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外国教育名家思想思考题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733336
- 上传时间:2022-12-09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47.04KB
华师外国教育名家思想思考题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华师外国教育名家思想思考题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外国教育名家思想思考题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目前,不少中小学老师设计的问题多是来自教材,脱离学生,实际上,教师仍然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不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那么,作为一个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免费师范生,该如何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呢
1.化解教师的权威。
化解教师权威,其实就是要突破教师是“知识权威”的观念束缚,让学生明白,教师是人不是“神”,不是教师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都是不可置疑的。
另外,教师中也存在领队权威现象,追随传统思想,拒绝改革。
因此,除了要从学生的角度消除教师的权威,作为教师,也要消除权威迷信,敢于对自己,对权威发问。
2.破除学生迷信教材的观念。
要让学生明白,教材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教材的内容也有可能存在漏洞,或有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的疑点,值得学生和老师共同去探讨。
教学中提供的只是供大家学习参考的答案,它或许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完整。
对于在教材中发现的问题,要有勇气提出来,并向老师、同学发问。
3.建立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具有民主教学的意识,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发问创造有利条件。
这就要求教师要优化教学的整体环境,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成为真正的双边互动的活动。
教师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有创意的观点要表示赞赏和肯定。
再次,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另外,促使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不是只有教师单方面的对激起学生的思考,并进一步鼓励学生自己提问。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其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
学生通过观察学习,会发现许多和原有知识经验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这样会促使学生经常性的思考。
同时,通过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5.加强学生理智、思维的开发与训练。
学生掌握了知识与技能之后,还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用理智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同时要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知识的学习,对众多繁杂的知识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6.开拓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视野。
由于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而学科教材又具有局限性,所以,仅仅依靠教材和老师的讲解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这时,学生就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拓宽眼界,开拓视野。
通过对多种材料的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总之,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有他的独特性的,是以他广泛的教育对象和其对教育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为基础,通过以问答法贯穿其教育实践始终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并且对我们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启发诱导,更要注重因材施教,而且要明确问答法应用的两个重要前提,这样才能使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
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广泛的教育对象对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的落实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从苏格拉底和孔子两位对道德不同看法,可以发现他们对两国文化的影响是什么
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们均生活在新旧社会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段,都希望通过道德教育来改变社会现状,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各自对道德的不同理解,使得孔子与苏格拉底形成了对道德教育不同的思考与阐述。
①首先,对于“美德是否可教”这一问题,孔子与苏格拉底都认为“美德可教”,但两者又有其各自不同的讨论基础。
孔子认为,“人性”是“美德可教”的讨论基础,“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美德可教”思想的集中体现。
他认为,每个人生来俱有的品质、品性是相似、相近的,是后天接受的教育使人性产生了差异。
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美德教师的重要性,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两段论述分别从主、客观的角度阐述了孔子对于如何择师以及何以为师的看法。
此外,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启发教学等教学方法则是孔子实践“美德可教”思想的方法总结。
苏格拉底则认为,“美德的本性是知识”是“美德可教”的讨论基础。
苏格拉底把美德归结
为知识、智慧,因而,美德是可教的。
但他从不承认自己是教授美德的教师。
因为,人类普遍对美德这种“最高的智慧”的知识一无所知,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专门教授美德的教师。
②其次,在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上,“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和精髓。
他所倡导的“仁”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爱人,即要爱别人,对社会成员要有博爱精神,即“泛爱众,而亲仁”。
另一层含义则为克己修身,自觉遵循道德准则。
“泛爱众,而亲仁”这一理念使孔子的“仁”的德育价值取向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内涵。
虽然孔子也肯定了知、智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但在知识与情感的价值取向上,孔子更倾向于情感而非知识。
而以知识为基础的“善”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主题。
苏格拉底的“善”在其道德哲学中的地位如同自然哲学中的“本原”一样,是对一切事物本质的根本把握。
苏格拉底以智慧作为美德的来源和基础,将人的道德直接建立在人的认知基础上,认为理性知识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
人们只有运用关于美德的正确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才能够在实践中形成善的美德。
与孔子不同的是,苏格拉底强调理性知识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情感在人们道德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则持否定的态度。
③对于道德教育的目标,孔子是以培养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贤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
为其道德教育目标。
孔子生活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社会政治环境动荡。
他希望通过教育来弘扬仁德的思想,并培养出具有仁德思想和政治才干的人以治国安邦,实现政治上的“仁”治。
他认为,“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
卫灵公》)。
他的弟子子夏将他的这种思想概括为:
“学而优则仕”(《论语·
子张》)。
与孔子的道德教育目标相似,苏格拉底也以培养能够从政的人才为道德教育目标。
但与孔子不同的是,苏格拉底认为,他培养出更多的政治人才的社会效用要远远大于他自己从政的社会效用。
为了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他宁愿从事教育培养从政人才,而不愿自己从政。
罗素曾说:
“色诺芬叙述过苏格拉底是怎样不断地在研究使有才能的人能够当权的问题。
”而苏格拉底自己也“经常劝勉那些热望担任公职的人学习所要求于他们的业务”。
④从道德教育方法的角度来看,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启发教学是孔子主要的德育方法。
在言传身教这一方法中,孔子重视“行”而胜于“言”。
他认为一位美德老师“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子路》)。
他还特别强调言行一致,认为“德”不能离开“行”而存在,必须通过“行”而得以体现。
这一理念延伸到道德教育方面,就是不仅强调教授道德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整个德育的过程就是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的过程。
“产婆术”,即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则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苏格拉底在讲学中往往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具体知识,而是通过提问、辩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苏格拉底不会直接指出回答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自相矛盾,从而诱导他的学生发现真理。
虽然两者的论证思路各不相同,但在“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上却一致认为“美德可教”,并由此延伸出了各自不同的德育价值取向“仁”和“善”,进而将道德教育拓展到道德实践的领域,注重知行合一,总结出了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德育方法。
虽然孔子和苏格拉底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非常久远,但他们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当代道德教育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①由于不同的道德教育价值取向而使孔子与苏格拉底在知识与情感之间有着不同的选择。
孔子的“仁”重情轻知,而苏格拉底的“善”则重知轻情。
二者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歧引发了以后中西方道德教育传统的差异。
孔子的“仁”的思想经过儒家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重人伦、重道德修养的道德教育传统,使中国文化充满了人文精神而缺乏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论证。
而苏格拉底以“善”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思想则为西方教育重知识、重理性和逻辑论证的传统奠定了基础,使西方文化中充满了求真务实的精神,这无疑对西方文明的发展繁荣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我们既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注重人伦和个人的道德修养;
又要吸纳西方的“善”,注重知识、理性和逻辑论证,“情”“理”并重才能实现人格的完善和德行的圆满。
在道德教育实践中,除给予青少年以传统文化熏陶、培养其传统美德外,理性思维和逻辑论证能力的培养亦不可或缺,因为这一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青少年的人格、道德修养更趋完善,其更是国家创新、民族进步的动力。
我国重“情”重“人治”的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民族的创造力。
因此,应借鉴西方国家重“理”重“法治”的精神实质,弥补“人治”的不足,为青少年人格完善和道德水准的提升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②孔子与苏格拉底均注重“知行合一”,这是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共同落脚
点。
他们均认为道德必须借助于行为得以体现,任何关于美德的思想和语言,没有行为上的实践,都不能称其为美德。
因此,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行为重于理论是一个重要原则,教育者不仅要注重道德理论的积累,更要将道德理论落实在行动上,因为言传不如身教,细微的行为对被教育者的影响远远胜过宏篇巨幅的说教。
被教育者则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注重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在日常行为中、在细微处体现美德。
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还主要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虽然也设置了一些实践环节,但这些实践环节往往流于形式,对于被教育者道德行为的养成并无实质性的帮助。
因此,我国应借鉴学习西方国家青少年社区服务、义工等形式,加强青少年道德实践,促进青少年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的结合,真正实
现道德的“知行合一”。
③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道德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都采用问答、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都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思辨问题。
而且,孔子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对性格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予以教育。
尽管目前我国教育界也非常强调因材施教与启发教学,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体制存在多种弊端,因材施教与启发教学的实践范围还非常有限,应试教育仍占主流,教育的方式方法与西方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这就使得我国国内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国际水准存在一定距离,优秀人才流失的现象也非常严重。
因此,我们应反思国内教育存在的问题,真正实践因材施教与启发教学,培养被教育者仁爱、独立、勇敢、思辨、创新的品质,使被教育者真正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而这正是孔子与苏格拉底不谋而合的道德教育目标之所在。
3.谈谈你对“知识即美德”的看法。
(①论点提出的背景②他的基本观点是什么③对后世的影响④自己的看法)
①苏格拉底的一生经历了雅典全盛和开始衰落的时期,体验了雅典的繁荣和不幸。
因此他的伦理思想反映着希腊道德思考和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开创了希腊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当时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全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了极度混乱,弱肉强食就是“正义”和“公道”。
当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时就产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立,个人与城邦之间的对立。
这种对立对社会秩序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而这种政治动乱又给希腊人精神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和危机,使得人性普遍堕落,传统道德处于崩溃堕落的边缘。
苏格拉底认为,整个危机是由道德和人性堕落、社会政治秩序混乱造成的。
因此,拯救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灵魂和人的本性,引导人们追求和认识道德的善,从而达到重振道德、改善政治以复兴雅典乃至全希腊的宏图。
同时,苏格拉底认为,快乐不应是人追求的目的,善才是一切行为的目的。
快乐是受感情左右,善才是理性的、经过反思的,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东西。
他主张建立一种在追求至善的基础上,普遍有效的伦理规范,让人们过一种有序的生活,让城邦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中。
所以,他要求全体公民进行道德生活的改造,呼吁雅典同胞进行自我反省,寻求一种真正有价值的生活。
在苏格拉底看来,以往智者的相对主义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雅典危机的思想根源。
因而他强调普遍的知识与价值,贬低感觉,要求以理性去探讨伦理观念和道德价值,确定普遍的绝对的善。
因此,苏格拉底明确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②美德即知识"
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他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
由此,苏格拉底提出了"
美德即知识"
的命题。
“知识即美德”这个命题饱含着丰富的原创精神,隐藏着巨大的张力,因而给后人的研究留下了许多富余的空间。
苏格拉底这种将知识与美德结合起来的思想意义非凡,他是希腊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认为应当把“求善”和“求真”结合起来,把实践和知识,生活和真理,行与知统一起来的尝试,为哲学和道德发展的这个新方向奠定了根基,开辟了前进的方向。
它开启了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对西方两千多年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西方社会人性自然----和谐发展----个性解放---人权天赋思想的发展轨迹。
今天我们解读苏格拉底的这个观点,同样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使我们能正确认识美德和知识的关系,科学的分析二者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使人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美德,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也使每一种美德均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基础。
只有这样将德与智结合起来,才能使德成为真正的、稳固的德,智成为有益社会、为人民谋福利的智,最终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第2讲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自然适应性原则
夸氏自然适应性的定义
自然界存在着普遍的法则(秩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教育活动也应当遵循自然界的普遍法则,才合理有效。
论证方式:
自然法则—自然界的实际例子—现实教育中违背自然法则的错误做法—自然法则在教育中的运用
思考题与讨论题
1.夸美纽斯对教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夸美纽斯堪称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这句评语
他的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的问世,才出现了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独立于科学之林的教育学,后人把他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他的教育理论体系总结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经验,并结合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一系列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教育革新措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学体系,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其次见书上六点
或许在整个教育史上,我们再也找不到任一个能够像夸美纽斯那样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教育家了。
他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文艺复兴的狂飙席卷了整个欧洲,然而教育界依然是春风不度,中世纪的幽灵还徘徊不散,旧教育的陈污积垢令人感到窒息。
管理混乱无序、内容保守陈旧、方法简单粗暴、知行严重脱节是这种教育最主要的特征,积弊之深,即使16世纪宗教改革也难以触动。
夸美纽斯对中世纪教育的撼动是从改革教材开始的。
1631年,夸美纽斯出版了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入门》。
这本书打破了传统的拉丁文教科书模式,强调阅读与理解,摒弃了繁琐无味的语法讲述,内容丰富,堪称一部小小的百科全书,并迅速被西欧大部分国家采用。
然而,真正奠定了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崇高地位的着作,是他于1638年正式完成的《大教学论》。
这是一部系统的教育学,包括了教育的目的、任务、原理、作用、内容、方法以及各类分
科教学法等教育学的基本内容,是夸美纽斯改革旧教育的全面方案,也是夸美纽斯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
这其中对后世教育影响最大的,当属班级授课制。
此前学校里是分布式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时间与组织形式,组织松散,教学效果不好。
针对这种情况,夸美纽斯提出,学校教育应该实行学年制,即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开学、放假,每年招生一次,秋季开始新的学业,学生不得逃学或中途辍学;
学校的工作必须有规律、有计划地组织和进行,学生则组成若干个班级,由一个教师面向整个班级授课在《大教学论》一书里,夸美纽斯还提出了泛智论的思想,呼吁学习者学习广博的知识,学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认为学校教育的丰富内容应包含科学、技艺、语言、道德、宗教等五大领域里的知识内容。
《大教学论》的主导思想是和谐,即希望所有的受教育者都能够从多方面得到发展,成为一个和谐的人;
主张废除强制灌输的教学方法,建议用说服、赞扬和奖励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主张废除咬文嚼字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运用直观教学法。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呼吁:
要使教学变得容易、彻底和迅速。
夸美纽斯通过这本着作,极大地提升了教育学的社会地位,难怪有人说,如果把关于教育学的所有着作都丢掉了,只要留得《大教学论》在,后人便可以它为基础重新建立教育学体系。
夸美纽斯因此被誉为“近代教育之父”。
在夸美纽斯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教育家的博学与多思,也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建设,
更有一位真正的教育家所应拥有的一种人文情怀。
这位自幼失去双亲的孤儿虽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流浪于国外,却始终不忘自己的国家;
虽然同时是兄弟会的大主教,但一直心系教育,孜孜不倦。
不仅如此,他还是外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普及教育的教育家,他主张所有人都应该接受教育。
作为教育发展史上的“哥白尼”,他改变了此后几百年的教育形态,而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关怀,也成了教育史上永远的遗产。
2.试评论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
1、便易性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便易性原则旨在使教学的过程来得容易而且快意。
为此,教学应该尽早开始;
应该使学生的心灵有接受教学的适当准备;
教学应该由一般到特殊;
教学应该是由易到难;
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应该过重;
教学的进展应该是缓慢的;
教学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天性采用适当的方法;
教学应该通过感官去进行;
教学应该教那些有用的知识;
一切科学、艺术和语言都应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
2、彻底性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彻底性原则旨在"
使每个人的心理不仅能够明白他所学过的东西,而且更多都可以;
因为他容易回忆一切从教师或从书本所学过的,同时,他又能对于他知识所涉及到的客观事实作出健全的判断。
"
为此,教学应该只教真正有用的学科;
教学应该考虑整体性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教学应该注意彻底打好基础;
教学的基础应该扎实;
教学应该从基础开始;
教学应该尽可能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
在教学中一切后教的都以先教的为依据;
教学应该极力注意相似学科之间的相似之点;
一切学科的安排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
教学应该有适当的实践。
3、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旨在消除教学过程中的阻碍和延误,直接奔向预定的目标。
为此,教学应该采用班级授课制;
每门学科只应该使用一种教科书;
在教学中全班学生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练习;
一切学科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方法去教;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开启学生的悟性;
一切相关的事物都应该联合起来教;
每门学科都应该分成明确的步骤去教;
教学应该抛弃一切无用的事物。
3.评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理。
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一条根本性的指导原则是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这一要求出发,夸美纽斯尖锐地批评了中世纪经院主义旧学校的种种弊病,认为它只以无用的死的文字材料填塞学生的头脑,而不重视认识实际事物;
只靠死记硬背让学生记住许多没有价值的结论,而不是通过观察与思考学习有益的知识,这就造成了学习时间与儿童精力的极大浪费,而且方法不当,纪律严酷,“以至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这样的学校是违背自然的。
改革这种学校教育,必须在各个方面遵循自然,
这就是贯穿在夸美纽斯全部教育思想特别是“大教学论”中的教育必须适应自然的原则。
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建立在对欧洲中世纪旧式学校的批评基础之上的。
欧洲中世纪,封建专制政权和教权相互勾结,宗教神学思想牢牢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学校里充斥着死记硬背和棍棒纪律,教育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以致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教育成了摧残儿童生命、压抑儿童天性的栓桔。
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他从承认和推崇自然的
秩序和法则出发,一方面机智地把人类的欲望、兴趣、需要和追求快乐作为生命天性的自然存在与上帝的存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另一方面,夸美纽斯又从跟随、借鉴和适应自然的法则、秩序和要求出发,强调儿童的感官感觉的最直接自然存在和表现在儿童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至少包含以下几层涵义:
1)“教育适应自然”,就是“教导的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并且必须是不受任何障碍的”。
夸美纽斯所指的自然我们可以作两种理解:
一是“纯自然”。
他说:
“我们说的自然,不是指亚当作恶以后全人类
所过的堕落生活,它指的是我们的最初和原始状况,我们应当回复这种状况,如同回到一个起点一样。
”二是规律。
他说:
“’自然’应理解为一切借助于事物内部的力量自发产生和形成的东西”。
夸美纽斯认为,整个世界的斗转星移、四季交替、万物生存都是有某种“普遍”法则所支配的,这个法则是什么呢夸美纽斯说:
“真正维系我们这个世界结构以至它的细微末节的原则不是别的只是秩序而已”,这里的“秩序”即规律。
他认为秩序是事物的和谐排列,人就是身心两方面的一种和谐组合。
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样人与自然便有了统一性,自然的法则也就适合人类了。
(2)“教育适应自然”意味着“一个人在自然的领导下能够钻研万物的知识。
”夸美纽斯深信教育的力量,他说:
“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
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人心如白板和蜡,“板上什么都没写,但是什么都可以写上”、“蜡能变成各种形状,人脑也是一样,它能接受万物的影象”。
“世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性屏弱到了不能用教化去改进的地步”。
“任何人的心性愈是迟钝屏弱,他便愈加需要帮助”,“假如教员肯充分卖力气,人是可以被琢磨好的”。
他在对人的自然理解的基础上提出:
“人是造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 教育 名家 思想 思考题 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