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762420
- 上传时间:2022-12-09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64.14KB
设计色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设计色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色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
1、2
周
第一部分色彩基础理论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色彩的知觉特征
第三章色彩的心理效应
第二部分色彩归纳写生再认识
14
讲授
多媒体
3、4周
第三部分写实性归纳写生
一、构图
二、构形
三、构色
5、6周
第四部分平面性归纳写生
——从写实到装饰的形态与写生技法训练
一、客观性平面归纳写生:
7、8周
-—从写实到装饰的形态与写生技法训练
二、主观性平面写生
9、10周
第五部分解构性归纳写生
一、“解构”的概念
二、形态的分解
三、形态的重构
四、解构性归纳的设色
11、12周
第六部分意象性归纳写生
一、“意象"
概念
二、写意性倾向
三、表现性倾向
四、寓意性倾向
五、抽象化倾向
13、14、15周
第七部分设计性归纳写生
一、“设计性”概念
二、构图的规定性
21
16、17周
第八部分整理与创作(非写生性色彩归纳)
一、“非写生性”概念
二、非写实性色彩的归纳创作方法
课程名称:
设计色彩
适用专业: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课程性质: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必修课。
考核形式:
考试
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
它包括色彩基础理论、写实性归纳写生、平面性归纳写生、意象性归纳写生、设计性归纳写生、非写生性色彩归纳练习及各自的表现技法。
通过理论教学及写生练习使学生熟练运用色彩语言掌握色彩表现技法和提高色彩表现力,为今后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掌握色彩性能,了解色彩规律。
2、了解色彩装饰语言与形式语言。
3、提高鉴赏力和积累创作经验。
4、熟练运用色彩的各种表现技法。
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从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技能诸方面去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创意性思维和各种色彩归纳及应用的能力.
难点:
对色彩的理性认识及在专业学习中的具体运用。
课程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色彩基础理论(10课时)
从形与色的关系去发现设计色彩的个性特征。
设计色彩的象征功能及艺术风格与个人情感的认知关系。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让学生认识到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区别,能够正确分析设计作品形与色的关系。
教学方式:
多媒体讲授和课堂辅导
人类所占有的全部信息有90%以上是靠视觉获得的,而视觉对于色彩是最敏感的,色彩悦目的艺术作品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打动人心,它不但影响着人的视觉感受,而且提升着人的精神和审美感受。
借鉴自然色彩、现代色彩科学理论、传统装饰艺术色彩以及其他艺术的色彩形式是设计色彩的来源,它们对色彩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色彩设计的内容首先应从色彩的来源、形与色的关系以及设计色彩的个性特点等方面去研究。
第一节设计色彩之来源
五彩缤纷的色彩装扮了整个世界,我们在生活中尽情地享受着色彩的恩惠。
不论是绘画色彩还是设计色彩,探其来源,不外乎三个方面,一个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色彩的启示,一个是现代色彩科学理论体系,还有一个就是对传统艺术和其他艺术色彩形式的借鉴。
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自然色彩
一年四季中的春夏秋冬,绚丽芬芳的大自然无不闪烁着灿烂的光彩。
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波光粼粼的江河湖泊,万紫千红的花木园林,光彩夺目的鱼虫贝壳,美妙绝伦的珍禽羽毛,在这里,色彩对渲染自然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种情趣盎然、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无论是色彩的对比、明暗层次,还是面积比例等都搭配得如此和谐与统一,自然之美的无穷魅力使人倾倒和臣服。
设计师正在进一步深入大自然并在大自然色彩中捕捉艺术灵感和吸收艺术营养,从而开拓新的色彩创意思路。
缤纷的大自然随时令的更替、色光的变化而时时刻刻变换着束装。
春天的色调是青春焕发的少女,夏季把少女推向成熟与饱和,秋天似浓妆艳抹的贵妇人,冬天则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视野开始延伸,对自然色彩的视野已扩大到离我们十亿光年的宏观宇宙和肉眼看不到的微观原子中。
自然的色调瞬息万变,展示了色彩美的自然属性,为创造色彩美感奠定了物质基础.受大自然的启示,向大自然索取色彩,在大自然中提炼色彩美感,并运用其规律实现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那么,色彩设计的思路和创意便会无限广阔。
二、现代色彩科学理论
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1642—1727)首先以科学的态度说明了色与光的关系,并建立了完整的色彩理论体系。
特别是到了19世纪,德国画家龙格(1777-1810)于1810年出版了他的《来自色彩球体的色彩球》,他使用了球体来表示色彩之间的关系,这是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三维色彩立体模型。
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1794—1832)也于1810年出版了《色彩论》一书,歌德将注意力集中在视觉色彩上,而不是光学现象。
同为19世纪初期的法国化学家舍夫勒尔在他的《色彩和谐和对比的规律》一书中,他详尽阐述了色彩之间在视觉上的相互作用和规则。
这些现代色彩科学理论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色彩观念,为艺术家在色彩视觉感受和色彩应用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现代色彩科学理论指出,一切色彩感觉都是客观物质与人的视觉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
光源的光谱成分、物体的固有物理特征和人的视觉生理机制中的任何变化都将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
当人受到不同色彩刺激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生理活动,伴随着不同的生理活动就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因此,对色彩的认识将涉及色彩的物理特性、色彩的视觉生理、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美学、色彩设计等交叉性理论,同时还必须考虑色彩定位、色彩创意和色彩技术表现等多方面的因素。
三、对传统艺术和其他姊妹艺术色彩表现形式的借鉴
不论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还是国外的传统艺术形式,都是历代艺术家勤奋实践的结晶,不但积累了丰富的色彩搭配技巧和经验,而且总结了许多色彩应用的规律及法则。
从埃及壁画、中国敦煌壁画到日本的浮世绘以及欧洲的教堂天顶画,都各自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色彩艺术风格,这一切无不闪烁着历代艺术家的聪明与智慧。
19世纪,西方各种艺术流派不断涌现,传统的用色法则受到挑战,写实的、装饰的、夸张的、抽象的艺术风格作品各放异彩,特别是超现实主义艺术、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的出现,对丰富设计色彩的表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传统艺术和其他姊妹艺术色彩与现代艺术设计色彩的结缘,使现代艺术设计的色彩表现风格更加完善化和多元化.
第二节形与色的关系
无论多么悦目的色彩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形状出现的,色离不开形,形与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形状相同而色彩不同,或者色彩相同而形不同,给人的感受则是大相径庭的。
也就是说,色彩只是一种装饰的外表,它必须与一定的形状结合才能形成经得起观摩注视的美的对象。
一、多元的形
同样的形在不同的艺术空间环境中出现,或者不同的人在理解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形可以有多方面的意义,因而,形的概念是多元的。
作为具体的形,其外部轮廓可以是规则的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也可以是无规则的自由形状。
它可以正形的形式出现,也可以负形的形式出现;
可以是清晰完美的形,也可以是虚幻朦胧的形。
不同状态的形所形成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例如,正方形稳重有力度,圆形灵活而有动感.所以说,对形的理解,既可以从概念上理解,也可以从外观状态方面理解,更可以从内涵性格方面理解.这样有助于我们在进行具体设计时,恰到好处地把握形与色的关系。
二、形与色的一致性
在设计概念的基本定位中,由设计主题概念所决定的形与色,必须具有相辅相成的一致性。
形与色作为一种符号,是传达设计主题的载体。
从设计主题的完整意义上讲,只通过形或只通过色或形与色在传达概念上的不一致,都会造成设计信息传播和观赏心理上的矛盾,而完不成设计信息传达的任务。
如对化妆品来讲,不论是广告还是产品包装,形与色的完美组合所形成的意念必须具有美好、时尚、品位等特征.对食品类的广告和包装来讲,所传达的信息必须是新鲜、洁净、健康的概念;
儿童用品的广告和包装则必须具有天真烂漫、活泼向上的朝气。
因而,图形的语言与色彩的含义应该一致,其意义的传达必须指向同一个方向。
第三节设计色彩之个性
人类的色彩意识从远古时代就存在,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色彩都以其变幻不定的形式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人类所赋予色彩的装饰与象征意义在不断开拓变化,从最初的自然无华发展到国家的、区域的、特征,同时也奠定了设计色彩的个性化特征.
一、设计色彩的构成形式
西方绘画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再到近代的各种艺术流派,实际上是人类对色彩运用不断钻研和探索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们完成了从重视明暗手法、光色变幻向强调内心真实的主观状态的过渡,这是一种对色彩的再认识过程。
尤其在设计色彩表现上,不固守于只对外在自然的表现,而更强调对形与色的解构与重组、整合与协调,在融入艺术家个人的主观意念后,来构成新的色彩形式。
设计色彩强调自身价值,强调色调中各种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对比调和规律,强调画面的构成及结构,设计作品中的色彩表现充满了具有装饰意味的形式美感,
强调设计色彩的形式美感才能凸显设计作品之个性,个性化的设计才能达到至高至纯的艺术境界。
二、设计色彩的象征功能
精神与色彩相关是人类固有的特性.通过对色彩的联想,将与之相关的精神、内涵、意义、形态等因素联系起来,这就是色彩的象征性。
色彩美的内涵除了视觉上的审美印象,表现上的情感力量之外,还有其象征意义。
人们对每一种色彩都有一种特定的感情,这种感情既遵循自然感情法则,更遵循社会感情法则。
特别是设计色彩,在社会行为中显示出的记号性和传播性的作用,更使其象征性具有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个性的人,对色彩的感情联想存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具体的作品用色中应尊重风俗习惯和不同心理感受,使色彩特征和表现主题完整统一起来.
三、设计色彩的艺术风格
从艺术设计的本质上讲,不但要强调设计师的个人情感,更要强调为他人服务。
这就决定了艺术设计要从属于社会心理、客户心理、商品属性、工艺技术等要素,而不受自然色彩之束缚。
从信息传播角度来讲,现代设计作品中的色彩是最富于吸引力的手段之一。
设计色彩可分为功能色彩、市场色彩和构成色彩。
从更大意义上讲,所有的色彩设计形式都可分为规律性色彩设计、情感性色彩设计和主题性色彩设计。
不论是哪一类的色彩运用或者是结合运用,都必须为设计的主题概念服务,也就是说设计色彩是合目的性的,是有用的。
因此,设计色彩所表现出的使用功能,是它与其他艺术色彩形式最主要的区别。
如果把设计色彩与写实性绘画色彩相对比,写实绘画色彩更具有真实感,其色调表现丰富细腻,色彩关系变化更微妙;
而设计色彩更重视其社会属性,必须与人的视觉心理习惯相符合,这就决定了设计色彩具有简练、淳朴、含蓄、浪漫、夸张的艺术特点.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设计色彩更偏重于理智的表现。
思考与练习
1试分析设计色彩的来源与个性特征.
2通过常见的广告设计作品来分析形与色的关系.
3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书目:
《色彩设计与应用》钱品辉姬长武
《从色彩走向设计》陆琦
《色彩形式语言》赵勤国
第二章色彩的知觉特征
色彩特性的讲授与探讨
难点:
色彩的特性与个人情感的认知关系。
教学目标及要求:
通过一些有典型特点的广告设计作品分析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各种特性。
对于人对色彩的感觉和色彩本身来讲,由于人对色彩的认识和知觉有其一定的规律,色彩的知觉包括色彩的恒定性、色彩的同时对比作用、色彩的易见度、色彩的前进与后退、色的膨胀与收缩等。
一、视觉适应
眼睛正常的人都具有一定的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能力,这种特殊的功能叫做视觉适应。
色彩的视觉适应包括明暗适应、远近适应和颜色适应.人们由明处走近暗处,就会暂时性地看不清任何物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视觉开始恢复,这就是暗适应;
反之,从暗处走到亮处,也会在耀眼的光线下看不清物象,稍停片刻,视觉照常恢复,这就是明适应。
眼睛有一种能够变焦的能力,在一定的视觉范围内,不同距离的物象通过眼睛的自动调焦作用都能看得比较清晰,这就是远近适应。
当鲜艳的色彩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最初感觉十分明显,但时间稍长,就会感觉色彩的鲜艳度开始减弱,直至感觉越来越淡,这种现象叫做颜色适应.当你进入一个灯光较强的室内空间时,最初室内所有的物象都带有光源色彩的味道,经一段时间后,所有物象的颜色才恢复或近似原来的颜色。
二、视觉后像
所有的视觉现象并非客观存在,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物分析综合有时会发生困难,当前知觉与过去经验发生矛盾,就会发生色彩的错视现象。
视觉后像就是发生在视觉刺激已经消失后而出现的视觉感知,视觉后像是眼睛连续视觉后产生的,实际上是由于神经兴奋留下的痕迹所致。
视觉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是神经正在兴奋而尚未结束时引起的,当眼睛受某一种色光刺激,然后闭上眼睛,那么就会在暗的背景中出现刚才那种色光的形象,这是正后像在起作用。
当我们长时间注视一种高纯度色彩后,再将视线投射到非彩色区,那么在非彩色区所形成的幻象正是我们刚才所注视的色彩的补色,这是负后像在起作用。
三、色彩的恒定性
色彩的恒定性是指人的大脑中的过去经验对各种事物形成的特定色彩印象。
偏振光摄影术的发明者E·
H·
兰德提出,人的大脑中的高级结构能够直接读取所熟悉的物体的色彩,而照相机在光线作用下可以形成的带有明显色光痕迹色彩的组合色调,这与人的色彩视觉效果正好区别开来。
人的眼睛对同一物象的色彩影响始终保持着它在正常日光下的形象,人的大脑对同一物象在不同亮度条件下主观地保持了它的持续性。
一旦某种物象的色彩被认可,不管客观环境如何变化,相应的色彩知觉都将是稳定不变的。
对红花绿叶来讲,强烈阳光下的花是红色的,而夕阳西下时花仍然是红色,花的周围不论有多少绿叶,绝对不会改变花的红色。
四、色彩的同时对比
当眼睛在同时受到不同色彩刺激时,就会产生色彩感觉互相排斥的现象,最终的结果是,相邻之色将改变原来的性质感觉向对应方面发展。
同一灰色在黑底上发亮,而在白底上则变深;
同一灰色在绿底上偏红灰,而在红底上偏绿灰;
红与紫相并置,红具有橙的感觉,而紫具有青的感觉;
红与绿相并置,红更觉其红,绿更觉其绿,对比表现强烈.正确运用色彩同时对比的规律,可以让我们在具体的设计中适当的对某些色彩加强或抑制.如红底上配绿灰,能扩大同时对比的作用;
在红底上配橙灰,能抑制同时对比的作用。
五、色彩的易见度
人眼对色彩的辨别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色彩对比的程度过小或过分接近时,则将无法辨别,在色彩学上被称为易见度。
色彩的易见度主要与光的亮度及色彩面积有很大关系.光线太弱时,色彩易见度差;
光线太强时,造成的眩目感仍然使色彩的易见度降低.色彩面积大,易见度大,反之色彩面积小,易见度就小。
但当这些条件相同时,色彩的易见度又取决于图形色彩与背景色的对比程度.在明度、纯度、色相三属性的对比中,明度所起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对比都要大,只要明度对比的程度拉大,色彩的易见度便会明显加强。
在现代艺术设计作品中,色彩的主从关系和层次关系主要是运用色彩易见度的原理来体现的。
六、色彩的前进与后退
不同色相的色彩是由其波长所决定的,色彩的前进与后退主要与色彩的波长有关.从生理学角度来讲,人眼晶状体的调节虽然对于距离的变化非常敏感,但它总有一定的限度。
波长长的暖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内侧映像;
波长短的冷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外侧映像,这样就决定了暖色具有前进感,冷色具有后退感。
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还与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有关,明度高、纯度高的色彩前进;
明度低、纯度低的色彩后退。
另外,从图形色与背景色的关系上看,暗背景色上明度高的图形色彩具有前进感,而背景色上明度低的图形色彩具有后退感.
七、色的膨胀与收缩
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人眼视网膜上的影像清晰度不同,波长长的色彩扩散性强,具有膨胀感;
波长短的色彩清晰度高,具有收缩感。
具有膨胀感的色彩看起来比实际面积大,而具有收缩感的色彩看起来比实际面积要小。
色彩的膨胀、收缩感不仅与色彩的波长有关,而且与明度关系也很大,例如同样粗细的黑白条纹,黑底上的白条纹显然比白底上的黑条纹要粗;
同样大小的黄色块和紫色块,紫底子上的黄色块比黄底上的紫色块感觉要大。
暖色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膨胀感,冷色和明度低的色彩具有收缩感.
1在色彩识别中应注意的视觉生理影响有那些?
2通过一些有典型特点的广告设计作品来验证色彩的视觉后像和同时对比原理。
3形成色彩的前进与后退、膨胀与收缩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章色彩的心理效应
重点:
色彩心理效应的讲授与探讨
色彩的心理效应与个人情感的认知关系.
让学生通过作品分析来充分认识色彩的各种心理特性。
色彩心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人对于各种不同色调、不同形式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人们不但有共同的色彩心理,而且还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不同的个性感受.当某一种色彩或色调出现时,就会通过人的形象思维而产生联想或情感上的共鸣,并通过移情的作用形成联想效应;
而色彩的象征功能是色彩联想的延伸,人们共同的色彩联想经过长期的感情积沉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形成对色彩的应用法则,使色彩表现逐渐形成一种心理记号,从而奠定各种色彩的象征性地位。
另外,一个时期的色彩审美心理要受社会心理的影响,所谓流行色就是人类社会心理的一种产物。
第一节色彩共性心理
人类长期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里,长期积累了许多视觉经验。
当视觉经验与外来的色彩刺激发生对话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会形成同感效应。
这种共同感受,主要包括色彩的冷暖、轻重、软硬、强弱以及兴奋与恬静、华丽与朴素等观念。
一、暖色与冷色
人们看到红、橙、黄色,马上就会联想起燃烧的火焰和光芒万丈的东方旭日,一种温暖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这种具有温暖感觉的色彩称为暖色。
蓝色、青色会使人联想到万里晴空的大海和悬崖飞挂的冰川,给人以寒冷感,故称为冷色。
在有彩色系列中,红、橙、黄色为暖色,蓝色、青色为冷色,紫色和绿色属于中性色;
在无彩色系列中,黑色为暖色,白色为冷色,灰色为中性色。
二、轻色与重色
人们对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轻,对明度低的色彩感觉重,白色最轻,黑色最重。
色彩的轻与重主要与明度有关,但在明度相同时,纯度高的色彩感觉轻,纯度低的色彩感觉重。
在一幅多色形成的画面中,高明度基调形成的画面感觉有轻感;
低明度基调形成的画面感觉有重感。
三、软色与硬色
色彩的软硬感不仅与明度有关,而且与纯度也有关.明度较高的色彩在加入白色后所形成的明亮的含灰色系具有软感,明度较低的含灰色系具有硬感,纯色加入黑色和含灰色都会让人感到坚硬。
无彩色系列中的黑和白是坚硬的,灰色是柔软的。
在一幅多色形成的画面中,强对比色具有硬感,弱对比色具有软感。
四、强色与弱色
色彩的强弱与人眼对色彩的知觉度有关系。
一般来讲,高纯度色具有强感,低纯度色具有弱感,有彩色系比无彩色系强.在有彩色系中,因为红色波长最长,它的强度就最高。
对比度大的画面色调具有强感,对比度小的画面色调具有弱感。
五、明色与暗色
色彩的明暗感与色彩的明度有关。
高明度的色彩亮,低明度的色彩就暗。
在色彩的明度对比中,明暗程度的强弱是比较出来的,一块灰色在亮底上是暗的,而在暗底上它又是十分明亮的.色彩的明暗感不仅仅表现在明度对比上,如同样明度的蓝色和蓝绿色,我们会感觉蓝色更亮一些,而黄与白相比黄色更亮一些。
红、橙、黄、绿、蓝、白给人以亮的感觉,蓝、青、紫、黑给人以暗的感觉.
六、明快色与忧郁色
阳光灿烂的晴天我们会感觉到轻松明快,在灰暗的阴天中就增添了一丝苦闷与忧郁,色彩的明快感与忧郁感与明度和纯度都有关系。
明度高、纯度高的色具有明快感,明度低、纯度低的色具有忧郁感.在多色彩组合的画面中,强对比色具有明快感,弱对比色具有忧郁感。
明度高的基调具明快感,明度低的基调具忧郁感。
色彩的明快感与忧郁感还与画面的结构形式、图形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七、兴奋色与沉静色
色彩的兴奋感与沉静感与色相、明度和纯度都有关系。
在色彩的三要素中,尤以与纯度的关系最大,红、橙、黄的暖色系给人以兴奋感,为兴奋色系;
蓝、青的冷色系给人以沉静感,为沉静色系.明度高、纯度高的色具兴奋感;
明度低、纯度低的色具沉静感.绿色和紫色相对明显的暖色和冷色而言,基本上属于中性色.
八、华丽色与朴素色
色彩不但可以让人感觉到它的兴奋与活泼、沉静与忧郁,而且还可以让人感觉到它的华丽与朴素的性格.通常说来,色彩的华丽与朴素主要与纯度的关系最大,同时与明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鲜艳明亮的色具华丽感,混浊灰暗的色具朴素感;
有彩色系比无彩色系具有华丽感;
强对比色调华丽感强;
运用补色组成的色调华丽感最强,弱对比色调朴素感强。
另外,对于金银色来说,是否华丽或朴素取决于与之相配合的黑色的形状和面积.
正确运用人们对色彩所形成的共同的情感心理,对于公共设施、服装色彩搭配、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甚至临床治疗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色彩的个性心理
由于人的个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同的色彩偏好心理。
这种个性心理活动不仅与人的年龄、性别、民族、地区有关,而且与个人性格、境遇、气质、经历等因素有关。
一、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人的生理状况也不断发生变化,对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也会随之变化。
婴儿辨别色彩的能力较差,长波长的红和黄是其偏好;
儿童时代最偏好的色彩是对比色强烈的红色和绿色。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来讲,对色彩的偏好程度是从活泼的鲜艳色向朴素的沉静色过渡的.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乡村的儿童偏好青色和绿色,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对青绿色的原野的联想所造成的。
相比之下,女孩与男孩之间对色彩的偏好也有所不同,男孩对色彩的偏好秩序为绿、红、青、黄、白、黑,而女孩则是绿、红、白、青、黄、黑,绿与红为共同偏好之色,女孩比男孩更偏好白色.人在进入青年和中年时,由于生活经验的丰富,色彩的偏好与联想的关系越来越多,所形成的色彩偏好心理也不尽相同。
二、与民族地区的关系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因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存环境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所表现出的性格、兴趣、气质也各有不同,对色彩也各有偏好。
红色在中国和东方民族中被视为喜庆、热烈、幸福的象征,传统节日、婚嫁、庆典都以红色为主色调。
绿色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度中是最受欢迎的颜色,它被象征为生命之色.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帝王的专用色,在古罗马,也曾作为帝王之色而备受尊重;
另外,黄色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中被认为是叛徒犹大的颜色,在伊斯兰国家中,黄色又是死亡的象征。
色彩的心理还与人类所居住的地域有关。
居住在南半球的人接受的阳光充足,对自然的变化感觉敏锐,因而喜好强烈的鲜明色;
而北半球的人对自然的变化感觉较迟钝,喜好柔和黯淡的色调。
对于欧洲来讲,北欧的阳光接近发蓝的日光灯色,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计 色彩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