欲望与需求
7.对于两种商品的生产和两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如果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两种商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A)时,则生产要素的配置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A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B要素组合比例相等
C要素组合的效率相等D要素边际产量相等
8.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是有条件的,其中一个条件是(B)。
A资源不存在稀缺性B不存在交易成本
C资源配置不存在障碍D市场存在高效率
9.企业根据要素市场价格可以了解本企业生产要素配置的有效性,但生产要素的交易是有交易成本的,这一成本的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C)。
A频繁的交易次数和巨大的交易数量B要素的流动性与价格的波动性
C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确定性D要素的多样性与需求的组合性
10.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
A信息不完善B经济活动的功利性
C个人理性的存在D价格调节的单向性
11.不完善信息的一种表现是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一种后果是(D)。
A形成大量的机会成本B曲扭的市场价格
C高额的生产者剩余D只有很少的买者或卖者
12.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外部性是与(C)相联系。
A市场机制B高效市场
C没有市场D市场配置
13.价格机制不仅可协调交换中的资源配置,也可协调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
但是由于(C),使得价格机制不能为人们的选择提供正确的信号,从而不能有效率地协调人们的经济活动。
A个人理性与团体利益矛盾的存在B社会资源稀缺性的存在
C不完全信息和交易成本存在D经济活动的利润追求
第三部分
1.当某一经济活动具有“外部经济”时,则人们就会(A)。
A缺乏从事这种活动的激励B激发出更高的积极性
C继续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率D扩大经济活动的范围
2.外部性造成的问题是(C)。
A导致资源高效率配置B导致经济活动的风险性
C导致资源低效率配置D导致经济活动不确定性
3.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此外,公共产品还具有(B)。
A单件性B不可分性
C独立性D公开性
4.公共产品在构建过程中,即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是(C)。
A成本的核算B受益者的确定
C“免费搭车”D产权的归属
5.对于具有外部不经济的产品,由于(C)而使使产品价格过低,造成市场需求过多和生产过多的问题。
A没有考虑资源的稀缺性B没有考虑资源的机会成本
C没有考虑产品造成的社会成本D没有考虑产品的真实价值
6.解决外部经济性的一种传统思路就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方法,使得(B),减少外部性。
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
C私人成本大于经济收益D私人成本社会化
7.市场有效率运作的前提是(D)。
A有足够的买者和卖者B有充足的商品可交换
C健全的市场运作规则D明确界定产权
8.公共资源过度使用,以致枯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B)。
A公共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B无法明确界定资源的产权
C公共资源缺乏应有的立法保护D公共资源的使用缺乏规划性
9.科斯定理阐述的观点是:
只要初始产权界定明确,并且不存在信息和法律因素造成的谈判障碍,也即(A),人们总能通过谈判得到有效率的结果。
A不存在交易成本B构建规范化的市场体系
C强化价格机制的作用D规范和完善市场竞争体系
10.解决外部经济性的对策有(B)。
A国家制定相应行政法规B企业合并
C私人企业国有化D国有企业私有化
11.科斯定理表明了(B),产权制度就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A只要存在无法界定产权的资源B只要存在交易成本
C只要存在公共产品D只要存在私人成本
12.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协调人们的经济活动,是一种分散的协调机制,而企业是通过管理机构来协调人们的经济活动,因而是一种(C)。
A制度性协调机制B计划性协调机制
C集中的协调机制D控制性协调机制
第四部分
1.交易费用是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产生的一种费用,它不同于生产费用,具体包括(A)。
A事前准备合同费用B广告费用
C雇佣工人的费用D支付原材料购买费
2.科斯认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企业(C)。
A可以扩大生产能力B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技术
C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D可以获取生产相对优势
3.交易成本的存在说明了企业存在的一个原因,但企业产生更为重要的原因是(D)。
A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B市场交易范围的扩大
C市场结构的日益复杂D生产活动本身的属性
4.科学技术进步使得生产活动过程日益复杂化,如果企业组织内部(C),就使得许多生产活动无法进行。
它是企业组织的一个新系统。
A缺乏现代化管理机制B不形成高度集中的管理机制
C不组织成团队生产D不形成扁平化企业组织机构
5.企业团队生产的产出是所有团队成员共同协作的结果,这使得企业的产出具有某种公共产品的性质。
因而在团队生产过程中必然要产生(D)。
A利益分配问题B团队之间协调问题
C企业资源分配问题D“免费搭车问题”
6.在企业组织中,人们的决策要受到一定的约束,而这种约束可通过人们之间的协议来实现,在经济学中,这种规定了各方可进行得活动、行为的规则和决定未来安排的程序称为(C)
A契约B通用条款
C合约D企业制度
7.企业中的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有着自身的愿望和利益,他们的组合是通过(A)而形成一个团队。
A合约或相互承诺B共同的意愿和利益
C相互协调的利益关系D共同的价值观
8.完全合约可以解决协调和激励问题,完全合约规定了双方在什么条件下应当做什么。
但在现实中,完全合约是以实现的。
这是因为(B)。
A人们之间的坦诚是有限的B人们的意愿是完全利己的
C人们的沟通是不完全的D人们只具有有限理性
9.关系合约所具有的属性是(C)。
A在事件发生前就明确规定未来任何可能状况下双方应有的行动、利益和代价
B任何一方都不会在某些情况发生后要求重新谈判合约条款
C只就交易双方的关系框架达成协议
D不存在实施合约的成本
10.关系合约不涉及双方的有关具体行为的规定,合约内容仅涉及(D)。
A对所有未来事件发生的结果做出精确描述
B对所有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出精确描述
C合约双方对未来所有事件发生后的应负责任做出精确描述
D合约的目的、规定当出现不同意见时的解决机制等
11.合约是双方的自愿交换,因为合约的预期结果对于自愿达成合约的双方来说都是有益的。
因而合约能够为合约双方提供(A)实施合约。
A一种激励机制B一种约束机制
C一种协调机制D一种互惠机制
12.人们的有限理性是造成过高交易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信息不完全的环境下,(C)是造成过高交易成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A频繁的交易次数与交易数量B人们过高的利益追求
C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D人们过高的行为标准
13.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买卖双方很了解对方商品价值的实际估价,并且双方在交易中都可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因而交易双方可能对合约的价值进行(C),以达成对己有利的合约。
A探索性价值定位B价值综合评估
C战略性虚假表示D可用性综合评价
14.战略性虚假表示是与动机有关的机会主义行为,而(B)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另一种机会主义行为。
A“投其所好”B逆向选择
C“渔翁得利”D“见缝插针”
15.合约具有使交易双方形成相互承诺的作用。
但合约是不完全的,承诺也就不完全。
特别是在进行(D)且收益出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以后时,不完全承诺就会妨碍可能达成的合约。
A无形资产投资B专有资产投资
C垄断资本投资D专用资产投资
16.专用资产中的一种重要情形是(D)。
A垄断性专有资产B专利性专用资产
C互补性专用资产D联合专用资产
17.由于专用资产的存在,因而在合约中将会产生经济学中被称之为(B)。
A利益不对称问题B受制于人问题
C虚高合约价值问题D资产低效率问题
18.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意味着合约的不完全,与此相联系的现象是(C)。
A利益分配不对称B市场无效率
C机会主义行为D滋生垄断利润
19.在受制于人问题中,如果将联合专用资产(A),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
A置于同一家企业B实施国家统一调控
C签署完全合约D实施国家法律干预
20.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可以用(C)向劳动力需求者表露自身具有较高生产率信息。
A职业经历B工作年限
C教育程度D体能状况
21.对于不了解对方个人信息的一方,可提出各种适合于具有不同偏好某一类人的选择的选择,这种识别个人偏好个特点的方法是(D)。
A信息探测B对号入座
C适用性选择D信息甄别
22.对不同销售人员制定不同的销售提成在在经济学可认为是一种(A)。
A信息甄别B合约激励
C效率激励D利益协调
2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降低交易成本的途径可有(B)。
A国家实施宏观调控B建立企业垂直一体化
C建立战略性企业联盟D消除垄断资本的存在
附加题(第十三章~第十四章课后练习)
第十三章
1.当合约一方的行为不能被完全观察,该方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采取以损害合约另一方利益来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在经济学中称为(C)。
A违约行为B损益行为
C败德行为D利己行为
2.败德行为形成的原因是(A)。
A合约不完全B利益驱动
C信息不明确D制度不健全
3.“败德行为”亦称“道德风险”意旨不道德行为。
但经济分析更强调的败德行为(B)。
A对经济社会的信誉影响B造成的效率损失
C对合约形成的负面影响D造成的市场混乱
4.在市场和其他经济组织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败德行为,这种行为是产生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一种败德行为,被称之为(D)。
A合约欺诈B善意违约
C损人利己D委托代理问题
5.在现代企业中,其行为更于观察、委托代理问题更为严重的阶层是(C)。
A一般雇员B推销员
C高层管理者D特殊岗位人员
6.“敌对接管”可以说是对企业管理者败德行为的一种正当反应,但被接管企业的管理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一种阻止行为,被称为(A)。
A“毒药丸”B“反收购”
C“哄抬股价”D“另投怀抱”
7.败德行为产生的条件之一是(B)。
A经济社会的利己行为已使人们道德准则下降
B在人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有力的合作或交换的基础
C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人们不得不采取一种利己行为
D败坏的商业信用已使人们丧失对合约的应有信任
8.控制败德行为的主要思路有(C)。
A签订完全合约B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C激励合约D建立社会商业道德准则
9.在控制败德行为的措施中,最为常见的是(A)。
A交抵押金B激励合约
C加强监督D签署完全合约
10.关系合约的遵守,需要至少合约一方要依赖于另一方诚实和善意。
(C)为解决关系合约中的败德行为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A行为担保制度B事务公开制度
C名誉机制D公共监督机制
11.名誉机制在解决关系合约中的败德行为问题时,之所以存在着局限性是因为(C)。
A名誉利益少于欺骗利益B名誉利益仅是“有名无实”
C关系合约中存在有限博弈问题D关系合约中存在无限博弈问题
12.一种在企业组织内使名誉机制发生作用的方法是(A)。
A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B签署长效的激励合约
C建立和完善约束机制D强化人们的道德准则
第十四章
13.在企业中存在着如何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问题,激励合约是(B)
的方式来提供激励。
A通过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的B通过给予高额回报
C通过员工对自身工作结果负责D通过行为规范准则
14.对激励问题的经济分析就是要研究(B),从而说明设计有效率激励合约的基本原理。
A人们努力工作的内在动机与利益追求的关系
B影响承担风险的成本与激励收益的主要因素
C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与企业目标间的内在关系
D人们的自身利益追求与企业目标的内在关系
15.激励能够激发员工的努力工作是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不确定性能够产生激励的机制在于(C)。
A人们可以通过利用机会主义行为获取高额的意外报酬
B人们可通过自身能动性利用不确定性予以的机会获取高额报酬
C人们通过对不确定性因素所形成的风险的化解获取高额回报
D不确定性在个人努力工作和实现所期望的结果之间建立了一种可能的联系
16.一个有效率的激励合约就是(A)。
A使员工在努力工作后看到满足自身利益的希望
B利用可得的高额回报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动机
C在激励带来的收益与要求员工承担风险带来的成本之间求得平衡
D使员工在合约约束下产生努力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工作
17.形成最优激励合约的基本条件是:
人们会选择这样的努力水平:
(B)。
A增加一单位努力水平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等于所增加的边际成本
B增加一单位努力水平所获得的边际收益小于所增加的边际成本
C增加一单位努力水平所获得的边际收益大于所增加的边际成本
D增加一单位努力水平所获得的边际收益之和所增加的边际成本最大
18.一个有效的合约是所有激励相容合约中(C)的一个合约。
A实现代理人总收益最大化B实现委托人总收益最大化
C实现合约任意一方总收益最大化D实现合约双方总收益最大化
19.当激励合约中反映代理人努力程度的指标能够个人美国准确地反映代理人实际努力工作程度时,可以提高激励合约效率的最优激励合约准则是(C)。
A监督强度准则B激励强度准则
C相关信息准则D同等补偿准则
20.如果委托人要求代理人负有降低成本的责任,并且影响收入的随机因素与生产成本的随机因素不相关,那么(B)。
A降低成本的激励强度应与增加收入的激励强度相等
B降低成本的激励强度应与增加收入的激励强度不相关
C降低成本的激励强度应大于增加收入的激励强度
D降低成本的激励强度应小于增加收入的激励强度
21.如果委托人不能监督代理人是否把同样的精力分配于两种不同的工作,则付给代理人的从事不同活动的同等程度的边际收益应当相等的最优激励合约准则是(D)。
A利益同等准则B效率等价准则
C同等补偿准则D同酬激励准则
22.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明确的激励报酬把代理人的努力结果与收入直接联系起来,激励代理人完成特定的工作。
这些激励报酬的形式有(D)。
A福利津贴B销售佣金
C计时工资D加班津贴
23.适用于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报酬是(A)。
A计件工资B销售佣金
C岗位津贴D延期报酬
24.激励报酬合约把个人的努力与收入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引导员工努力工作,但合约安排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D)。
A激励合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经济学 第三次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