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619473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7.92KB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然后指着板书,有学生说叫“加法交换律”。
我追问道:
为什么?
(生答:
因为这是两个数相加,只交换位置)。
接着,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究加法结合律。
整个过程教师都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的设计,紧密围绕并利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身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前面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2.加法结合律的教学的看法在加法结合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延续了加法交换律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得出等式;
再给出两组式子,通过计算得到也能用等于号连接;
然后学生自身举例。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加法结合律的特点:
加数位置没有改变,运算顺序改变了,和没变。
这样的教学显得顺畅,但新意不够,学生投入的激情不够。
因此我们还在探索、反思是否有更好的题材与方法来教学加法结合律。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利用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运算定律的利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
相应地,老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身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2
《加法运算定律》是一节概念课,由于四年级的学生认知和思维水平还比较低,抽象思维比较弱,对于他们来说规律的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经过讨论,观察推断,发现规律,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1.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一直在尝试让学生自身学自身讲,小组合作探究,应该说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自身的理解。
两个运算定律都是从学生了解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
2.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都是引导者,让学生自主合作,紧密围绕并利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身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3.学生通过自身思考、小组讨论,理解和掌握了加法运算定律。
学生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运算定律(字母表达式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不错。
4.因为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还有些欠缺,对于加法的运算定律还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
课堂上因为学生展示、学生讨论,时间的分配和把握就显得不够合理,这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3
在教学时,根据教学目标,自身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
1.口算竞赛。
目的:
检查同学的计算情况,同时从中引出定律,为新课作铺垫。
同学进行口算需要观察数目的特征,然后在心里以灵活简便的方式,迅速、准确的计算出来,这样心口合一,又快又准,日积月累计算的能力就不时的提升了。
从而培养了同学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同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2.创设情景,尝试自学。
具体做法是:
让同学先尝试探索,教师引导。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
培养同学的探索能力,应贯串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新课标也明确指出: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创设买文具的情景,把教学内容放到一个同学非常了解的情景中,同学通过尝试计算,自觉地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迁移到小数加法运算当中,从比较中得出简算方法。
这样同学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3.课堂练习。
教师根据同学的实际生活背景,出示三组学具,分别有三件、四件、五件,让同学计算它们的总价。
同学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自主选择题目,进行相关的练习,达到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要,教师从中了解同学的掌握情况。
4.概括简算的步骤。
当同学学完新知,让同学根据出简算的步骤,可以培养同学利用结构的学习方法,同时养成不错的学习习惯。
5.拓展练习。
包含两个小题。
1)、判断能不能简算。
主要加强同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同学计算时能根据题目灵活应变,防止同学陷入思维定势,误以为学了简算,就什么题目都要用简算。
2)、开放题。
为同学提供了思维的方法,有利于让各类同学都得到发展。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4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有限个例证明让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根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
本课的教学设计朴实,概括为以下几点:
1.准确定位,提升课堂效率。
本班学生对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性质已熟练掌握,并能正确利用于加、减简便计算,根据这一认知和技能水平,教学中不以复习铺垫旧知来实现知识迁移,而直截了当引放新课的情境,提升了40分钟的课堂效率。
2.实现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教学情境是直接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服务的,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
通过童话故事的情境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小数加减简便算法的探索活动,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3.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构建数学模型。
结合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大胆放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学生独立自行计算,发展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从不同的算法中比较、悟出整数加法定律在小数计算中同样适用。
通过情境中特设计的两道都能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例题,使学生在有限个例证中证实了初步构建的数学模型,懂得能否凑成整数是判断小数加减算式能不能进行简便计算的依据。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5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内容是小学六年制数学第八册课本116页例5以及相应的习题,学习的是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分为三类:
1)知识目标:
知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的,能利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计算的技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讲求方法,重视实效。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迁移的认知规律,利用简单的多媒体,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1.竞赛。
考虑到下午学生的情绪可能较低落,加上本课属于计算课,本身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兴趣。
为此本人临时改变教学计划,把口算题改为小组竞赛,希望以此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2.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
教学时,我创设了圆圆买文具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帮助她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被信任、能做事情的快乐,不但实现了角色转换,唤起学生的主角意识,而且让学生享受到助人的乐趣。
计算时让学生自行探究,从比较中得到简便算法,这样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在教学时,根据教学目标,本人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
1.口算比赛。
检查学生的计算情况,同时从中引出定律,为新课作铺垫。
口算也叫心算,它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依靠大脑思维记忆直接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
学生进行口算需要观察数目的特征,然后在心里以灵活简便的方式,迅速、准确的计算出来,这样心口合一,又快又准,日积月累计算的能力就不断的提升了。
从而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课前两三分钟的口算,我几乎每课必用,不知在座认同吗?
让学生先尝试探索,教师引导。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应贯串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创设买文具的情景,把教学内容放到一个学生非常了解的情景中,学生通过尝试计算,自觉地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迁移到小数加法运算当中,从比较中得出简算方法。
这样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出示三组学具,分别有三件、四件、五件,让学生计算它们的总价。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自主选择题目,进行相关的练习,达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当学生学完新知,让学生根据出简算的步骤,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结构的学习方法,同时养成不错的学习习惯。
包含两个小题。
1)、判断能不能简算。
主要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计算时能根据题目灵活应变,防止学生陷入思维定势,误以为学了简算,就什么题目都要用简算。
2)、开放题。
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方法,有利于让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
《新课标》指出:
必须让每个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数学的内容必须来自于学生的实际背景,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
本课的教学从胆抛弃教材那枯燥无味的数字,而从学生了解的生活情景中提炼出数学知识,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教学时,教师利用旧知进行迁移,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但开放题时,对于5.38-1.66-时,括号里的数有的学生填1.66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为何填1.66不能达到简便计算,引导时可以留点时间让学生先进行试算一下,学生便可以较清楚地发现:
1.66与1.66不能凑成整数,从而解决这个难点。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6
最近,有幸听了东洲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选手俞老师执教的数学人教版教材《加法运算定律》,听后深受启发,东小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一.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提供学生发现运算定律
课的一开始用讲故事形式导入,既吸引学生又激发学生思考,同时又直接切入教学内容。
故事为:
猴妈妈给小猴子吃桃,规定早上吃4个,晚上吃3个,小猴子感觉这样吃少了。
猴妈妈改变成早上吃3个,晚上吃4个,小猴子感到很高兴。
老师问:
小猴子占到便宜了吗?
这个问题一明确提出,学生立刻明确了第一种分法是3+4,第二种分法是4+3,实际上是一样多的,从而引出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如7+8和8+7很多这样的例子,其结果是一样的,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并要归纳这些数学现象,并且明白这个现象的实质就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二.从个别现象类推中引导学生概括运算定律
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出示学校三个班参加冬季三项比赛的人数,让学生明确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明确提出的很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对本节课需要引入新知研究的问题“三个班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怎样计算?
”让学生进行计算,根据学生多种计算算式中列出28+17+23和28+(17+23)、23+28+17和23+(28+17)等,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的新知研究从根据相同和不同之处迈向概括出了加法结合律。
接着又通过一组题组让学生分组练习,通过分组练习学生体会到加法结合律的存在对计算时的简便之处,教师的教学设计目的从让学生个别现象类推到引导到概括出加法结合定律,教会了学生的认知方法。
题组为:
(69+172)+28.(207+155)+145,69+(172+28)、207+(155+145)。
三.从具体练习应用中启发学生体会定律优越性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并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感知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于计算的简便之处。
如何让学生感知?
执教者通过对填空题的抢答:
204+57=57+□、(45+36)+64=45+(□+□)、57+65+135=57+(□+□)、23+46+77+54=(□+□)+(□+□)及对题目74+102+98你认为怎样计算方便,把学生引入了如何利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领域,这个引入不是强制的,而是学生自觉获得的需要,也是对新知学习价值的创生。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7
加法运算定律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是在加法及验算、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又可以推动学生更深入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
在之前的教学中,运算定律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定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叙述所发现的规律。
我认为这样做学生固然能掌握运算规律,但并没有从本质上真正理解规律。
因此,我在教学时,重点让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去理解并掌握规律,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唤起学生的认知经验,初步感知规律。
教学中,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列式解答问题,并抓住两个不同加法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且都能解决问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得到等式。
二.组织举出相关例子,充分展开讨论,初步提炼规律。
请学生以上一等式为参照,再举一些有着同样现象的例子,讨论交流有此类特征的算式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种规律,初步提炼规律。
三.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的经验,注意数学学习方法的迁移和渗透。
教学中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在教学完加法交换律时,我及时把新学的知识和一年级学的凑十法以及加法计算的验算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忆交换加数验算的方法,明确与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之间的联系。
这样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及时沟通,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同时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应该说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身的理解。
在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
学生初次用自身的语言描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比较困难,出现表达不够严谨或不会表达的现象,这时我没有及时补救这种生成问题。
课堂语言不够精炼,重复啰嗦;
关于两种运算定律的特点,虽然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在学完两种运算定律后,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巩固,在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应该再放开一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推动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8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寻规律。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
”
在初步认识了28+17=17+28这样的等式以后,我问:
接着,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究加法结合律。
2.对加法结合律的教学看法
在加法结合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延续了加法交换律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得出等式;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9
本单元是系统学习基础运算理论知识,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大量加法、乘法交换或结合性的经验,是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重视规律发现的过程
本节课的学习就开启了学生对四则运算规律的探究,发现一条规律并不难,但掌握发现规律的方法十分重要。
因此从学习加法交换律开始,就一直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归纳总结--字母表示”,不断加强具体步骤,就教给学生一把发现规律奥妙的金钥匙。
2.重视直观演示的操作
很多教师在教学规律课的时候仅仅只是局限在规律发现的过程,而我在教学本节课时是把规律的发现建立在加法的本质上,通过线段图直观演示的操作,帮助学生发现和理解规律,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形成了基本模型。
3.充分激活已有经验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地对加法进行了学习,今天就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展开研究。
数学的学习是在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从生活中的数学开始,逐步抽象到用字母来表示规律,让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的进行了质的飞跃。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10
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学生很容易理解,但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加数相加时,他们分辨不清是该交换律还是结合律了。
通过本节利用课,我发现孩子们对结合律掌握得不太好。
尤其是在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时,他们有简便的意识,却对定律的辨析不够清晰,缺少明晰的步骤。
如:
在解决115+132+118+85这一题时,学生们都知道将115+85相加、另外两个加数相加,但他们缺少这一交换和结合的步骤,而是直接在第一步就写道200+250,还有部分同学直接在横式上加括号。
这一现象表明:
学生们对于简便的计算方法、加法的运算定律只是初步理解了,有简便的意识,但练习还缺少规范性。
面对学生的错误,我又觉得有些矛盾:
我们的教学应该是为了让学生会用,而不是将重心盯在让学生辨别是交换律,还是结合律之上,我们都知道:
会用才是目的。
但没有规范的要求,他们仅将简便的过程藏在心里,无疑显露出他们对简便运算与定律掌握不太牢固,利用时缺少足够的信心,还未能理清晰计算过程,表现力尚为缺乏。
因此学生们尚需走稳每一步,看似简单的内容也得扎实的理解、熟练地利用。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11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材104页的例4以及相应的习题,学习的是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经历探索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的过程,并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迁移的认知规律,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简单的多媒体,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
1.教学时,我创设了春季运动会的情景,通过有激励性的四项技能竞赛情境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小数加减简便算法的探索活动,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2.我结合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大胆放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学生独立自行计算,发展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从求选手总成绩不同的算法中比较、悟出整数加法定律在小数计算中同样适用。
通过情境中特设计的两道都能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和一道不能简便计算的数据,使学生在有限个例证中证实了初步构建的数学模型,懂得能否凑成整数是判断小数加减算式能不能进行简便计算的依据。
3.练习设计层次性。
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反应或拓展,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本课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新知的应用、开放题思维训练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悟,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加强了学生学习信心。
4.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与缺陷:
如本课教学内容有数字的特殊性,如何根据学生生活创设趣味性、有效性、真实性的最佳的教学情境;
计算课应怎样驾驭课堂既体现自主学习,又不枯燥乏味;
在独立探索中有困难的学生应怎样及时引导和帮助,才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抛砖引玉,提升自我教学能力,是我本节课的目的。
教海无涯,又因本人水平有限,本课堂教学难免存在着很多不足与问题,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指点迷津,多多指正。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12
加法运算定律是人教版四年级教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探索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初步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利用,难点是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本节课,我利用三代导学案进行教学,让学生依据自学导读单在前一天晚上自学本节课的内容,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表达方法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课堂上我们就直接同桌交流自学导读单内容,老师只巡视,不讲评。
在交流完自学导读单之后,我们就开始完成分层训练的第一题,这道题是根据已知的等式,写出利用了什么运算定律,通过这道题让学生回顾并展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容及字母表示的方法,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因此我在黑板上进行了板书。
其实分层训练第一题的处理,承载着教学新知的任务,只不过这个新知学生已经提前预习了,课堂上只是一个学生的展示和老师的点拨。
分层训练的第二题,是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填空,对运算定律起到进一步巩固的作用。
分层训练的第三题是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到这种题,因此就安排学生先做第一题,并让两个学生演板,一个学生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并不简便,另一个学生是用加法结合律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因为后两个数正好能凑成整百的数。
这样,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哪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 运算 定律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