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考物理复习各地区模拟试题分类3声和光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768280
- 上传时间:2022-12-09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742.35KB
天津中考物理复习各地区模拟试题分类3声和光Word下载.docx
《天津中考物理复习各地区模拟试题分类3声和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中考物理复习各地区模拟试题分类3声和光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8.(2019•北辰区二模)小强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9.(2019•南开区二模)如图所示,小红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实验说明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C.实验说明响度跟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D.这个实验探究的是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10.(2019•天津一模)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C.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11.(2020•滨海新区模拟)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响鼓也要重锤敲”表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2.(2020•滨海新区二模)我们不看到同学,但能辨别出是哪位同学在谈话,主要是( )
A.每个人说话的音色不同B.每个人说话的响度不同
C.每个人说话的音调不同D.每个人发出的声速不同
13.(2019•和平区二模)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B.人们能分辨出钢琴和二胡发出的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C.吹奏竖笛时,用手指按压不同笛孔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笛声的响度
D.在学校周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14.(2019•滨海新区一模)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下列不能减弱噪声的措施是( )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D.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15.(2019•滨海新区二模)生活中用“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16.(2019•和平区模拟)如图是教材中的一些探究实验,其中可以探究声音的特性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7.(2018•南开区三模)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乐器
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具有能量
18.(2018•滨海新区二模)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 )
19.(2018•河西区二模)我们在室内讲话听起来比在旷野里要响亮,“响亮”描述的是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20.(2020•天津二模)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
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看到的“云”是实像
B.小明看到的“鱼”是实像
C.小明看到“云在水中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小明看到“鱼在云上游”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21.(2020•和平区二模)如图所示,图中的四幅图中,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22.(2020•滨海新区一模)小芳面向镜子,站在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
A.4mB.5mC.2mD.6m
23.(2020•和平区一模)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
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图中与此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B.
D.
24.(2020•南开区二模)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一只空碗底部放了一枚硬币,当后退到某处时,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直到小明又能看到硬币,图乙中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
A.AB.BC.CD.D
25.(2020•河西区模拟)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在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26.(2019•津南区一模)下列各种现象与对应的物理知识一致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光的直线传播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折射
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的折射
D.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可以形成影子﹣﹣光的反射
27.(2019•和平区二模)有关反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束光线与镜面成30°
角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反射角为30°
B.只有光照射到物体上发生镜面反射时,我们才看清被照射的物体
C.看到岸边垂柳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走路,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脚应该踩着较暗的地方
28.(2019•北辰区二模)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
水中倒影
海市蜃楼
尾灯警示作用
凸面镜扩大视野
29.(2019•南开区三模)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使用薄玻璃板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C.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D.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30.(2019•红桥区三模)以下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阳光下人的影子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
D.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31.(2019•河西区一模)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牙医用口镜检查牙齿B.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D.
用放大镜观察邮票
32.(2019•东丽区一模)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
C.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D.从岸上看到游冰池底好像变浅了
33.(2019•河西区模拟)如图所示,暑假期间,小刚和爷爷到湖里去叉鱼。
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
然而,当他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
在图7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原因的是( )
34.(2019•天津一模)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棋子A、B应该等大
B.茶色玻璃板可以用来成像
C.方格纸有助于确定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D.应该在暗室中进行试验
35.(2019•河西区模拟)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
A.30°
30°
B.60°
60°
C.30°
D.60°
36.(2018•河东区一模)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湖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光的折射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光的反射
C.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光的直线传播
D.椭圆形鱼缸中的金鱼看起来“变大”﹣﹣光的反射
37.(2018•和平区二模)如图所示,将一光源置于竖直的平面镜前的S点,A处的人会看到平面镜中也出现一个“光源”。
图中对于人眼看到平面镜中“光源”的作图过程中,正确规范的是(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作图的先后次序)( )
C.
二.多选题(共2小题)
38.(2020•河西区模拟)如图所示,下列作图正确的是( )
A.图甲:
物块A沿斜面匀速下滑,若不计空气阻力,此时它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B.图乙:
杠杆的支点为O,F为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F的力臂为1
C.图丙:
平面镜上方有一发光点S,SO为入射光线,图为小明作出的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
D.图丁:
一束光AO照射到互相垂直的平面镜上,经反射后的光路OA将沿着与AO平行的方向射出
39.(2020•天津模拟)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反射
B.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D.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三.填空题(共4小题)
40.(2020•北辰区二模)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见书本上的字,是因为光线照射到书本上面发生了 (填“镜面”或“漫”)反射的原因:
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乘客的身体会前倾,这是因为乘客具有 。
41.(2020•和平区三模)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会”或“不会”)改变。
42.(2019•和平区二模)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小明身高1.6m,在视力表前0.5m处,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小明相距 。
43.(2019•东丽区一模)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看到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此时小明看到的是硬币的 (选填“虚”或“实”)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解:
女高音的声带振动快,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故选:
B。
2.【解答】解:
弦乐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跟松紧、长度、粗细有关,调节二胡的松紧程度,改变了弦的松紧,改变了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
3.【解答】解:
A、学校、医院附近设有禁止鸣笛标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C、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传播,符合题意;
D、纺织工人在车间戴耳机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C。
4.【解答】解:
用嘴吹管的上端,管内空气柱因发生振动会产生声音,上下推拉活塞时,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因此空气柱的振动快慢会发生改变,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5.【解答】解:
A、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
不符合题意。
B、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器,能够知道噪声的响度大小,但不是减弱噪声的措施,故C不符合题意。
D、摩托车的消声器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D。
6.【解答】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由于每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一般是不同的,“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故B错误;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探查人体内部信息的,故C错误;
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7.【解答】解: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
A。
8.【解答】解:
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用力大的时候鼓面振动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用力小的时候鼓面振动的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因此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9.【解答】解:
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A错误。
B、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同一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相同,音色相同,故不能说明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故B错误;
C、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相同,不能说明响度跟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故C错误
D、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相同,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D正确。
10.【解答】解:
A、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故A正确。
B、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
观察图示可知,甲乙丙的振幅相同,所以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故B正确。
C、由图可知,甲乙丙的波形是不同的,即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观察图示可知,甲乙丙的振动频率相同,所以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故D正确。
11.【解答】解:
A、“隔墙有耳”说明墙能传播声音,即固体能传声,故A正确;
B、鼓只有在鼓锤的敲击下振动才能发声,并且振幅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正确;
C、“震耳欲聋”指声音很大,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D、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
12.【解答】解:
人们能够区别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就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13.【解答】解: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A错误;
B、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
所以我们分辨出钢琴和二胡声音,是根据音色来区分的,故B正确;
C、笛子演奏者吹笛子时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用手指按压笛孔的不同位置控制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时,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故C错误;
D、噪声监测装置是噪声监测器上可以直接读出噪声大小,它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故D错误。
14.【解答】解:
A、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对噪声没有影响,不能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摩托车的排气管加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15.【解答】解:
“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因此,它们都是描述声音的响度的。
16.【解答】解:
①用不同力度来敲击音叉,使得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并观察小球弹起的高度。
故该实验是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②此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话时,声带时振动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③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分别将钢尺的不同长度伸出桌外,每次都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辨别它振动发出声音的差别。
这个实验是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④用不同力度来拨动橡皮筋,轻拨橡皮筋时响度小,重拨橡皮筋时响度大。
综上所述,①③④都可以探究究声音的特性,但②不能,所以C正确,ABD错误。
17.【解答】解:
A、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根据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进行判断的,故A错误;
B、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故C正确;
D、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且具有能量,故D错误。
18.【解答】解:
一个人先用力鼓掌再轻轻拍掌,手掌振动的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
与其他因素无关。
19.【解答】解:
在屋子里说话,说话的声音传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来,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响亮;
在空旷地方说话,声音传播出去,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不能反射形成回声,我们听到的只是原声,因此听起来就没有屋子里响亮。
20.【解答】解:
(1)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所以看见水中的“云”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故AC错误。
(2)鱼生活在水里,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高了,所以看到了鱼的虚像。
故B错误,D正确。
21.【解答】解:
①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②利用平面镜将光线会聚到同一位置,说明平面镜可以反射光线,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③渔民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④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故相同的是②和④。
22.【解答】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因为小芳距穿衣镜的距离是2m,则镜中像与她相距是2m+2m=4m。
23.【解答】解: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井中看到的范围会很小,所以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原因;
A、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光线从水中斜射出后,发生了折射,然后进入人的眼睛,故C不符合题意,
D、看到蜡烛在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D不符合题意;
24.【解答】解:
当水倒到一定高度后,看到了硬币。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从硬币A发出的漫反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A′上,其实人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光线是从硬币上发出的,AD传播方向错误,C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只有B图正确。
25.【解答】解:
A、光由空气射入水中,不符合题意;
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路图错误;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不符合题意;
D、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路图正确;
26.【解答】解: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正确;
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通过小孔成的太阳的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形成的,故C错误;
D、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可形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
27.【解答】解:
A、因为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光与镜面的夹角为30°
,与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为60°
,因此反射角等于60°
,故A错误;
B、只有光照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时,我们才看清被照射的物体,故B错误;
C、看到岸边垂柳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不是实像,故C错误;
D、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
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
因此为了不踩到积水,应走“较暗”的地方,故D正确。
28.【解答】解:
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故A错误;
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大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正确;
C、尾灯警示作用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凸面镜扩大视野是凸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
29.【解答】解:
A、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当把物体靠近玻璃板时,像也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透明的玻璃板对透过光线会发生两次折射,厚玻璃板会使物体两次成像。
故B错误;
C、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靠近玻璃板,故C错误;
D、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进行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故D正确。
30.【解答】解:
A、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
故B符合题意;
C、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属于平面镜成像,而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31.【解答】解:
A、牙医用口镜检查牙齿,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不符合题意;
C、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
D、用放大镜观察邮票,邮票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符合题意。
32.【解答】解:
AB、小孔成像,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都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B不符合题意;
C、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不发光的物体反射光,有光线进入人眼,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D、从岸上看到游冰池底好像变浅了,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33.【解答】解:
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
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
由此可知,A、D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
B选项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错误;
只有C选项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 中考 物理 复习 各地区 模拟 试题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