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docx
- 文档编号:1761749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10KB
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docx
《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原载《明报月刊》
余光中:
“怎样改进英式中文?
——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
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
另一方面,道地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和我们的关系日渐生疏,而英文的影响,无论来自直接的学习或是间接的潜移默化,则日渐显著,因此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西化的病态日渐严重。
一般人从大众传媒学到的,不仅是流行的观念,还有那些观念赖以包装的种种说法;有时,那些说法连高明之士也抗拒不了。
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
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必越变越差,而道地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也必将面目全非。
中文也有生态吗?
当然有。
措词简洁、句式灵活、声调铿锵,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常态。
能顺着这样的生态,就能长保中文的健康。
要是处处违拗这样的生态,久而久之,中文就会污染而淤塞,危机日渐迫近。
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机,是西化。
我自己出身外文系,三十多岁时有志于中文创新的试验,自问并非语文的保守派。
大凡有志于中文创作的人,都不会认为善用四字成语就是创作的能事。
反之,写文章而处处仰赖成语,等于只会用古人的脑来想,只会用古人的嘴来说,绝非豪杰之士。
但是,再反过来说,写文章而不会使用成语,问题就更大了。
写一篇完全不带成语的文章,不见得不可能,但是很不容易;这样的文章要写得好,就更难能可贵。
目前的情形是,许多人写中文,已经不会用成语,至少会用的成语有限,显得捉襟见肘。
一般学生目前只会说「总的来说」,却似乎忘了「总而言之」。
同样地,大概也不会说「一言难尽」,只会说「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说得清楚的」。
成语历千百年而犹存,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例如「千锤百炼」,字义对称,平仄协调,如果一定要说成「千炼百锤」,当然也可以,不过听来不顺,不像「千锤百炼」那样含有美学。
同样,「朝暮楚」、「齐大非偶」、「乐不思蜀」等语之中,都含有中国的历史。
成语的衰退正显示文言的淡忘,文化意识的萎缩。
英文没有学好,中文却学坏了,或者可说,带坏了。
中文西化,不一定就是毛病。
缓慢而适度的西化甚至是难以避免的趋势,高妙的西化更可以截长补短。
但是太快太强的西化,破坏了中文的自然生态,就成了恶性西化。
这种危机,有心人都应该及时警觉而且努力抵制。
在欧洲的语文里面,文法比较单纯的英文恐怕是最近于中文的了。
尽管如此,英文与中文仍有许多基本的差异,无法十分融洽。
这一点,凡有中英文互译经验的人,想必都能同意。
其实,研究翻译就等于研究比较语言学。
以下拟就中英文之间的差异,略略分析中文西化之病。
比起中文来,英文不但富于抽象名词,也喜欢用抽象名词。
英文可以说「他的收入的减少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中文这么说,就太西化了。
英文用抽象名词「减少」做主词,十分自然。
中文的说法是以具体名词,尤其是人,做主词:
「他因为收入减少而改变生活方式」,或者「他收入减少,乃改变生活方式」。
中文常用一件事情(一个短句)做主词,英文则常用一个名词(或名词词组)。
「横贯公路再度坍方,是今日的头条新闻」,是中文的说法。
「横贯公路的再度坍方,是今日的头条新闻」就是英文语法的流露了。
同理,「选购书籍,只好委托你了」是中文语法。
「书籍的选购,只好委托你了」却是略带西化。
「推行国语,要靠大家努力」是自然的说法。
「推行的国语,要靠大家的努力」却嫌冗赘。
这种情形也可见于受词。
例如「他们杯这种风俗的继续」,便是一句可怕的话。
无论如何,「杯继续」总嫌生硬。
如果改成「他们反对保存这种风俗」,就自然多了。
英文好用抽象名词,其结果是软化了动词,也可以说是架空了动词。
科学、社会科学与公文的用语,大举侵入了日常生活,逼得许多明确而有力动词渐渐变质,成为面无表情的词组。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例子:
applypressure:
pressgiveauthorization:
permitsendacommunication:
writetakeappropriateaction:
act
在前例之中,简洁的单音节动词都变成了含有抽象名词的片词,表面上看来,显得比较堂皇
而高级。
例如press变成了applypressure,动作便一分为二,一半驯化为静止的抽象名词
pressure,一半淡化为广泛而笼统的动词apply。
巴仁(JacquesBarzun)与屈林(LionelTrilling)
等学者把这类广泛的动词叫做「弱动词」(weakverb)。
他们说:
「科学报告不免单调而冷淡,
影响之余,现代的文体喜欢把思路分解成一串静止的概念,用介词和通常是被动语气的弱动词连接起来。
」
巴仁所谓的弱动词,相当于英国小说家奥韦尔所谓的「文字的义肢」(verbalfalselimb)。
当
代的中文也已呈现这种病态,喜欢把简单明了的动词分解成「万能动词+抽象名词」的片词。
目前最流行的万能动词,是「作出」和「进行」,恶势力之大,几乎要吃掉一半的正规动词。
请看下面的例子:
(一)本校的校友对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作出了十分热烈的反应。
(三)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因为中文原有的动词都分解成
(四)心理学家在老鼠的身上进行试验。
不管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样的语法都是日渐西化的现象,
上述的繁琐词组了。
前面的四句话本来可以分别说成
(一)本校的校友对社会贡献很大。
(二)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反应十分热烈。
(三)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详加研究。
(四)心理学家用老鼠来做试验。
(或:
心理学家用老鼠试验。
)
巴仁等学者感概现代英文喜欢化简为繁、化动为静、化具体为抽象、化直接为迂回,到了「名
词成灾」(noun-plague)的地步。
学问分工日细,各种学科的行话术语,尤其是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夹杠」,经过本行使用,外行借用,加上「新闻体」(journalese)的传播,一方面
固然使现代英文显得多彩多姿,另一方面却也造成混乱,使日常用语斑驳不堪。
英国诗人格雷夫斯(RobertGraves,1895-1986)在短诗(耕田)(Tilth)里批评这现象说:
GonearethesadmonosyllabicdaysWhen"agriculturallabour"stillwastilthAnd"00%approbation",praise;
And"pornographicmodernism",filth-
AndstillIstandbytilthandfilthandpraise.
「名词成灾」的流行病里,灾情最严重的该是所谓「科学至上」(scientism)。
在现代的工业
社会里,科学早成显贵,科技更是骄子,所以知识分子的口头与笔下,有意无意,总爱用一些「学术化」的抽象名词,好显得客观而精确。
有人称之为「伪术语」(pseudo-jargon)。
例
如:
明明是firststep,却要说成initialphase:
明明是letter,却要说成communication,都属此类。
中文也是如此。
本来可以说「名气」,却凭空造出一个「知名度」来,不说「很有名」,却要迂回作态,貌若高雅,说成「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真是酸腐可笑。
另一个伪术语是「可读性」,同样活跃于书评和出版广告。
明明可以说「这本传记很动人」,「这本传记引人入胜」,或者干脆说「这本传记很好看」,却要说成「这本传记的可读性颇高」。
我不明白这字眼怎么来的,因为这观念在英文里也只用形容词readable而不用抽象名词readability。
英文会说:
Thebiographyishighlyreadable,却不说Thebiographyhashighreadability。
此风在日渐嚣。
在电视上,记者早已在说「昨晚的演奏颇具可听性」。
在书评里,也已见过这样的句子:
「传统写实作品只要写得好,岂不比一篇急躁的实验小说更具可看性?
」
我实在不懂那位书评家以不能说「岂不比一篇……更耐看(更动人)?
」同理,「更具前瞻
性」难道真比「更有远见」要高雅吗?
长此以往,岂不要出现「他讲的这件趣事可笑性很高」一类的怪句?
此外,「某某主义」之类抽象名词也使用过度,英美有心人士都主少用为妙。
中国大陆文章很爱说「富于爱国主义的精神」,其实颇有语病。
爱国只是单纯的情感,何必学术化为主义?
如果爱国也成主义,我们不是也可以说「亲日主义」、「仇美主义」、「怀
乡主义」?
其次,主义也就是一种精神,不必重复,所以只要说「富于爱国精神」就够了。
名词而分单数与复数,是欧语文的惯例。
英文文法的复数变化,比起其它欧洲语文来,单纯得多。
请看「玫瑰都很娇小」这句话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里的各种说法:
Therosesaresmall.Lesrosessontpetites.DieRosensindklein.Lasrosassonchiquitas.Lerosesonopiccole.
每句话都是四个字,次序完全一样,都是冠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英文句里,只有动词跟着名词变化,其它二字则不分单、复数。
德文句里,只有形容词不变。
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的三句里,因为做主词的名词是复数,其它的字全跟着变化。
幸而中文的名词没有复数的变化,也不区分性别,否则将不胜其繁琐。
旧小说的对话里确有「爷们」、「娘们」、「ㄚ头们」等复数词,但是在叙述的部分,仍用「诸姐妹」、「众ㄚ鬟」。
中文要表多数的时候,也会说「民众」、「徒众」、「观众」、「听众」,所以「众」也有点「们」的作用。
但是「众」也好,「们」也好,在中文里并非处处需要复数语尾。
往往,我们说「文武百官」,不说「官们」,也不说「文官们」、「武官们」。
同理「全国的同胞」、「全校的师生」、「所有的顾客」、「一切乘客」当然是复数,不必再画蛇添足,加以标明。
不少国人惑于西化的意识,常爱这么添足,于是「人们」取代原有的「人人」、「大家」、「大众」、「众人」、「世
人」。
「人们」实在是丑陃的西化词,林语堂绝不使用,希望大家也不要使用。
电视上也有人说「民众们」、「听众们」、「球员们」,实在累赘。
尤其「众、们」并用,已经不通。
中文词不分数量,有时也会陷入困境。
例如「一位观众」显然不通,但是「观众之一」却嫌
累赘,也欠自然。
「一位观者」毕竟不像「一位读者」那么现成,所以,「一位观众来信说……」之类的句子,也只好由它去了。
可是「……之一」的泛滥,却不容忽视。
「……之一」虽然是单数,但是背景的意识却是多
数。
和其它欧洲语文一样,英文也爱说oneofmyfavoriteactresses,oneofthosewho
believe……,oneofthemostactivepromoters。
中文原无「……之一」的句法,现在我们说「观众之一」实在是不得已。
至于这样的句子:
伶是竹林七贤之一。
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伶
目前已经非常流行。
前一句虽然西化,但不算冗赘。
后一句却恶性西化的畸婴,不但「作为」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余光 怎样 改进 英式 文论 中文 常态 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