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云圩丰中学初三第三次质量调研试题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632489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63KB
江苏灌云圩丰中学初三第三次质量调研试题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江苏灌云圩丰中学初三第三次质量调研试题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灌云圩丰中学初三第三次质量调研试题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那人却在,。
(《青玉案》)
(5),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6)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与杜甫的“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由于观点的分歧、性情的差异,两人慢慢疏离了,最后分道扬镳,一个去了上海,一个去了北京,各奔自己的前程。
B.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C.日方不顾史实,在钓鱼岛问题上信口雌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D.3D版《泰坦尼克号》首座票房收入便达四亿人民币,登顶2018年国内票房排行榜指日可待。
4、以下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B.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中学语文,而且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
C.林书豪以卓尔不群的东方面孔,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赞赏,在全美甚至全球刮起了一道“林旋风”。
D.衡量一个班级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准是学风好。
5、名著阅读题(6分)
(1)简答格列佛是如何来到了小人国的?
(2)格列佛离开了飞岛后来到了“拉格多”,参观了数学学校,请问这儿的老师是如何教授数学的?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6分)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盈缩之期,不但在天”蕴含了何种哲理?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2题(18分)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然有声①。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②,见义勇为,虽机阱
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
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
“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
,政事可以及物。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
而不扰,故所至民便
之。
或问:
“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曰:
“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
简者,不为繁碎耳。
”
(节选自《宋史·
欧阳修传》)
【注】①嶷(yí
])然有声:
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
②天资刚劲:
生性刚直
机阱:
陷阱。
枉直乖错:
冤假错案
润身:
修身养性
宽简:
宽松简易。
便:
安逸、安适。
8、以下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虽机阱在前/虽几狗不得宁焉B.读书辄成诵/饮少辄罪
C.或问“为政宽简-----何也?
”/或异二者之为D.及冠/及郡下
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
10、用同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6分)
(3分)
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11、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
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12、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
(4分)
【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三)、阅读《新年话惜时》,完成13-17题。
(18分)
①对个人来说,岁末大盘点,其实是在时间支出和工作收获之间衡量损益:
支出都一样,收获大不同。
撕去最后一张日历,往日已不可再追,更感到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最昂贵的消费。
所以,珍惜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②人们很容易忽视一天的价值。
以人均预期寿命70余岁计,除去天真年少的岁月,刨去年老体衰的时光,能用来工作的光阴已减去少半。
苏东坡说的“睡眠去其半”,虽有些夸张,但三分之一总是有的。
七扣八扣,时间已屈指可数。
即使如此,抖擞精神做事,时间的效益当可倍增。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被处宫刑又坐过大牢,但他却以不舍昼夜的精神完成了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自然界的时间不过是周而复始的日出日落,四季更替。
但因人们的态度不同,时间显示出一种奇异的相对性。
这里好有一比:
当你觉得时光像闪电一样消失的时候,那么多半你是在勤奋工作着;
当你觉得时光像蜗牛一样爬行,那么多半你是无所事事。
所以有人说,体验时光迟缓漫长,最好的办法是游手好闲;
感受时光转瞬即逝,最好的办法是忙忙碌碌。
③有些人虚掷光阴却浑然不觉,有时还很惬意,总想着明天再说吧,明年再说吧。
他们以为,94岁的罗素(注释1)还可以著书,92岁的萧伯纳还在编戏,83岁的歌德才写完《浮士德》,80多岁的冯友兰还编纂《中国哲学史》,一切都不晚,一切都来得及。
这种想法似乎有道理。
然而,且不说多数人是否能够寿至耄耋(注释2)一之年,即使能,是否有上述诸翁超常的脑力和精力,仍大有疑问。
不少朋友对未来怀抱若干大计划,只是现在还不忙着做,这些未来的计划十之八九要落空。
④成功的因素非止一端,天资、机遇、健康等等都重要,但有效地利用时问是把所有有利条件发挥出来的决定性因素。
分分秒秒都舍不得放弃的人,即使天资不那么好,机遇不那么巧,健康不那么妙,未必不能成功。
两耳失聪的人,可以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两臂皆无的人,可以用脚写出漂亮的书法……显而易见,在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冠军。
惜时,时问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
反之,时间会毫不客气地使天资、机遇、健康等变得毫无意义。
⑤岁月流淌,年齿又长。
想想去岁还有那么多事想做还没有做完,想想来年还有那么多事应做需要挤出更多时间,不禁想到毛泽东同志那句意味深长的诗句: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追。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注释:
①[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
下文中的萧伯纳是爱尔兰著名作家;
歌德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
冯友兰是中国著名哲学家。
②[耄耋(mà
odié
)]泛指老年。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
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
13、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14、请写出第②段作者说的“七扣八扣”中的“扣”所包括的内容。
15、认真阅读第②③段,说说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16、仔细阅读选文第④段,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17、请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四)阅读《莫言.母亲》,完成18-22题。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
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
“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
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
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
大家都学得很像。
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
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
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对我说:
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
人应该有骨气!
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
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
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
19、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20、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21、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
(不超过40字)(3分)
22、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三、表达.交流(60分)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无论是相貌平平还是帅气美丽……只要昂起头来,就会使你变得美丽!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以“昂起头来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⑤不得抄袭和套作。
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卷答题纸2018/12/22
(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总分:
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
(1)、、(3分)
(2)、(2分)
(3)。
2.在以下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出处。
(1)晓战随金鼓,。
(2)泪眼问花花不语,。
3.【】
4.【】(3分)
5、
(1):
_
(3分)
(2)(3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龟虽寿》回答以下问题。
6、(3分)
7、(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
8.()(3分)
10、
(1)(3分)
(2)(3分)
11、(3分)
12、
(4分)
(三)阅读《新年话惜时》一文,完成13—17题。
13、(3分)
14、
(3分)
15、
(4分)
16、
17、
(4分)
(四)阅读《莫言.母亲》一文,完成18一22题。
18、
19、
(1)
(2分)
(2)
(2分)
20、
(4分)
21、
22、
三、表达·
交流(60分)
文
题
:
昂
起
头
来
真
美
600
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7、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灌云 中学 初三 第三次 质量 调研 试题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