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浙美版美术教案设计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607870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7.28KB
一年级下浙美版美术教案设计Word格式.docx
《一年级下浙美版美术教案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浙美版美术教案设计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
2、我的老师
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
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
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
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
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
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
对老师情感的表述;
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
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
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
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3、叔叔阿姨真忙
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叔叔阿姨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
教学难点:
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叔叔阿姨形象特征、16开画纸、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多种美术工具一套、人物肖像范作 教学过程 1.交流作业,出示课题,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范作和课题《叔叔阿姨》,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讲讲叔叔阿姨的故事。
(3)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
2.表演体验,感受观察。
(1)教师表演一些忙碌样子的动作,请学生猜一猜。
(2)学生表演叔叔阿姨忙碌的样子。
感受观察并说说忙碌的动作特征。
(3)教师演示用线条快速记录人物动态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画一画动态线。
3.小组讨论,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1)出示课题:
《叔叔阿姨真忙》。
(2)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4人小组讨论,说说探讨表现主题的方法。
(3)汇总大家讨论的意见,教师小结:
可重点抓住叔叔阿姨的动作、外形(尤其是服饰特征)、工作或生活场景特征,表现出叔叔阿姨从事什么工作或正在干什么。
(4)欣赏学生、画家的作品,着重感受动态线,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表现“叔叔阿姨真忙”的主题。
(5)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
4.自由创作。
(1)趣味创作,以添画练习或用拼接纸画画的方法描绘叔叔阿姨真忙的动态。
(2)根据人物动态画好外形,尤其是服饰,再添画环境特征进行直接创作。
(3)学生创作绘画时,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5.作品展示,交流拓展。
可自评、互评,将作业带回家赠送给叔叔或阿姨。
:
4、刮出来的画
教材分析《刮出来的画》通过让学生自由涂色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油画棒的方法,达到手、眼、脑的协调发展,在特色过程中自发学会了色彩的和谐搭配,发展了审美能力,并且在尽情涂色中,使儿童的情绪得以宣泄。
本次美术教学活动对象为二年级儿童。
他们的年龄特点使其具有好奇性、游戏性,而且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处于概念化阶段,对事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理解、认知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保持其对事物永久的热情是这一阶段美术课的必要。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以及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刮画的方法。
2.尝试运用不同纸材、涂色工具创造不同的底版及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
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
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各种刮画工具 (教师)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课题。
2.学习创作。
(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
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
(2)学习制作方法:
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3)师生互动讨论:
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
(4)提供创作建议:
①创意:
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
②涂色:
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匀);
③刮画:
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
④工具材料:
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
(5)教师示范:
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进行示范,着重讲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画的注意点、构思和创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讲和粗演结合、动作到位、抓住要点等)。
3.学生作业。
(1)确定主题:
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主要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教师可以提供如开心一刻等为主题的有意思的内容)。
(2)提醒注意:
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事、物;
利用特殊工具创作;
体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感觉;
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创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评价建议:
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纸材;
是否涂了和谐的色彩;
是否自如地运用了刮画的技法;
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4.课外延伸。
(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练习。
5、卷纸动物
教学分析《卷纸动物》是小学美术二年级的内容,通过卷纸动物的设计与制作,发展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如何用基本的卷纸方式制作小动物,并且在愉快的美术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卷纸活动的乐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小动物的爱心。
教材中大篇幅展示了卷纸动物范作,让学生在充分欣赏感受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激起创作的欲望。
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从中学会一些基本的卷纸造型方法,同时启发他们创造出更多的卷纸造型方法。
要改变简单的传授、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1.初步了解纸立体造型的方法与动物的有关知识。
2.通过卷纸动物的设计与制作,发展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
用基本的卷纸方法,设计制作具有立体效果的动物形象。
能让动物站立,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创意。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动画):
讲述人类与动物的生存关系,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出示范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揭示课题:
《卷纸动物》。
2.范作欣赏,学习探究。
(1)课件展示:
学生作品。
设问:
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由哪些方法卷成的?
(2)让学生说说“卷纸动物”的形体结构特点及基本形体的卷折方法。
3.小组讨论,启发创新。
(1)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公鸡”的外形变化与表现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创新。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提示:
不管怎样变化,都要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
4.学生练习,体验表现。
参照喜欢的一件范作,尝试卷折一只动物,教师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演示激趣,创新训练。
(1)教师演示两种基本形体的卷折,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像什么。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卷法表现不同动物的基本形体,进行创新训练。
2.讲解示范,掌握步骤。
(1)提问:
怎样制作一只形象丰富的动物呢?
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制作过程
(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制作步骤(可借助课件演示)。
3.学生练习,表现创新。
(1)明确作业要求:
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只喜爱的卷纸动物。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互评互学。
(1)作品展示:
在教室(或操场、草地)布置一个动物“王国”。
(2)指导学生互评互学。
6、小小书签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书签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用纸版拓印、绘画或剪贴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和书签。
3.通过欣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珍惜书的情感。
重点:
设计出新颖、独特的藏书票、书签。
难点:
认识藏书票、书签,将学过的纸版画、纸工绘画技法运用于藏书票、书签的设计制作。
教具准备:
有关藏书票资料、作品、制作材料。
学具准备: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藏书票的知识和图片资料、绘画用品、卡纸、吹塑纸、水粉颜料、毛笔等。
教学过程 1.认识藏书票。
出示藏书票并板书“藏书票”。
教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
有什么用?
2.了解藏书票。
(1)交流一下课前收集的关于藏书票的知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并交流课前收集的藏书票,要求从画面内容、文字、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比较。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3.交流藏书内容。
(1)学生展示自己的藏书,说说最喜欢哪本书?
(2)教师介绍一本书从编写到出版的复杂过程,渗透爱书、惜书的情感教育。
(3)教师:
如果我们给自己心爱的书设计一枚藏书票的话,你的书一定更具有收藏价值。
4.欣赏范作。
明确藏书票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1)出示几张藏书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并猜一猜它们是怎么做成的。
(2)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和大家交流,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3)小结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藏书票的外形以方形为主,票面上的图案简洁漂亮,花草、人物、动物、风景等都可以作为内容;
上面还印有一些“我的藏书”、“×
×
藏书”、“我爱读书”等藏书票的国际通用标志性文字;
EX—LIBRIC制作方法以版画为主,可以是粉印版画、油印画,也可以用树叶等材料拓印。
(4)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欣赏藏书票作品。
5.学生制作。
(1)同桌交流一下,你准备给自己的哪本书设计藏书票,怎样设计?
(2)出示幻灯片,指出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请学生参考书本上的建议。
①用粉印版画或油印版画制作藏书票时,文字要反写。
(教师可作适当演示) ②用水粉颜料印制时,水分要少。
油印版画油墨要合适,注意抚压力度,以免造成图案模糊。
(3)学生设计。
(能力较差的学生可用一般绘画的形式表现) (4)老师巡视指导,提出修改建议。
6.展示、评价作品。
展示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作品,说明理由,请作者谈谈设计想法。
7.总结,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8、美丽的盘子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
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卡纸等作画工具(教师)盘子实物、照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1.看实物,激发制作欲望。
(1)欣赏盘子的实物(出示课件),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盘子的种类:
木盘、瓷盘、泥盘、纸盘、玻璃盘、水晶盘等。
(2)提问:
你最喜欢哪个盘子?
盘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盘面的花纹及装饰物的特点是什么?
装饰有什么规律和用途?
2.做设计,挖掘潜在能力。
(1)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盘子及盘中的花纹。
(2)设计建议:
盘面图案可以是几何形、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等,形状以圆形为主,也可以画其他的形状。
(3)学生在优美的古典乐曲中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说意图,碰撞创造火花。
(1)向全班展示优秀的设计稿。
(2)课后完善自己的设计,下节课带来制作。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纸盘子(或家中用的盘子一个)、剪刀、彩泥、油画棒等制作工具(带来实物盘子的学生,可以用丙烯、油漆等制作材料来作画)(教师)数幅(各种材料制作的)盘子范作、教师的设计稿等
教学过程1.欣赏范作。
出示范作及师生的优秀设计稿,师生共同评议,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2.示范操作。
教师边演示边讲制作步骤(以纸盘子为例子,示范制作):
做盘面(有的学生没有现成的纸盘子,可以把卡纸剪圆取代);
用所熟悉的技法(添画、彩泥拼贴等)来装饰花纹等。
3.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盘子。
(2)学生合作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提醒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制作工具,并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能利用添画法或彩泥粘贴法制作出美观而又与众不同的盘子)。
4.作业讲评。
互相欣赏作品(从技法、工艺、构思等方面来欣赏),并把作品送给同伴。
5.课外拓展。
(1)装饰自己制作的盘子。
(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盘子的资料。
9、窗花花
教学目标1.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窗花。
2.继续练习撕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3.欣赏窗花,感受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过创造来获得。
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
通过学习感受撕窗花的喜悦之情,探索多种造型方法,使学生养成珍惜每一张纸的好习惯。
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胶水等 (教师)课件(窗花的资料、窗花纹样)、范例、纸窗户4扇、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切入。
出示课件,教师创设情景后导入本课的学习,出示课题:
《窗花花》。
2.感受窗花。
(1)教师用课件向学生提供有关窗花的资料,学生自主地学习了解。
(2)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作适当补充。
(3)教师出示窗花纹样范例,学生欣赏并谈谈体会。
3.研究方法。
(1)讨论:
窗花可以有哪些表现形式?
(2)交流:
书本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
试着折一折、撕一撕,体会如何撕才能使图形边线好看。
(3)教师在学生汇报后适当示范:
设计方法不同、折法不同、撕去的形状不同,效果就不同。
4.创作比赛。
(1)全班分成4组,每组一扇纸做的窗户,请各组学生将自己用折、撕的方法制作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比一比哪一组的窗户最漂亮。
(2)评评哪组的窗花最有特色(从窗花的形状、色彩的搭配上分析)。
5.示范表演。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当场表演,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6.教师总结。
表扬撕得有创意的作品。
7.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将所学本领应用在平时的生活中,撕出各种美丽的窗花,装饰周围的环境。
10、剪拉花
教学目标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
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剪刀、胶水及各色彩纸(教师)若干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一根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教学过程1.演示学具,引发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张纸。
拉一拉橡皮筋。
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能伸缩呢?
(2)学生自主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
2.揭示课题,欣赏范作。
(1)板书课题:
《剪拉花》。
(2)欣赏书本上或教师的范作。
(3)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拉花的用途。
3.选材取料,学剪拉花。
(1)裁纸,叠纸。
①提问:
怎样才能把纸做成拉花?
学生通过思考,了解制作拉花首先要把纸裁开。
②提问:
用什么方法把纸裁开?
裁成什么样的形状?
叠成几叠?
怎么折?
③小组讨论,确定合适的方法。
(教师要强调使用一些工具的注意事项,指出用不同方法构思拉花)。
④动手操作:
先画样稿,再剪制。
(2)连纸的方法。
①讨论:
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方法把纸连起来?
②学生讨论交流。
③尝试练习:
把纸条连成环,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④小结:
说说连接的方法以及使用到的工具。
⑤师生共同讨论后小结。
4.观察拉花,启发想象。
(1)欣赏拉花的形状,说说与其相似的物品。
(2)欣赏范作,提问:
利用拉花做成了鱼的哪一部分?
还能用拉花表现别的东西吗?
你有与书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吗?
5.集体创作,美化教室。
(1)提出作业主题:
把所有的拉花和彩练连起来,装饰和美化教室。
(2)提出创作建议:
用恰当的方法和纸材来表现拉花,注意连接要牢固。
6.师生评价,反思体会。
(1)分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乐趣。
(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7.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继续探究裁纸、连纸的方法,从而了解更多的制作拉花的方法,并用拉花制作各种装饰物。
11、摹印纹理
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并能够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纹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纹理创作一件美术作品。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一、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如树叶、羽毛、贝壳、石块、木块、粗糙的布料、皮革、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生宣纸、水彩颜料、蜡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教师)课件,拓印后的纹理范画、纹理制作示范工具,收集到的不同纹理的材料,毛笔、生宣纸、墨汁、水彩颜料、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二、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
大自然的风光——重点突出对沙滩、石头、水面、树轮等景物的特写。
(通过欣赏比较,使得学生对事物的肌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无限的联想。
)
(2)出示图片,欣赏作品。
(用特殊肌理效果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版画作品和一件用漂亮的纹理进行装饰的工艺品。
) 观察、分析这件作品中的艺术效果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学生交流看法。
(3)揭题:
《创造美的纹理》。
(4)组织谈话:
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美的纹理?
2、示范引导,观察思考
(1)组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各种材质: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物体本身存在特殊的肌理,这些肌理不一定能用笔画出来,让我们找找它们藏在哪里。
(提示: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纹理,摸一摸,说说给你什么感觉?
互相说说感受。
)
(2)体验纹理的不同质感:
①树皮感觉粗糙、丝绸感觉光滑、金属又硬又凉等。
②引导学生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品进行对比:
如棉布比丝绸粗糙,青的树叶比干枯的树叶滋润、细腻等。
(3)在屏幕上展示脚印、手印、车轮印等纹理,然后设问:
这些看起来很美的纹理都是无意中留下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富有美感的纹理制作或画出来呢?
(4)教师介绍示范拓印方法:
直接拓印,将水粉颜料涂在物品上再压印。
(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
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
)
12、手指印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树叶上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培养学生对拓印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巧妙利用树叶组合成各种图形创造表现,进一步理解造型表现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体验树叶正反面拓印、组合及添画的乐趣。
树叶的组合变化、联想,颜色的涂抹变化。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树叶、水粉颜料、笔、擦手用的小毛巾 (教师)各种树叶、拓印的范作、工具材料、课件 1.回忆激趣。
(1)让学生回忆第3册的《指印的联想》一课,课件展示相应的作业,激发学生拓印的欲望。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材料来印印画画。
2.尝试探趣。
(1)学生分组活动。
让学生用树叶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教师分发到小组里的铅画纸上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树叶纹理的特征及不同按印(正面、反面)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课件展示书上前两幅图,辨析异同,进一步体会正反印的不同效果。
(3)教师提示学生按书中的操作图示探讨拓印步骤,了解和掌握拓印的方法。
3.发散思维。
(1)把拓印好的树叶图形按不同方向转动,让学生依形想象。
(2)把树叶修剪或组合成各种图形,激发学生想象。
4.小组合作。
(1)把课前准备的树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下浙美版 美术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