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不是生物.docx
- 文档编号:17657170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49
- 大小:74.62KB
病毒是不是生物.docx
《病毒是不是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是不是生物.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毒是不是生物
病毒是不是生物
微生物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一、名词解释噬菌斑:
由于噬菌体的作用而使布满细菌细胞的菌苔上,出现肉眼可见的一个个透亮的小圆斑。
噬菌体:
原核生物的病毒。
病毒:
是微生物中最小的生命实体,组成简单,由核酸(DNA或RNA)和一种或少数多种蛋白质组成的非细胞生物。
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
溶源细胞:
在没有任何外来噬菌体感染的情况下,极少数溶源细胞中的原噬菌体偶尔也可恢复活动。
温和噬菌体:
能导致溶源性发生的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
噬菌体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裂解(释放)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原噬菌体:
某些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核酸整合到宿主细菌染色体中。
处于整合状态的噬菌体DNA称为原噬菌体。
类病毒:
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体的分子病原体。
一步生长曲线:
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逆转录病毒:
能编码逆转录酶的RNA病毒。
病毒RNA基因组可逆转录为病毒DNA,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中一同复制。
裂解量:
平均每个宿主细胞裂解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数。
双层平板法:
先在培养皿中倒入底层固体培养基,凝固后再倒入含有宿主细菌和一定稀释度噬菌体的半固体培养基。
培养一段时间后,计算噬菌斑的数量。
效价:
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壳体:
包在髓核外面的一层蛋白质膜。
阮病毒:
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分子,能引起宿主体内的同类蛋白分子发生与其形似的构象变化,而使寄主致病。
壳粒:
组成壳体的形态结构单位。
核壳:
病毒核酸加上包围的蛋白质衣壳。
包膜:
大多数动物病毒,核衣壳外由蛋白或糖蛋白与脂肪所形成类脂(来自寄主)双层外膜,称为包膜。
刺突:
糖蛋白在膜上形成各种形状的突起,称刺突。
潜伏期:
指噬菌体的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后至第一个成熟噬菌体粒子释放前的一段时间。
卫星病毒:
是一类存在于某专一病毒粒(辅助病毒)的衣壳内,并完全依赖后者才能复制自己的小分子RNA病毒。
溶源性:
当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DNA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随着宿主DNA复制而复制,但不合成蛋白质,宿主细胞不裂解,继续进行正常的分裂现象。
自发裂解:
在没有任何外来噬菌体感染的情况下,极少数溶源细胞中的原噬菌体偶尔也可恢复活动,进行大量的复制成为营养噬菌体核酸,并接着成熟为噬菌体粒子,引起宿主细胞裂解。
溶源转变:
当温和噬菌体感染其宿主而使之发生溶源化时,因噬菌体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上,而使后者获得了除免疫性以外的新性状的现象,称为溶源转变。
包涵体:
表达外源基因的宿主细胞。
二、填空题1.病毒分为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和朊病毒。
2.病毒直径很小,通常用种海洋原生病毒,最小的病毒为猪圆环病毒(PCV)和长尾鹦鹉喙羽病毒(PBFDV),病毒、细菌和真菌个体直径比约1:
10:
100。
3.4.病毒粒子的基本成分是和。
病毒的核酸位于病毒颗粒的中心,称为,蛋白质包围后形成衣壳。
5.6.病毒粒的对称体制有病毒粒大量聚集后可以形成具有一定形态和构造的特殊群体,植物病毒在细胞内形成病毒包含体,在植物叶片上形成枯斑;噬菌体在细菌菌苔上形成噬菌斑;动物病毒在宿主单层细胞培养物上形成空斑。
7.8.T4噬菌体由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5个阶段,即成熟(装配)和裂解(释放)。
凡是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5个阶段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其经历的繁殖过程称为裂解性周期或增殖性周期,在短时间内不能连续完成5个阶段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9.烈性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的方式有和。
10.定量描绘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曲线称为,它可以分为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三个阶段。
11.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胞并不立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称为性,带有温和性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温和噬菌体,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上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
12.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即可以进行循环繁殖,又可以进行溶源性循环繁殖,所以其在宿主细胞内存在的形式有游离态、整合态和营养态三种状态。
13.由一步生长曲线可获得病毒繁殖的两个特征性数据,即潜伏期和裂解量。
前者为噬菌体的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后至第一个成熟噬菌体粒子释放前所需的最短的时间,后者为每一宿主细胞所释放噬菌体粒子数的平均数目。
14.溶源性细菌在营养条件(碳源物质)缺乏、紫外线照射以及抗生素作用等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DNA可以从细菌染色体脱离下来,引起细菌发生变异。
15.人和动物病毒的形态一般为,植物和昆虫的病毒形态一般为而原核生物的病毒形态一般为复合型。
16.TMV病毒粒子的形状为。
17.T4噬菌体感染寄主细胞依靠18.病毒只能在活生物。
19.卫星病毒(拟病毒)是依赖进行复制的一种小的20.朊病毒是的病毒。
21.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菌的部分遗传物质转移给受菌,并使其获得新性状的过程被称为转导。
三、选择题1.下列哪个病毒被最先发现(B)A、乙肝病毒B、烟草花叶病毒C、花椰菜花叶病毒D、腺病毒2.Acompletevirusparticleiscalled:
(A)A、virionB、prionC、viroidD、Noneofthese3.HIV是一种典型的(B)A、反转录病毒B、腺病毒C、噬菌体病毒D、拟病毒4.病毒的大小以(B)为单位量度。
A、mB、nmC、mmD、cm5.T4噬菌体的形态是(C),腺病毒的形态是(A),TMV的形态是(C),f1噬菌体的形态是(D)。
A、球形B、蝌蚪形C、杆状D、丝状6.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B)的病毒。
A、DNA或RNAB、RNAC、DNAD、DNA和RNA。
7.病毒核心成份是(A),衣壳的组成成分是(B),包膜的组成成分是(D)。
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脂类8.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C)A、巴斯德B、柯赫C、伊万诺夫斯基D、吕文虎克9.CPV是(B),NPV是(A)A、核多角体病毒B、质多角体病毒C、颗粒体病毒10.属于有包膜病毒的是(A)A、HIVB、HAVC、脊髓灰质炎病毒D、轮状病毒11.对病毒无抑制作用的是(D)A、过氧乙酸B、辐射C、干扰素D、抗生素12.朊病毒是一种(A)A、侵染性蛋白质B、核酸C、脂蛋白质D、糖蛋白质13.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理是(D)A、直接杀死病毒B、阻止病毒吸附易感细胞C、影响病毒穿入易感细胞D、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14.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于(A)的寄生物。
A、细菌和放线菌B、酵母菌C、霉菌D、动物细胞15.病毒的分类目前以(C)为主。
A、寄主B、形态C、核酸D、包膜16.最先提纯的结晶病毒是:
(A)A、烟草花叶病毒B、痘苗病毒C、疱疹病毒D、流感病毒17.在溶源细胞中,原噬菌体以(C)形式存在于宿主细胞中。
A、游离态B、缺陷型C、整合态D、营养态18.T4噬菌体的装配包括的亚装配过程有(C)A、2个B、3个C、4个D、5个四、判断题1.DNA病毒以双链为多,而RNA病毒以单链为多。
(√)2.T4噬菌体粒子的形态为杆状。
(×)3.病毒几乎可以感染的有的细胞生物,但就某一种病毒而言,它仅能感染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4.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是RNA。
(√)5.大肠杆菌噬菌体靠尾部的溶菌酶溶解寄主细胞壁后靠尾鞘收缩将DNA注入寄主细胞。
(√)6.逆转录病毒RNA可以反转录为DNA。
(√)7.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8.朊病毒是只含有侵染性蛋白质的病毒。
(√)9.噬菌体核酸既有单链DNA、双链DNA,又有单链RNA、双链RNA。
(×)10.所有昆虫病毒的核酸都是ssRNA。
(×)11.细菌的溶源性是可以遗传的。
(√)12.一种细菌只能被一种噬菌体感染。
(×)13.以高浓度的噬菌体悬液接种细菌平板,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可形成单个噬菌斑。
(×)14.原噬菌体为插入寄主染色体DNA上的噬菌体DNA。
(√)15.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R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
(×)五、论述题1.病毒的一般大小如何?
请绘出病毒的典型构造图。
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
2.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形式?
请各举一例。
①螺旋对称——烟草花叶病毒;②二十面体对称——腺病毒;③复合对称——T偶数噬菌体。
3.绘出病毒粒子结构示意图,并标明各部位名称和主要化学组成。
①病毒的核心为核酸;②病毒的壳体为蛋白质;③病毒的包膜为脂类。
4.简单叙述病毒的特点。
①形体微小,一般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
②具有比较原始的生命形态和生命特征,缺乏细胞结构,仅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每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
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能力,不能离开寄主细胞独立复制和增殖。
病毒利用寄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通过自己的遗传信息进行复制、装配子代病毒。
有的病毒可以整合到寄主基因组上,并且诱发潜伏性感染。
④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
⑤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⑥在离体条件下,以无生命的生物分子存在,但是长期保持侵染活力。
5.简述溶源性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1)形成过程:
当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DNA会附着或整合在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随寄主细胞DNA的复制而复制,噬菌体蛋白质不合成,宿主细胞亦不裂解,形成的细胞(即溶源细胞)继续进行分裂繁殖,偶尔情况下,会以极低频率发生自发裂解或因外界因素诱发而裂解。
2)特点:
①溶源性是可遗传的;②可低频自发裂解或诱发裂解;③具有免疫性,即溶源性细菌细胞对其本身产生的噬菌体或外来同源噬菌体不敏感;④可以复愈;⑤可以合成特殊的代谢产物,如白喉杆菌被b噬菌体感染以后产生白喉毒素。
6.列表比较动、植物病毒与T偶数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的不同点。
动物病毒:
吸附(被动)、扩散(胞饮或包膜融入细胞膜或特异性受体转移)、脱衣壳(侵入后)。
植物病毒:
吸附(被动)、扩散(胞饮或包膜融入细胞膜或特异性受体转移)、衣壳(侵入后)。
T偶数噬菌体:
吸附(感染复数,m.o.i)侵入,增殖,装配(成熟)、释放(裂解)、增殖、装配。
7.什么叫烈性噬菌体?
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噬菌体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裂解(释放)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裂解性生活史:
①尾丝与宿主细胞特异性吸附;②病毒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内;③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和合成;④病毒核酸和蛋白质装配;⑤大量子代噬菌体裂解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8.什么是包涵体、空斑、枯斑和噬菌斑?
它们各有何实践意义?
包涵体:
表达外源基因的宿主细胞。
空斑:
动物病毒在宿主单层细胞培养物上形成的透光斑点。
枯斑:
植物病毒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的斑点。
噬菌斑:
由于噬菌体的作用而使布满细菌细胞的菌苔上,出现肉眼可见的一个个透亮的小圆斑。
这些群体形态有助于对病毒的分离、纯化、鉴别和计数等许多实际工作。
9.什么是病毒多角体?
它有何实际应用?
多种昆虫病毒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光镜下多角形的包含体,称为多角体。
可以制作生物杀虫剂。
10.什么是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类病毒是一类只含有RNA一种成分,专心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源体。
拟病毒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
11.什么是效价?
其测定方法有哪些?
简述测定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板法。
效价:
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测定方法有:
液体稀释法、玻片快速测定法、单层平板法和双层平板法。
双层平板法:
先在培养皿中倒入底层固体培养基,凝固后再倒入含有宿主细菌和一定稀释度噬菌体的半固体培养基。
培养一段时间后,计算噬菌斑的数量。
12.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
它可分哪几个期?
各期又有何特点?
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
它包括①潜伏期:
细胞内已经开始装配噬菌体粒子并可用电镜观察到;②裂解期:
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③平稳期:
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的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
13.什么是真病毒?
什么是亚病毒?
真病毒是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份的分子病原体。
亚病毒是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有其中之一的病原体。
14.噬菌体感染可能给宿主细胞带来什么影响?
①抑制宿主细胞大分子合成:
抑制宿主基因的转录、蛋白质合成、DNA合成;改变宿主限制系统。
②噬菌体释放对细胞的影响:
细胞表面免疫学性质的改变,细胞失去稳定。
③溶源性感染对细胞的影响:
免疫性、溶源性转变。
15.以E.coliT偶数噬菌体为例,绘图简述复合对称病毒的典型构造,并指出其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头部:
椭圆形二十面体对称,内藏有由线状dsDNA构成的核心。
颈部:
六角形的盘状构造,用以裹住吸附前的尾丝。
尾部:
呈螺旋对称,由尾鞘、尾管、基板、刺突和尾丝5部分组成。
尾管是头部核酸(基因组)注入宿主细胞是的必经之路;刺突有吸附功能;尾丝能专一地吸附在敏感宿主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上。
16.以腺病毒为例,绘图简述二十面体对称的球状病毒的典型构造。
腺病毒是外形呈球状的典型的二十面体。
它有12个角、20个面和30条棱。
衣壳由252个衣壳粒组成,包括称做五邻体的衣壳粒12个,以及称做六邻体的衣壳粒240个。
没个五邻体上突出一根末端带有顶球的蛋白纤维,称为刺突。
17.以烟草花叶病毒为代表,绘图简述螺旋对称的杆状病毒的典型构造。
TMV外形呈直杆状,长300nm,宽15nm,中空(内径为4nm)。
衣壳含2130个皮鞋状的蛋白亚基即衣壳粒。
亚基以逆时针方向做螺旋状排列,共围130圈。
18.请你谈谈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应用。
在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以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使之被拼接在目标细胞的染色体上。
微生物学病毒问题病毒1、什么是病毒?
2、简介最大的病毒和最小的病毒。
3、什么是病毒粒子?
4、怎样区别病毒粒子和细胞?
5、简述病毒的组成6、及各组成成分的相关功能。
7、衣壳和衣壳粒的区别。
8、有被膜病毒和裸露病毒的差异。
9、简述病毒粒的几种对称体制及其相对应的特殊外形,并各举一例。
10、简述三种典型病毒的结构特点。
11、试比几种病毒的核酸类型。
12、试比较病毒的几种群体形态。
13、病毒的命名和分类的权威机构是什么?
由它规定的病毒的命名和学名书写规则怎样?
14、病毒分类单元中科属种的范围。
15、以正确顺序写出病毒复制的五个步骤。
16、病毒增殖吸附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病毒与宿主的特异性的?
17、什么是噬菌体增殖的一步生长曲线?
18、噬菌体增殖的一步生长曲线包括哪三个重要参数?
19、比较噬菌体增殖的一步生长曲线中的潜伏期和裂解期以及隐晦期和胞内累积期。
20、什么是自外裂解?
21、什么是噬菌体效价?
常用的测定方法是什么?
其优点如何?
22、什么是噬菌斑形成单位?
什么是成斑率?
23、比较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
24、温和噬菌体的三种存在方式。
25、比较噬菌体的溶源现象和裂解周期。
26、带有温和性病毒的宿主具有什么优势?
这样的细胞如何检出?
27、植物病毒可引起宿主植物的三类明显的症状?
28、植物病毒的增殖特点?
29、比较噬菌体和动物病毒复制过程中五个步骤的区别30、什么是细胞病变效应?
31、什么是病毒多角体?
32、昆虫病毒包括哪三类?
33、比较NPV和CPV及GV。
34、用于病毒培养的最重要的三种细胞培养物类型。
35、比较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
36、比较拟病毒、卫星病毒和卫星RNA。
37、试解释朊病毒是如何致病的。
38、试比较致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第四章非细胞生物――病毒第四章病毒微生物学教案4-1第四章非细胞生物――病毒本章提要:
病毒含有DNA或RNA。
只在活细胞内增殖,但又能在细胞外以亚显微的大分子颗粒状态存在,可以作为致病因子,也可以当作遗传成分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
杆状、球状(或近似球状)和解6L状是病毒的3种基本形态。
病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
病毒核酸非常多样化。
有单链和双链、线状和环状、正链和负链。
在病毒核酸的每一种类型中,又有各种各样的结构特点。
病毒核酸是病毒遗传信息的载体。
病毒只含一种或为数不多的几种蛋白质。
病毒蛋白质主要在病毒结构、病毒的侵染与增殖过程中发挥作用。
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核衣壳。
有的病毒在核衣壳外还有包膜。
病毒的衣壳具有高度对称性,有3种类型的对称:
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以及复合对称。
病毒的增殖不同于其他微生物的繁殖。
病毒的增殖一般分为吸附、侵入、核酸复制与蛋白质合成、装配以及释放5个阶段。
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并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叫烈性噬茵体。
侵染宿主细胞后不增殖和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共存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
病毒虽然极其微小,但可以通过他们对宿主细胞感染的结果来检出病毒并定量。
人们习惯根据宿主种类将病毒分为:
微生物病毒、植物病毒、无脊椎动物病毒以及脊椎动物病毒。
还有比病毒更为简单的生命形式:
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本章重点和难点:
病毒主要特点,毒性噬菌体的侵染循环,温和噬菌体和溶原细菌、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的主要特点。
绪言在微生物学当中,病毒学是最年青的一门科学,迄今只有100年左右历史。
(A:
1892年USSRP·Ivanowski(1864-1920,伊凡诺夫斯基),他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病叶汁液接种烟草花叶病—→细菌过滤器—→健康烟草植株发病(引起相同烟草花叶病)P、Ivanowski认为这种病原物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把病毒等其他微生物分开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遗憾的是把这种病原物称为是一种极小的细菌。
B.NetherlandM、W、Beijerinck(1851—1931,贝格林克)1898年贝格林克在不了解P·Ivanowski工作的情况下,进行了类似的试验,发表了与伊凡诺夫斯几乎完全一样的研究结果。
贝格林克把这种病原物称为是称之为传染活液(contagiumviramfluidum),并给以拉丁名(Virus),被誉为病毒学之父。
(贝格林克1872年毕业于德国德尔费技术专科学校,1877年获科学博士学位)。
1935年斯旦来(Stanly,USA)第一次提纯得到病毒的结晶,从此以后病毒学进入到分子水平。
现行病毒分类:
基本上采用普通名称而暂时废弃拉丁双命名法(第十届国际病毒学讨论会,1996年8月),按照核酸类型及基因组的多分体现象,以及粒体的形状,区分了共56个科、组,其中21个科属对人致病。
56个科、组中,ddDNA病毒有17个病毒科、组;ssDNA病毒有5个病毒科、组;DNA及RNA反录病毒有3个病毒科、组;DsRNA病毒有6个病毒科、组;负义SSRNA病毒有8个病毒科、组;正义SSRNA病毒有17个病毒科、组。
)第四章病毒微生物学教案4-2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欧洲在历史上最早注意一种植物病毒病:
马铃薯退化病,以后此病遍布欧美,随着马铃薯在我国的栽培,这一病害也侵入了我国。
早在1917年Murphy的调查,发病株比健康株减产52~63%。
每一种植物至少有一种病毒引起的病害,植物病毒侵染了植物后,除了造成降低产量和品质外,还有一些病毒也可以利用来增加植物的经济价值。
一些带毒植物的花及叶变色,从单纯的色彩变为杂色,而同时并不严重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增加价值。
例如菊花中的绿菊、牡丹中的绿牡丹等就是带病毒株的利用。
植物病毒主要通过接触及昆虫传播而感染,植物病毒往往可在昆虫体内繁殖,但不一定引起病症。
病毒:
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与其它生物相比显然不同,具有其显著的特点。
(病毒个体虽然微小、简单,但能使人致病,也能引起动植物的病害。
如天花、麻疹、脑炎、鸡新城疫、烟草花叶病、苹果花叶病等等;在发酵工业和生产微生物制剂的过程中,常常由于病毒(噬菌体)的危害,而使生产停顿,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可用来消灭有害病菌和农林业害虫,在医学和植保工作上是很有前途的。
)人类传染病中,约70—80%是病毒病,引起人类病毒病相当多,如肝炎,胆囊炎,狂犬病,AIDS,还有风湿关节炎,更有多种病毒可以致人癌症。
在许多生物分类中都不包括病毒,病毒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不同学科使用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各有学科侧重,普通微生物的定义。
病毒(virus):
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
是比细菌更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大多数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4.1病毒的特性4.1.1病毒的基本特征:
1.病毒的个体极小(计量单位为纳米(nm)。
其大小差异很大,最大的直径可达300nm,小的10-30nm,约相当于最大的蛋白质分子。
介于之间的如流感病毒为90-150nm。
)2.无细胞结构,为分子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一种核酸类型,化学组成和繁殖方式都较简单。
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病毒在体外具有一般大分子的结构,在寄主体内又具生命特征。
(病毒的个体为一团有生命的物质,称为病毒粒子。
病毒的形状多种多样,如球状、枪弹状、砖状、线状、杆状、蝌蚪状等。
由于能将病毒提纯成结晶,而与一般的化学分子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又称为分子生物。
)3.专性寄生本身不具备独立的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内生长繁殖,离开寄主细胞不具备任何生命特征。
4.没有或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合成系统,也没有核糖体。
(依靠寄主的酶和能量合成系统繁殖)。
5.在寄主细胞内的病毒对各种化学药剂和抗菌素不敏感。
(可能对干扰素敏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 是不是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