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管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764207
- 上传时间:2022-12-09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88KB
润滑管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润滑管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润滑管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透平油、冷冻机油、压缩机油、[wiki]机械[/wiki]油一级过滤为60目,二级过滤80目,**过滤为100目,汽缸油、齿轮油一级过滤为40目,二级过滤为6
0目,**过滤为80目。
特殊油品,按特殊规定执行。
2、自动注油装置,要经常检查油位、油温、油压、注油量,发现不正常,应及时处理。
3、经常检查润滑部位的温度情况,轴承温度应保持在规定指标内。
4、常见阀的丝杆与螺母之间,要定期润滑,不常见[wiki]阀门[/wiki]的丝杆与螺母之间,应用润滑油脂封死。
三、没备润滑管理的职责
1、设备管理部门润滑技术管理组的职责
(1)制订润滑油料、擦拭材料、润滑工器具的消耗定额,组织各部门(车间)润滑站编制年、季、月用油计划,汇总报送供应部门。
(2)制订润滑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必要时进行修改、完善。
组织编制设备润滑图表和有关技术资料,指导各润滑站开展工作。
(3)组织编制年度设备清洗换油计划,检查计划实施情况。
(4)做好技术服务,协助基层解决润滑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确定进口设备用油国产化及油品代用,逐步积累润滑技术资料,总结和推广有效的润滑工作经验。
(5)组织调查、掌握漏油设备情况及其原因,提出治漏建议,检查治漏效果,交流治漏经验。
(6)学习掌握润滑新技术、新油品、新装置及国内外先进经验,并推广应用。
组织润滑技术与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润滑工作人员的素质。
2、润滑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
(1)组织与指导全厂设备润滑技术管理工作。
拟定各项润滑管理制度及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考核办法,经领导批准后,督促指导有关人员贯彻执行。
(2)编制部门设备润滑图表、卡片、规程、图册和润滑材料消耗定额及有关润滑技术资料,供润滑、操作和维修工人使用。
(3)编制部门需用的特种润滑油品、防锈油、清洗剂、润滑油的掺配代用及废油再生利用工艺,指导润滑工人、油脂制造工人和操作工人正确配制和使用润滑油脂。
(4)指导润滑工人、化验员、维修工处理有关设备润滑的技术问题,协助设备技术人员改进设备润滑系统和装置,参与设备润滑事故的分析研究,培养提高润滑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能力。
(5)收集国内外润滑管理工作经验和新油品、新装置等技术资料,结合本厂需要,组织推广应用和业务技术培训。
3、润滑工的职责
(1)熟悉负责区域内每台设备的润滑系统、所用油品及需要量。
每天班前按规定给操作工发油(采用双油壶制或送油到车间)。
(2)贯彻执行设备润滑“五定”与“三过滤”规定。
(3)每日巡回检查,督促操作工对设备进行正确的日常润滑;
对不按规定加油者提出劝告,并报告相关技术人员处理。
(4)对设备贮油部位每周巡回检查补充加油,保持规定的油面高度,并对油脂杯补充润滑脂。
(5)实施月份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在维修工和操作工的配合下按清洗换油工艺规程进行,保证油箱的清洗质量。
(6)每台设备油箱的换油量和耗油量登记到设备换油卡片上,回收的废油及时退库,每月统计上报,并提出严重设备漏油清单。
(7)每季配合相关人员对负责区域的设备进行一次润滑技术状态的全面检查,并记录在“设备润滑状态记录本”中;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安排解决。
(8)配合润滑技术人员进行新品种油料的试用,按要求做好试用记录。
(9)经常保持润滑工具、用具清洁,用后擦干净,存放在工具柜里。
(10)对质量不合格的油品不擅自使用,及时报告润滑工程技术人员处理。
4、操作工的润滑工作职责
(1)熟悉所操作设备的润滑系统和各部位的润滑方法,严格按照润滑“五定”要求正确合理润滑。
(2)班前检查加油。
定期维护时,检查并清洗油毡、油线、油杯、油窗、粗滤网、冷却箱等,保持设备处于良好润滑状态。
(3)出现润滑故障不能排除时,应及时通知维修工处理;
发现油变质和油箱缺油时,及时通知润滑工处理。
(4)配合维修工、润滑工进行设备维修、清洗和换油。
(5)保持润滑油的清洁,按期更换并清理储油箱,防止润滑油变质[wiki]腐蚀[/wiki]设备。
(6)保管好自己使用的润滑工具,保持其清洁完好;
保护好设备亡的润滑标牌和加油点标志。
(7)每次换油后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换下的废油及时回收。
四、现场设备漏油的预防与管理
1、边查、边治、边管,重复查、重复治、严格管。
结合设备普查进行设备漏油和治理情况的普查,组织专业人负查漏点、找原因,根据设备漏油的情况,进行分类排队,制订防治措施。
对易于治理的漏点,边查、边治,查明就治;
对治理难度较大的漏点,应制定方案,组织攻关;
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漏点,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治理。
2、按堵、封、引、接、修、焊、改、换八字,对症下药,治理漏油。
对漏点,能堵住、能封住的,就采取堵、封措施;
堵不住、封不住的地方,就用槽子、管子把油引回去;
无法引回去的,就用挡板、铁盒接;
对损坏的零部件、阀门、油管、龙头进行修理,不能修复的进行更换;
对渗漏的裂缝进行焊补;
对设计和制造的缺陷,进行改装。
3、加强管理,巩固查、治效果。
五、设备润滑的状态监测
.随时检查监测设备润滑状态,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完善润滑装置,解决润滑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润滑换油情况记录分析,防止油料变质,不断改进润滑状况。
在治漏过程中抓好“查、治、管”三个环节,消除设备润滑中的油品浪费。
六、液压、润滑事故的分析
组织液压、润滑事故的分析。
对于已经发生的液压、润滑事故决不放过,及时组织有关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到场认真仔细地分析研究,而且做到“三不放过”,即:
事故原因查不清楚不放过;
责任不落实不放过;
今后改进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做到以后不在或减少发生相同类似的事故。
七、润滑脂(油)的储运
1.润滑脂的储运
(1)包装
包装应当密封性好,避免灰尘、水分的混入,尽量避免使用过大的包装。
(2)装运
搬运和装卸润滑脂,应尽可能的轻取轻放,最好是竖立,辟免过重地碰摔。
运输中要盖好,作好防风雨措施。
搬运时,最好用三轮车或机动车,不要沿桶的边缘来滚动。
(3)贮存保管
润滑脂应当尽可能在室内贮存,避免日晒雨淋。
暂无室内贮存条件的,也应用搞好防风雨和灰尘污染的措施。
油库内温度变化不宜过大。
贮存过期产品,若要使用需经分析化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润滑油储存
(1)室内储存
油桶绝不能储存在靠近蒸汽管道或加热器的区域。
各类别的润滑油应用系统地排列,方便取用。
已储存较久的应先使用,不宜被新到的存货阻挡提用。
(2)户外储存
临时架起的帐篷或防水的帆布可保护油桶免受雨水的侵蚀,必须储存在离地面十多厘米的架子上,以防受潮而损坏;
油桶应横放,使其桶盖上的两个桶塞在同一水平线上;
当油桶必须桶塞朝上的方向摆放时,应该以木条乘着油桶之一边底部使其倾斜,而且两个桶塞联起之直线要与木条平行,得使积水远离桶塞的开口处。
八、加油时注意应的事项
1.负责加油的人员应遵守加油的有关规定。
2.加油人员所用的加油工具、加油枪、加油壶等,应于加油前向润滑管理人员领取。
3.领到加油工具后检查擦拭干净后,方可将润滑油加入机械内。
4.加油人员应切实遵照加油工作程序并按照机械的加油顺序依次加油。
5.对某一机械加油时,加油人员应在机械操作人员将机械停止后方可进行加油工作,切勿擅自开关机械.
6.加油人员对已经加完油的轴承,如果感觉声音异常或温度过高,应该立即报告上级。
如对任何轴承温度可疑时,应特别注意,并增加其加油次数(一般在正常运转下的轴承温度应该在60℃以下)。
7.如果有油路漏油,或其它不正常情形,应随时修正或报告保养单位主管处理。
8.加油时应随时保持机械部位的清洁。
9.机械操作人员不得直接指使加油人员,但如需特别润滑时,应先报告主管。
九、对人员的培训
对应用的新设备、新产品及时编制各项规章制度及培训材料,及时对操作工、润滑工、维修工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更快更好的投入运行。
同时,对原来所编制的教材进行不断的更新和修改,使其更适应现场设备。
并对操作工、润滑工{维修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考试,提高操作工、润滑工、维修工技术水平,创造一个学习技术的良好[wiki]环境[/wiki],为设备更好的顺利运行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和维修技术水平。
十.润滑油常规项目分析
1.
抗泡沫特性
2.凝点或倾点
3.
粘度指数
4.
蒸发损失
5.
酸值
6.
色度
7.
粘度
8.
残炭
9.防腐蚀性
10.
橡胶适应性
11.
水溶性酸碱
12.
[wiki]闪点[/wiki]
13.
氧化安定性
14.
防锈性能
15.
水分
16.密度及比重
17.
抗乳化性
18.
机械杂质
十一、润滑油管路清洗
新的设备在加工和组装过程中会接触一些金属加工液、防锈油、脂,这些油品中含有较多的极性物质。
有的设备在出厂前还要进行试运转,试运转时用的什么油用户也不清楚。
在设备加工过程中还有少量金属屑残留在设备内。
如果在新设备加油前不清洗,所有这些杂质都会进入润滑油中,这会严重影响润滑油的使用性能。
其清洗工艺如下:
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份的水基化合物为清洗剂,采用软管短接有关进回油管,经过清洗泵,在润滑油管路系统内进行多次闭路循环,以水顶油、化学清洗和油置换水的方法,对发电机组的润滑油管路系统进行整体清洗。
十二、废油回收及环境保护
制定严格的废油回收定额,不得随意丢弃或烧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设备清洗换油时所应用清洗剂均为水质清洗剂、且清洗油用过后回收,经沉淀过滤后重复使用。
注:
设备润滑加油标准:
(一)循环润滑油箱油位应保持在油箱的2/3以上。
(二)油环代油润滑:
1、当油环内径D=25-40毫米时,油位高度应保持在D/4。
2、当油环内径D=45-60毫米时,油位高度应保持在D/5。
3、当油环内径D=70-100毫米时,油位高度应保持在D/6
(三)浸油润滑
1、当n>
3000转/分时油位,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珠中心以下,但不低于滚珠下缘。
2、当n=1500-3000转/分时,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珠中心以上,但不得浸没最下部滚珠上缘。
3、当n<
1500转/分时,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珠的上缘或浸没最下部滚珠。
(四)油脂润滑:
3000转/分时,加脂量在轴承箱容积的1/3。
2、当n<
3000转/分时,加脂量在轴承容积的1/2。
(五)减速机的润滑:
1、当为园柱齿轮减速机时,油面应浸没高齿轮下缘齿高的2-3倍。
2、当为伞齿轮减速时,油面应浸没其中一个齿轮的全齿宽。
3、当为涡轮涡杆减速机时:
⑴若涡杆在涡轮上方时,则油位浸没涡轮齿高的2-3倍。
⑵若涡杆在涡轮下方或侧面时,则油面应浸没涡杆螺丝的高度。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为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贯彻“预防为主”和“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2、依据生产岗位和维修人员的配备情况划分责任区,成立由“机、电、仪、操”人员组成的包机小组。
以责任区形式开展“包一、二级保养”、“包巡检”、“包治漏”、“包隐患整改”、“包管理”的“五包”为内容的包机组活动。
3、严格执行“**四检”制度。
“**”是公司、车间、班组对设备的**检查。
“四检”是公司机电部的月检;
车间的周检;
设备专业管理人员和维修工的日检;
岗位操作人员的点检。
4、设备管理人员和维护保养人员在巡检中要采取用人体的感官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听、摸、查、看、闻”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
用“看其表、观其型、嗅其味、听其音、感其温”的方法来判断和分析设备故障的隐患。
5、抓好设备润滑的“五定”、“三过滤”。
在设备的润滑中做到“五定”,即:
定人员,定时间,定注油点、定油量、定油质。
润滑油做到了**过滤,即大捅到小桶、小桶倒油壶、油壶到设备的润滑点.
6、操作人员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
操作人员经过岗位练兵和培训,对所使用的设备,做到“四懂”、“三会”(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
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经过严格考试、考核后,获取上岗资格证书才能持证单独操作设备,无证者不准上岗操作。
7、岗位人员要明确所属设备的润滑点及润滑油种类并以图表的形式上墙,做到了点点有人管,事事有专责;
在润滑站配备润滑工具。
8、严格执行交、**制度,巩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标准。
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
五交是:
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
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
交**过滤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
“三不交”是:
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
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
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
9、操作工人在每班生产中必须做到,班前对设备的润滑系统、传动机构、操纵系统、滑动面等进行检查,再开动设备;
班中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下班前要认真清扫设备,清除铁屑,擦拭清洁.在滑动面上涂上油层。
每周末要对设备讲行彻底清扫、擦拭,按照"
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四项要求进行维护。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车。
10、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
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和通知值班长及有关岗位,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
未处理的缺陷须记于运行记录上,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11、维修工人(机、电、仪)要明确分工,对分工负责包干的设备,负有维修好的责任,并做到:
(1)定时定点检查,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2)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
(3)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12、所有备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注意防尘、防潮、防冻、防腐蚀,对于传动设备还应定期进行盘车和切换,使所有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13、在维修工人辅导下,由设备操作工人按照定期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或重点部位拆卸和检查,彻底清洗内部和外表,疏通油路,清洗或更换油毡、油线、滤油器,调整各部配合间隙,紧固各个部位。
电器部分的维修工作由维修电工负责。
定期维护完成后应填写设备维修卡记录维护情况,并注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要求,由维修班长及生产段长验收,设备技术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反馈至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13、专业部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总结操作和维修工人的维护保养经验,改进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14、未经专业部门批准,不得将配套设备拆件使用.
15、以专业部为单位对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
不间断地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在维护和生产岗位上设立了练兵卡。
采取对岗位操作和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应知应会的培训,及现场模拟设备事故处理等形式,不断提高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业务素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润滑 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