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岳阳楼记导学练测资料包九年级语文上册鄂教.docx
- 文档编号:17660927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37KB
第22课岳阳楼记导学练测资料包九年级语文上册鄂教.docx
《第22课岳阳楼记导学练测资料包九年级语文上册鄂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岳阳楼记导学练测资料包九年级语文上册鄂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2课岳阳楼记导学练测资料包九年级语文上册鄂教
第22课岳阳楼记导学练测资料包(九年级语文上册鄂教)
一、课文导学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谪zh†:
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越明年:
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百废具兴:
各种该办而未办的事都兴办起来。
胜状:
胜景,好景色。
浩浩汤汤sh?
ng:
形容水势广大,汹涌壮阔。
朝晖hu‰夕阴:
早上阳光照耀,晚上乌云蔽天。
形容天气变幻不定。
前人之述备矣: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霪雨霏f…i霏:
连绵不断的雨纷纷洒落。
日星隐曜y„o:
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
隐曜,藏起光辉。
薄暮冥冥:
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云国怀乡,忧谗畏饥:
离开朝廷,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自己。
长烟一空:
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一,全。
静影沉璧:
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
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
心旷神怡yŠ: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彬州(陕西彬县),后迁居平江(江苏吴县)。
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初二,两岁时,父范墉病故,母谢氏,贫无依靠,改嫁朱文翰(当时任平江府推官),仲淹遂改名朱说。
四岁随继父北归长山县(现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年稍长,继父让其学习商贾技艺,皆不喜爱,唯愿读书。
因随母改嫁倍受歧视,加之家境贫寒,范仲淹自幼形成自强不息的性格。
1009年(大中祥符二年),范仲淹到长白山醴泉寺借读,刻苦自律,倍受磨难,每日“画粥断齑”,笃学不辍。
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范仲淹得知身世后,前往河南应天府拜戚同文为师,继续苦学。
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中进士,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
29岁,复范姓,改名仲淹。
后历任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常博士、右司谏、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出任陕西宣抚史、陕西四路安抚史,战功显赫,又曾做过泰州,楚州、陈州、睦州、饶州、润州、越州、延州,耀州,彬州、邓州、青州等地方官。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1052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
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相关知识:
⑴雄踞岳阳市西门城头的岳阳楼,建筑精巧雄伟,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岳阳楼是什么时候建的,说法不一。
一般都认为它始建于唐,北宋年间重修和扩建。
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
据说当时巴陵郡守(岳阳在宋时属巴陵郡)滕子京是很有才学的人,在楼落之时,凭栏远眺,不禁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词:
“湖水边天,天边水,秋来分澄清。
君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
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59个字写景抒情,很有气势。
但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为岳阳楼作记。
写得就更好。
《岳阳楼记》共360字,文情并茂,读之感人肺腑。
文中许多警句已成为后人处世待人的格言。
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更为人所传诵。
岳阳楼所处的位置极好。
它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
岳阳楼的建筑很有特色。
主楼3层,楼高15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负全楼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
彼此牵制,相互咬合,稳如磐石。
其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楼顶的形状酷似一顶将军头盔,既雄伟又不同于一般。
上有三具枷锁形状的铁制物品,重达1500斤,也吸引了不少游人在岳阳楼下的沙滩观看。
其用途为何,至今说法不一。
⑵滕子京,名宗谅,字子京,河南人。
和范仲淹是同年进士,曾多次受到范仲淹的举荐,交谊很深。
庆历二年,滕子京在泾州曾率军民积极抗击西夏入侵,并“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庆历三年,被攻击为“枉费公钱”,四年降职到虢州,又改贬岳州。
当时他贬在岳州,情结低落。
庆历五年,贬放岳州知府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滕氏认为“山水非有楼观登临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有雄才巨卿者不为著”,就邀请当时的文坛巨匠范仲淹“作文记之”。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深刻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
文中表现的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胸怀,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光辉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不仅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而且将永世长存,光照后人。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叙事)着重写滕子京谪守后的政绩,引出作记的原因。
第二部分:
(写景)概括地叙述岳阳楼的风光,写出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用“然则”转到迁客骚人登楼观赏时会引起的不同感情。
第三部分:
(抒情)详细地写出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两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四部分:
(议论)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写了政治家应该具有的胸怀和抱负。
三、写作方法
1、剪裁的繁简得宜。
作者胸有全局,布施统一,他把文章的重心放在说理申志上,因而写巴陵胜状只以几笔带过,惜墨如金。
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加以总括,文词不过于铺张,枝蔓不旁逸斜出。
两类登楼者的所见所感,虽纵情铺叙、泼墨如注,实用贬抑之笔,目的为了反衬下文的“古仁人之心”,抑此而扬彼。
详略得当,则中心突出,不致因平均用墨而湮没主旨,又不致因轻重倒置而喧宾夺主。
2、情景的相互交融。
喜时则万物俱明,悲时则诸景皆黯,触景生情,缘物抒情。
不仅因景生情,而且寓情于景,字字皆景而声声有情。
写悲则用特征性的形象,虎啸令人战栗,猿啼催人泪下,使不说悲而悲怆欲绝。
写喜则择取轻捷的水鸟,闲适的游鱼,使不言喜而喜不自禁。
3、结构的层层深入。
由事人景,由景生情,由情化理,在湖景的彩绘后,涌起情感的波澜;在情感的前浪中,再卷起议论的后浪。
情中潜理,理中蕴情,逐层披露,迭进深入,如深山探宝、渐入胜境,最后归结到作者的人生观,规勉老友,激励自己,警策后人。
4、文字的整饬对称。
本文大量入用赋体,四字句如珠走玉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工于对仗,协和音律。
“明”“惊”“顷”“青”“金”等,合辙押韵,增强了文章的音乐感,读来舌端润畅,听来耳中清晰。
四、参考译文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就象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
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唉!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
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他们大概一定会说:
“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
【练习解答】
第一题:
此题意在强化我们朗读、背诵和口头表达的基本功,这是学语文的基础工程。
描述时可根据原文进行合理想象,加以再创造。
第二题: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指的是迁客骚人登楼时因所见洞庭湖景色阴晴变化而产生的悲喜不同的感情。
这种感情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迁客骚人容易从所见景物变化联想到自身境遇的变化。
这就是常说的”晴随境迁”和“情随景迁”。
第三题:
读出节奏,重在分清这些四字句的结构,如“政通/人和”(联合短语,当然还可细分为由两个主语短语构成的联合短语,以下从略)、百废/具兴(主谓短语)、朝晖/夕阴(联合短语)、气象/万千(主谓短语)等等。
读出感情,重在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意义。
如“春和景明”意为春天和煦日光明媚,要读得明亮,愉悦;“阴风怒号”意为阴冷的北风怒吼着,应读得悲切。
第四题:
1.衔:
含;吞:
吞并、吞吐;横:
广远。
这些词形象地写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浩渺的景象。
2.跃:
跳荡、闪耀之意;沉:
沉浸。
这两个动词分别形象地写出微波时水面的月光与无风时水底的月影。
3.高:
高耸,巍峨,作后置定语;远:
僻远,亦作后置定语。
这两个后置定语,使在朝和在野形成鲜明对照。
4.先,后均活用作动词,在……先,在……后,这两个词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第五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今传诵的名句,表达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我们现在要发扬的所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也是这种思想的表现。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孟子·梁惠王》)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李钢《病牛》)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曹植《杂诗六首》)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
【类文品读】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1、与“滕子京负大才”中“负”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忍辱负重 B、豪迈自负 C、负荆请罪 D、自负盈亏
2、“愤郁颇见辞色”句中“辞”的意思是 ,“色”的意思是 。
3、与“为众忌嫉”中“为”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为乡邻所患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4、“正患无隙以规之”的意思是 。
5、文中“文正”是指 。
6、“自庆阳帅谪巴陵”与《岳阳楼记》中的哪句话相照应?
(参考答案:
1.B 2.这里指文字作品;神态,表情 3.C 4.正愁着没有机会规劝他。
5.范仲淹 6.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二、同步练测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百废具兴(具:
)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属:
)
⑶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
)
⑷南极潇湘(极:
)
⑸连月不开(开:
)
⑹薄暮冥冥(薄:
)
⑺去国怀乡(去:
)
⑻长烟一空(一:
)
⑼把酒临风(把:
)
⑽宠辱偕忘(偕:
)
2.《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表达作者 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星/隐耀,山岳/潜形;高旅/不行,樯倾/楫摧。
B、衔/远山,吞/长江。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下列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5.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写:
⑴从时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
⑵从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
6.下列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
其喜洋洋者也 增其旧制
B、之:
前人之述备矣 属予作文以记之
C、于: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D、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然则何时而乐耶
7.译句: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⑵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⑶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什么问题?
9.作者铺写迁客骚人的“悲”和“喜”的主要作用是。
10.“迁客骚人”聚会于洞庭湖时“览物之情”不同,原因是什么?
11.“微斯人,吾谁与归?
”中的“斯人”暗指( )
A、范仲淹 B、古仁人 C、滕子京 D、迁客骚人
12.下列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
一碧万顷 长烟一空
B、或:
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C、斯:
微斯人,吾谁与归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D、国:
去国怀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3.本文骈句和散句相结合,请将文中的骈句和散句各举一例:
骈句:
散句:
二、同步解读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4、文中写洞庭湖广阔浩淼的语句是 。
15、第一段中结束写景的语句是 ,这句话与原文第一段中哪句话相照应?
16、第一段中,哪句话从时间上表现岳阳楼景物的变化多端?
17、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所表达的览物之情?
18、文中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这样安排的原因是 。
19、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0、翻译下列句子: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1、第一段文字的写作顺序是( )
A、先叙事,后写景 B、先写景,后叙事
C、先写景,后议论 D、先议论,后写景
三、美文赏读
宜都记(节选)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两岸高山重嶂,①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绝壁或十许丈,其石彩色,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
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相关链接:
⑴本文选自清代杨守敬书法珍品《宜都记》。
⑵杨守敬,湖北宜都人。
清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大书法家。
所著《水经注疏》倍受世人推崇;其书法独拔艺林,自成一格,享誉海内外。
22、根据划线①句,写出一个所学文言课文中与其意思相同的名句。
23、根据划线②句,写出一个你所联想到的古诗名句。
24、解释文中加点的“书记”和“相关链接”中加点的“疏”。
①书记:
②疏:
25、根据原文行文思路,请你判断,“始信耳闻之不如亲矣”之后文章将会写些什么内容。
你不妨试补写两句。
白话亦可,文言文亦可,文白夹杂亦可。
(参考答案:
1.⑴同“俱”⑵同“嘱”⑶胜景⑷尽⑸放晴⑹迫近⑺离开⑻全⑼持,执⑽一起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C 4.D 5.⑴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⑵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6.C 7.⑴这就是岳阳楼的宏伟景象啊。
前人的记述够详尽的了。
⑵沙鸥们时飞时歇,漂亮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小草和平地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青绿葱茏。
⑶有时大片烟雾全部消散,明月朗照千里,水中浮光闪耀着金色,静静的月影仿佛沉在水中的宝玉。
⑷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而忧虑,退处江湖就为君主担忧。
8.说明他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
9.与后文古仁人之心进行对比,引出下文,突出全文主旨。
10.迁客骚人不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C 12.C 13.略 1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5.前人之述备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6.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7.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8.详写览物之情是为后文表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铺垫,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记意图。
19.对偶、排比、夸张 20.略 21.略 2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4、①书记:
资料(书上)记载;②疏:
分条说明的文字。
25、无标准答案。
只要所写的内容是描绘三峡美景或议论“耳闻之不如亲矣”的即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岳阳楼 记导学练测 资料 九年级 语文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