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风景名胜导游词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643248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6.63KB
东营市风景名胜导游词文档格式.docx
《东营市风景名胜导游词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营市风景名胜导游词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是著名的吕剧的发祥地。
国家重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都在东营市境内。
建市20多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
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5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02741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0.95亿元,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人均消费水平等指标均居山东省首位,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各位领导,咱们现在所走的这条路是东三路,前面即将到达明月湖国家都市湿地公园。
东营市明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东营市东城南端,总面积为70.9公顷。
原为建市初期城市建设取土造成的低洼荒碱地,随着时间推移,雨水沉积,生长了大量芦苇、香蒲、柽柳、碱蓬等树种,吸引不少鸟类在此繁衍生息。
同时这一区域有大面积的水面及盐碱滩涂,具有丰富的盐碱地自然生态和耐盐植物分布,对黄河三角洲独特的湿地资源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展示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水陆交接、自然过渡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
2005年5月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公园规划设计由东营市园林绿化处与上海九道景观设计公司及东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合作完成的。
突出“城市与湿地”主1
题,从生态、自然、文化的角度揭示城市与湿地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考虑生态负荷的前提下,重视城市新景观的创造和人的休闲性的结合,使之成为亲人的、生态的、展现黄河入海口独特湿地风貌的城市新空间。
同时在公园中部靠近广利河位臵规划建设一座环流泵站,作为东城环城水系实现水流循环的关键设施,促进25.6公里水流循环、改善水质。
公园由北至南分为三个区域:
北部是滨水休闲带,南部是生态林带,中间区域是可借助水上交通工具观赏游憩的浅水湿地风貌空间及科普教育基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境在这里变为现实。
现在我们所走的这条路叫做胜利大街,前面即将到达的是清风湖风景区。
清风湖公园是山东省最大的城市公园,是全国第一个以展现黄河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占地面积2690亩,湖面水体面积1200亩,总投资4.8亿元。
按照5a级标准规划建设,是东营市“黄河水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规划范围为北起南一路,南至南二路,西起东二路,东至东四路,东西长约4.9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包括清风湖、明月湖、广利河、广利河南岸旅游开发区和胜利大街桥五部分。
它以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为主题,以大水、大桥、大景观为重点,是整个黄河水城建设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地段。
下面我们即将到达的是东营市的标志性工程新世纪广场。
新世纪广场建成于1998年10月,占地17万平方米,整体设计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式布局,由中心广场和四座建筑物组成,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体布局美观大方、气势恢宏。
市委、市政府综合办公楼座北朝南,高度为73.3米,地上17层,地下2层,主楼高耸庄严,两侧辅助建筑略呈围拢状,意寓欢迎、拥抱之意。
法院、检察院办公楼分别位于中心广场东西两侧,建筑面积各为10000平方米。
两院办公楼造型新颖,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看均呈“山”字形,寓意执法如山。
与市委市政府大楼构形为天平状,寓意执法公正,同时分别饰有圆形、方形装饰图案,寓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中心广场占地32000平方米,中心广场正中设有一直径为28米的旱式音乐喷泉,该喷泉随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形成多种形式的水样,中心水柱喷高为21米,代表进入21世纪。
新世纪门坐落在广场南端,宽40米,高16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既作为市委、市政府综合办公楼的屏风,又作为广场南面胜利大街的底景。
2005年,新世纪广场增设两个高13米,宽12米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以此为窗口,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展示东营的人文环境。
与新世纪广场隔河相望的,是东营经济开发区。
东营市是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东临渤海,与日本、朝鲜和韩国隔海相望;
背靠内陆广阔的经济腹地,是连结山东半岛和京津唐的重要枢纽,是环渤海经济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城市,对外开放、对内幅射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城市建设以生态型、组团式为发展方向,突出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地的特色。
按照“河湖相连、水系环绕、绿水共融”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中国“湿地之城。
”
东营市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地下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都集中在这里。
土地面积1208万亩,人均占有量全省第一,其中尚未开发利用的荒碱地525万亩,是中国东部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海岸线长412.7公里,浅海滩涂面积4800平方公里,黄河口素有“百鱼之乡”和“东方对虾故乡”的美称。
黄河三角洲是一片2
神奇的土地,风光独特,景色宜人。
东营是一座具有典型风格和独特风貌的城市。
这里既有辽阔的草原、肥沃的土地、广袤的湿地和茫茫盐碱滩,也有漫长的海岸线,融自然风光、人文特色、现代气息、文化氛围于一身,是一片尚未被世人完全瞩目的处女地,在某种意义上说,富饶美丽的东营还“养在深闺人未识”。
东营旅游资源独特丰富,发展空间布局为“三区一线一带”。
一是以黄河水城为品牌的中心城旅游区。
二是黄河口旅游度假区。
依托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重点围绕黄河口、湿地生态和石油文化资源,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建设集观光、休闲、会议、度假于一体的黄河口旅游度假区,形成我市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龙头旅游产品。
三是孙武文化旅游区。
以孙武文化为核心,以建设孙武湖旅游度假区为重点,不断提升“孙子国际文化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着力打造名人文化品牌。
四是石油文化旅游专线。
重点围绕西城石油基地、华八井等名井、孤东油田、海上钻井平台及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等石油工业文化景观,规划建设石油博物馆,加大对观赏性强的石油生产设施(景观)的整合力度,完善旅游要素,打造石油文化特色旅游专线。
五是滨海旅游带。
依托防潮大堤、渔港渔村和沿海生态、石油及观赏性和可参与性强的工、农、渔业生产活动,发展滨海观光休闲旅游,并通过黄河口、广利河出海口及观海栈桥游船码头形成与水城旅游、黄河口旅游相衔接的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滨海旅游带。
〖东营由来〗
都说东营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和黄河文明在这里融会贯通。
说东营市古老呢,市境南部广饶县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战国时期是齐国腹地——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故里,共称乐安,寓意安居乐业。
说它年轻呢,是因为市域北部的垦利县其境内大部分系黄河新淤地,成陆仅一百多年,被称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说到这里我想问一下各位领导,之前有没有到过东营或是对东营有些了解的?
(看来大家都不是很了解),那么我来介绍一下东营的由来吧。
提起东营这个名字可是有一定的历史了,可以追溯到唐朝初年,相传当年党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东征高丽国,当他来到这片滩地的时候,探子来报说前方涨潮,道路泥泞,不得前行。
于是李世民命令军队分为东、西两个营子驻扎于此,可是一连等了几日,大水也没有退去。
李就率领一部分人马另选道路撤离,并令其他人马做好长期驻扎的准备。
所以这帮驻守的官兵就一边垦荒、种粮、种棉,一边等候军令。
可这一等就是数年,他们也没有等到被调遣的命令,他们就开始自己管理自己,并相继成家立业,繁衍生息至今。
现在,在东营村的西临还有一个村子叫做西营村。
说起将东营确立为市名呢,还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胜利油田会战初期说起,当时的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的指挥机关就设在东营村。
那时,石油系统经常召开全国石油系统电话会,安排部署工作,交流会战经验,掌握各地动态。
会前点到时,因为“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字数太长,通常用“东营”代替。
久而久之,“东营”这个名字已经叫得很顺了,加之当年的惠民地区在这里设立专为油田提供服务的办事处,名字就叫“东营办事处”,以后为了适应胜利油田的3
开发和黄河三角洲建设的需要,1983年10月成立这个省辖地级市时,就起名叫做“东营市”。
(“东营”原是广饶县辛店公社的一个村名。
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原广饶县辛店公社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获日产
8.1吨工业油流。
从此,拉开了华北石油会战的序幕。
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油流,为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油井。
为纪念营2井获高产油流之日,当时的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深入发展,广饶县辛店公社东营村一带(后发展为东营市西城)逐步形成由会战指挥部和一些二级单位机关及后勤单位组成的矿区城镇,人们习惯称之为“基地”。
1965年3月,为支援石油会战,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惠民地委决定成立县级工作机构——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并组建了一批为矿区服务的商业、金融、邮电等机构。
1965年2月18日,在垦利县胜利村附近打坨11井日产原油1134吨,为胜利油田第一口千吨井,也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油井。
此后,在胜利村一带开发了胜利油田第一个整装大油田——胜坨油田。
由于第一口千吨井和胜坨油田均位于胜利村一带,同时为纪念石油会战的重大胜利,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
至1978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达到1946万吨,跃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工人和家属达到19.6万人。
为适应胜利油田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1982年8月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请示成立省辖地级市——东营市。
由于胜利油田的发现井(华八井)和油田会战指挥部都在东营村一带,并且在东营村一带发展建设了初具规模的新兴城市(油田基地,今东营市西城),建市后东营村名即成为市名。
)
〖垦利县情〗
那么我们现在已经是在垦利县境内了,垦利的大部分土地,在过去是市区北部的利津县的辖区,当地人称之“利津洼”;
由于这里土地肥沃,利于开垦,又被称为垦区,1943年建县时结合了垦区和利津洼这两个名字,将这里命名为垦利。
垦利县版图面积2204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人口20多万。
垦利人多来源于利津、广饶、寿光和鲁西南人,因此,在垦利县境内,就风俗民情来说,大体可分三种类型:
一是西部村庄,因原属利津辖地,其居民风俗基本与利津南部地区相似,可以说是较早的土著居民,比如皇殿村、佛头寺村,历史比较悠久;
二是中部地区居民,多从广饶、寿光北部迁来,故仍保持其原籍习俗;
三是东部地区居民,多以鲁西南移民为主,其风俗民情亦与鲁西南大同小异。
(东部一些村庄的名字与韩复榘移民垦殖有关,比如永安镇的二十师,七七事变前是韩复榘部二十师的军管地,事变后军管人员撤走,土地归佃农,建村仍叫二十师。
一些以序数命名的村庄是这样来的,1935年黄河在鲁西决口,当地人民受灾,山东省政府组织灾民来垦利县垦荒,将灾民划分为八个大组、若干个小组,安地建村,这一地区移民所建的村庄都以序数命名为一村、二村,保留至今。
西宋乡,多“户”字命名的村如二十一户、十八户等等,带有浓厚的移民色彩,表示当年来此垦荒的人民在这里逐步发展的过程。
黄河口镇的许多村多以“林”字命名,比如建林、护林、友林、广林、绿林、育林、新林等等,那是因为五十年代,这里土地肥沃,荒草遍野,非常适宜发展林木和种植作物,为开发建设这一地区,国家在这里建有孤岛林场,又先后两次从鲁西南迁移灾民在此建村安垦。
当时这里草木丛生,4
一片葱茏,发展林木,爱护林木,成为开发建设孤岛的重点,也是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移民安臵建村时,就很自然的想到了林字。
垦利县境内还有许多村庄重名的现象,这里面有好几种原因。
一种原因是随着黄河逐年携沙淤垫,陆地不断向海推移、抬高、变好,上边的群众自发的进入新淤地垦荒,原来的农户迁入新开土地定居,形成新的村庄但是沿用原来的村名。
还一个原因是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由广饶北部迁入孤岛地区1900户群众,建立了10个新村,都沿用了原来的村名。
)垦利县同时还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发祥地和主产区,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根据地和山东省抗日的大后方,当年,中共清河区委就设在这里,素有“垦区延安”之称。
〖渤海垦区革命纪念地〗
清河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八大组”就设在现在的永安镇政府所在地。
领导们可能不了解永安,可是提起“八大组”年龄长一些的领导可能听说过。
我说一下“八大组”的由来吧,1935年由于鲁西南地区发洪水,那里的百姓缺衣少食,民不聊生,当时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书记韩富榘就组织了四千余人的灾民来此避难,垦荒。
当时为了方便管理,将这些灾民分了若干个组,其中在永安镇有八个,后来称之为“八大组”。
这里是小说《海啸》的主要发生地。
俊清的小说《海啸》主要讲述的就是从桃花园子运粮食到胶东支援前线的故事。
这桃花园子就是永安镇一带。
这里还是原济南军区司令员张太恒以及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为了铭记历史,教育后人,发展红色旅游,垦利县委县政府在永安镇设立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
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同志题写了馆名。
展现的主要是抗日战争时期垦区军民大作战以及最终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情形。
〖黄河口旅游南线〗
各位领导,随着客车缓缓驶出永安镇,让我们的思绪也从战争年的战火和硝烟中淡出,现在我们走的这条路就是黄河口旅游南线,黄河入海口旅游南线总投资8200万元,从永安镇起,至黄河口镇,全长30公里,2003年2月开工建设,同年11月竣工,黄河口旅游南线的建设为开发我县旅游事业,做大做强黄河入海口旅游文章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交通〗
提起交通呢,“全国公路看山东、山东公路看东营”,而东营的公路则首推垦利。
垦利县的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利,用“四通八达,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十二个字来概括,可谓恰如其分。
垦利县城距东营市东、西城各15公里,是东营市品字形组团式城市的北支点。
东营市已经将垦利作为东、西城之外的北城区来建设。
垦利地处环渤海经济区与沿黄经济带中心位臵,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垦利成为东北地区从水路进入中原的最佳通道、也是联系京津唐与胶东半岛的重要枢5
【篇二:
东营市风景名胜及文化】
东营市风景名胜:
黄河水体纪念碑、天鹅湖风景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孤东海堤、黄河入海口生态农业观光园、清风湖公园、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胜利黄河大桥、广饶孙武祠、中共刘集支部旧址东营特色文化:
孙子文化、吕剧文化、红色文化三大品牌山东非物质文化:
柳子戏、柳琴戏、五音戏、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山东琴书、山东快书、祭孔大典、风筝、吕剧
【篇三:
山东—东营—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导游词】
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景区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景区。
这里有黄河入海形成的河海交汇奇观,能体验“沧海桑田”的真实演绎;
这里有高度特异性旅游资源,集科考、度假、观鸟、猎奇为一体,是地球暖温带地区最年轻、最完整、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全国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
这里有美丽的海滨景观,是赶海、观潮、赏月、观日出的理想境地。
下面,我非常荣幸地陪同大家进行现场参观。
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景区位于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占地面积80平方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它拥有沼泽湿地生态区、槐林生态接待区、芦苇湿地观鸟区、海滩湿地观光区和新国土观光区等五个功能区,设立了湿地之窗、芦花飞雪、槐花飘香、柳林叠翠、黄龙入海、长堤观海等黄河口“十景”。
黄河入海口处有全世界暖温带最完热、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形成了以野、奇、特、新、旷、幽为特点的河口、森林、湿地、草甸、芦苇、水域、海滩等景观。
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乘游船观览神奇的故河入海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国第二大河,孕育了千年华夏文明,辗转万里,从这里汇入渤海。
黄河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向海内延伸2.21平方公里,年均造陆32.4平方公里左右,“沧海桑田”的自然规律在这里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从空中俯瞰,大片新生地就像是巨幅水墨画,黄黄的河水汇入蓝蓝的大海,交汇之处,黄蓝泾渭分明,蔚为壮观。
我们游览的第二个景点——独特的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黄河泥沙淤积成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则是全世界增长最快、中国最大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面积约为4500平方公里,是《拉姆萨尔国际湿地公约》缔约国要求注册的国际重要湿地,早在1992年就已设立为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主要“中转站”和越冬、栖息、繁殖地。
生态学家把她视为研究新生陆地形成、演化、发展的重要基地,生物学家把这里看做是研究生物衍化及演替规律的基因库,鸟类专家视这里为研究东北亚
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生存、栖息、迁徙规律的特殊地域,水土保持专家们则把这里看做是反映黄河治理成效的晴雨表。
请游览第三个景点——“鸟的乐园”。
黄河三角洲独特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自然保护区内的湿生植被、水生生物、鸟类等生物资源异常丰富。
目前,保护区总面积已达17万平方米,有各类野生动植物152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70种之多。
有海洋性水生动物418种,淡水鱼类108种,是从事生态科研,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同时,保护区又堪称?
“鸟的乐园”,已发现有271种鸟类在此栖息,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2.3%,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丹顶鹤、白头鹤、白鹤、大鸨等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大天鹅、灰鹤、白枕鹤等34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40种。
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3月,是观鸟的好时节。
在黄河入海口一带的滩涂沼泽上,丹顶鹤、大天鹅、黑嘴鸥、斑头雁等候鸟、旅鸟、留鸟,动辄结成成千上万只的群体,铺天盖地,上下翻飞,群鸟争鸣,引吭高歌。
黄河三角洲也被形象地比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请游览第四个景点——全国最大的人工刺槐林。
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分布着全国最大的人工刺槐林,总面积达5600平方公里,林龄20年左右,是黄河三角洲最主要的乔木。
槐林最美的时节是五月,无边的瑰花盛开,雪白的浪花香飘百里,引来全国各地的放蜂人。
夏天的雨后,槐林中总会滋生出一丛丛蓬蓬勃勃的野蘑菇,时不时地还能看到野兔在林间蹦跳嬉戏。
在黄河汶道沿岸,经黄河中上游柳林天然下种、河水漂流至下游,发育形成了面积约670平方米柳林,怪柳、旱柳和龙爪柳等相间分布。
柳林在水边和漫滩上生长,高低错落,微风拂来,柳枝摆动,水波粼粼,使静谧的湿地显示出了勃勃生机。
请游览第五个景点——万亩天然草场。
登上高高的瞭望塔举目四望,偌大个草场显得幽深秀丽,宁静安详,宽阔雄浑,宛如一片向海岸线奔涌而去的碧色浓云。
起伏如潮的芦苇,使人不禁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
特别是适逢冬季,芦絮飘扬,如雪花飞舞,堪称芦花飞雪。
芦苇荡内是鸟类的天堂,沟汊中鱼虾成群,观鸟垂钓,别有一番情趣。
天然草场的尽头是一片片红地毯般的黄须菜,春夏季节葳葳
蕤蕤,青翠喜人,秋天则由深绿变为紫红。
整个黄河三角洲上,漫川遍野,红红火火,令人叹为观止。
请游览本次之行的最后一个景点——围海长堤。
在入海口北侧,有一条宛若长城的长堤,这是东营人为镇海锁浪而人工修建的围海大堤,也称“海上长城”。
围海大堤全长57公里,为青石水泥结构,青石护坡柏油封顶。
登堤远望,大堤蜿蜒逶迤,如横卧守护的巨龙。
堤外,波涛翻滚,烟波浩渺,渔帆点点,成群的海鸥在浪尖上点水嬉戏,浅海钻井平台笼罩在茫茫水汽之中,恰似海市蜃楼一般。
堤内,茫茫荒原上钻塔林立,排排抽油机昂头振臂,极富节奏地抽汲;
蓝天、白云、青草融会成一个恬静优美的大自然风光。
在这里,游客可下海拾贝,可赶海,可乘船游览美丽的渤海。
朋友们,黄河口之旅就要结束了,但愿独特的黄河口之旅能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营 风景名胜 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