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701712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11KB
心得体会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Word下载.docx
《心得体会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得体会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及滩区治理取得了很大成就,进行了4次堤防加高培厚,开展了河道整治及工程建设,开辟了东平湖、北金堤等分滞洪区,实施了滩区安全建设和“二级悬河”治理试验,研究了下游河道及滩区治理模式和补偿政策等。
然而,由于黄河水沙情势变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滩区治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级悬河”威胁防洪安全,影响滩区发展。
黄河下游不仅是“地上悬河”,而且是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
“二级悬河”的不利形态一是增大了形成“横河”“斜河”的概率以及滩区发生“滚河”的可能性,容易引起洪水顺堤行洪,增大冲决堤防的危险;
二是容易造成堤根区降雨积水难排,内涝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土地盐碱化加重群众土地改良负担。
滩区安全建设滞后,滩区群众缺乏安全保障。
长期以来,滩区安全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建设进度缓慢。
同时,撤退道路少、标准低,救生船只短缺,预警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就地避洪和撤退转移的需要,滩区绝大多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近年来河南、山东两省正在推进滩区居民搬迁,但仅是试点性质,受投资限制,搬迁人口较少。
滩区经济发展缓慢。
黄河下游滩区属于河道的组成部分,按照河道管理有关规定,滩区内发展产业受到限制,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生活贫困。
滩区经济发展与治河矛盾突出。
滩区群众为发展经济、防止小洪水漫滩,不断修建生产堤。
生产堤虽然可以减轻小水时局部滩区的淹没损失,但却阻碍了洪水期滩槽水沙自由交换,进一步加速了“二级悬河”的发展,大水时反而加重了滩区的灾情,更不利于下游防洪。
另一方面,为减少生产堤决口,地方政府对小浪底水库提出了拦蓄中常洪水保滩的要求,从而影响了水库防洪减淤作用的充分发挥。
下游洪水泥沙处理与滩区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黄河下游治理的瓶颈。
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相关研究
黄河下游长期以来以“善淤、善徙、善决”著称于世,历史上洪水泛滥频繁,两岸人民灾难深重。
人民治黄以来,对黄河下游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初步形成了以中游水库、下游堤防、河道整治、分滞洪区等工程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体系。
针对黄河下游滩区治理问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专家提出有关成果,2004年黄委先后在北京、开封召开了“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研讨会”,对黄河水沙变化、调水调沙与水库调度、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以及滩区政策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2007年启动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列“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战略研究”等有关专题,围绕宽河、窄河治理战略,生产堤废、留问题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宽河固堤、废除生产堤全滩区运用的治理模式,并以此形成了“稳定主槽、调水调沙、宽河固堤、政策补偿”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战略,并纳入《黄河流域防洪规划》《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得到国务院批复,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黄河下游河道和滩区治理的基本依据。
2012年,“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水沙调控技术研究及应用”,单独列“黄河下游宽滩区滞洪沉沙功能及滩区减灾技术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提出了未来宽滩区推荐运用方案,即保留生产堤,对于花园口站洪峰流量在6000立方米每秒以下的洪水,通过生产堤保护滩区不受损失;
对于花园口站洪峰流量超过6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全部破除生产堤,发挥宽滩区的滞洪沉沙功效。
2012年,宁远带专家考察下游河道,提出“稳定主槽、改造河道、完建堤防、治理悬河、滩区分类”的治理思路,该思路是通过采取措施稳定主槽、改造河道,建设二道堤防,并进行“二级悬河”治理,在新的防洪堤与原有黄河大堤之间的滩区上利用标准提高后的道路等作为格堤,形成滞洪区,当洪水流量大于8000立方米每秒时,可向新建滞洪区分滞洪,对滩区进行分类治理,解放除新建滞洪区以外的滩区。
2013年黄委联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单位,开展了“黄河下游河道改造与滩区治理”研究工作。
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方案
考虑新时期治水思路和滩区经济发展新要求,充分吸纳黄河下游滩区治理成果,结合黄河水沙、防洪条件变化以及滩区治理面临的问题,经研究分析,提出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方案。
方案的主要依据。
①我国对各类防护对象实施按洪水标准设防。
②黄河下游滩区的功能是行洪、滞洪、沉沙,为适应黄河多泥沙的河流特性,下游的河道形态是上宽下窄(最宽处达24千米,最窄处275米),河道比降是上陡下缓(河南河段约为0.02%,山东河段约为0.01%),排洪能力上大下小(花园口22000立方米每秒,孙口17500立方米每秒,艾山11000立方米每秒)。
利用宽河段滞洪(超过滞洪能力时启用分洪区)处理洪水,利用广大滩区沉沙落淤(较高含沙量洪水上滩落淤后,较低含沙量水流沿程演进归槽,适应山东河段比降缓输沙能力弱的河道特性),据此,广大的滩区既是处理洪水泥沙的重要场所,又是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
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国家重要战略。
方案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和绿色发展理念,在保持下游河道“宽河固堤”的格局下,针对黄河水沙情势变化及治理工程开发布局,通过改造黄河下游滩区,配合生态治理措施,形成黄河下游居民安置、高效生态农业及行洪排沙等不同功能区域,实现滩区“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换”,保障黄河下游长期防洪安全,构建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推动滩区群众快速脱贫致富。
方案思路。
结合黄河下游河道地形条件及水沙特性,充分考虑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滩区进行功能区划,分为居民安置区、高效农业区以及资源开发利用区等;
利用泥沙放淤、挖河疏浚等手段,由黄河大堤向主槽的滩地依次分区改造“高滩”“二滩”“嫩滩”,各类滩地设定不同的洪水上滩设防标准,不达标部分通过改造治理达标(具体设防流量标准可结合不同河段上滩流量综合分析确定)。
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方案既保留了黄河下游滩区水沙交换和滞洪沉沙功能,又解决了滩区群众的安全和发展问题,对保障黄河长期安澜,促进滩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群众脱贫意义重大。
实施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的意义
一是新时期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的重要方向。
黄河治理与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背景等密切相关。
2012年5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指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黄委党组提出了“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促进流域人水和谐”的治黄思路。
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就是把滩区治理放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去谋划,让滩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需求,打造绿水青滩,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更好地造福滩区和沿黄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实现滩区人水和谐共生,实现滩区及两岸经济社会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是新时期黄河下游治理的重要方向。
二是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2011年以来,国务院陆续下发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等,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重点培育休闲度假游等特色产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黄河中下游沿线生态廊道……在符合有关法规和黄河防洪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发展旅游、种植等产业,打造集生态涵养、水资源综合利用、文化旅游、滩区土地开发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带”。
黄河下游滩区土地、光热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落后。
滩区区位优势不仅无法发挥,而且受其所困,经济发展总量和质量远落后于周边地区,拖累中原经济区加快建设的步伐。
实施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将根据不同滩区区位优势,突出防洪安全的保障作用,积极发展休闲旅游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开发利用好滩区土地和黄河水资源,调整传统小农经济结构,促进滩区经济快速发展,构建区域发展的生态屏障,是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是精准扶贫,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施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实施滩区扶贫搬迁,开展堤河及低洼地治理,调整生产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和高效农业,从根本上解决滩区群众脱贫致富问题,是统筹沿黄两岸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滩区民生、缩小滩区与周边发展差距、促进滩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滩区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密切结合,促进区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途径。
四是维护黄河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的根本途径。
黄河下游滩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河道治理由河务部门负责,滩区安全与发展由地方政府负责,目前涉及滩区治理的规划基本都是立足于解决洪水、泥沙问题,涉及解决滩区经济发展问题的较少。
要破解治河与滩区发展的矛盾,推动滩区治理不断前行,就需要转变治河思路,重视滩区的社会属性,把治河与解决滩区群众最为关心的安全与发展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方案,维持了黄河下游河道“宽河固堤”的治理格局,保留了黄河下游滩区水沙交互和滞洪沉沙功能,洪水泥沙问题得到控制,同时紧抓国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历史机遇,合理开发和利用滩地水土资源,通过对滩区功能区划,修建人工湖泊或生态湿地,种植农作物等,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促进滩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实现治河与惠民的双赢。
建议尽快开展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方案研究工作,全面调研下游滩区经济、人口及生态指标的本底值,研究下游滩区功能区划分、滩区生态治理模式、滩区再造方案、治理措施及治理效果评价、安全与保障措施等关键问题。
同时,在下游不同河段选取典型滩区试点,深入研究并编制试点河段实施方案,开展治理试验,探索经验并逐步向全下游河道推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得体会 黄河 下游 再造 生态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