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709932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52.75KB
课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Word格式.docx
《课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代词,这)
⑥盍各言其志(盍:
何不)
⑦愿无伐善,无施劳(伐:
夸耀,炫耀;
施:
表白)
⑧天下归仁焉(归:
称许,赞许)
⑨小人长戚戚(长:
总是,常常;
戚戚:
忧愁,哀伤)
⑩一日克己复礼(一日:
一旦,表示假设关系)
D.本课中所涉及的成语与格言。
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③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⑥克己复礼
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E.重点虚词:
主要是“于”、“而”、“之”、“且”,请学生针对原文,选择例句自己归纳其用法。
㈡学生根据注释,依此翻译节选各则,并思考每一则所反映的儒家的思想是什么,体会孔子思想的博大与深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
“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二)检查学生预习内容。
(三)孔子、《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四)文本内容讲析;
1.“学而”篇
原文: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读解】:
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
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
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
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孔子认为好学,要学业精通,就必须勤奋。
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提倡的那样。
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要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嫁?
)美女(帅哥?
)买房买车”。
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
但这并不是说孔夫子古板、落后,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我们的一生,终究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究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
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又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
我们并不是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而是要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而烦恼。
2.“为政”篇
原文: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
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
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
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
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由(子路)!
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
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句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这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
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
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
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
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
后一则强调了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3.“公冶长”篇
颜渊、季路侍。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
名回,字子渊。
季路:
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子:
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盍:
何不)”子路说:
“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
泛指衣服。
“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
“裘”:
本指皮衣。
共:
动词:
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
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
敝:
使动用法。
憾:
抱怨)。
”颜渊说:
“(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伐:
夸耀),不夸大自己的功劳(施:
表白)。
子路说:
“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
”孔子说:
“老年人,使他们安逸;
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
年轻人,使他们归依我。
”(安、信、怀:
都作使动词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
安:
安逸。
怀:
归依)
解读:
本章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具体内容简短的一段对话。
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4.“雍也”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先生说:
“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之为乐。
“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
智者活跃,仁者沉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
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
后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
“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
5.“述而”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
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
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6.“颜渊”篇
颜渊问仁。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请问其目。
“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抑制自己,履行礼,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仁。
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
“请问实行的条目。
“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这一则,孔子论述“仁”,强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侧重强调了个人的修身。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从这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老师所学的信服,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和谐。
应该说,讲究自我表现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行为与语言,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值得提倡的。
7.“季氏”篇
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依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
少年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
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
等到老了的时候,血气已经衰落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这一则,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少年戒女色,壮年要成熟稳重,做事情要凭借理智,要三思而后行;
老年要淡泊,不可以贪婪。
应该说,孔子说这些的出发点,还是“礼”的规范。
这则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很有启迪意义。
(此环节教学预设说明:
翻译可以交给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然后对于各则语录所反映的思想,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也参与到其中,形成师生探讨互动的课堂气氛!
)(五)学习《论语》意义。
1.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
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对象,今年就有许多国家兴办了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宣扬国学,宣扬儒家文化,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是靠了边,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了解多少?
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灭亡,就是因为文化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几则你最喜爱的论语。
《老子》五章教案
教学要点
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3.本节课难点:
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一、课前预习内容
学生课前预习内容设计
1.文言知识积累
A.读音
音声相和(hè
夫(fú
)唯弗居
受国之垢(gò
虽有舟舆(yú
)
B.重点字词
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
不是;
常:
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
③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
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
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
即使,表假设关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
C.《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
①成语:
有无相生
前后相随
绝圣弃智
见素抱朴
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
②格言: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D.断句难点
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应断为: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老子其人其书,自学教材第20页“阅读指南”之“《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以及“儒道两家的思想为什么能够互补。
二、教学过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函谷)关令尹喜曰:
“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以此作为导入文字,创设情景。
(三)老子其人其书
教学预设可以参阅下列资料: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在卷帙浩繁的中国书海当中,有一卷薄而又薄,可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这本书名叫《老子》或《道德经》。
《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
这是一本微妙令人费解的书,文笔极其隐晦,可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道”这个主要概念通常被译为“方法”或“道路”。
但是这个概念有点儿含糊其辞,因为《道德经》本身一开始就说:
“‘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但是我们可以说,道的大体意思是:
“自然”或“自然法则”。
道家认为:
人不应该与道作斗争,而应该服从道,按照道来办事。
积极追求得到权力或积极寻求行使权力,与其说是不道德的,倒不如说是愚昧无知和徒劳无益的。
道是不可消灭的,人们在生活中应力求顺道而行。
一个道家的学者会指出水是无限柔软的,它驯顺地流向最低点,甚至对最弱的力也不加抵制,但是它却是不可毁灭的,而最硬的岩石是最终会被磨掉的。
对个人来说,通常应提倡纯朴和自然,应避免使用暴力,如同避免一切追名逐利的行为一样。
人们不应该寻求改造世界,而应该尊敬世界。
对政府来说,稍有消极的政策,通常也是最英明的政策。
规章繁冗,通过更多的法律或严厉施行旧法律,通常会使事情弄得更糟。
高税赋、雄心勃勃的政府计划和发动战争,这一切都是与道教哲学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按照中国的传说,《道德经》的作者是一位名叫老子的人。
据说他是孔子的同时代人,但比孔子年长。
孔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从《道德经》的内容和风格上来看,没有几个现代学者认为它是这么早期的作品;
有关该书的实际创作日期问题,存在着许多争论(《道德经》本身未提到一个具体的人物、地点、日期或历史事件)。
但是公元前320年是一个靠得住的估计——与实际日期的误差在八十年以内——也许比这个误差范围还要小得多。
这个问题,引起了对有关老子其人的生卒年,甚至对有关其人的真伪的许多争论。
有些权威相信老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这个传说,因而断定他没有写《道德经》。
其他学者指出他只不过是传说中的人物。
我个人的观点仅为少数学者所接受,我认为:
(1)老子实有其人,是《道德经》的作者;
(2)他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纪;
(3)老子是孔子较年长的同时代人的传说纯属虚构,是后来的道教哲学家为给老子及其著作涂脂抹粉而编造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的中国作家当中,孔子(前551—479)、墨翟(前5世纪)和孟子(前371—289)既没有提到老子,也没有提过《道德经》;
但是庄子——一位公元前三世纪誉满全国的道教哲学家却反复地提到过老子。
由于甚至对老子的存在都有争论,我们对他的生平详情就应该持怀疑的态度。
但是下列的说法有很多的出处:
老子诞生和生活在中国的北方;
他在一个时期里很可能在国都洛阳当过历史学家或在朝中任守藏室的史官;
老子不是他的原名而是一个尊称,大体意思是“大师”;
他结过婚,有个儿子,叫聪;
聪后来成为魏国的将领。
虽然道教开始时基本上是一种非宗教哲学,但是却最终由此掀起了一场宗教运动。
然而,虽然作为一种哲学的道教,继续以《道德经》中所表达的思想为基础,但是道教不久就被芸芸众生的迷信信念和习惯所囊括,成为宗教,这些信念和习惯相对说来,同老子的说教没有什么关系。
假定老子实际上是《道德经》的作者,那么他的影响确实很大。
这部书虽然很薄(不到六千中文字,因此足以用一张报纸登载),但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
整个系列的道家哲学家,都用此书作为他们自己思想的起点。
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
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
在中国,儒教大体上是占统治地位的哲学。
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间出现鲜明的对立时,中国人大都遵从后者。
但是老子大体上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
况且在许多情况下,道教思想直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对数以百万计的自称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响。
同样,道教对于佛教哲学,特别是对禅宗佛教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虽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像老子那样广泛和持久。
1.一章
原文:
名可以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如果)能够说得出,他就不是永恒的“道”;
名,(如果)能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
我们用“无”来命名田地万物的开始,用“有”来命名万物的起源(母)。
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
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
极远啊,又极深,他是一切微妙的总门。
解读:
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
“道”是这章(也是《老子》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
在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
“道”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
“无”和“有”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
“无”并不等于零,相反,因为“道”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
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
“无”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蕴涵着无限的“有。
“不见其形”被称为“无”的“道”,却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老子用“有”来形容“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到“形而下”的介于“有形”与“无形”的一种特定的状态。
“无”和“有”,来源相同,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同叫做“玄”。
所以,综合起来“道”是“无”中“有”,“有”中“无”,“道”超越于人的经验世界。
这一章启示我们:
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
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
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
2.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无所谓丑了;
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了。
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后左右互相对立而出现。
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开创它。
生养了万物,而不据调为己有。
推动了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占为己有)。
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
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
在这里,“圣人”是老子心中理想人物的折射,他依照自然的规律而不强做妄为。
天地间,万物欣然而作,各呈己态,圣明的人仅仅从旁边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展开其生命的内涵。
同时,老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发挥创造的动力,但是不能让自己的私欲无限发展。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生”、“为”、“功成”,正是强调人要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
但是对于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自据为己有。
“不有”、“不恃”、“弗居”就是强调个人要消除占有的冲动,因为人类社会的争端,就在于人人都想扩张自己的私欲。
从这点看,老子的人生观,并不消极。
3.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直,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
抛弃了“仁”和“义”,人民才能回到孝和慈;
抛弃了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
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
表现单纯、持守朴素,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这章老子首先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怎样做。
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
因为“智慧”等往往成了人们雕饰言行乃至弄虚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贵的手段;
同时,在老子看来,对百姓“仁”也不必要,因为“仁”必然会干涉百姓的生活,国家就不得安宁了。
“绝仁弃义,名复孝慈”,是因为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就回能回到上慈下孝。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实际上是强调“无欲”,治国者无欲,不积聚奇巧器物,百姓见不着,就不会产生“欲”了,盗窃等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在老子看来,是在位者自己的贪欲引来了盗贼。
在这章里,“圣”“智”和“绝学”相对,“巧”、“利”相对的是“少私寡欲”,“仁”“义”相对的是“素”“朴”:
前者是社会的祸害,后者是救世的良方。
特别强调的是,“素”、“朴”都是指的是没有搀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
老子以为智巧谋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迷失,所以我们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见素抱朴。
人们只有改变占有的观念,摆脱贪欲的困扰,无执无为,顺应自然,这样才能恬然安适。
这一点和孟子的“不失其他赤子之心”不谋而合。
4.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