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课程试题库王清霞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698131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1.06KB
第七章课程试题库王清霞Word格式.docx
《第七章课程试题库王清霞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课程试题库王清霞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课程实施
D.课程设计
10.学校教育的基础是(D )。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11.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C )。
A.杜威
B.叶圣陶
C.贾克森
D.苏格拉底
12.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A )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13.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 A)。
A.学科中心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
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核心课程和广域课程
D.接受课程和发现课程
14。
有学者说:
“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D)。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5.综合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
A.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16.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D.融合课程
17.下列选项中,与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不一致的一项是( A)。
A.重视课程内容的功能化、分科化
B.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C.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D.重视个别差异
18.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程类型属于( B)。
C.学生课程
D.教师课程
19.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具备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D )。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20.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A)的问题。
A.现代化
B.综合化
C.系统化
D.理论化
21.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是(D )。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22.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C)。
B.社会课程
C.学校课程
D.特色课程
23.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C)。
A.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24.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C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D.基础型课程
25.从课程的任务来看,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C )。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地方课程
26.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D )。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B.综合课程和单一课程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7.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A )。
28.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C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29.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A )。
30.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 B)。
3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A )。
A.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D.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32.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B)。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33.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B)。
A.教学计划(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C.教学目的
D.教学目标
34.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 )。
A.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35.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 )。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36.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B )。
A.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C.教育目的
D.教育政策
37.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C )。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38.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C)。
A.课程目标
B.教学大纲
C.课程计划
39.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B )。
B.课程实施
C.教学任务
D.课程评价
40.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D )。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
41.教材的主体部分是(C )。
A.讲授题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42.关于新课程的理念说法不科学的一项是(A )。
A.小学阶段以分科为主,中学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为主
B.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C.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D.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43.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C )。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44.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 )。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45.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A )。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46.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C)。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47.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C)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8.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A )。
A.教学计划要-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D.知识-经验-活动
49.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D)。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
50.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D )。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
51.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评价模式是(A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D.以上都不对
52、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D)
A、活动课程B、潜在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
53、课程论研究的是(C)的问题
A、为谁教B、怎样教C、教什么D、教给谁
54、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B)。
A、克伯屈B、杜威C、卢梭D、福禄培尔
55、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D)
A课程分类B、课程评价C、课程实施D、课程设计
56、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C)
A、杜威B、叶圣陶C、贾克森D、苏格拉底
57、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A)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
58、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A)
A、学科中心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核心课程和广域课程D、接受课程和发现课程
59、有学者说“无论我们选教何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D)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0、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具备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D)
A、读、写、画B、读、画、算C、画、写、算D、读、写、算
61、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A)的问题
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
62、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63、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C)
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D、特色课程
6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C)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65、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A)
66、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B)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67、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B)
A、教学大纲B、课程计划C、教科书D、课本
68、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B)
A、教学计划(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C、教学目的D、教学目标
69、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
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70、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B)
A、课程计划(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C、教育目的D、教育政策
71、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D)
A、安排课程表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D、组织教学活动
72、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D)
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C、生理适宜原则D、课程是活动
二、填空题
1.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是(课程)。
2.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改革)。
3.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叫(课程理论)。
4.课程目标的依据有三个方面: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5.在泰勒“课程原理”的四个阶段中(确定课程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6.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创立了“设计教学法”,它分为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
7.根据课程任务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8.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
9.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10.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儿童))。
11.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潜在/隐性)课程。
12.(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13.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14.(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15.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16.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层次,课程类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17.拓展课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18.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19.课程文件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20.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
21.教科书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22.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23.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和其他或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24.教科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两种,通常采取的方式有(直线式)式和螺旋式。
25.我国小学课程设计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26.在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及(基础因素)三方面的影响。
27.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28.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29.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了(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0.(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31.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
32.(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的问题。
33.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和专业教育。
34.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35.教学计划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
36.安排课程表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37.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
38.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属于课程评价的(目的游离评价)。
三、判断题
1.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对,300)
2.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否定教育过程本身的价值。
(错,303)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课程的含义?
2.什么是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的形式是什么?
3.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4.简述现代课程观的基本内涵。
5.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6.制订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7.什么是课程设计?
其意义是什么?
8.小学阶段课程性质的特点是什么?
9.教科书有哪些作用?
10.教师怎样才能正确使用教科书?
11.简述当代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2.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13.课程计划对教师有何指导意义?
14.简述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15.如何正确实施课程评价?
16.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五、论述题。
1.论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论述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作用。
3.试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4.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杜威于19世纪末创立的学校)中,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校舍、购置学校的设备,也模拟社会上的商业活动在学校里开设商店,进行简单的买卖活动。
他们课程的相当一部分,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探究学习。
这个学校的活动,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5.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六、名词解释
1.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2.课程类型:
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3.学科课程:
是按照不同的学科划分门类,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的课程。
它是使用最广泛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的文化精华。
4.活动课程:
也称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是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5.基础型课程:
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6.拓展型课程:
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7.国家课程:
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8.地方课程:
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9.学校课程:
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10.显性课程:
也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其主要特点是计划性。
11.隐性课程:
也称潜在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12.课程目标:
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13.教学计划:
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14.课程计划:
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对学校的教学、生产活动和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具体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15.课程标准:
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16.教材:
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17.教科书:
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
它以精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的阐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18.课程资源:
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包括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具体包括教材、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19.课程实施:
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0.教学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21.课程评价:
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
四、简答题答案
1.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对其含义应做如下理解:
首先,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其次,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再次,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
2.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3.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他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其中课程设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确定教育目标:
泰勒认为目标的确定须以广泛的教育哲学为指导原则,主张通过三个来源来确定,即学习者本身,当代校外生活和学科专家的建议。
(2)选择学习经验:
所选经验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有助于获得各种知识的原理、原则、实验、事实等;
有
益于发展学生的社会态度和兴趣。
(3)组织学习经验:
学习经验的组织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不断重复练习和继续发展的机会;
后一经验须在前一经验的基础上拓宽和深化;
注意学习经验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学生行为与所学内容的统一和连贯。
(4)评价学习经验:
评价学习经验包括教育方案实施前、后的两次评价,并对评价结果作恰如其分的解释。
4.进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出如下六种趋势: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的会话本质;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空元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5.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6.制订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学生的研究。
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将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
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
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课程 试题库 王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