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教学实施.docx
- 文档编号:17666746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6.44KB
第六章教学实施.docx
《第六章教学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教学实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教学实施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APP/教学实施
第六章 教学实施
第一节教学概述
考点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考点二、教学的地位与特点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
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教学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第二,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
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
第三,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
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课前准备、上课、作业练习、辅导评定等都属于 教学活动。
考点三、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系统。
它是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揭示了学科研究对象的规律性,反映了科学文化发展的现代水平。
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而基本技能,则是指各 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智力,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
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创造能力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高级形式,而且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决心的体现。
只有注意发展性教学,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维操作,
进行推理、证明,去解决创造性作业,才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人们的智力是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和个人努力三者相互作用的产物,但对小学生来说,教学对他们的智力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教学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也要关心学生身心的平衡发展,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 和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增强体质、促进发展。
所谓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 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教学特别要注意教学卫生,要求学生在坐、立、阅读、 书写和其他学习活动中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护学生的视力,防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 有规律有节奏地学习与生活,保持旺盛的精神,发展健康的体魄。
考点四、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通过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 则,教育质量就能提高,反之,教育质量就必然下降。
因此,要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优质人才,就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第六章 教学实施
第二节 教学过程
考点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即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 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
考点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一般来讲,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实际上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在于: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 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
具体表现为:
1.认识的间接性
学生认识的客体是教材,教材是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即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
学生是通过认识教材来最终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
2.认识的交往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学生的认识如果离开了师生在特定情境和为特殊目的进行的交往,教学活动 的概念就可以扩大到生活教育的领域。
3.认识的教育性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认识是发展的,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
4.有领导的认识
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领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
考点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规律,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的是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
直接经验就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就是指他人的 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此外还包括以各种现 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如磁带、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
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组成课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率地 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客观世界,续开拓新的认识领域。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原因在于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是以抽象的文字符号表示的,是前人 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概括,而不是来自学生的实践与经验。
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 用学生已有经验,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有的感性认识,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
向学生介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就是把心智操作的方式教给学生。
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 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自己潜在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
认识能力具有普遍的迁移价值,它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质量,推动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而且有利 于促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完全的知识。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 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
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 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
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 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要善于体验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出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善于引 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 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获得理想的发展与进步。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
首先,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都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基础。
其次,知识学习的本身是艰苦的劳动,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引导他们将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祖国前途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给学生的学习以巨大的推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保证。
(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是 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这会使思想品德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不仅不利于学生品德的提高,而且还影响系统知识的教学。
二是 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的教育性必须要经过教师给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必须 通过启发、激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时,教学的教育性才能得以实现。
在教 学过程中要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六章 教学实施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方法
考点一、教学原则
考点二、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考题预测】
15.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的( )。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二)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定义:
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讲述:
教师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作系统叙述和形象描绘的一种讲授方式。
一般在人文学科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
又分为科学性讲述和艺术性讲述。
讲解:
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
一般在自然学科教学中运用较多。
讲读:
教师把讲述、讲解同阅读教材有机结合,讲、读、练、思相结合的一种讲授方式。
一般用于语文、外语教学中,也可用于数理化学科教学。
讲演:
以教师的学说或报告的形式在较长的时间里系统地讲授教材内容,条分缕析,广征博引,科学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讲授方式。
因为讲演时间长、知识面涉及广、 难度大,主要运用于大学教学中,中小学中较少运用。
优缺点:
能在短时间系统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运用的基本要求:
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 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
第二,注意启发。
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
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 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第三,讲究语言艺术。
力图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 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单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第四,要组织学生听讲。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
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 话两种。
运用谈话法,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这是谈话法的前提。
优点:
能照顾每个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谈话直接了解 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
运用的基本要求:
第一,做好提问准备。
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准备好谈话的问题、顺序,如何从一个问题引出和过渡到另一个问 题。
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 而异。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
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对 直观教具观察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思考,研究或矛盾的所在,因势利导。
让学生一步 一步地去获取新知。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优缺点:
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但是运用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一定的理解力,因此在高年级运用较多。
运用的基本要求:
第一,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
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抓好问题是讨论的前提,问题要 有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有讨论、钻研的价值。
第二,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围绕中心议题发言。
第三,在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
讨论结束前,教师要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 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错误、片面或模糊的认识。
以疑难和争论的问题,教师尽力 阐明自己的看法,但要允许学生保留意见。
(4)读书指导法
定义: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教师通 过读书指导法,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让他们学会自己按照方法来读懂 课文,感受语言。
运用的基本要求:
第一,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第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第三,加强评价和辅导;
第四,1.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2.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
练习的种类很多。
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
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 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为:
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运用的基本要求:
第一,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这样能防止练习中可能产生的盲目性,从而提高练习的自觉性。
第二,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第三,严格要求。
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
要求学生一 丝不苟、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达到最高的水平,具有创造性。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一般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运用得较多。
实验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运用的基本要求:
第一,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
第二,做好实验的组织和指导。
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
教师可以在实验前示范, 也可以在学生实验后总结性示范。
第三,做好实验小结。
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要求所有学生都亲自操作;及时检查结果,要求学生按照规定写出实验报告。
(3)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这 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等。
运用的基本要求:
第一,做好实习的准备;
第二,做好实习指导;
第三,做好实习总结。
(4)实践活动法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学生的参谋或顾问,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
3.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法定义: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般包括对自然 地欣赏、对人生的欣赏和对艺术的欣赏等。
(2)情景教学法定义: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创设的情景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在线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等。
5.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最后得出原理。
它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倡导的。
第六章 教学实施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
考点一、课堂教学组织的含义
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定义为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 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考点二、课堂教学组织的类型
(一)个别教学制
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 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 学生均按教师要求进行复习或作业。
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 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所以,在个别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努力的程度不 同,即使是同时上学启蒙的学生,他们各自的学习进度也会有很大差别。
但采用个别教学,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是很有限的。
这种个别教学形式在古代学 校中普遍推行是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的。
(二)班级授课制
1.定义
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的一 种教学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标志: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 课制作了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3.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
(2)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
按时授课。
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个单位时间称为课时,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
4.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1)优越性
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由于班级是按年龄、程度编排,由教师根据统一的教材对全班进行教学,各门学科均按照一定的教学时间表有计划地、轮流交替地进行, 因此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来看,它都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系统的学习人类丰富知识体 系的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形式。
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面 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
它保证了在整个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自始至终在教师的直接指 导下进行。
第三,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班级授课制是分班进行教育的一种集体组织形式。
由于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同、程度相近,因此集体成员彼此之间在学习上、思想上遇到困难和 问题时,有利于开展讨论,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第四,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开设了德、智、体等方面的课程,由 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讲授。
学生可以受到完整的教育,学到系统的知识,身心得到全面 发展。
(2)局限性
第一,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5.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1)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辅导一般是在学生已有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复习、预习和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深入学习,发现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向老师请教,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主要是通过个别答疑、对个别学生的课外作业和课外阅读进行指导等方式来进 行的。
它既可以在课内实施,也可以在课外进行。
个别辅导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 对教材的复习和预习中发现的问 题的辅导,目的是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 对学科内容相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的辅导, 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
(2)现场教学 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陶冶品德。
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6.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它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教室和教学设备等。
复式教学是由于一定地区的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或不平衡而产生的,它利于普及教育。
复式教学的特点是:
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
由于学科头绪多、讲课时 间少、教学任务重、备课复杂,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处理等有 更多的要求。
(三)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按学生能力或学生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教学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