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764575
- 上传时间:2022-12-09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44.40KB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
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
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2、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3、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
《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过重大影响。
《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
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冯谖客孟尝君
1.文中描写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的作用是什么?
答:
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
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
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
在孟尝君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远的谋划,为孟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
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盂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
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2.从哪里可以看出冯谖与孟尝君之间是互为对照的?
孟尝君与冯谖形成对照。
冯谖的再三弹铗,反托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
而当冯谖大展奇才的时候,又显出孟尝君的目光短浅:
他不懂“市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
而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
来赢得民心,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来抬高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
人物之间的映照,使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
3.请谈谈你对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看法。
策士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同时也表现了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养士”风气和政治风貌。
当然,对冯谖注重民心向背和孟尝君的礼贤下士,在今天也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对其中的权术观念和“士为知己者死”等意识,则还须进行现代理性分析,不可全盘接受,也不能一概否定。
容忍与自由
1.谈谈你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理解。
容忍为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2.胡适认为不存在“绝对之是”,你的看法如何?
作者分三个层次来阐发这一中心论点:
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
最后则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3.识记文中的三个例证及其所说明的道理。
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这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中三个层次的分论点,说明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和白话文学运动时,那种不容他人匡正的态度,都是基于“我们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更强调容忍异己的难得。
4.谈谈本文“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大家风范。
文章从自身的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
作者不摆理论架势,将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话之中,剀切道来,排除了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障碍,极易被读者接受。
这种文笔和态度,充分体现出胡适所倡导的“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
这种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故被誉为“大家风范”。
我的世界观
1.作者认为,人生“目的何在”“不必深思”,但却得出一个“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结论,这如何理解?
人是为别人而活着,这是对人的短暂生命价值的透彻感悟,他投身科学、参与社会的热情,是出于对人类相互依存关系的强烈责任感。
2.作者既认为“客观世界"
是“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
,却又坚执探索“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
的“宗教感情”,这如何理解?
作者探索“奥秘”、探索“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
的“宗教感情"
,是基于“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献身精神,同时也说明科学和艺术确有相通的底蕴。
3.谈谈这篇演讲词的文风与作者人格的一致性。
思理深远而言语朴实,见解独到而态度谦逊,坦率自然而真情涌动,是这篇演讲词的主要特色,也是作者人品在文风中的体现。
秋水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对今人有何启迪?
本文通过寓言形象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今人的启迪是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本文用什么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
本文是用形象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的。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以此展开说理,阐明文章主旨。
其次,在文章展开说理之前,先设置了一段对河水与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陪衬河神与海神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文章的主旨。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揭示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使抽象的结论蕴含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3、试析本文类比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文在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了类比和对比的论证方法,因而使得通常比较抽象的议论也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1)类比:
北海若在第一次答话中用排比句将井底的青蛙、夏天的小虫、乡下的书生进行类比,说明受生活环境局限的人难以理解这环境之外的大道理。
北海若在第二次答话中用另一个排比句把智者对远近、今古、得失、生死的看法列举出来,通过类比,让人知道智者看待事物所持的相对主义的观点。
(2)对比:
本篇首段河景与海景的对比,暗示主题,并对河伯与北海若的不同认识境界起陪衬作用。
另外河伯以水多自夸,北海若则把自己看作大山中之小石小木也就是一例典型的对比论证。
张中丞传后叙
1.体会并说明本文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的特色。
全文的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并重。
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驳斥了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并补叙和赞扬了张巡、许远守城捍卫天下的事迹。
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的英勇事迹,然后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前后两部分虽各有侧重,但又有内在联系,前者议论是后者补叙的“纲”,后者是前者的事实佐证,两部分相辅相成,紧紧围绕着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
2.本文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方法?
试作具体分析。
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将张巡、许远、南霁云这三个主要人物,写得生动传神。
如写南霁云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刚烈和嫉恶如仇的个性。
补叙张巡轶事几乎全用细节,如读书过目不忘,不过三遍,就能记一辈子;
写文章不需打草稿,一挥而就;
对守城的近万名士卒,只要见过一面,以后没有不认识的。
这些细节充分表现了张巡过人的记忆和非凡的文才,使张巡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作者笔下的张巡不仅是为国殉身的武将,同时也是一位博通今古、文思敏捷、智勇双全的英雄。
3.本文为什么叫作“后叙”?
本文是韩愈在读了李翰《张巡传》后,感到有所不足,用来补叙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人守卫睢阳的英雄事迹和其他轶事,因此名为“后叙”。
4.概括南霁云的性格特征,并分析作者所用的细节描写手法。
作者补叙南霁云乞师贺兰,未加一句评论,而是抓住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行动,表现南霁云气概豪壮、忠心为国、嫉恶如仇的英雄气概。
(1)写他拒绝宴请而慷慨陈词: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
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虽食,且不下咽。
”
(2)写他拔刀断指以为志:
“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3)写他箭射浮图以为记: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
同时文中还记叙了南霁云与张巡同时殉难的情景。
当城陷南霁云被俘,敌人劝降,南霁云初“未应”,而张巡一句话,南霁云笑答:
“欲将以有为也;
公有言,云敢不死!
”作者采用了精彩的场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歌颂了南霁云的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
婴宁
1.把握婴宁的个性特点和性格转化轨迹,体会小说所展示的社会人生内涵。
婴宁的性格最终发生了很大转化,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再到“笑须有时”。
显然,这转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礼法的顺应;
虽然这是不得已的,但却是社会人生的必然:
狐女要走出荒山深谷,投身人际社会,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就必须经由这样一番洗礼。
如果说这里有一种“隐于笑”的悲剧情味,那就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永远也无法解脱的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矛盾的困境。
小说的深刻内涵和普遍意义或许就在这里。
2.作者说婴宁是“隐于笑者”,这话应如何理解?
隐于笑者,在抄本作“何尝憨耶”。
3.谈谈这篇小说的整体建构特点。
鬼母形象具有整体建构和主题深化的双重价值。
小说的表层叙事,是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的经过,但内里实情,却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
表面上的重重偶然与巧合,实际上都是鬼母为完成托养义务所作的有意安排;
而鬼母的无所不能,则是她导演这一幕幕喜剧的真正机杼。
特别是她对婴宁的一再教诲,督导婴宁从“笑辄不辍”到“笑须有时”,从“少教训”到成为“全人”,更是加速了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从而也就十分鲜明地彰显出小说披露人类困境的主题。
这就是《婴宁》整体构思的奥妙所在。
4.具体分析作品中描写花儿的表现作用。
花与笑,是婴宁的两大爱好。
小说中对笑与不笑的描写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的转变。
对鲜花的描写,一方面推动着情节发展,一方面衬托主人公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
初见王生时,婴宁手中拈着一枝梅花。
喜好清幽而不浓艳的梅花,表明她安于僻野、不事浮华的品格。
她住的院子“桃杏尤繁”,见王生时,俯首自簪的也是一朵杏花。
雪白清淡的杏花喻示她纯净自然的品格。
她喜爱的海棠花与碧桃花也都清香宜人。
嫁到王家后,她仍“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甚至背着丈夫典卖金银首饰,用以购买上好的花种。
几个月后,庭阶、篱笆、厕所,到处都是花草。
经过她的打扮,这个庭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但令爱花的婴宁始料未及的是,这个庭院的木香架引起与邻人的风波,并进而改变了她的性格,使故事情节得以进一步发展,这是鲜花描写在象征婴宁性格之外的另一个作用。
蒹葭(《诗经》)
一、写作特点
1、以景起兴,借景抒情。
以景起兴,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诗中所写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
对于心中思慕的“伊人”,主人公知其地,而莫定其所。
他就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希望与“伊人”一遇。
诗的每一章开头都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追寻,用清秋萧瑟的景象来烘托主人公空虚和惆怅的感情。
2、重章叠句,回环往复。
本诗所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有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而且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白露之“为霜”、“未晞”、“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寻时间的延伸;
“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移动,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虽然只用了几个字来表现,但其间的微妙变化和幽深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
3、词汇丰富,富于变化。
描绘蒹葭的繁茂,三章分别用“苍苍”、“凄凄”“采采”三个同义的叠词,表现道路的艰难。
分别用“长”、“跻”、“右”,描述道路的遥远、陡峻、迂曲,表现“伊人”的可望不可即。
分别用“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以及“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等句子,显示“伊人”位置的移动。
在重复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重复。
4、意境矇眬,含蕴不尽。
《蒹葭》主旨含蓄,意境矇眬。
“伊人”飘忽不定,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
其实,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它就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回响,也就都可以从《蒹葭》矇眬的意境中得到感应。
二、练习
1.有人认为《蒹葭》“是一首怀念情人的诗,诗中的情人望之而不可即,求之而不可得。
”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我们认为《蒹葭》是一首怀人的诗。
将此诗简单地理解为“怀念情人”的诗,失之主观偏颇。
至于所怀何人,因年代久远而不可考,但从诗人所流露的情绪来看,全诗只有敬慕之意,只有渴望愿见之思,而无儿女之私。
显而易见,这个“伊人”是超凡脱俗、可钦可敬之人,又是难求之人。
对于此诗,理解为怀人之作即可。
如“固执以求之”,就会失之于穿凿附会。
2.诗中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对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诗中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对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有以下作用:
(1)形成缠绵婉约的基调。
全诗由三章组成,每章分别由“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起兴,造成一种迷茫、矇眬的氛围。
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形式,使诗歌形成缠绵婉约的基调,恰到好处地配合了诗人缠绵情感的抒发,具有委婉动人的艺术魅力。
(2)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诗歌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与思念之情的流动。
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使诗人的情感抒发显得更加浓郁。
湘夫人
1.诗中湘君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大致有几个层次?
全篇依托水神祭祀中降神、迎神、娱神、送神四个基本步骤,大致可分为四节:
第一节写湘君似乎看到湘夫人飘然降至湘水北岸的小洲,但期约未遏,心中充满忧伤。
第二节描述湘君对湘夫人的焦灼期待和反复追寻,表现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
第三节铺叙湘君筑室水中以迎接湘夫人的情景,显示出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无比向往。
第四节写湘夫人终究没有来,湘君十分遗憾地将衣物投入水中,以寄托对湘夫人的思念。
2.举例说明诗中的多种抒情方法。
有直抒胸臆,如“目眇眇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
;
有通过描述举止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登白蒴兮骋望’’、“捐余袂兮江中"
有融情入景,通过描写周围秋色来渲染浓郁的愁情,如“娟娟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有因情造景,通过描写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如“鸟何萃兮蓣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3.试说明“--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为什么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首先,它点明季节;
其次它写出了无穷的境界,那种秋水初涨,浩渺无边,一望无际景象如在眼前;
再次,它寄寓了自己身后的情感,这种情感跟那种忧愁的情绪和寥落的自然景观是完全吻合的。
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可谓一首纯诗杰作。
它所呈现的大自然的脉动,在文字的节律中,无疑是由“袅袅”二字启搏的。
“袅袅”的叠音,给人以一种不断的持续感,并联想到时间的流动,消逝。
而随后的“秋风”,则似乎是对“袅袅”的注释——一种秋风的时间,生命最后的时间。
赋体诗中的语气助词“兮”字很有意思,它不仅心律一般鼓荡着诗篇,它还将一句诗在形式上分成了两座岛屿,相互注释,相互呼应,打破了单向的主属关系。
散文的语言中,“袅袅”显然是“秋风’’的形容词,而屈原的诗意中,将它们的关系调个方位同样成立。
“兮”字在第二句“洞庭波兮木叶落”中的作用,亦可作如是理解:
洞庭之水之所以波涌而扬,是因为那翩舞而下的落叶;
或落叶之所以翩翩而舞,是因为洞庭之水波涌着的激情。
上述局部的分析后,把“洞庭波兮木叶下”与“袅袅兮秋风”再合并成一个整体,然后,屏息静视,因为在文字的节律外,还透视到了这样的一种语言结构:
“兮”字两边的“洞庭波”与“木叶下”,仿佛并置的左右肺,由“兮”字的气管与上句连通,吐呐着时缓时紧的“秋风”——从而有了心脏(诗)的脉动。
春江花月夜
一、艺术特点
1.立意新颖,诗情哲理融为一体。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
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立意新颖,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
2.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以月为主体。
这首诗描写了春、江、花、月、夜,以月为主体,逐渐展现春、江、花、夜神话般迷人的景色。
诗情围绕着明月的初升,高悬、西斜、下落的过程而展开,前起后收。
“月”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这幅画卷用月统摄群像,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体现出了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3.诗的韵律节奏饶有特色。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换一韵,共换九韵。
以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
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级(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
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韵律婉转。
加上对仗、顶针句式的灵活使用,前呼后应,一唱三叹,既回环往复,又顿挫悠扬,琅琅上口,音乐节奏感强烈,语言清新流畅。
二、练习
1.为什么说“月”是全诗的灵魂?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都是在月光下展现出来的。
全诗以月升起,以月落结。
开篇八句点题:
将春、江、花、月、夜逐字吐出;
最后八句收题:
将春、江、花、月、夜逐字抹倒收回。
中间由景生情,转情换意,蝉联而下,若断若续,缠绵悱恻,章法灵活而不紊乱。
诗情围绕着明月的初升、高悬、西斜、下落的过程而展开。
在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沙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以及长夜不眠的思妇和漂泊天涯的游子间的相思之情等,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月夜图。
而在这种神话般迷离优美的艺术气氛中,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物的赞美,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探索,以及对人间纯真爱情的歌颂都十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情景交融,收到十分完美的艺术效果。
2.前人曾评论说该诗艺术技巧极高,试简要分析该诗艺术手法。
(1)诗的艺术结构严谨完美。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2)善于烘托和铺垫。
第一段由春江引出明月,渐次引出花林、芳甸。
江伴月,月伴花,将“春江花月夜”组合成一个优美完整的画面,谱写了一首春的颂歌,这首春的颂歌又反衬着青春的哀愁。
接着诗人面对春江明月,抒发了宇宙永恒、时空久远的感悟,从中寄寓着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慨叹!
然后,推出游子、思妇“相望不相闻”的情思哀愁。
这是诗的精华、高潮部分。
然而,它的形成与诗人层层铺垫、步步烘托有关。
汇细流而成江海。
读者的欣赏正好沿波讨源,渐入佳境,随步步烘托而达高潮。
(3)选择景物极具典型性。
春江花月夜,一字一画,本身就很优美,很典型。
叙离别选“青枫浦”以抒情,述哀愁选“妆镜台”以达意,都是很典型的。
按说月照高楼,楼上景物无所不照,为什么写独照“离人妆镜台”呢?
景物的选择,包蕴了丰富的内容。
古人云:
“女为悦己者容。
”女子是为心爱之人而打扮的。
此妆镜台在夫妇原来和美团聚时,是天天开镜梳妆打扮的,丈夫离去后,又一直闲置不用,而今月光又照在妆镜台上,何日夫妇团聚,使美人重开妆奁,重新梳妆呢?
物景关情,妆镜台凝聚了过去相聚的欢乐;
离别后的悲苦和对将来重逢的企盼,包蕴了一段浓浓的感情历程。
(4)语言清晰,韵律婉转。
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
另外,诗句韵律婉转,对仗工整,加上顶针句式的灵活使用,又使语言清新流畅,顿挫悠扬,琅琅上口,连绵不绝。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抒写忧愁却并不低沉绝望。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进步理想与当时黑暗现实的矛盾,他陷于无法排遣的“愁”绪之中,找不到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
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
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
“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像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
“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
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于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
2.感情波澜迭起,结构腾挪跌宕。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得到完美的统一。
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
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览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速跌入苦闷的深渊,抽刀断水,愁苦难以排遣,只得“散发弄扁舟”。
这种起落无端、大开大合、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急遽变化的感情。
3.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
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
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像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的气势。
“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慨豪放,仿佛脱口而出。
也正是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才使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没有显得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1.分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两句的艺术手法。
(1)比喻。
用“抽刀断水”比喻诗人极力想摆脱烦忧苦闷,而忧愁却无法排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语文 部分 课后 思考 练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