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docx
- 文档编号:1777763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X
- 页数:138
- 大小:214.66KB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docx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docx(1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
第一章心理诊断——20几岁必须要真正认识自己
“我是谁?
”
“我从哪里来?
”
“要到哪里去?
”
这是千百年来西方哲学家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哪一位哲学家敢肯定地说:
“我认识了自己。
”
雅典阿波罗神殿门前的大柱子上刻着这几个字:
人啊,认识你自己。
但是每一位站在阿波罗神殿门口的人,除了深感震撼之外,一直对自己都不甚了了。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你最需要认识的人就是你自己,而你最难认识的人也是你自己。
从众心理──你在跟风的时候就迷失了自我
据2006年3月28日《重庆日报》报道,前一天重庆双色球500万大奖被黔江城的一位市民夺得,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城的彩票热。
卖出大奖的西山转盘邮政报刊亭彩票投注点老板笑开了花,因为这一注头等奖是他的投注点卖出去的,所以不少人为了沾喜气而来该投注点购买彩票,使得这个平时只有100多元销售量的投注点翻了几十倍,一天的销售量达到4000元。
像这样的例子在心理学上不胜枚举。
国外曾有一个心理学教师在一个班级里做了一个“权威效应”的心理实验,他请该班的教师向学生做介绍时说:
这位教授是国际上知名的化学家,最近他研究出一种新的化学品,由于我与他很熟,专程请这位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这项新的研究成果。
于是,这位“化学家”拿出一个瓶子,里面装着透明的液体,然后告诉同学们,他正在研究一种化学药品的感知效应,现在他展示的化学药品是一种新药,其味道可以在空中迅速传播,而只有对化学药品有敏锐感知的人才能通过空气中的传播感受到。
然后,他打开瓶子,同学们屏息着呼吸,用心体验“只有对化学药品有敏锐感知的人”才能得到的感受,接着,大家开始谈出自己的感觉,有的说,这是一种与过去所有的化学药品味道完全不同的东西;有的说,教授打开瓶子后,立即就会感受到一种由前至后扑鼻而来的清香,“味道好极了”,等等,全班没有一位同学表示没有感受到这种化学药品的味道。
待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这位“化学家”告诉同学们,他不是什么化学家,而是本校的一位心理学教师,瓶子里装的不过是刚刚从学校自来水管里流出的自来水而已。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前发生过,现在正在发生着,将来还会发生。
为什么?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心理──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美国作家詹姆斯?
瑟伯对这一种心理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描写: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
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
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
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
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
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
“决堤了!
”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
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
“向东!
”人群喊叫了起来。
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
“向东去!
向东去!
”……
一个人影响了整条大街的人,也许我们要对这件事感到可笑,但是就是因为我们不希望自己在大多数人做某一件事或者某一种决定的时候显得与众不同,又或者觉得大家的决定肯定不会错,因此,自己也乐意于像众人一样而做出相同的决定。
这就导致了一种从众心理,所以通俗地说,从众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
人们之所以会这样,也就是一种没有主见或者不相信自己的表现,别人买这种衣服,我也去买,别人用这种手提包,我自己也要拥有一个,可就是在这种从众中,导致了自我的丧失,更为严重的是,有时候导致了一种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生。
十字路口,红灯亮了,行人纷纷驻足,一个人忍耐不住往前闯,一个,两个,三个,终于,大家一起闯了过去,独自留在斑马线这边的那个人,反而成了别人眼中的“傻瓜”;大街上,赫然可见“禁止停车”的字样,不知何时,一辆车停了过去,很快,两辆,三辆,四辆,大街终于成了停车场;服务窗口前,长长的队伍,有条不紊,不过,有一个人耐不住了,加塞,接着就是连锁反应,窗前马上乱成一锅粥;公共场所,清爽整洁,第一个游客随手扔下第一张纸屑,第二个游客便扔下一个矿泉水瓶,第三个游客习惯性地吐下一口痰,半天不到,这里成了垃圾场。
……
正是这种从众心理,所以现在对垃圾桶的定义为“以它为中心、半径为两米的一块地。
”
这是一种多么大的讽刺。
可有些人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从众心理而实现他们自己的目的。
2009年春节以来,小沈阳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对很多人来说,小沈阳充其量也就是茶余饭后开开心而已,一些人可能看过也就过去了。
不过,在随后铺天盖地的传媒炒作以及商业化演出过程中,不少人开始追捧,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人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也很快加入追星行列,慢慢的,小沈阳成为大众的娱乐符号,谁不追捧小沈阳似乎成了落伍的表现,这样,像滚雪球一样,小沈阳被无限扩大,成为“娱乐巨星”!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噱头。
也许我们要问,从众心理就这么一无是处吗?
不能否认,“从众”有积极的一面,它有助于我们学习别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但是,在经过长期的社会化选择之后,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更加凸显,在现代社会,随着商业化的全面推进、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信息化的强力渗透,“从众”更加有可能束缚思维、抑制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
这种模式化的生活状态大大减弱了我们生活的激情,随大流的生活态度使我们丧失了创造动力,从而使我们在生活方式、文明习惯乃至人生境界等方面陷入流行化、浮躁化、庸俗化。
与此同时,思想观念上的日渐庸俗,不但弱化了我们的个性意识,更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平面化现象。
所以,我们可以从众,但我们不能盲从。
也许不盲从,有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推动力量,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
心理学迷津
我们总害怕自己的决定是错的,我们总相信多数人的意见,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确实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不会错。
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心理暗示──成功其实很简单
如果你只有半杯咖啡你会怎么想?
是为自己只有半杯咖啡不高兴?
还是为自己已经获得了半杯咖啡而庆幸?
星期天,你本来约好和朋友出去玩,可是早晨起来往窗外一看,下雨了。
这时候,你怎么想?
你也许想:
糟糕!
下雨天,哪儿也去不成了,闷在家里真没劲……如果你想:
下雨了,也好,今天在家里好好读读书,听听音乐……
这两种不同的心理暗示,会给你带来怎样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心理学家马尔兹说:
“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悦的事,它会做出喜悦的反应;看到忧愁的事,它会做出忧愁的反应。
”
所以,不管我们碰到怎样的事情,我们都得做出喜悦的反应,就算我们只有半杯咖啡,我们也要庆幸自己获得了半杯,就算我们下雨天只能呆在家里,我们也要为自己能做除了和好朋友去玩之外的事情而感到高兴。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州一所学校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第一天,他让校长将两位教师请到办公室,并让校长对两位教师说:
“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
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
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
”校长再三叮咛:
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从此以后,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地去教学。
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
当罗森塔尔的实验目的达到了之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相:
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这种现象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随机抽出的老师之所以变成了优秀的老师,智商一般的学生之所以成绩达到了优秀,就是学校的校长给他们做了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就促使他们在教学以及学习中双方都有了前进的力量,最终实现了双方的进步。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
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时候学生的成才某种程度上就取决于老师的心理暗示,而自己的成功也许就取决于自己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按施与暗示的对象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了某种观念,使这种观念在其意识和无意识里发生作用,并使它实现于动作或行为之中。
三国时期,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
时值七、八月间,骄阳似火,万里无云,士兵们口渴难忍,行军速度明显变慢,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然体力不支晕倒在道旁。
曹操见状,非常着急,心想如果再这样下去,部队根本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战斗力也会大大削弱。
于是他叫来向导,询问附近可有水源?
向导说最近的水源在山谷的另一边,还有不短的路程。
曹操沉思一阵之后,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然后很高兴地转过马头对士兵说:
“诸位将士,前边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红红的,肯定很好吃,我们加快脚步,过了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
”士兵们一听,不禁口舌生津,精神大振,步伐加快了许多。
自我暗示则是指自己把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并使它实现为动作或行为。
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刚学骑自行车的时候上街,心里特别紧张,怕撞到别人,心理一紧张,就默念“别撞上,别撞上”,可结果却偏偏撞上。
这其实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告诉自己“别撞上”的潜台词就是“我一定会撞上!
”是自己在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
而从心理暗示的作用来分,可以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以及生理机能都能起增进和改善的作用,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只会扰乱人的心理、行为以及人体的生理机能。
法国有一位得了顽症的病人缠着一位药剂师买药,药剂师给了他几片毫无药用的“糖衣片”,吹嘘是特效药。
数日后,病人前来致谢,“糖衣片”治好了他的顽疾!
也有的病人被误诊为绝症,结果几个月后果真患上了绝症,郁郁而终。
可见积极的心理暗示与消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
但是,我们得自于他人的暗示比较少,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自己暗示自己,但是这种暗示是要积极的,因为只有积极的暗示才对人的成功有帮助。
只要这种积极的暗示时间一长,积极暗示就会变为自己的潜意识,卡耐基指出,潜意识就是已经习惯成自然,不用有意控制的心理活动。
只有把这种积极的暗示变为了潜意识,那么人才会在任何困难的情景中都会给自己一份前进的力量。
所以,坚持心理上积极的自我暗示,对个人获得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通过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那么我们就会把树立成功心理、发展积极心态这个总原则变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方式和手段,然后我们再按照这种方式和手段去把这种暗示变为现实。
第二,意识只有变成潜意识,才会发挥它巨大的作用。
而心理暗示就是沟通自我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媒介。
人的思想行为不可能一切都要有意识地选择和控制,通过经常持久的积极暗示,让这种意识与潜意识融合,那么这种意识才会产生它巨大的作用。
第三,通过心理暗示这个具体实际、可以操作的环节,我们能把内容复杂的成功心理学融会贯通,化作简单明确而又坚定不移的信心和意志,并且可以立刻行动。
所以,每时每刻你都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那么你就离成功越来越近。
心理学迷津
成功心理、积极心态的核心就是自信主动意识,或者称作积极的自我意识,而自信意识的来源和成果就是经常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反之也一样,消极心态、自卑意识,就是经常在心理上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
代偿心理──一把双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几岁 须要 知道 心理学 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