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城乡规划师相关知识精选第六篇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610757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0.58KB
注册城乡规划师相关知识精选第六篇Word文档格式.docx
《注册城乡规划师相关知识精选第六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城乡规划师相关知识精选第六篇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按照我国现行学科体系,城市地理学属地理学的范畴,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地理学学科体系中的三级学科。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城市,而城市是人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集聚地。
2、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是相互独立的学科,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而城市规划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
(2)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
城市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的结构关系及城市体系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
城市规划中的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目的是统筹引导各类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是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3)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关系密切。
城市地理学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实践。
反之,城市规划为城市地理学提供研究课题、研究素材和实践验证,促进城市地理学理论不断充实完善。
例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a.区域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b.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c.城市发展的支撑系统研究
d.城市环境发展研究
第二章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条件
1、了解地理条件与城市分布的关系
2、熟悉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地理条件
3、熟悉城市发展条件的地理学评价方法
第一节城市空间分布的地理特征
了解城市空间分布的地理特征(轮换考点)
1、城市空间分布概况
城市的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不均匀性,即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呈典型的集聚分布的特征。
世界的城市的主要分布却明显集中在中纬度地带。
许多国家的城市也具有不均衡分布的特点,如中国的城市分布具有明显的东密西疏的整体性空间特征。
2、城市空间分布的地理特征
城市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体现了明显的地理特征,呈现为两种主要区位类型:
一种是坐落在海拔较高的高原或山间盆地,虽处于低纬度,但由于小气候的影响,不像一般的热带气候那样的酷热;
另一类型则分布在低纬度地带能够接受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气候也相对凉爽。
从大的区域范围来看,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市密度一般会明显小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除气温和降水等地理条件对城市分布有直接影响外,地形条件也是一个与城市分布有密切关系的地理影响因素。
第二节地理条件的影响作用
熟悉城市地理条件的影响作用(常考点)
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要素与基本要素
(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要素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就是说,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相应的经济社会需求和服务职能才会出现,进而提供相应服务和具有相应职能的城市也才可能形成和发展。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要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
城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具有其历史发展过程的,而决定其不断变化发展的根本要素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对其提出的要求。
这是城市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2)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这一根本因素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其他一些基本因素的影响。
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
①城市发展自身的具体条件:
包括城市地理位置;
城市发展的历史基础;
城市的建设条件,以及城市自身的资源条件。
这是城市发展的地理条件。
②城市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
任何城市,除其自身所具有的条件外,还拥有其所借以存在和发展的一定的区域经济基础。
从城市的主要职能——经济职能上看,城市足一个拥有不同地域范围、不同规模大小的经济中心。
城市作为空间上的经济中心,自然有其相应的一定的地域经济范围。
2、地理条件的影响作用
(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城市与区域,既是地域空间的概念,又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城市与区域之间属于典型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中心与区域是互为依存的关系。
地理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用在于:
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不同的区域条件为那里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
主要体现在:
城市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表现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适合城市生活和生产的基本地理条件
城市与区域地理条件:
表现为城市是区域中心,对区域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2)城市的地理位置与城市发展
城市与区域地理条件的关系可以集中表现在城市与区域地理要素的相对空间关系方面,即地理位置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城市的地理位置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地理位置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影响作用。
1)从不同的空间尺度来看,城市具有大、中、小位置。
大位置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而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
有时可以从大小位置之间分出一种中位置。
2)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问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有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之分。
3)作为区域的中心,城市与外部的各种交通联系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从城市与交通线的位置关系来看,多种重要的区位类型都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铁路、公路、内河、海运、空运等多种交通方式之间在一个城市的组合状况和联运条件,又构成城市间交通地理位置的复杂差异。
例题1
下列关于城市地理位置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中心位置有利于区域内部的联系和管理
b.重心位置是中心位置的一种特殊变形
c.与中心位置相对的是邻接位置
d.门户位置既有利于区域内部的联系,也有利于区域与外部的联系
【解析】城市的地理位置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有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之分
中心位置有利于区域内部的联系和管理,门户位置有利于区域与外部的联系。
例题2
关于城市的地理位置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大位置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
b.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
c.城市及其腹地之问的相对位置关系有中心、非中心之分
d.作为区域的中心,城市与外部的各种交通联系是必不可少的
【解析】城市及其腹地之问的相对位置关系有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之分。
第三章城镇化的基本原理
1、熟悉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2、了解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3、了解中国城镇化的特征与城镇化战略
4、了解城镇化水平的预测方法
第一节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了解城镇化的基本理论(轮换考点)
1、城镇化的概念
(1)城镇化的定义:
城镇化,或称城市化,是与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是区域发展过程中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过程。
城镇化概念具有内涵的广泛性和过程的复杂性的特征。
城镇化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人口集中的过程,也是城镇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城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
不同时期区域城镇化的程度一般用“城镇化水平”或“城镇化率”来表示。
一般用区域内城镇实体地域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区域城镇化水平。
(2)城镇化现象的空间类型
现代城镇化有许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1)向心型城镇化与离心型城镇化
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镇化现象,即会发现存在着向心与离心两种类型的城镇化。
城市中的商业和政府部门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型城镇化,也称集中型城镇化。
与上述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镇化,也称扩散型城镇化。
在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一些离心方向的扩散现象。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都属于离心性的城镇化现象。
2)外延型城镇化与飞地型城镇化
按照城市扩展形式的不同,还可分出外延型和飞地型两种类型的城镇化。
如果城市的向外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镇化。
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镇化。
外延型城镇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城镇化类型,正在进行外延型城镇化的边缘地带被称之为城乡结合部。
2、城镇化曲线
诺瑟姆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微被拉平的“s”形曲线,并把整个城镇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①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的初期阶段
②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中期加速阶段
③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提高速度趋缓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
福拉斯蒂埃把人类文明分为三个时期,即:
以第一产业或农业为基础的文明;
以第二产业或工业为基础的文明;
以第三产业或服务业为基础的文明。
与城镇化过程相对应的第二时期被看作是第一和第三阶段之间的过渡。
3、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
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国土面积大小、人口多少、资源条件、历史基础、经济结构、城乡划分标准等等。
在这些因素中,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
(1)区域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
诺瑟姆早在1975年就注意到了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指出二者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
后来的学者进一步发现二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是呈对数相关关系。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需要,否则将违背规律、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和问题。
从城镇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否同步的角度,有积极性城镇化与消极性城镇化两种类型。
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镇化称之为积极型城镇化(又称健康的城镇化)。
反之,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称为假城镇化或过度城镇化,这种城镇化往往会导致人口过多涌进城市,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城市就业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
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需要的城镇化则为低度城镇化,往往会导致城市产业发展不协调,城市服务能力不足,乡村劳动力得不到充分转移等一系列问题。
过度城镇化和低度城镇化都属于消极型城镇化(又称病态城镇化)。
(2)区域发展政策与城镇化格局的空间差异
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除了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之外,一定时期内区域之间城镇化水平相对关系的变化还会受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生产力布局的直接影响。
我国省域单元城镇化水平格局的空间特征,也明显受到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
在20世纪80年代呈现为“北高南低”的格局,改革开放后则逐步演变为“东高西低”
第二节世界城镇化概况
了解世界城镇化情况(轮换考点)
1、城镇化轨迹与总体格局
在工业革命之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提高速度非常缓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城市没有成为主宰世界和各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
我们现在经常讨论的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多是指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工业的兴起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过程。
工业革命以来,以英国等西方国家为发端,世界范围内逐步开始了城市快速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
这一时期,城市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地位日益突出.城市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全世界的城镇化进程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是近代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城市快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工业革命的同时,英、法、葡、德、美等国开始向海外实行殖民主义扩张,亚非广大国家也开始近代城镇化的程
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这是近代世界城镇化的又一特点。
2、当代世界的城镇化有以下四个特点。
(1)城镇化进程大大加速,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城镇化的主体。
(2)大城市快速发展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得以形成和快速发展。
出现了超级城市、巨城市、城市集聚区和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3)郊区化、逆城镇化现象的出现。
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所谓的郊区化。
(4)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仍以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
3、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城市体系
在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等级之上,形成了世界城市体系的几个主要层次,包括:
①全球城市,为范围非常大的全球性领土服务;
②亚全球城市,在某些专业化服务(银行业务、时装、文化、媒体)中发挥全球性服务功能;
③有较高国际性的大量具体进行生产和装配的城市,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
世界城市体系除具有明显的等级层次性外,其内部结构还存在着支配与从属关系,包括三种主要区域:
①核心区,即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区域,包括世界城市体系中第一层次的全部城市和一部分第二层次的城市;
②半边缘区,即新型工业化地区和部分老工业化地区,包括部分第二层次的城市和部分第三层次的城市;
③边缘区,即仍然贫穷落后,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包括大多数第三层次的城市。
2013年真题1
按照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当城市化率超过50%时,城市化速度呈现下列哪种特征?
a.缓慢增长
b.均速增长
c.增速逐渐放缓
d.增速持续增加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城镇化过程曲线的特点
根据诺瑟姆的s型城镇化过程曲线,50%处于城镇化水平速度曲线的拐点,在此之前城镇化水平速度逐渐上升,此后则逐渐放缓。
2013年真题2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过度城镇化?
a.人口过多涌进城市
b.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
c.城市就业不充分
d.乡村劳动力得不到充分转移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过度城镇化现象,其本质是城镇化先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如人口过多涌进城市、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城市就业不充分都属于此类。
乡村劳动力得不到充分转移则属于低度城镇化,其本质是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应扩展记忆:
城镇化、过度城镇化、低度城镇化、病态城镇化、逆城镇化等关键概念及其各自的特点。
下列关于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城镇化率变化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一条稍微被拉平等“s”型曲线
b.城镇化率达到较高水平以后,城镇化速度将趋缓
c.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d.城镇化水平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
【解析】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且是对数相关关系。
从城镇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否同步的角度,可以考察城镇化的发展效果,有积极性城镇化与消极性城镇化两种类型。
同步的为积极性城镇化,又叫健康城镇化,消极性城镇化有过度城镇化(假城镇化)、低度城镇化,又叫病态城镇化。
城市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存在着集中型与()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a职能型
b扩散型
c外延型
d自上而下型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城市化的类型。
包括:
(1)集中型城市化与扩散型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4)积极型城帝化和消极型城市化;
(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第四章城镇地域空间的演化规律
1、熟悉城镇地域的主要类型
2、了解城镇地域的城乡空间关系及演化规律
3、了解我国城市密集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城市地域空间类型
了解城市地域空间类型(常考点)
城镇区别于乡村居民点的基本特点是比较明确的:
①城镇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职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②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③城镇有比乡村更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
④城镇具有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⑤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地域有三种类型,即实体地域、行政地域和功能地域。
1、实体地域
城市建成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产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是实际景观上的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实体地域的边界不断向外拓展
2、行政地域
城市的行政地域是指按照行政区划,城市行使行政管辖权的区域范围。
这是一个界线清晰并且相对稳定的地域范围,也是便于统计和获得历年连续数据统计资料的城市地域。
3、功能地域
城市功能地域的范围考虑了核心区和及其周边地区,在空间上包括了中心城市和外部与中心城市保持密切联系、非农业活动比重较高的地区。
第二节城市密集地区的空间结构与演化特征
城市密集地区的特征(常考点)
1、都市区
都市区不是行政建制单元,而是城市功能上的一种统计单元,是城市功能地域的概念。
从空间看,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之具有高度的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由县作为构造单元。
都市区在空间形态上包括作为其核心的城市建成区,以及外围的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外围乡村地区两部分。
2、大都市带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认为当时世界上有6个大都市带:
①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
②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太都市带;
③欧洲西北部太都市带;
④美国五太湖沿岸大都市带;
⑤英格兰大都市带;
⑥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有:
①美国西部沿岸大都市带,以洛杉矶为中心,向南到圣迭戈,向北一直延伸到圣弗朗西斯科一带;
②巴西南部沿海大都市带,从圣保罗到里约热内卢一带;
③意大利北部波河平原大都市带。
已经形成及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①都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②政治经济上的中枢作用,对国家和地区政治经耕起着中枢的支配作用;
③带状的空间结构。
3、我国的城镇密集地区
我国城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特征。
城市密集区如: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山东半岛、京津唐地区和辽中南半岛地区。
还有一些城市分布相对密集的地区:
如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川渝、关中等几大城镇密集区。
国家“十一五”规划对城市群地区发展的要求(了解)
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下列关于大都市带(megalopolis)特征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大都市带具有较高的城市密度
b.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发展
c.都市区之间存在密集的交互作用
d.都市区是行政建制单元
【解析】都市区不是行政建制单元,是城市功能上的一种统计单元。
大都市区,国际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最早始于美国。
第五章区域城镇体系的基本理论
1、熟悉城镇体系的基本概念
2、熟悉城镇体系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3、熟悉城镇体系空间联系的基本理论
4、熟悉城镇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规律
第一节城镇体系的概念
熟悉城镇体系的概念(常考点)
1、基本概念
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从城镇体系的个性特征来看,它既不是简单的机械系统或自然系统,也不是严格的经济系统或政治系统,而是兼有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层面的社会系统。
2、系统性特征
城镇体系具有所有“系统”的共同特征:
整体性:
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等级性或层次性:
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
城镇体系的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大小可以分成许多等级。
动态性:
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
第二节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
熟悉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常考点)
1、职能分工与协作
(1)城市的基本-非基本理论
城市的基本-非基本理论是考察城市职能和进行职能分类的理论基础。
该理论认为,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来分,可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另一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
基本部分的服务对象都在城市以外,细分又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离心型的基本活动,另一种是向心型的基本活动。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
常用的计算b/n比的方法主要有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法、正常城市法和最小需要量法等。
(2)城市职能分类
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是由基本、非基本两部分组成的。
城市职能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一般描述法、描述统计法、统计分析法、经济基础研究法、多变量分析法等。
(3)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联系在于: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区别在于:
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的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
2、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理论
(1)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德国经济学家廖什提出的,被认为是20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1)理论模型
聚落分布模式(了解):
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
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注册 城乡规划 相关 知识 精选 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