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7716799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42.05KB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
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计算机发明者约翰·
冯·
诺依曼。
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
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996年至2009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
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3.16亿,无线互联网有6.7亿移动用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1.17亿,为全球第一位。
(二)计算机发展历史概述
计算工具的演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例如从“结绳记事”中的绳结到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机等。
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各自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启发了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和设计思路。
1889年,美国科学家赫尔曼·
何乐礼研制出以电力为基础的电动制表机,用以储存计算资料。
1930年,美国科学家范内瓦·
布什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ElectronicNumericalAndCalculato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
ENIAC(中文名:
埃尼阿克)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这台计算器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大小为80英尺×
8英尺,重达28t(吨),功耗为170kW,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
ENIAC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任何一门技术的性能价格比能在30年内增长6个数量级。
1、第一代:
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
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
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
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
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
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
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代:
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
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
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
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
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
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
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由于集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芯片的集成度更高,每块芯片可容纳数万乃至数百万个晶体管,并且可以把运算器和控制器都集中在一个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处理器,并且可以用微处理器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微型计算机,就是我们常说的微电脑或PC机。
微型计算机体积小,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它的功能和运算速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过去的大型计算机。
另一方面,利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各种逻辑芯片,已经制成了体积并不很大,但运算速度可达一亿甚至几十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我国继198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一亿次的银河Ⅰ这型巨型机以后,又于199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十亿次的银河Ⅱ型通用并行巨型计算机。
这一时期还产生了新一代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软件等。
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不仅计算机主机经历了更新换代,它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
比如外存储器,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以后又发展为通用的磁盘,现又出现了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读光盘(CD—ROM)。
(三)计算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上中国曾经在早期计算工具的发明创造方面写过光辉的一页。
远在商代,中国就创造了十进制记数方法,领先于世界千余年。
到了周代,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
这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
计算每一个数学问题时,通常编出一套歌诀形式的算法,一边计算,一边不断地重新布棍。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就是用算筹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一结果比西方早一千年。
珠算盘是中国的又一独创,也是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项重大发明。
这种轻巧灵活、携带方便、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计算工具,最初大约出现于汉朝,到元朝时渐趋成熟。
珠算盘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过有益的作用,而且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区,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至今仍在使用。
中国发明创造指南车、水运浑象仪、记里鼓车、提花机等,不仅对自动控制机械的发展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对计算工具的演进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张衡制作的水运浑象仪,可以自动地与地球运转同步,后经唐、宋两代的改进,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记里鼓车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数装置。
提花机原理刘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发展有过间接的影响。
中国古代用阳、阴两爻构成八卦,也对计算技术的发展有过直接的影响。
莱布尼兹写过研究八卦的论文,系统地提出了二进制算术运算法则。
他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表示法就是中国的八卦。
经过漫长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计算技术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先后建立了研究机构,在高等院校建立了计算技术与装置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并且着手创建中国计算机制造业。
1958年和1959年,中国先后制成第一台小型和大型电子管计算机。
60年代中期,中国研制成功一批晶体管计算机,并配制了ALGOL等语言的编译程序和其他系统软件。
6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研究集成电路计算机。
70年代,中国已批量生产小型集成电路计算机。
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重点研制微型计算机系统并推广应用;
在大型计算机、特别是巨型计算机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建立了计算机服务业,逐步健全了计算机产业结构。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面,中国在有限元计算方法、数学定理的机器证明、汉字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软件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中国在科学计算与工程设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有关经营管理和过程控制等方面,计算机应用研究和实践也日益活跃。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何为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它最简单的定义是:
以实现远程通信为目的,一些互连的、独立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互连”是指各计算机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信道彼此交换信息。
“独立自治”则强调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主从关系)1970年,美国信息学会联合会的定义:
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方式而连接起来,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之集合。
此定义有三个含义:
一是网络通信的目的是共享资源;
二是网络中的计算机是分散、且具有独立功能的;
三是有一个全网性的网络操作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又被定义为:
计算机网络具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即①能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若干主机;
②由一些专用的通信处理机(即通信子网中的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的一个或数个通信子网;
③为主机与主机、主机与通信子网,或者通信子网中各个结点之间通信而建立的一系列协议。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
(一)计算机网络在全球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已经历了由单一网络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全球计算机技术博览会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演说。
在演说中强调,“网络才是计算机”的精辟论点充分体现出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基础地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之一,而他的发展历程也曲曲折折,绵延至今。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订票系统。
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
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讯系统已具备网络的雏形。
早期的计算机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采用批处理的工作方式。
为适应终端与计算机的连接,出现了多重线路控制器。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计算机通信网络)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
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讯子网。
通讯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资源子网。
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ARPA网是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典型代表。
在ARPA网中,负责通信控制处理的CCP称为接口报文处理机IMP(或称结点机),以存储转发方式传送分组的通信子网称为分组交换网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开放式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守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开放性的标准化实用网络环境,这样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体系结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
第四阶段高速网络技术阶段(新一代计算机网络)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其中Internet(因特网)的发展也分三个阶段:
1从单一的APRANET发展为互联网
1969年,创建的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不是互联网)。
20世纪70年代中期,ARPA开始研究多种网络互连的技术,这导致互联网的出现。
1983年,ARPANET分解成两个:
一个实验研究用的科研网ARPANET(人们常把1983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之日),另一个是军用的MILNET。
1990年,ARPANET正式宣布关闭,实验完成。
2建成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1986年,NSF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
它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1991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来经营,并开始对接入因特网的单位收费。
1993年因特网主干网的速率提高到45Mb/s
3建立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从1993年开始,由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即服务提供者网络)所替代。
用户通过因特网提供者ISP上网。
1994年开始创建了4个网络接入点NAP(NetworkAccessPoint),分别由4个电信公司。
1994年起,因特网逐渐演变成多层次ISP结构的网络。
1996年,主干网速率为155Mb/s(OC-3)。
1998年,主干网速率为2.5Gb/s(OC-48)。
(二)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计算机网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1980年进行联网试验。
并组建各单位的局域网。
1989年11月,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建成运行。
1993年建成新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NET。
80年代后期,相继建成各行业的专用广域网。
1994年4月,我国用专线接入因特网(64kb/s)。
1994年5月,设立第一个WWW服务器。
1994年9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启动。
目前已建成9个全国性公用性计算机网络(2个在建)。
2004年2月,建成我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主干试验网CERNET2开通并提供服务(2.5-10Gb/s)。
四、计算机网络的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相互渗透结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发展。
通信领域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通信系统性能。
通信技术的发展又为计算机之间快速传输信息提供了必要的通信手段。
计算机网络在当今信息时代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和处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应用领域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高速公路更是离不开它。
因此,计算机网络对整个信息社会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
21世纪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
计算机网络极大普及,计算机应用已进入更高层次,计算机网络成了计算机行业的一部分。
新一代的计算机已将网络接口集成到主板上,网络功能已嵌入到操作系统之中,智能大楼的兴建已经和计算机网络布线同时、同地、同方案施工。
随着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和同步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飞跃发展。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web2.0的网络时代。
这个阶段互联网的特征包括搜索,社区化网络,网络媒体(音乐,视频等),内容聚合和聚集(RSS),mashups(一种交互式Web应用程序),宽带接入网、全光网,IP电话,智能网,P2P、网格计算,NGN、三网融合技术,IPv6技术,3G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以及更多。
目前大部分都是通过电脑接入网络。
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的产生和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包括:
微电子、微处理机)和通信技术的科学进步密切相关。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不断进步,又使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跨越了主机/终端式、客户/服务器式、浏览器/服务器式的几个时期。
今天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网络环境下的计算系统。
未来网络的发展有以下几种基本的技术趋势:
1.朝着低成本微机所带来的分布式计算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即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结构;
2.向适应多媒体通信、移动通信结构发展;
3.网络结构适应网络互连,扩大规模以至于建立全球网络。
应是覆盖全球的,可随处连接的巨型网;
4.计算机网络应具有前所未有的带宽以保证承担任何新的服务;
5.计算机网络应是贴近应用的智能化网络;
6.计算机网络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
7.计算机网络应具有延展性来保证时迅速的发展做出反应;
8.计算机网络应具有很低的费用。
未来比较明显的趋势是宽带业务和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如可照相手机越来越多,实际上这对网络带宽和频谱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整个宽带的建设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网络的整体发展。
IPv6和网格等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建设将在今后取得比较明显的进展。
未来的几大网络趋势是:
(一)语义网
SirTimBerners-Lee(Web创始者)关于语义网的观点成为人们的重要关注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
事实上,它已经象大白鲸一样神乎其神了。
总之,语义网关涉到机器之间的对话,它使得网络更加智能化,或者象Berners-Lee描述的那样,计算机“在网络中分析所有的数据—内容,链接以及人机之间的交易处理”。
在另一个时候,Berners-Lee把它描述为“为数据设计的似网程序”,如对信息再利用的设计。
一些公司,如Hakia,Powerset以及Alex自己的adaptiveblue都正在积极的实现语义网,因此,未来我们将变得关系更亲密,但是我们还得等上好些年,才能看到语义网的设想实现。
(二)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可能会是计算机历史中的一个终极目标。
从1950年,阿兰图灵提出的测试机器如人机对话能力的图灵测试开始,人工智能就成为计算机科学家们的梦想,在接下来的网络发展中,人工智能使得机器更加智能化。
在这个意义上来看,这和语义网在某些方面有些相同。
我们已经开始在一些网站应用一些低级形态人工智能。
由于电脑的计算速度远远超过人类,我们希望新的疆界将被打破,使我们能够解决一些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虚拟世界
作为将来的网络系统,第二生命(secondlife)得到了很多主流媒体的关注。
但在最近一次Sean参加的超新星小组(Supernovapanel)会议中,讨论了一些涉及许多其他虚拟世界的机会。
(四)移动网络
移动网络是未来另一个发展前景巨大的网络应用。
便携式智能终端(PCS,PersonalCommunicationSystem)可以使用无线技术,在任何地方以各种速率与网络保持联络。
用户利用PCS进行个人通信,可在任何地方接收到发给自己的呼叫。
PCS系统可以支持语音、数据和报文等各种业务。
PCS网络和无线技术将大大改进人们的移动通信水平,成为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已经在亚洲和欧洲的部分城市发展迅猛。
今年推出的苹果IPHONE是美国市场移动网络的一个标志事件。
这仅仅是个开始,在未来的几年的时间将有更多的定位感知服务可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例如当你逛当地商场时候,会收到很多你定制的购物优惠信息,或者当你在驾驶车的时候,收到地图信息,或者你周五晚上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收到玩乐信息。
我们也期待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如,YAHOO,GOOGLE成为主要的移动门户网站,还有移动电话运营商。
(五)在线视频/网络电视
这个趋势已经在网络上爆炸般显现,但是你感觉它仍有很多未待开发的,还有很广阔的前景。
在未来,互联网电视将和我们现在完全不一样,更高的画面质量,更强大的流媒体,个性化,共享以及更多优点,都将在接下来的几年年里实现.从去年我们组织“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的过程中看到,中国互联网的制造业在网络设备方面的研发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包括现在在高、中、低端路同器产品方面都已经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现。
我们现在有许多邮件服务商、技术提供商在网络标准方面进行积极的研究和开发。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类教育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首先要面向网络。
教育只有与网络有机结合,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尽管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网络自身的特点,即它的简单性、便宜性,使得它的安全问题仍然很突出。
尤其是IPv6出现以后,它的安全性、服务质量会有更大提高,在将来一段时间针对IPv6的网络安全问题也会出现。
PFP业务将来对网络结构和网络安全会产生重大影响,这是互联网技术开发和政策管制部门所关心的。
网络教育将是下一个互联网业务的热点问题,网络搜索,大容量电子邮件,电子商务平台,移动互联网,无线局域网,网络资源信息开发等业务都将成为互联网业务的热点问题。
六、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从第一台计算机产生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计算机的应用得到不断拓展,计算机类型不断分化,这就决定计算机的发展也朝不同的方向延伸。
当今计算机技术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未来更有一些新技术会融入到计算机的发展里去。
(一)巨型化
指计算机具有极高的运算速度、大容量的存布空间、更加强大和完善的功能,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军事、气象、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学科领域。
(二)微型化
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必然。
从第—块微处理器芯片问世以来,发展速度与日俱增。
计算机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则减一半,这就是信息技术发展功能与价格比的摩尔定律。
计算机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所完成的功能越来越强,使计算机微型化的进程和普及率越来越快。
(三)网络化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Inter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广泛应用于政府、学校、企业、科研、家庭等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并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将不同地理位置上具有独立功能的不同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互连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实现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共享资源、交换信息、协同工作。
引算机网络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智能化
让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类的智力活动,如学习、感知、理解、判断、推理等能力。
具备理解自然语言、声音、文字和图像的能力,具有说话的能力,使人机能够用自然语言直接对话。
它可以利用已有的和不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思维、联想、推理,并得出结论,能解决复杂问题,具有汇集记忆、检索有关知识的能力。
(五)未来计算机的新技术
从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可以看到,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都是以电子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集成电路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随着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计算机技术也将拓展到其他新兴的技术领域,计算机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必将成为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新趋势。
七、总结
从目前计算机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到,未来计算机将有可能在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方面的研究领域上取得重大的突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发展史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