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691842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32KB
县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县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坚持提高效益与提升质量相结合。
紧抓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医药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落实国家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安全。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县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医药健康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促进,产业格局更趋合理;
中药材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
骨干企业竞争实力明显增强,产业集聚水平大幅提高;
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成为省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区域。
全县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医养结合形成规模;
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医药成本医疗费用有效降低。
二、主要任务
(一)做大做强中药材种植业,打造道地中药材品牌
1.加快药源基地建设步伐。
以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品种提纯复壮为重点,坚持品种繁育与野生驯化相结合,科研、生产、经营并重,加快品种选育和种源基地建设,全面推行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中药材质量水平。
用足用活现有政策措施,加大中药材种植扶持力度,把中药材种植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纳入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生态屏障保护等项目支持范围,推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
2.加强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壮大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种植示范基地。
依托华瑞农业、宏泰药业、本草源生物科技等中药材加工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订单种植,重点在沿山片区建设板兰根、甘草、黄芪、柴胡、孜然、王不留行等特色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积极培育发展中药材产业链。
采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中药材种植“订单式”生产和企业上下游一体化经营。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资金导向作用,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3.提升中药材加工生产能力。
鼓励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改进工艺和设备,消化优势道地中药材品种原料。
提升中药材仓储、养护等管理水平,切实解决虫蛀、霉变等问题。
采取多种形式,调动社会资本建设中药材储藏设施,形成加工中药材龙头企业集群,全面提升中药材加工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大力发展药菜两用蔬菜加工产业。
各乡镇在规划蔬菜产业发展时要将药菜两用蔬菜作为重点产业来抓,结合实际,合理确定种植品种。
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围绕药菜两用蔬菜开发相关产品,提高药菜两用蔬菜附加产值。
牵头单位:
县农委、县林业局
配合单位:
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食药监局、县卫计委、各乡镇。
(二)加快中医药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竞争力
1.依靠科技研发新药产品,推进中药现代化。
坚持注重品牌、提升品质、扩大品种、持续利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和挖掘中药材资源固有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加强道地药材作用机理、生产特性及标准化研究,以及中医药领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围绕板兰根、甘草、黄芪、孜然、王不留行等优势品种,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发挥全县中药材产业园优势,推进优质中药材种植规模化、规范化和加工一体化建设。
鼓励药品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医疗机构联合攻关,建立多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的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
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中药新制剂开发。
积极打造区域生物医药基地,鼓励药品生产企业围绕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全过程,推广应用基因工程、生物催化、生物转化等绿色制造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构建符合国家规范、开放共享的新药筛选、安全性评价、临床评价、制药工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2.加强保健食品及药食同源中药材的开发利用。
积极争取陇药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鼓励和扶持相关企业开发药膳、保健食品、药食同源中药材产品。
争取将地产甘草、板兰根等中药材纳入国家药食同源管理目录或申报为新资源食品,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开发食疗、保健、养生、康复产品。
鼓励扶持社会机构开展推拿按摩、艾灸拔罐、药浴熏洗、贴敷刮痧等养生保健服务和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服务。
加大药食同源中药材的研究开发,积极开发涵盖食品、化妆品等日化用品的系列产品,提高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3.推动中医药产业品牌化发展。
引导和鼓励中医药企业进一步加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经营战略,积极培育、申报、认定国家发明专利、中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等;
充分发挥我县被省农牧厅确定为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委会命名为“中国板蓝根之乡”的品牌优势,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较强的知名品牌和行业龙头企业。
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引导和促进中医药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和品牌竞争力,支持企业开展品牌价值评估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中医药产业品牌影响力。
县工商质监局、县科技局
县食药监局、县卫计委、县工信局、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
(三)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推进绿色改造升级
1.规范药材生产企业生产行为。
按照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副产物综合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污染物综合治理的绿色制造和循环生产模式,实施中医药标准化提升工程,运用中药材现代化科学检测技术,推动开展中药制品和大宗道地药材标准升级,增强标准的适用性、配套性和针对性,提升药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强化药材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建立可查、去向可追的药品生产销售一体化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2.健全药品质量监管体系。
建立药品风险排查机制、风险管控机制和风险应急机制,实施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精准监管,强化药品生产经营管理事前预防、事中事后动态监管,实现药品安全全程无缝监管。
加快基层药品监管机构规范化建设步伐,加强基层药品__队伍建设,提高药学和法律专业人员比重,实现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和风险信息分析评价全覆盖。
推进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逐步建成横向联通、纵向联动的投诉举报系统、审评审批系统、药品稽查系统。
加大企业违法行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生产经营。
加强医药广告发布审查,严肃查处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净化医药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营环境。
县食药监局
县工商质监局、县卫计委、县文广新局、县公安局
(四)统筹资源优势,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1.推动医药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以创建全省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县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统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优势资源,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业态丰富、结构合理的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开展针对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老年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提供的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临终关怀服务。
鼓励发展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的护理服务,大力开展中医医疗、保健、康复和治未病服务。
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支持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机构将康复护理延伸至居民家庭,逐步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2.发展中医药生态养生保健旅游。
围绕全市创建全省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要求,打造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特色基地,支持企业开发优质、安全、养生的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用品、药膳美食等,围绕医食养生、中医药康体养生、温泉养生、中药材香草花卉养生等项目,积极推广开发推拿按摩、针灸拔罐、熏洗药浴、温泉疗养、药膳食疗等可体验、可消费的养生保健产品,打造中医药保健养生旅游服务品牌,使养生保健产品进景区、进宾馆、进餐馆、进乡村,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游客消费需求,推进中医药与养生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依托227线观光游览线、乡村旅游文化示范点、方舟水世界和扁都口景区,开展养生休闲、健康饮食和养老服务,把健康养生融入旅游体育产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以山地户外运动、自行车和自驾旅游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养生保健旅游。
逐步构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网络,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加大中医药健康旅游宣传推广,推出一批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精品线路和健康旅游产品,打造一批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中医药养生保健产品开发等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推进中医药与养生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3.推动健康服务多样化发展。
积极开展健康体检及咨询服务、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服务,加强各类健康体检、咨询机构和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融合建设,引导体检机构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建立健全健康保险服务机制,加大健康保险产品创新力度,为参保对象提供多样化选择。
加快健康养老、医疗保险、健康体检等服务行业发展步伐,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健康保险服务体系。
县卫计委、县民政局
县旅游局、县文广新局、县教体局
(五)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同步发展,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1.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奖惩制度,加强诊疗行为管理,防止过度医疗等不规范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并主动向患者提供处方,保障患者的购药选择权;
推进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设备共享,推动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完善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等方面对所有医疗机构同等对待,加快形成多元化医疗服务格局,扩大患者选择权。
推动医师多点执业,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快落实分级诊疗。
到2020年,力争全县医疗服务综合能力进入全省县区前列。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实施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结合医药分开,加快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推动分级诊疗、中西医同病同价和医师多点执业,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加强价格、招标采购、医保政策衔接,推动药品价格形成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价格__,防止药品价格虚高和过度医疗。
完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逐步扩大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及使用范围。
建立健全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控制临床不合理用药行为,促进基本药物和常用低价药品优先使用。
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促进新药(医疗器械)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提高医保报销比例。
健全大病保障政策,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满足社会多样化健康保障和医药产品需求。
3.开展智能化医疗服务。
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计划,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推进居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互联网在线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等便民服务,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拓展和完善现有设施资源,推进以全员人口数据、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建设,畅通部门、区域、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通道。
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面向基层开展病理诊断、影像诊断、专家会诊、监护指导、手术指导等远程医疗服务,加强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协同应用。
到2020年,跨部门、跨区域的医疗、医药、医保、健康等领域数据融合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县卫计委
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工信局
(六)发展现代医药物流,着力构建医药诚信体系
1.建立现代营销模式。
建设药品流通大健康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融合线上线下功能,开展药品配送和医疗健康管理服务。
推动优势企业开展零售连锁经营,统一采购配送、质量管理、服务规范、信息管理和品牌标识,提高连锁药店规范化、规模化经营水平。
依托生态工业园区“西部药都”及洪水镇、三堡镇、新天镇中药材批发市场,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配送和仓储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中药材期货市场。
加快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完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立现代医药流通体系,推动大型企业联合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覆盖城乡的药品流通配送网络,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推动中小流通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做精做专,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
2.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健全医药诚信管理机制,改善市场诚信环境,整合现有信用信息资源,建立医药研发、生产和流通企业信用记录档案,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并依法及时在“西部**”网站、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开。
依法制定信息收集、评价、公布等制度,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依法加大对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
加快企业信用与商品质量保险体系建设,探索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强制商业保险,强化企业自我约束。
引导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制定考核评价制度,开展守信承诺行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县商务局、县工商质监局
县工信局、县食药监局、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
三、加强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立足区域医药产业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将医药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促进医药产业发展议事协调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眼产业长远发展,统筹推进药材种植、医药制造、医药流通、医药科研、药品监管以及医药改革、健康医疗、养生旅游等医药产业发展。
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全县医药产业发展实际,结合部门职责和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要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推动中医药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扶持力度。
认真落实医药产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利用奖励引导、资本金注入、应用示范补助等方式,支持医药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平台、产业服务平台等应用示范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
整合部门现有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动作用,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医药企业做大做强。
积极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扶持具备医药创新发展能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联盟发展。
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贷款、企业兼并重组、小微企业发展、研发费用扣除、引进重大装备关键设备,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向创新人员转增股本、奖励科技成果转化股权等税收优惠政策。
贯彻落实孵化器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支持投资医疗健康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建设发展资金。
积极培育成长性好的医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引导符合条件的医药健康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进行融资,推动企业扩大直接融资比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资产负债率,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以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医药企业和重点产业链延伸项目,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带动全县医药产业提档升级。
对投资建设综合性现代医药物流园区、养生养老场所、大型医疗服务机构的,在享受已有优惠政策的同时,按照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规定优先保障土地供应。
(三)加强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医药产业人才评价、流动、激励、保障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支持职业学校培养栽培种植、制药制剂、医药物流与营销、医药电子商务、老年护理、健康管理、养生旅游管理、对外交流等与中医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复合人才。
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
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人才、专利、技能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和股权激励机制,形成“团队+技术+资本”的引智新模式,充分调动各层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医药产业引进的符合相关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优先推荐入选人才计划,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持续开展省、市级名中医和县级名医名科评选认定工作。
依托国家和省级医药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培养本土化医药创新创业人才梯队。
(四)加强协同监管。
加快构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健全药品价格监测体系,重点监测竞争不充分药品的价格行为,对价格欺诈、价格串通和垄断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完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医药企业沟通机制,构建全社会共治的监管格局。
遏制部分原料药包销垄断现象,加大查处力度,防止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垄断行为,保障药品正常供应,使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
(五)完善推进机制。
建立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评估乡镇、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健全考核评估和监督检查机制,适时组织专项督查,对执行不到位、进度迟缓、敷衍塞责等__、慢作为现象,依法依规问责,确保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全面落实。
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专项行动计划,加强督查指导和跟踪调度,发现重大情况和问题及时向县政府报告。
探索建立医药产业发展评价体系,支持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开展产业运行监测分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行业信息发布,及时整顿规范医药市场,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促进 医药产业 健康发展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