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705388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81.53KB
七下历史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七下历史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历史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上:
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民族关系上:
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加强国内民族的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用人方面:
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2.因为推行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唐朝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了发展,由于唐太宗年号为“贞观”,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3.唐太宗在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措施,被尊称为“天可汗”;
他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实质上反映了他重视农业生产;
他重用的人才有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
因为他采取的种种措施,他被称为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贞观之治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文成公主入藏
17世纪初,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他仰慕中原文化,几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唐朝时期吐蕃是独立的政权,不是唐朝的一部分。
唐太宗步辇图
第三课盛唐气象
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原为唐高宗皇后,后来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她在位期间采取的措施:
重视农业生产;
破格选用贤才;
提拔重用庶族出身的官吏;
完善科举制度。
人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3.武则天任用的人才:
狄仁杰、姚崇、宋璟等。
开元盛世
1.唐玄宗在位期间,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推行了种种措施:
政治上,整顿吏治;
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
军事上,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2.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的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开元盛世’。
是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的标志。
3.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重视农业生产,重用人才。
长安城的繁荣
布局:
宫城:
皇帝居住区;
皇城:
办公区;
市:
商业区;
坊:
官民居住区。
安史之乱
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后期,是唐朝由盛至衰的转折点。
907年,节度使朱温逼迫唐朝皇帝让位,唐朝灭亡。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
唐朝时期少数民族的分布
青藏高原-吐蕃人-藏族祖先色楞格河-回纥人-维吾尔族祖先
苍山洱海-南诏政权-彝族和白族祖先建立东北-靺鞨人(女真族)
唐朝的民族政策:
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做长官,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科举制度的确立
注:
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所起的作用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1.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用人偏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2.科举制度的诞生和发展
(1)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诞生。
(2)唐太宗扩充了国学规模,增加了学员人数。
(3)唐玄宗时期,诗赋称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4)武则天亲自面试考生,开创了殿试制度,又设立武举。
3.科举考试的内容
唐朝时常设的考试科目为进士科和明经科。
进士科主要考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经科主要考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是做官的主要途径。
4.科举制度的评价
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和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
5.科举制度的作用
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五课唐朝的对外关系
1.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交往的国家和地区遍及亚洲、欧洲和非洲。
2.新罗和日本派出大量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
留学生最多的是新罗。
日本自隋朝就派人到中国学习。
唐朝文化对新罗和日本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3.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期,鉴真受日本僧人邀请,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
他在日本除了传授佛教外,还传播建筑、雕塑和医药等知识。
4.玄奘取经:
唐太宗时期,玄奘一人从长安出发,到天竺(今印度)学习佛法,回国后,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后来研究中南亚历史的宝贵资料。
5.鉴真东渡和玄奘取经是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6.唐朝时期海外贸易频繁,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
7.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原因有:
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
鉴真玄奘
第六课隋唐的科学技术
1.赵州桥:
隋朝时著名的工匠李春主持修建,位于今天河北赵县洨河上,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单孔大供桥,被誉为“天下之雄胜”。
2.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朝,唐中叶后,开始在全国推行。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
孙思邈:
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
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称为“药圣”。
第七课隋唐的文化艺术
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李白诗歌特点:
豪迈奔放,想象瑰丽。
代表作:
《静夜思》、《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被誉为“诗仙”。
是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诗歌特点:
语言凝练,风格沉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被誉为“诗圣”。
是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诗歌特点:
质朴通俗,优美流畅。
代表作品:
《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
造成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不同的重要原因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李白生活在盛唐,而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书法成就:
唐朝的书法的代表人物:
颜真卿和柳公权,合称为“颜筋柳骨”。
绘画成就:
盛唐时期的吴道子被称为“画圣”。
擅长画佛道人物、山水等。
《维摩诘像》。
第二单元民族政权的并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
本单元:
特点民族政权的竞立:
辽、宋、夏、金、元和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第八课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
北宋的建立
1.自唐灭亡以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5个王朝和10个割据政权,这一时期称为五代十国。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3.北宋强化君权的措施;
政治上,中央权力一分为三,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掌管财政,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
军事上,实行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的政策,但是导致地方军队兵力薄弱,战斗力很低。
契丹兴起和辽宋和战
1.契丹族为鲜卑族的一支。
916年,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辽。
2.辽大举进攻北宋,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
内容:
宋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
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评价:
大量的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此后双方维持了多年的和平局面。
北宋和西夏的关系
1.西夏为党项人所建。
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自立为帝,国号夏。
2.元昊称帝后,北宋不承认,关系恶化。
最后双方议和:
西夏取消帝号,对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第九课南宋和金的对峙
金的兴起
1.金是女真建立的政权(唐朝时期的靺鞨族)。
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金。
1125年,金灭辽。
2.金灭辽后,继续南下,发动对北宋的战争,与1127年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因为1127年是宋钦宗靖康二年,史称“靖康之变”。
同年,赵构在南方重建政权,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3.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
他率领岳家军收复许多失地,又在郾城大败金军,但高宗和宰相秦桧担心抗金力量的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莫须有,也许有,岳飞谋反也许有)
岳飞曾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4.岳飞班师后,宋金议和:
南宋向金称臣,并纳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为界。
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5.北宋与辽、西夏,南宋和金议和的共同点:
宋纳岁币。
6.
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知识点梳理:
农业
1.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原因:
唐中叶以后,北方战乱不断,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批民众向南迁移,不但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进一步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这一过程最终于南宋完成。
2.农业得到发展的表现:
(1)耕地面积扩大。
(2)水稻在宋代称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棉花的种植范围也扩大到长江流域。
(3)出现了新的耕作工具-秧马和耖。
3.“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地区;
“苏湖熟,天下足”指的是苏州和湖州在宋朝成为主要的稻米产区。
两则谚语反映的现象是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方手工业的发展
1.宋代的手工业包括:
丝织业、棉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1)丝织业:
宋代的丝织业非常发达,杭州和成都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2)棉纺织业:
是宋代产棉区主要的农村副业。
(3)制瓷业:
五大名窑:
钧窑、官窑、汝窑、定窑和哥窑;
昌南镇在宋真宗景德年间改名为景德镇,成为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
(4)造船业:
以泉州的造船技术最为精良。
商业和海外贸易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商业城市:
开封和杭州;
农村的集市发展迅速。
2.宋代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政府设立了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3.北宋时,由于金属货币不足和流通不便(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它的产生和发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交子
第十一课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
城市的发展
到宋朝时期,市和坊的制度被打破,商业区和住宅区相互交错,商业城市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衣食住行
1.衣:
宋朝对服饰有严格限制,百姓穿衣以黑白两色为主;
后期穿胡服十分普遍。
2.食:
北方以粟麦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茶和酒是当时主要的饮料。
3住:
城市百姓以瓦房为主,农村百姓以茅房为主,贵族住宅相对华丽;
高脚的桌椅凳广泛使用。
4行:
牲畜,如马和驴;
轿子;
车子;
舟船。
市民文化和节日
1.市民文化繁荣的原因: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盛,市民阶层的壮大。
2.瓦子,又叫瓦肆和瓦舍,既是文艺演出的场地,又是商业中心。
瓦子立圈出来专供表演的场地,叫“勾栏”。
3.宋朝的节日:
春节、端午节、元宵节和中秋节等。
第十二课蒙古族的兴起了元朝统一全国
1.蒙古部落混战不已,1206年,杰出的首领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了蒙古国。
2.忽必烈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第二年以大都为都城,他就是元世祖。
3.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消灭南宋残余武装,实现了唐末以来国家的空前统一。
4.元军南下时,南宋的宰相文天祥奋起抵抗,最终英勇就义,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5.忽必烈强化君权的措施:
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别掌管政事、军事和监察;
在地方,设立行省;
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
在西南和西部少数民族区实行土司制度。
6.忽必烈重视农业生产,表现在:
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为牧场;
设立大司农司,督查农事,将“户口增,田野辟”作为考核官吏的标准;
又开凿和疏浚大运河。
7.元朝时,从波斯和阿拉伯等国家来到中国的人,长期和其他族通婚杂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第十三课宋元的科学技术
活字印刷术
1.隋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到了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和雕版印刷术相比,既省时又省力。
它的出现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
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与西传
1.战国时期人们就发明了司南,到了宋代,发明了便于使用的指南针,后来又发展为罗盘。
并用于航海和军事中,南宋时,阿拉伯人把它传入欧洲。
2.唐代文献中有关于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13和14世纪,分别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3.南宋时,出现管型射击火器-突火枪,元朝时,出现了金属做的火铳和火炮。
科技贡献
1.北宋科学家沈括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并创制出“12气历”,比英国类似的历法早了800多年,他是最早使用“石油”这一名称,并意识到石油用途和价值的科学家。
2.元朝时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编制了《授时历》,和现代通用的《格里高利历》相同。
第十四课宋元的文化艺术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成《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国的历史。
目的是总结经验,给统治者提供借鉴。
2.词在隋唐时已出现萌芽,到宋朝达到高峰,成为当时文学的主要形式。
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
(1)苏轼:
开创了豪迈奔放的词风,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2)李清照:
婉约派词人,生活在两宋之交,善于运用口语。
(3)辛弃疾:
继承了发展了豪放词风。
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3.元曲以杂剧和散曲为主,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王实甫虽不在四大家之列,但他的《西厢记》是影响力最大的作品之一。
绘画和书法
1.宋徽宗创制瘦金体书法。
2.宋朝的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都城东京的现实场景,展现了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是宋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
3.北宋书法四大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的赵孟頫书画双绝。
罗盘指南针突火枪
清明上河图
第三单元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明清
第十五课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明朝的建立和制度
1.1368年春,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他就是明太祖。
2.明朝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
(1)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在中央,取消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提高六部地位。
(2)制定《大明律》和《大诰》,完善司法制度;
(3)完善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体裁,写文章时从内容到思想要严格按照儒家观点,不得有个人见解;
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创新,它在隋唐时期和明清时期形式不同,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明成祖迁都北京和强化君权
1.燕王朱棣登基后,把北平改名为北京,并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有利于抗击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
2.明成祖强化君权的措施:
(1)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2)正式设立内阁,内阁成员在皇帝指挥下处理政务;
(3)重用宦官。
厂卫特务机构指的是明太祖设立的锦衣卫和明成祖设立的东厂和西厂。
第十六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
经营东北和蒙古地区
1.明成祖曾五次亲征漠北,有效制止了蒙古势力的南侵,保障了边境的安全。
2.明成祖在东北的特林地区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统辖东北地区。
3.戚继光抗倭,保障了东南沿海人民的生活了生产。
(倭指日本,倭寇是从日本来到中国的武士、浪人和商人;
戚继光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是一位民族英雄。
)
郑和下西洋
1.从1405到1433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远航,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明朝国威。
2.郑和能够下西洋的原因:
(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能负担得起巨大的消耗;
(2)拥有先进的造船技术(3)指南针运用于航海事业。
3.郑和下西洋的积极评价(影响):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加强了中国了亚非各国的联系;
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第十七课清朝的制度与政策
清朝的建立
1.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政权,国号金,史称后金(1115年,女真族的阿骨打建立金政权);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2.女真族名的演变;
靺鞨(唐朝时期)﹥女真﹥满洲﹥满族。
3.1644年,清军进占北京,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王朝(顺治帝时期);
清初几代皇帝吸取明朝灭亡的教训,执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局面。
君主集权的强化措施:
1.入关后,顺治帝设立内阁,并设立翰林院;
2.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3.雍正年间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集权达到了顶峰,从此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时被取消。
从海禁到闭关
1.清初,为切断海上抗清势力和东南沿海人民的联系,实行海禁,平定台湾后,解除海禁。
2.乾隆年间把通商口岸缩减为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由官府指定的广州十三行代理。
主要负责向外商征收关税,代为管理外商,并从事对外交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3.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
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根本原因: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具有封闭性和稳定性;
实行的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4.闭关锁国的评价:
带有一定的自卫意义(积极影响);
但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外国侵略势力,反而严重损害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从而使中国拉开了同西方的差距。
第十八课 清朝对边疆的经营
1.康熙帝3次亲征击败噶尔丹。
2.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1)确立了达赖喇嘛必须经过清政府册封的制度;
(2)设立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3)达赖班禅的继承依据金瓶掣签制度,由驻藏大臣监临决定。
3.乾隆帝平定了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新疆,由伊利将军统辖全境。
4.乾隆帝迎接土尔扈特部(漠西蒙古族)回归。
第十九课保卫国土奠定疆域
1.早在明末时,沙俄开始向东扩张,一直侵略到黑龙江流域,先后占据了尼布楚和雅克萨等地。
2.从1685-1686年,康熙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重创俄军,俄军被迫同意谈判。
3.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肯定了中国对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流域的全部领土拥有主权。
4.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清军打败郑氏军队后,清政府于1684年在岛上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1、三国时,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2、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与澎湖,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
3、清朝时清政府于1684年在岛上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这些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第二十课明清的科学技术
1.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6300多千米,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他是明王朝与蒙古族冲突的产物。
2.明清时期的紫禁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3.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写成了一部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4.明朝后期的宋应星是一位科学技术专家,他总结了当时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写成了《天工开物》,按照“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安排顺序,体现了作者重农工、重实学的思想。
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三百科全书”。
5.明末农学家徐光启写成农学巨著《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者。
第二十一课明清的文化艺术
1.明清时期,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高峰期。
小说出现的根本原因: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需要。
2.四大名著:
(1)《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所写,叙述了三国鼎立的故事,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和关羽等形象;
(2)《水浒传》,大约和三国演义同期,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现实;
(3)《西游记》,吴承恩以唐朝玄奘取经故事为基础来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4)《红楼梦》,清朝曹雪芹创作,叙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把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高峰,是四大名著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
3.绘画:
明初绘画有浙派和吴派之分;
清初画坛的代表:
石涛和朱耷为首的四僧;
清朝中期的代表:
扬州八怪。
戏剧:
汤显祖的《牡丹亭》。
4.《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成祖时期,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
《四库全书》成书于乾隆时期,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