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床道岔轨道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641473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39.57KB
道床道岔轨道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道床道岔轨道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床道岔轨道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96);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广州市轨道交通七号线一期工程大洲车辆段及综合基地【施工Ⅱ标】轨道工程施工图纸及合同;
现场调查资料和现有队伍技术力量。
1.2编制原则
1.2.1总体原则:
满足施工工期及质量要求,同时保证施工安全。
1.2.2遵循设计图纸的原则,认真阅读核对设计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工方案,满足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1.2.3遵循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制施工方案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2施工概况
2.1工程概况
我部所承建的广州市地铁七号线一期工程大洲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施工Ⅱ标】-轨道工程施工项目,有42组道岔,40组50kg/m的7号单开道岔,一组交叉渡线,1组60kg/m的9号整体道床单开道岔。
其中50kg/m的7号道岔和交叉渡线的岔枕采用木枕,60kg/m的9号单开道岔岔枕采用合成轨枕。
2.2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风动扳手
BG110
把
2
手电钻
JTF-13
4
钻眼机
GZJ-32
台
6
轨温计
个
7
起道机
9
捣固机
10
道尺
11
压路机
12
装载机
13
小挖机
P40
机械设备表2-1
2.3人员组织机构
由中铁十一局大洲车辆段经理部轨道分部负责施工的轨道工程,现场配经理一名,队长一名,技术员3名,领工员1名,安全员1名。
施工组织结构见下图:
人员数量表
工种人员名称
备注
施工负责人
人
技术员及队长
3
铺道岔
16
电工
5
司机
含特种车司机
合计
23
2.4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1)项目轨道分部经理
大洲项目部轨道分部设经理一名,其职责代表我单位对本工程实施组织、指挥、协调与监控,处理一切与本工程相关的事务,全面组织、管理、实施本工程项目施工任务。
(2)技术员
轨道分部配备3名技术员,分别为贺志新、付耀文、杨东。
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对测量监测室进行指导并检查工作。
负责对设计图纸进行核对、技术交底、过程监控,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
负责编制竣工资料和进行技术总结,组织实施工程竣工后保修和后期服务;
组织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开发新成果。
(3)安全员
有效行使全部质量管理应该赋予的必要的权限。
依据安全目标制定本标段的安全管理规划,负责安全综合管理,编制和呈报安全计划、安全技术方案等具体的安全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
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和安全抽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监督整改。
负责安全检查,对危险源提出预防措施,制定救险预案。
定期组织对所有参建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3施工工艺及方案
3.1站场碎石道床单开道岔施工方案
站场碎石道床道岔的施工在施工前测量人员应放样出道岔位置,并定设木桩,标出道岔前后及岔心位置,并在木桩上标出道碴摊铺厚度。
道碴摊铺采用自卸汽车运输,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进行整平,整平完成之后用小型压路机对道床面进行分层碾压,直至设计标高位置,再用人工将堆放在周围的道岔枕木按照要求摆放到道床面上进行铺设及钉道工作。
3.1.1碎石道床道岔施工工艺流程
碎石道床道岔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3.1碎石道床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1碎石道床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
3.1.2碎石道床道岔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计划和铺岔作业指导书。
明确道岔铺设作业所需的劳动力及工器具的配备,并组织调遣到施工现场,并对所铺道碴,按有关规定进行自检。
2测量放样
道岔控制及加密基标的位置沿道岔直股布置,在岔头、岔尾及岔心设控制基标,中间适当位置增设加密基标。
基标距线路中心距离为1.5m,误差要求小于1mm。
施工时先在道岔前后线路中心设置临时控制基标,待施工完成后在进行如图所示位置布置控制基标。
单开道岔岔区基标布置详见图3.2“单开道岔岔区基标布置图”。
3.2单开道岔岔区基标布置图
3预铺道砟
道砟采用一级道砟,运至指定位置后卸车,用挖机或者装载机铺开,人工修整。
道碴的摊铺方向以临时中心桩为准,分两次铺设铺设碎石道床。
第一次铺碴至轨枕底面高度后(宜为20cm左右),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再散布钢轨、轨枕及扣配件,第二次铺足全部道碴需要量(包括预留沉落量),并分层捣固。
然后初拨轨道方向、轨矩及水平,起道后进行道碴捣固。
4散布道岔枕
岔枕按标准图检尺,并将长度标在每根岔枕上,然后按序依次排摆,并在直向一端取齐,必须注意长岔枕的摆放位置。
5散布并连接道岔组件
按标准图中道岔组件排列顺序从岔头起,先直股后弯轨顺序散放,然后连接道岔组件,并拨正位置,再用起道机将钢轨打起方正岔枕。
6安装扣件及道岔钉设
扣件安装按照岔枕排放位置散好扣件,先安直股再安曲股,然后开始钉道。
钉道前,应先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岔枕是否按图纸设计间距排布及方正、扣配件是否对中、等,钉道时,钻孔工人必须思想集中,双脚叉开,始终使钻杆垂直于岔枕,同时工人不得用力过大,以免导致钻孔打偏或钻杆折损问题;
也不得过慢,以免导致钻孔孔径偏大,道钉钉设不牢固。
钉道施工顺序应先钉设直股,直股钉完后,拨正拨顺,然后以直股为基准,用轨距道尺和支距尺量出各部位轨距及曲线支距,由转辙部分、导曲线、辙叉部分顺序钉联。
7整道
道岔钉设完毕后,按中线桩将道岔拨到设计位置,起道至设计标高,再填补道砟进行捣固。
捣鼓完毕按照验标要求,对道岔各部位进行整修。
8质量检查
检查材料数量、道岔位置、轨距、扣件安装、导曲线支距、附带曲线支距、轮缘槽宽度、尖轨密贴程度等项目是否符合规定。
3.1.3质量控制
1道岔结构件、轨枕、配件等均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外观及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料数量齐全。
2道岔铺设后,应符合以下要求:
a)铺设位置正确,基本轨、尖轨、辙叉及配件铺设符合标准图。
b)转辙器搬动灵活,在转杆连接处,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尖轨无损伤,尖轨顶面宽50mm以上断面处,不低于基本轨顶面1mm。
c)轨距允许误差:
装有控制设备的道岔,除尖轨尖端处为±
1mm外,其余各部均为+3mm、-2mm。
辙叉心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查照间隔)不得小于1391mm,翼轨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距离(护背距离)不得大于1348mm。
d)道岔的大方向与其连接线路的中线一致,与道岔偏差不大于30mm。
e)导曲线应圆顺,支距正确,其误差不得大于±
2mm。
f)接头处轨面高差和错牙不得大于1mm,轨缝实际平均与检算值误差控制在±
2mm,岔头或岔尾接头相错量不大于15mm。
g)道岔铺设完毕,应串碴找平,逐步捣固,全部滑床板应在同一平面上,轨面应平顺,在道岔全长内高低差不得大于4mm。
导曲线不得有反超高。
h)岔枕间距、偏斜误差范围±
20mm。
i)尖轨尖端相错量不得大于10mm;
轨缘槽宽度误差范围不得超过+3mm、-1mm;
顶铁与尖轨或可动心轨轨腰的间隙不得大于1mm;
尖轨跟端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开口距离误差范围±
1mm。
3.2碎石道床交叉渡线施工
交叉渡线由四组50Kg/m7号单开道岔,一组菱形交叉和连接渡线组成。
菱形交叉部分由两组钝角辙叉及两组锐角辙叉组成。
菱形交叉的两股轨道均为直线,轨距有所加宽。
所以交叉渡线除零部件数量多之外,其构造及轨距变化也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1)施工方案
A.交叉渡线中部的8组辙叉与其前后连接的钢轨连成一片,铺设时8组辙叉必须准确到位,底部高差均保持在2mm之内。
这两点正是施工难点所在。
B.在交叉渡线中4组7号辙叉、2组锐角辙叉及2组钝角辙叉均为对应铺设,一侧辙叉的翼轨同时起到另一侧辙叉护轨的作用,而翼轨与护轨不同,其轮缘槽是无法调整的。
此外各辙叉底部的平整度存在3
制造误差,辙叉底面四周的允许高差可达2mm。
C.辙叉的铺设若不到位,方向、轨距不良,查照间隔及护背距离就很难符合要求。
D.针对交叉渡线的施工难点,采取对岔位精确定位、从中间辙叉向两头单开道岔转辙器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F.将交叉渡线纵向分为3段(如图:
交叉渡线平面组合示意图所示),针对施工难点,先铺设中段的8组辙叉部分,这部分铺设完毕再向其前后扩展铺设两端四组单开道岔的连接部分及转辙部分。
该方案在施工时既可边铺设边调整,对辙叉的定位比较准确,又利于对渡线关键部分作精调及检查,质量易于保证。
2)交叉渡线平面组合示意图
交叉渡线平面组合示意图
3)施工工艺
施工前首先根据线路基标及交叉渡线设计图纸测设菱形中心、菱形长短轴及四组7号辙叉理论交点等控制桩,然后按图纸散料,经技术人员核对无误后将轨枕、垫板、垫片及扣件等与辙叉及钢轨进行组装。
交叉渡线施工工艺流程与单开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在此不在重复说明。
3.3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1)道岔整体框架
A.导曲线和附带曲线:
导曲线支距允许偏差2mmmm,附带曲线用10m弦量连续正矢差允许偏差2mm。
B.轨顶水平高程:
全长范围内高低差不大于2mm;
高程允许偏差±
C.转辙器必须扳动灵活,尖轨动程应为152mm,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其间隙不大于2mm,尖轨尖端处距允许偏差±
D.护轨头外侧至辙岔心作用边的距离为1391mm;
允许偏差0~+2mm,至翼轨作用边的距离为1348mm,允许偏差为0~-1mm。
E.其单开道岔控制参数详见3.1.3节。
4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测量复核制度,以队技术主管为主要控制者,对中线、水平严格控制,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确保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工程技术人员做到图纸审核、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及时准确,实行复核签字制度,所有资料必须经技术主管审核后方能交付施工。
建立完善的试验检测机构,配置专职试验检测人员,配备良好的试验仪器,按规定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抽检,确保未经复验或复验不合格的材料不投入使用。
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验标准,对工序标准执行情况做出记录,使工序衔接。
整道过程中,应对线路的方向、标高、水平、轨距、轨缝、接头错牙、曲线正矢及超高等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直至达到规范要求
5安全保证措施
5.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持证上岗,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防护。
5.2施工现场设安全标志。
危险作业区要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等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
5.3收工前工点负责人应组织专人对本工点进行一次详细的安全检查,确认无事故隐患,才准撤除防护收工。
6环境保护措施
6.1夜间施工要尽量减少噪音,对噪音较大的施工作业工序,尽量安排在日间进行。
6.2工程完工的同时,严格按照环保及生态保护的要求,对临时设施、施工工点及其他施工区域范围做好环保及生态保护的恢复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床 道岔 轨道 工程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