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亚硫酸钠产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755557
- 上传时间:2022-12-09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21KB
焦亚硫酸钠产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焦亚硫酸钠产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亚硫酸钠产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政策引导,市场推动。
推动产业发展既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又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和机制,把各种要素引导到产业发展中来,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三条产业背景分析
焦亚硫酸钠产品分为食品级及工业级两大类型,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混凝土添加剂、印染、污水处理、医药等国民经济的诸领域,焦亚硫酸钠产品与国民经济诸多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快速发展,都将推动我国焦亚硫酸钠产业不断发展。
目前我国焦亚硫酸钠产品主要分为工业级焦亚硫酸钠、食品级焦亚硫酸钠。
其中工业级焦亚硫酸钠是目前国内主流市场。
2014年我国焦亚硫酸钠产量为88.5万吨,2019年我国焦亚硫酸钠产量增长至162.2万吨,2014年以来我国焦亚硫酸钠产量复合增长率为10.62%;
2014年我国焦亚硫酸钠需求量为79.5万吨,2019年我国焦亚硫酸钠需求量增长至144.1万吨,2014年以来我国焦亚硫酸钠需求量复合增长率为10.42%。
我国是焦亚硫酸钠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但从产品工艺、产品附加值方面来看,我国焦亚硫酸钠行业与国外发达经济体仍有较大差距,未来我国焦亚硫酸钠行业内企业仍将着力提高产品性能,争取早日成为焦亚硫酸钠产业强国。
2014年我国焦亚硫酸钠市场规模为13.98亿元,2019年我国焦亚硫酸钠市场规模增长至27.20亿元,2014年以来我国焦亚硫酸钠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1.76%。
2019年我国焦亚硫酸钠产能约为196万吨,同期国内产量为162.2万吨,2015年我国焦亚硫酸钠行业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4%-83%之间。
我国焦亚硫酸钠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以山东为代表的华东地区,以及两湖为主的华中地区。
近年来,我国加速了精细化工行业的改革速度,为推动行业发展,国务院及有关政府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为行业发展建立了优良的政策环境,将在较长时期内对行业发展带来促进作用,这有利于焦亚硫酸钠行业的发展。
第四条区位环境分析
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完成xx亿元、增长xx%,总量排名全国城市第xx、较上年前进xx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xx%和xx%。
建议xx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xx%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xx%和xx%,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能源和环境指标完成省下达的计划目标。
当前时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初步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期,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实现创新驱动的突破期。
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机遇挑战并存,时和势总体有利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十三五”仍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
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
欧美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吸引制造业回归,培育实体经济,重构经济主导权。
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增速在整体放缓中出现分化,新兴市场国家凭借成本优势,加速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形成对我国传统产业的竞争替代。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催生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增长空间。
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酝酿重构,大国之间的战略利益博弈更加复杂激烈。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粗放型转为质量效率集约型,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虽然发展中不协调、不平稳、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当前,国家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一)推进科技创新格局与国际接轨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构建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科技研发体系、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提升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竞争优势。
(二)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接轨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
(三)推动科技创新生态与市场接轨
着力完善各项制度和政策安排,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科技创新生态,让机构、人才、设备、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五条发展目标
区域规模以上企业现行产值达到xx亿元,销售收入达到xx亿元,实现利税xx万元。
第六条主要任务
(一)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加大宣传,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推进信息化的领导责任意识,提高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育和打造一批示范企业,通过典型示范突破行业应用的难点,最终实现以点带面、点面互动,带动全行业的两化深度融合。
支持企业、院校和协会共同开展专业化人才培训。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优化组织结构
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资本、资源、品牌等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
支持中小加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贴近市场、专精特新、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发展面向消费市场的产业产品服务。
形成个性化发展,大中小企业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
(三)实施科技创新提升工程
引导行业企业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重点建设各类产业公共研发平台、重点试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
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构建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创新体系。
创建一批以行业为特色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完善产业发展所需公共研发、技术转化、检验认证等平台。
提升行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企业与行业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xx年新增创新平台xx个。
(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
以产业发展重点为主线,以产业园区建设为主要载体,遵从弥补短缺、突出重点的原则,对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以及特色优势企业。
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牵引和辐射作用,推动产业集聚和做大做强。
延长产业链条,向产业链的终端和价值链的高端发展。
同时,借助大企业的引进加快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有效输入和品牌嫁接,实现技术进步、管理提升、资源有效利用、产业链整合等要素的优化组合。
(五)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工程
依托优势企业,整合要素资源,支持区域以产业为特色的产业基地建设。
产业基地要根据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实行“差别竞争、错位发展”,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
(六)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对于促进产业行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专项资金予以优先支持。
第七条实施保障
(一)加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
在招商引资工作上,要以本规划的重点产品为方向,以完善产业链为重点,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10强企业,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技术和产品档次,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发展总部经济
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区域性总部以及营销、研发、财务等职能总部落户。
制定总部经济发展重大政策、战略规划,在总部企业财税、用地、人才等方面完善政策体系。
适当放宽总部企业所需人才的户籍管理,在置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对专业人才予以便利。
(三)加强组织实施
加强统筹协调,明确目标责任,细化各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层层分解任务,形成各负其责、逐层逐级抓落实的推进机制,努力形成合力。
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变化,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调整和优化规划实施方案,做好中期评估和修订工作。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作用,强化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宣传监督作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大力树立民营企业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全社会合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域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规划实施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协调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得以实现。
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全局意识,切实履职尽责,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全面推进产业领域各项工作。
(五)加快自主创新
围绕综合利用、协同处置、绿色发展等行业共性和基础性的重大问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支持专业科研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行业研究中心,提高行业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制造能力。
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六)推动区域交流合作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采取园区共建、技术合作、资本合作和贸易换资源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市场需求大的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合作。
加强同区域内优势产业合作,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突破,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七)完善统计评价体系
根据国家产业分类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加强新兴产业统计研究,完善产业统计制度,健全统计指标体系。
根据产业功能区发展定位,完善产业功能区发展评价机制。
强化对重点产业、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动态监测、分析研判工作,为保障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八)加强宣传培训
充分发挥媒体、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大对产业的宣传。
广泛开展产业咨询服务和宣传。
(九)加大政策研究力度
组织行业协会和相关单位深入研究区域行业发展中的机遇及目前面临的问题,为决策部门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十)拓宽融资渠道
引导设立产业发展基金。
探索政府+资本+用户的发展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深度参与产业发展。
(十一)加快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建立科学高效的用人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行业整体创造力与竞争力。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设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加强行业职业技术培训,提高行业的技术应用能力。
加强继续教育工作,依托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开展从业人员学历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区域重点高等学校开展高端人才培训。
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在人才方面的优势,增强行业创新能力。
附:
产业示范项目
——产业示范项目:
xxx投资管理公司xx项目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xx项目
2、承办单位名称:
xxx投资管理公司
3、项目性质:
新建
4、项目建设地点:
xx经济技术开发区
5、项目联系人:
xxx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
既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
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共享,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
公司把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
项目选址位于xx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约210.00亩。
(四)产品服务规划方案
根据建设规划,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为:
xxx/年。
二、项目建设环境
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消费升级加快,市场空间广阔,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资金供给充裕,人力资本丰富,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综合优势依然显著。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
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金融风险隐患增大。
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商品房库存过高,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持续上升。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
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难度加大。
立足区域创新功能定位,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强化协同创新支撑,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吸引区域创新资源,积极推动科技园区、创新基地、技术市场、转化基金、创新联盟共建共享,为建设创新型提供有力支撑。
(一)强化协同创新支撑
协作共建科技创新园区,吸引和利用区域高端创新资源,鼓励各地加强与区域知名产业园区、企业总部、科研院所校的合作,采取一区多园、总部—孵化基地、整体托管、创新链合作等模式,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联合打造区域创新联盟,围绕全省产业发展需求,鼓励我省优势企业联合区域企业、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同组建若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推动建立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联盟,共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网、专利信息平台和知识产权专家库,交叉许可和共享知识产权。
协同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围绕产业升级、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水资源等领域,与区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和应用研究,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共建科技研发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
(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培育技术创新主体,依托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引进区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设立成果转化企业和分支机构;
加强与区域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合作,组建集研发与产业化为一体、企业化运作的科技创新平台。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按照“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推进区域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结合、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的技术交易市场网络,培育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集成服务。
(三)用足用好区域创新资源
推进创新平台合作,围绕我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等模式,与区域联合建立一批高水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检验检测机构。
加强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
引进用好区域人才智力,加强区域专业技术人才制度衔接,搭建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健全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实施科技英才“双百双千”推进工程,开展区域创业导师行行动计划,支持区域高校在我省建立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吸引区域高端人才和团队到创新创业。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
根据估算,项目总投资92647.37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74263.28万元,流动资金18384.09万元。
四、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74263.28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48271.13万元。
(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估算,本期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25992.15万元。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年预期营业收入(SP):
316123.22万元(含税)。
2、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
49399.25万元。
3、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28.58%。
4、全部投资回收期(Pt):
4.27年(含建设期36个月)。
六、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项目计划从立项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36个月的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亚硫酸钠 产业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