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7666464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8.88KB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岳阳楼》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5分钟)
播放视频《杜甫很忙》导入新课。
是啊,杜甫真的很忙,不光光忙着被现代的熊孩子们恶搞。
杜甫年轻时,忙着憧憬未来,心怀梦想,阔步走向盛唐;
杜甫中年时,当理想照进现实,等待他得却是处处碰壁,即使如此,他从未放弃对大唐的热烈颂扬;
就这样,他一直忙到了大历三年(公元768年),这个时候,杜甫已经57岁了,距离他人生的终点不过两年光阴,此时,他又在忙什么呢?
我们一起走进《登岳阳楼》,来看看诗人的晚年景象。
【过渡】古人云:
书读百变,其义自现。
可见读,太关键了。
大家先凭着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品读。
二、朗读背诵(10分钟)
1、自由品读。
2、学生个别读。
【教师作诵读提示】
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缓慢些。
首联从"
昔闻"
到"
今上"
长达数十年,已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可能正如仇注所云"
喜初登也"
.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
日夜浮"
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
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
.这是为下文蓄势。
下面两联说感慨,要用深沉的语调读:
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
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3、学生朗读背诵。
先教师范背,再学生个人朗读,集体齐读,试背。
三、置身诗境(15分钟)
1、探究诗情,每组一句按照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慕名已久、向往之久
夙愿得偿,幸事一件
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
"
昔"
与"
今"
之间,未简单的以"
喜"
"
悲"
之词加以填充,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回味。
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
诗人青年时代当值"
开元盛世"
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
祖国山河残破,疮疾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
——宋
刘须溪
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
——明 王嗣奭【shì
】
坼"
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hōng】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
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
——
一派壮阔的图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气势磅礴,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这样来描写洞庭湖,有人以为过于夸大,"
于事理未当"
像是写大海而不是写湖(见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
实则此评未免拘泥。
须知诗歌不同于科学论文,是容许使用夸张来充分表现视觉(或听觉)形象,以畅快宣泄作者的意兴与情绪的。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老病"
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两年,身体衰弱不堪——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无一字"
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
有孤舟"
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
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和无边的宇宙"
对应"
的是什么呢?
是一个极为渺小的"
有限"
之身,
是"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的行吟者,
是被命运抛弃于苍茫湖水之中的如此穷愁潦倒的一个孤魂。
缺衣乏食,居无定所,得不到亲友的慰藉,连一个赖以承受痛苦的正常的身体都没有。
飘零、孤寂、衰老、贫病,一个活人生存所需的空间萎缩到不能再萎缩。
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
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
——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
上联展现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画出水上的一点孤舟。
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
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
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
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互为表里,故虽悲伤却不消沉,虽沉郁却不压抑。
2、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画面描述出来?
(四个大组,每组承担一句,依次接龙)
教师预设:
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
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
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
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
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本阶段板书内容
景
情
洞庭水、岳阳楼
百感交集
吴楚、乾坤日月
豁然开朗
孤舟
孤苦无依
戎马
关山
涕泗流
壮志难酬
四、自主赏析(10分钟)
宋人方回曾登上岳阳楼,见右壁写杜甫的《登岳阳楼》,左壁写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诗,他说:
岳阳楼天下壮观,孟杜二诗尽之矣。
又说:
后人不敢复题矣"
下面请赏析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比较与本诗的异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背景点击】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五、学生小结:
(3分钟)
1、杜甫其人其诗……
2、赏读诗歌的方法……
3、关于网络恶搞……
六、课堂小结(2分钟)
《登岳阳楼》写于杜甫生命的末端。
登上岳阳楼,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了。
可这次却不是专为游玩而来,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经过,诗人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了,而是拖着贫病衰老的残躯——"
非"
比啊!
想到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到"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用语的巧妙。
洞庭湖愈壮阔明朗,诗人的心情就愈黯淡凄凉,因为登楼远眺的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北方的战事,已经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于是,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使得他老泪纵横,久久低回。
诗人凭轩远望的形象是衰弱的,却也是高大的。
他那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着我们。
多媒体显示: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别林斯基)
孟子曰: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最后我还是想说,杜甫真的很忙,一直很忙,可是从来不是为自己。
希望在座各位,也可以向杜甫看齐,在将来不仅为自己而忙,为利益而忙,也为国家而忙,为道义而忙。
忙,并快乐着。
七、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所掌握的鉴赏方法,赏析《旅夜书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岳阳楼 岳阳楼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