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魏晋南北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664895
- 上传时间:2022-12-08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57.75KB
第三编魏晋南北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三编魏晋南北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编魏晋南北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失去了统治人心的力量,但仍然是社会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玄学的核心是与儒学相对立的老庄学说,但不完全等同于先秦时期的老庄哲学。
而是经过一些学者的补充、改造、阐释之后的一种新的哲学。
它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抽象思辨哲学。
其主要内涵是关于人和自然以及天人关系的讨论。
玄学的有与无、言与意、名教与自然等的思辨哲学的发达,动摇了两汉以来经学独尊的地位,淡化了文人以从政为人生归宿的意识,使老庄哲学第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完成了他对古代文人的思想启蒙,导致了人的自然心性的解放和文学创作的心理自由,对魏晋文人的价值观念、思想作风、人生态度、审美意趣乃至文学的风格,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此外,玄学论证的另一些重要命题,如才性的离、合、异、同,声之有无哀乐等的讨论,更使文学艺术由两汉以来只注重经国治世而转向人格的内省与表现。
诸如神笔、神情、神隽(juǎn)、神貌、神明、风姿、风神、风韵等概念的提出表明人的个性气质以及与此相关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乃至遗形写神等美学要求和创作方法,已受到人们空前的重视。
阮籍、陶渊明的诗歌,《世说新语》对人物画龙点睛式的传神之笔,东晋绘画实践与绘画理论的突破,无不表明古代文学艺术的美学追求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清谈由玄学而来。
所谓“清谈”,即不务实际(社会、时代、时务)的谈玄论道。
玄学家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举止和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旷达、清高、风度,是一种崇尚虚无,空谈玄理的风气。
这种风气的产生,一是因为哲学的思辨而来,二是为了逃避杀身之祸。
这种“清谈”对后世确实产生过一些消极作用,即所谓“实干兴邦,清谈误国”。
但在当时,魏晋士人谈玄论道,其语言的机智促进了文学的发展,还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佛学从东汉传入中国,当时尚无多大影响。
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才发展起来。
佛经的翻译、洞窟的开凿达到极盛的情况。
这对此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佛经的传入和佛经的翻译影响了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为魏晋南北朝营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气氛和土壤。
当时文人与佛教的关系也相当密切。
许多文人或与佛教徒交往,或笃信佛教。
佛学具有哲学和神学两方面的内容。
它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颇为精致,与老庄哲学有相通之处,因而受到士人的喜爱。
东晋时,佛学与玄学相辅而行,僧人参与清谈,士子研究佛理,成为一时风尚。
佛教很快成为一种普遍的信仰。
佛教的盛行,带来了它所特有的艺术。
佛经中包含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这对叙事文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
如敦煌壁画中“割肉贸鸽”的佛经故事:
一只小鸽被老鹰追得走投无路,逃到尸毗王(佛的前身)怀中求救,尸毗王对鹰说:
“你不要吃这个鸽子。
”鹰说:
“我不吃它我就要饿死,你为何不怜惜我呢?
”尸毗王于是用一杆秤,一端是鸽子,另一端是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企图用自己的血肉换取小鸽子的生命。
奇怪的是,他把自己的整个股肉、臂肉都割尽了,仍没小鸽子重;
当他用尽全部气力把整个自己放在秤盘上,即用自己的生命来做抵偿,结果这时大地震动,鹰和鸽子都不见了。
原来这是神来试探他的。
这种佛经故事实际上是现实社会的曲折反映。
现实社会充满着悲伤、痛苦、恐怖、牺牲,人们只能从佛教的轮回观念中去找答案。
把一切美好的向往,无数悲伤的叹息,都寄托到佛教中去,努力忘却现实社会中的一切悲伤和痛苦。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想象世界的丰富;
(二)故事性的加强;
(三)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
(四)词汇的扩大;
(五)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起源于原始图腾宗教崇拜。
经先秦两汉的神仙方术学的培育而形成。
它推崇老子和庄子,但是把他们当成神仙,这和玄学在性质上不同。
道教的教义和佛教完全不同,它不否定现实生活,相反要以各种方术帮助享乐,即能给与虚幻的满足,又具有实用性,因此信奉者颇多。
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许多游仙诗,跟道教的影响有关。
总之,这个时期无论在思想上、文化上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
社会思潮和学术文化的多样化,有力的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一些共同的文学主题,即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
而这些主题往往以药和酒为酵母引发开来,药和酒遂与这个时期的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这样的思想文化环境里,文学的酝酿新变就是自然的了。
表现在:
(一)文学进入自觉的阶段,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
(二)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人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因素;
(三)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应用。
从文体发展来看,五言诗得到发展并达到强盛;
七言诗确立;
骈文兴起;
汉大赋演变为抒情小赋;
出现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魏晋南北朝文学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文学的自觉
鲁迅在他的著名论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
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文学的自觉”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的特征。
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经过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第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典论·
论文》)他所说的文章,不仅包括政治、伦理等方面的文章,还包括诗、赋等文学作品。
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将文学提高到“大业”、“盛事”的高度来看待。
这个情况与汉代作比较就可以看出区别。
汉武帝虽然也喜欢文学,他的身边确实也聚集了一批文学家,但只不过是“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而他的喜欢文学,更多的是注重文学作品的娱乐消遣作用。
所以说,汉代文学还未走向自觉,还未取得完全独立和高尚的价值与地位。
对文学的重视还表现在一些学者文人对文学作品的收集、整理、编辑和品评。
如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钟嵘的《诗品》等。
文学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学批评理论的繁荣。
一些文学批评家著书立说,专门对文学就行品评、研究。
这方面的主要论著有:
曹丕的《典论·
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等。
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主要的贡献:
(一)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
(二)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揭示了创作活动的奥妙,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辨析的意识;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新的文学思潮,就是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进而探求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创作的规律及价值。
《文选》列各种文体为37类,《文心雕龙》把文章分为33类,而且将这些类又归纳为两大类:
文与笔。
《文心雕龙》说: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
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这里所说的“文”,主要指诗赋等注重文采、抒情体物的文体;
“笔”,主要指论说、表章等实用的文体。
虽然这样的分法只是从有韵无韵上考虑,但毕竟已经注意到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和性质。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曹丕《典论·
论文》说“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善实,诗赋欲丽”;
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丽,赋体物而浏亮”;
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的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而梁元帝萧绎的《今楼子·
立言》,对文笔的划分更准确了: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至若文者,惟须绮穀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这里,他认识到“文”的特点有三:
美的辞采、美的声调音律、能够打动人的心灵。
他是从审美特征来认识文学的,比较直接的抓住了文学的本质特征。
已经跟我们今天对文学的认识几乎一致了。
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不但表现在理论的创新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创作实践中追求美的创造。
一是开拓了一些新的题材。
陶渊明创立了田园诗,谢灵运、谢朓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这些都是表现自然美的;
梁代宫廷里出现了“宫体诗”,主要是表现女性美的;
边塞诗也始于南北朝。
二是文学形式的更新演化,也反映了一种对美的追求。
拿诗歌来说,古体五言诗在汉代已经成熟,经过建安诗人和阮籍等人的创作,在内容、手法等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和丰富;
七言诗在汉代产生,但数量极少,到了曹丕的《燕歌行》,可以看到明显的进步,南朝的鲍照又创立了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乐府歌行;
齐“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最美的诗歌样式——格律诗即将出现。
三是追求修辞的华美。
这与文学观的发展是一致的。
曹植的诗歌开始讲究词采华美和对仗工整,开始着意于炼字造句。
如“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公宴》)此后太康诗人、南朝诗人大多着意于此,成为一种时尚。
第四,注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
文学与哲学结合这一特点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比较明显,但严格讲,先秦诸子散文不是文学作品。
而哲理诗在先秦两汉时较少见。
到了汉末,从古诗十九首起,诗歌中已经有了哲理化的因素。
到了魏晋时期,文学与哲理的结合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与当时玄学有关,另方面与作家个人的经历有关。
从根本上说,是作家个人意识加强,重视个体价值的结果。
本时期的哲理诗,以阮籍、陶渊明的成就最高。
这一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给中国古代文学的面貌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这使文学(主要是诗歌)摆脱了简单的、就事论事的反映现实的传统,表现了作者更为深邃的心理活动,并把读者带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思考。
诗歌的内涵,由此变得更加丰富、深沉、厚重了。
总之,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文学史上文学的自觉时代,是文学的各方面都富于创新精神的时代。
尽管这个时期的文学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它为后代的文学确立了一些重要的原则,提供了多样的发展空间,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为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作业】
1、课外阅读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课外阅读李泽厚《美的历程·
魏晋风度》。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教学设想】本章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点之一。
主要讲授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
重点是“三曹”和阮籍、嵇康的作品。
教学时要注意将文学史知识和具体作品结合起来;
要将本时期文学与前代(汉代)和后代(唐代)文学结合起来比照着来学习;
还要了解清楚作家的生平、性格,以做到“知人论世”;
本时期历史比较复杂,要弄清楚文学发展的线索;
对一些名家名作,要求学生熟读或背诵。
8。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一、曹操
1、建安文学(见教材47页注释1)
2、曹操的生平。
(见教材47页注释2)
3、曹操的诗歌创作。
形式上主要用四言为主的乐府古题,抒写全新的时代感受。
“借古乐写时事,始于曹公”(沈德潜《古诗源》)。
如汉乐府《薤露》、《蒿里》本是挽歌,他却用来写政治现实;
《陌上桑》本是写罗敷之事,他却改而写求仙;
《秋胡行》本写秋胡之事,他却用来述志。
他的四言诗苍劲有力,慷慨悲凉,已完全脱出“三百篇”境,更非汉人四言可比。
内容上主要有二:
一是用乐府记时事,二是用乐府抒壮怀。
【作品讲读】
●《蒿里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二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大幅度的勾画出战乱时代百姓悲惨的生活画面。
明·
钟惺评此诗:
“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全诗充满着强烈的爱憎感情,言简意赅,悲慨深沉。
●《短歌行》 “短歌”与“长歌”相对而言,非指诗篇幅的长短,而是就歌曲唱时声调的急缓、长短而言。
这是一篇用于宴会的歌辞。
全篇由两个相互联系的主题组成:
一是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一是渴慕贤才,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
正因为感到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所以才有时不我待的焦虑,大业未成的忧虑,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
诗人追求不朽的事业,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而且是为了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获得崇高的价值。
全篇以比兴手法,如“朝露”喻人生苦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喻贤臣找到了明君,“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贤臣没找到明君的茫然,“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喻自己的博大胸怀。
全诗八句为一个层次,感情迂曲幽深,反复申说,从“人生几何”发唱,以“天下归心”收结,诗中流动着一片悲凉慷慨、深沉而雄壮的情调,这正代表着建安诗歌最为感人的一面。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大海不但包容山岛树木,也吞吐日月星辰,这正是诗人胸怀博大、壮志高远的象征。
以如此豪壮的笔调,写如此苍茫的大海,画如此宏大的气象,在中国诗史上,《观沧海》是可推第一篇的。
同时这首诗也是中国山水诗之祖。
附:
毛泽东《浪淘沙》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之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神龟虽寿》 自然生命是有限的,人生的理想和壮志是无限的。
所以就应以不懈的努力,获得生命的价值。
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全由天定,主观的“养怡”,可以长寿。
这就从哲学的高度表达了自己对生死问题的精辟见解。
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深刻的人生哲理用具体鲜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既具文学性,又富哲理性。
小结:
曹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又是建安文学的领袖,影响了一代诗风。
曹操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表现其政治理想,抒发雄伟抱负。
他的诗歌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致,喜欢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宏伟,内涵厚重,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色彩。
乐府诗从他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二、曹丕:
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他的《典论·
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
《典论》是一部学术性的著作,已逸,《论文》是其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篇。
涉及到文学的价值、作家评论、作家的气质、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别等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后的文学批评理论的繁荣开了先河。
1、对文学价值的重视。
他说: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曹丕所说的“文章”,指广义上的文章,既包括伦理道德方面的论著,也包括诗、赋等文学作品。
它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这对文学的兴盛,必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对建安七子作了评价,指出各人的长处和短处。
3、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气为主”的观点。
它所说的“气”,大体指作家的气质。
作家的气质不同,导致作品的风格就不同。
4、初步探讨了各种文体的特点: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善实,诗赋欲丽。
”
(二)曹丕有一首乐府诗《燕歌行》,内容上仍脱不了古诗十九首“少妇闺怨”的题材,主要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风格清丽婉转,低徊哀怨;
更重要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比较:
张衡的《四愁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独立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
但不是成熟的,因为还带有楚辞的遗迹。
3、与曹操相比,曹丕的诗表现出新的变化:
(1)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2)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
第二节 曹 植
一、曹植生平。
曹植(192—232,40岁)字子建,曹操第四子。
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临淄侯。
曹丕称帝后,杀曹植好友丁氏兄弟,曹植备受猜忌迫害。
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封陈王,同年病卒,谥“思”,世称陈思王。
有《曹子建集》。
“三曹”中,曹植在政治上虽然满怀抱负,然终无成就,但在文学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它诗赋俱佳,尤以诗歌见长。
主要原因是跟他的诗人气质有关,再者跟曹丕的嫉妒和政治陷害有关。
陈思王植子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
“汝倩(请)人邪?
”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
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性简易,不治威严,與马服饰,不尚华丽。
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
……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三国志·
魏书·
陈思王传》)
谢灵运尝云:
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有继之?
(李瀚《蒙求集注》)
汉、魏以来,二千余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
顾所号为众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清·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
二、曹植的创作。
曹植的创作,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的内容,一是反映战争和动乱,如《送应氏》(略讲),情调悲凉,如同他父亲的诗一样。
二是抒发理想和抱负,呈现出一种豪迈气概,洋溢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
富于进取精神和自负自信的少年意气。
【讲读】
●《白马篇》 诗中的游侠少年,实际上就是作者理想的化身。
后期因受到曹丕的压制、猜忌甚至迫害,心情忧愤悲伤,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发生显著变化,早期的那种豪迈气概和开朗的情调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反映个人命运的失望和对曹丕政治集团的不满和怨恨。
在他的后期诗文中,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充满着受压迫的苦闷与痛苦,和预感到生命即将在屈辱与碌碌无为中消耗,失去其应有价值而产生的悲哀,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他的前后期的诗歌创作,内容和风格明显不同。
他的诗歌是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
他的后期诗歌,又开启了正始诗风。
●《野田黄雀行》 建安十四年(219),曹操杀了曹植的好友杨修,次年曹丕即位,又杀了曹植的知己丁仪、丁廙(yì
)兄弟俩,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它通过黄雀落网和少年拔剑挑网救雀的故事,反映了当时政治官场上的险恶和黑暗,表达了对邪恶势力的憎恶和自己身处险境、无力救助朋友的悲愤心情。
诗中用“风波”喻环境的险恶,以“利剑”喻权力,以“鹞”喻强暴,以“雀”喻弱小和无辜的生命。
通篇用比喻,而通篇写心,写眼看一个个朋友被无辜的杀害而自己爱莫能助的无奈和悲愤之心。
由于政治环境的险恶,诗人只能用比喻的手法曲折深婉的表达。
●《美女篇》 诗借美女因不遇理想的配偶而“盛年”不嫁,抒发有才能、有理想的志士因不遇明主,才能不得施展,理想无法实现的慨叹。
从《白马篇》到《美女篇》,可看出诗人由前期到后期的心迹。
●《赠白马王彪》 全诗共七章,感情丰富复杂:
旅途的艰辛,骨肉分离的悲伤,对人生的失望,对曹丕不敢明言的怨恨,对监视者的诅咒,兄弟之间强作达观的慰勉等等,层见错出,真切感人。
而且诗中还出现了一种从根本上对人生表示怀疑、否定的倾向。
这是因为,曹植既不能放弃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又看不到现实矛盾有任何解决的可能。
天命可疑,神仙虚妄,人生无常,现实世界一片黑暗。
本来建安文学具有一种慷慨激昂的基调,但这种基调是建立在对人生价值追求的自信自负的基础之上的。
当严酷的政治现实粉碎了这种自信自负之后,诗歌的格调就随之改变。
由此开启了“正始诗风”。
但从根本上说,曹植早期诗歌的激昂之气与后期诗歌的悲哀情调有相通之处。
正是由于建安文人对于人生自由和生命价值有着强烈的追求,当这一追求受到打击时,他们的悲哀才如此强烈。
写法上:
1、“愤而成篇”为一篇之警策,无论写景、叙事,都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悲愤感情。
2、章章蝉联,层层顶针,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眼前遭遇到人生遭际,层层加深感情抒发,其感情迂徐曲折,反复深入。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他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第三节 王粲、刘桢和蔡琰
(本节略)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亦即“建安风骨”。
所谓“建安风骨”,即建安文学(“三曹”、“七子”的诗歌创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格、气骨。
其内涵是:
1、政治理想的高扬。
造成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人生短暂的哀叹。
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态度(见教材41页)。
3、强烈的个性表现。
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
曹丕诗便娟婉约,有文士气;
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
4、浓郁的悲剧色彩。
以曹植诗最有代表性。
东汉末年的动乱,既使建安文人饱受乱离之苦,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下为己任,其政治理想最具代表性,对同时代的文人有很大影响。
曹丕博通经史百家,又善骑射,好击剑,颇有“救民涂炭”之志。
曹植怀抱“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壮志,而不甘以文士自居。
王粲、陈琳、徐干、阮璃、刘桢等人,都有卓荦不凡的气质。
王粲的《从军诗》自抒壮志云:
“服身事干戈,岂得念所私。
…被羽在先登,甘心除国疾。
”陈琳《诗》云:
“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
”“庶几及君在,立德垂功名。
”刘桢《赠从弟》其三则曰: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建安文人政治热情的普遍高扬,造成了当时诗歌“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文心雕龙·
时序》)的特点。
“慷慨”一词,为建安诗人所习用,如曹操《短歌行》: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曹丕《于谯作诗》:
“慷慨时激扬。
”陈琳《诗》:
“慷慨咏坟经。
”吴质《思慕诗》:
“慷慨自侥仰,庶几烈丈夫。
”曹植《薤露行》:
“慷慨独不群”;
《野田黄雀行》:
“秦筝何慷慨”;
《赠徐干诗》:
“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
《情诗》: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弃妇诗》:
“慷慨有馀音,要妙悲且清”等。
还有“悲风”这个意象,在建安诗歌中也常出现,如曹操《苦寒行》: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阮?
《诗》:
“临川多悲风。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二:
“悲风凄厉秋气寒。
”曹植《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
《杂诗》:
“高台多悲风”,“江介多悲风”,“弦急悲风发”;
《赠丁仪王粲》:
“悲风鸣我侧”等。
建安诗歌这种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时代特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魏晋 南北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