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产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607267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4.45KB
猪场生产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
《猪场生产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场生产实习报告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
降低发病率主要措施是供给猪适宜的环境条件,同时不能忽视各种影响因素,一些猪场把肥猪当外人看,环境条件差,喂其他猪不吃的劣质原料配合的饲料,管理松散,这些都是造成发病率增高的原因。
进舍猪质量差和进舍时条件不具备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
所以减少发病只要重视以下几条,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一是进舍的猪要保证健康;
二是在饲料上、管理上等方面不要虐待肥猪;
三是在可能发病的阶段提前进行预防。
由此三点,可大大降低肥猪的发病率。
2·
加强弱猪护理肥猪相对于产房仔猪和保育仔猪来说,抗病力要强的多,从发病到死亡有一定的时间,这给我们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而引起肥猪死亡多是因为发现较晚,已到病情很严重的时期。
如果在猪病较轻时将病猪挑出来,及时给以治疗,大部分猪是可以治愈的。
以下的8点可以作为挑选病猪的参考:
①看皮毛。
健康猪皮毛发亮,毛顺而稀,白猪皮肤红润;
病猪皮粗毛乱,有碎皮屑。
②看眼神。
健康猪眼发亮,有水灵气,眼球转动灵活;
病猪眼无神,甚至不愿睁开,眼角有分泌物。
③看呼吸。
病猪呼吸加快,胸腹起伏较大,甚至有声。
④看耳朵。
尾巴:
健康猪在睡觉时耳朵和尾巴会不时活动,病猪则不动。
⑤看躺卧。
病猪不愿与健康猪合群,多愿独自躺在偏僻处。
⑥看活动。
健康猪在睡醒时主动接近饲养员,表示亲热,病猪则不愿动。
⑦看鼻镜。
健康猪较湿润,病猪干燥。
⑧看粪便。
是否拉稀及干粪以及颜色是否正常。
下面是一个猪场针对病弱猪的办法:
①严把入舍猪质量关,进育肥舍的每一头猪都是健康的。
②每周一次挑选,将病猪和疑似病猪挑出,隔离饲养,这一项必须由技术员或车间主任参与完成。
③每个猪舍在进猪时,都要留几个空圈舍,以备病弱猪隔离。
④对病弱猪采取拌料或饮水加药的方法进行治疗,个别猪注射治疗。
⑤病重无治疗价值的猪要果断淘汰。
以上五条足以将许多病弱猪挽救过来,大大降低肥猪的死亡率。
(二)降低饲料成本
提高饲料利用率肥猪阶段用料是猪场用料的大部,肥猪阶段饲料利用率的高低对全群影响很大,提高饲料利用率是降低饲料成本的因素之一。
具体措施是:
夏天高温季节采取降温措施(喷水)等,加大通风量,减小饲养密度,保持饲料的新鲜(每周对自由采食槽进行清理)等;
冬季提高舍内温度,加强保温措施;
全年保证饲料质量等。
降低饲料价格这里说的降低饲料价格是说在保证配方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饲料价格,但并不是降低饲料质量。
降低饲料价格可从以下地方考虑:
充分利用当地廉价原料;
利用电脑配方技术,在降低价格的前提下,不影响饲料质量。
3·
调整好价格和质量的关系在价格和质量的比较上,价格相差的比例远低于质量相差的比例,更低于效果相差的比例。
所以进货时宁可多花一分钱进好料,也不能图便宜进劣质料。
4·
杜绝浪费饲料浪费是增加饲料成本的又一原因,杜绝浪费是生产上必须注重的问题。
三、生产上的几个操作技巧
三点定位吃料、喝水、排粪三点定位是育肥阶段的重要工作,在入舍时定位好会给以后的管理带来各方面便利。
生产上有多个定位方法,下面介绍一些猪场成功的方法:
(1)入栏时定位。
在猪刚转入还未对新栏圈熟悉时,人为地采取措施,在定点排粪处洒水或将猪粪尿集中,可以吸引猪去排粪尿,如饲养员坚持一天,就可将多数猪定位成功。
(2)料定位。
在猪固定躺卧处,撒一些料,根据猪喜欢干净的道理,一般是不在料上排粪尿的,但却会在这里躺卧,经过几天,多数猪的定位也会成功。
(3)水定位。
在定点排粪尿处先放一些水,其他地方是干燥的,猪会主动到有水的地方排粪尿,以后逐渐撤去水,猪的排粪地点已固定。
(4)晚间定位。
在猪晚上睡觉时,将猪赶到固定地方睡觉,待第二天起来时,躺卧处已干燥,其他地方仍然湿或脏,这样猪会选择干燥干净的地方躺卧,定位一夜成功。
(5)隔离定位。
猪入栏时常出现混打架的现象,使得地面很脏;
在有条件的猪场(半开放式猪舍,舍外有运动场),先将猪放在运动场,混合一段时间后赶回舍内休息,由于舍内较运动场干燥,猪多愿意在舍内休息,到舍外运动场去排便,这样定位也就成功了。
采血技术育肥猪采血化验是很难的一项工作,个体大不容易固定。
血管细难以入针。
如果采用前腔静脉采血则方便多了。
方法是:
将猪面朝上固定,全身呈一直线,前肢上抬,这样在胸前部会出现左右两个明显的小窝,将针从这两个小窝斜着向对侧肩关节顶端刺入,直接找前腔静脉窦,熟练的话几秒钟就能采到足够的血。
如站立或倒立采血也可。
二、猪场保健的精细
近年来,猪场的病越来越来越多了,用药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效果却不尽人意,高性能的猪种需要更加优异的环境条件,需要更高质量的保健措施。
不但需要高质量的疫苗、药品,还需要科学的使用方法和到位的操作,保健工作的精细要求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现代化的猪场需要更加完善的保健措施,为此也需要新的保健理念来支持。
养猪业正面临着由“治到防”,由防到养的过渡过程,使保健工作进入新的时代。
对于猪来说有三种状态:
一是健康,二是应激,三是发病。
猪场保健过程也就是保持健康、消除应激。
减少发病的过程。
一、加强管理,减少应激的发生
应激是指猪对不适环境因子的刺激所表现出来的机能障碍或防御性反应。
应激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因应激的强弱、持续时间越长对猪的影响越大,应激强度越小、持续时间越短对猪的影响越小。
(一)应激因素
引起猪应激的因素很多,有营养性因素、气候因素、病理因素、管理因素、毒素及毒物因素等。
营养因素主要指饲料中的营养不平衡、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剩等。
轻度的营养应激可使猪的采食量下降、生长迟缓、消化机能减弱、免疫能力下降、抗病力变差、母猪泌乳力下降。
高强度、长时间的应激会使猪出现明显的病态,甚至死亡。
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
温度过高会使猪的采食量下降、消化机能下降、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严重的还会造成猪酸中毒甚至死亡。
低温会使初生仔猪的消化能力降低、抗病力减弱,形成小僵猪。
湿度过小会使呼吸道纤毛受损,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机会增大。
湿度过大会增加猪对温度的敏感性,高温高湿会加大热应激;
高温低湿则会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病理因素包括一切疾病因素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
病理因素引起的应激根据致病因子毒力的强弱可分为强、弱两种。
毒力强的致病因子使猪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减缓、母猪流产或死胎。
弱致病因子对猪的影响较小,仅仅使其精神稍微有些萎靡,采食量稍微有些下降,常常被人忽视。
管理因素包括饲养密度、有害气体含量、惊吓、噪声、咬斗、追逐、运输、饥渴、长时间或过量使用药物等。
饲养密度过大、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会使猪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抗病能力变差、生长速度下降。
长期处于惊吓状态则猪的采食量下降、被毛粗乱、生长速度下降,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噪声会使猪烦躁不安、内分泌紊乱、生长发育减缓、抗病力下降。
互相咬斗、追逐会使猪的活动量增大,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运输对猪的刺激往往是综合性的,拥挤、饥渴、追赶、惊吓等常常使猪的精神状态变差、食欲减退,影响其生长速度。
长时间或过量使用药物会造成机体慢性或急性中毒,使机体某些机能受损,猪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5·
毒素及毒物这里最明显的就是发霉玉米中毒,另外也有毒性大的药物添加不均匀,出现局部浓度过大而中毒等。
(二)消除应激和减少应激的措施
提供全价营养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和免疫力有直接的关系。
缺乏营养,就会出现免疫缺陷,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
适宜的环境猪场发病多和环境因素有关,提供适宜的环境可明显减轻应激的发生。
环境条件既要保持合适,更要注意其稳定性,环境条件变化造成的应激往往强于条件不适造成的应激。
加强管理让每一项措施执行时都要考虑到尽可能减轻对猪的应激或避免应激,重点是几个重要的时期:
如断奶、转群、运输、销售、换料、环境恶劣或气温突变等。
二、防疫
(一)科学合理的防疫程序
病毒的疫苗必须做,细菌性的疫苗选择性去做;
效果确实的疫苗必须做,保护率不高的疫苗可不做;
本地常发或有可能发病的疫苗必须做,发病可能性不大,没有发生过的疫苗可不做;
危害大的疫苗必须做,危害小的疫苗可不做。
因为注射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应激,对猪是不利的。
所以以下几种疫苗是必须做的:
猪瘟、口蹄疫、伪狂犬、乙脑、细小病毒。
其他疫苗根据实际情况,由兽医人员选用。
(二)疫苗注射必须考虑多种影响因素
有许多因素会影响疫苗的使用效果,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影响因素:
免疫剂量
母源抗体的影响一些资料上介绍,母源抗体可以保持仔猪一定时期的免疫能力。
有的十几天,有的二十几天等,但这只是部分统计数据,而且是在比较正常的情况下的数据。
在生产上,由于母猪自身抗体水平不一,通过乳汁传递给仔猪的抗体也有很大差别,仔猪的免疫抗体也是不同的,这也就是一些猪场在产仔前段出现猪瘟感染的原因,其中一个猪场因注射疫苗推迟而导致大面积发生猪瘟。
初产母猪的影响在做抗体检测时,发现初产母猪的抗体指数明显低于经产母猪,这样,初产母猪所产仔猪的母源抗体也就低于相同日龄的其他仔猪。
我曾想过初产母猪在产前30天左右再次注射一次猪瘟疫苗,这样可增加初生仔猪的抗体指数,可能和经产母猪所产仔猪更接近,便于以后注苗时统一进行。
疾病的影响猪在发病期间不能注射疫苗,因这时的猪处于应激状态,不可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注射部位疫苗稀释后,失效很快,而遇到高温影响更大。
疫苗注射时多要求肌内注射,是因为肌肉吸收快,疫苗很快进入血液,而如果注射到皮下,吸收减慢,效力降低,而如果注射进脂肪,吸收就更慢了,大部分疫苗将失去作用,也就相当于剂量不足。
生产上给猪注苗时,多采用飞针为主,如果没有高明的技术,注射部位很难准确,同一天注射同样剂量,也会出现抗体指数不一的情况。
一些猪场强调,仔猪注苗时抱起,后备猪要用保定器固定后猪射,是有道理。
6·
疫苗的保存期一些疫苗都有明确的有效期限,但这也是有前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温度。
如冻干苗需在-15℃以下,油苗多在2-8℃恒温保存。
生产上,许多因素将改变保存环境,如长途运输,开箱取苗,停电等,每一次都会大大缩短疫苗的有效期。
所以尽可能防止各种因素的影响外,在使用临近失效期的疫苗时,应适当加大剂量,以补充贮存时所引起的部分损失。
7·
注射次数疫苗注射后,达到最高抗体指数需要一段时间,随后开始降低,所以疫苗注射一段时间后需补注。
对灭活疫苗来说,第一次注射后并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需要及时补注加强,一般是在第一次注射后的两周左右,也就是说注射口蹄疫、细小病毒等灭活苗时,不要以为注过一次就完事大吉,否则会是既花钱又办不了事,还会误导我们的思路。
8·
疫苗的保护力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工艺不同,保护力也有差别。
选择疫苗时,要选择可靠性大的疫苗种类和厂家,即使是最好的厂家的疫苗也不可能是百分百的保护,因为影响因素太多了。
所以建议各猪场应进行定期的抗体监测,以便更好掌控猪场的免疫情况。
9·
应激与免疫抑制猪在处于应激时免疫力会下降,在免疫系统受到侵害时免疫力也会降低。
如果猪场出现圆环和蓝耳病毒感染,会引起免疫抑制,之前所做的免疫效果会大大降低,常发生过免疫过的猪发病。
所以在猪处于应激或两种病毒感染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环境或药物预防,以防继发感染引起更大的损失。
10·
疫苗的稀释不同疫苗使用时,对稀释剂是有要求的,如猪瘟疫苗需要用生理盐水稀释,猪丹毒需要用氢氧化铝液稀释等。
如果改变了稀释剂,疫苗的效果会大受影响,甚至无效,所以稀释疫苗必须按厂家提供的方案进行。
免疫是猪场预防各种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但如果没有考虑到相关影响因素,不但起不到预防效果,而且会误导人们的思路,管理人员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
(三)操作必须到位
为保证疫苗的使用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用疫苗必须是有效的有效的疫苗是指远离失效期,保存良好,有足够的免疫剂量的疫苗。
临近失效期或运输、保存条件不理想的疫苗要考虑加大剂量。
有疑问的疫苗不可使用。
必须保证足够的剂量不论是稀释原因还是进货时剂量不足,但要保证注射入猪体内的疫苗的量是足够的,这就要做到每一工序都要到位。
注射用针头不能过粗,否则疫苗会从针孔中流出;
注射的针头也不能过短;
一些兽医使用长针头斜着进针效果也不错。
保育以前的猪要抱着注射,后备猪用保定器固定后注苗。
要有详细的记录有详细的记录,才能保证大群中不便注苗的猪可推到下一阶段,也能保证怀孕中期流产、长期不发情、或配后不孕的猪能在最适当的时候补注疫苗。
(四)必要的抗体监测
疫苗的效果需要通过抗体监测来补充,因为疫苗的效果是看不到的,但要等到发现效果不好时往往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抗体监测可以及时评定防疫的成功与否,当效果不理想时及时补注会弥补以前的不足。
重点疾病可采取一月一次,如猪瘟;
其他疫苗可在易发阶段或易发季节重点抽查;
当附近有某种传染病发生时,必须进行该种抗体的监测,以防意外。
三、消毒
消毒是现在养猪场最不到位的一项工作,一是因为无据可查,二是人们并没有给足够的重视。
单纯一个最常见的高锰酸钾水的浓度,绝大多数的员工不知道其浓度该是多大,知道浓度的却回答不出颜色。
消毒的原理不论是进场消毒还是进舍消毒;
不论是常规消毒还是应急消毒;
也不论紫外线消毒,还是喷雾消毒,还是浸脚、洗手、浸泡、熏蒸,消毒的目的是将病原杀死。
但杀死病原需要多方面条件,第一要有足够的浓度,第二要有足够的时间,第三必须病原对药敏感,第四要排除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有机物。
消毒步骤正常猪舍消毒分三步,清理、冲洗、消毒。
第一步清理可将脏物清理出去,第二步冲洗将残留的脏物冲走,第三步用消毒药将舍内的病原杀死。
消毒的标准
(1)空舍消毒要经过清、冲、喷、熏、空五个环节,在喷雾消毒后用甲醛熏蒸,然后空舍一周,可保证大部分病原被杀死。
(2)带猪喷雾消毒,在保证足够的浓度的前提下,在经过清冲后,保证墙壁、地面消毒后没有干的地方。
(3)仔猪垫板在冲洗干净后,用5%的火碱浸泡半小时以上,因垫板的接缝处会有病原残留,短时间内不可能被杀灭。
(4)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将猪床卸开消毒。
(5)上产床的母猪的消毒,要先用水将母猪体冲洗干净后消毒,不让任何脏物带进产房,上床后,连同产床在进行一次喷雾消毒,保证仔猪出生后有一个卫生无菌的环境。
(6)装猪台的消毒,每一次售猪或进猪,都必须对来车走过或停过的地方冲洗消毒,和客户接触过的人还要对衣服和鞋子消毒。
四、药物防治
(一)药物预防
在猪处于应激或抗病力下将得阶段,提前采用药物预防是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转群前后转群时,是猪各种应激同时出现的时期,猪的抵抗力会明显下降,一些瘦弱的猪会因无法抵抗,感染病原体发病。
这就需要补充一些抗应激或抗病原的药物,增强抵抗力,防止病原趁虚而入。
运输前后运输时长时间处于饥饿和停水的情况,环境条件难以控制,也是抵抗力下降的时期,运输前料中添加抗应激和抗菌药物,或装车前注射长效抗菌药物是有必要的,可有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感染。
仔猪断奶是猪一生中最大的应激阶段,如果营养和环境条件不能全部适应时,使用药物也是必要的,特别是水中添加抗应激药物。
母猪临产产仔是母猪阶段最大的应激,特别是初产母猪。
如果在产前给母猪注射长效抗生素,可预防乳房炎、子宫炎的发生、
常发病阶段如保育的50日龄前后。
天气突变时天气突然变化,又不能马上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情况下,也有必要进行药物预防。
(二)治疗
猪场的猪不可能不发病,发病就要治疗,但怎样把握治疗猪场与个体饲养是有区别的,集约化猪场可参考以下内容。
明确治疗标准猪场是以养为主的,治疗为辅,是否治疗要看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南京农大的吴增坚教授提出的病猪“五不治”:
①无法治愈的病猪不治;
②治疗费用高的病猪不治;
③治疗费时费工的病猪不治;
④治愈后经济价值不高的猪不治;
⑤传染性强,危害大的病猪不治。
治在病初能否及时发现病猪并治疗对于治疗效果影响很大,如果在病开始就及时治疗,治疗效果往往很好,但如果到了病重的时候治疗,效果就差多了,有可能费时费力,最终不愈或愈后不良。
综合治疗猪场大面积发病时,往往是多种疾病的混合感染,而且又是在不同发病阶段,所以治疗时不能针对单一疾病,也不能只针对病重的猪,而应综合处理。
(1)分群、隔离。
将病猪分为几个部分,如严重者、初发者、无症状者三个群体,分养于不同的圈舍或猪栏内,以便于治疗,也可以减缓传播速度。
(2)重病者淘汰。
参照“五不治疗”方针,淘汰重病猪,在淘汰病猪的同时也淘汰了大部分病原。
因为只要病猪存在,就要不停地向环境中排出病原体,引起其他猪的感染。
(3)病猪治疗。
采用饮水或拌料结合注射治疗的办法,吃料正常的料中加药,喝水正常的水中加药,其他猪只能注射治疗。
(4)无症状猪药物净化。
无症状猪包括健康猪,也包括已感染但尚未表现病状,处于潜伏期的猪。
由于无法区分,只能全面用药,可采取拌料或饮水的方式进行,使猪群在最后阶段内得到净化。
保育猪舍工作守则
本舍实行全进全出,舍内的猪群按计划饲养到期后,全部转出,一头不留,然后对猪舍内外进行大消毒,消毒后的猪舍至少闲置净化2天才能进猪。
在猪舍消毒闲置期间,对破损的圈舍、门窗要抓紧修复,猪舍内外的明沟、暗渠要进行疏通,对缺少的工具、物品需要补充,总结上一批仔猪饲养的经验教训,迎接下一批仔猪进猪舍。
从产房进入本舍的仔猪,需经兽医技术人员的检疫,确认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的猪才能进猪舍。
仔猪在本舍的饲养期为35天左右,寒冬季节可适当延长,炎热夏季酌情缩短。
仔猪进出本舍都要称重,以便了解其生长速度和料肉比。
仔猪进舍后按个体大小分圈饲养,同时也尽可能做到同窝仔猪不分开,饲养密度按每头仔猪0.75平方米面积算,每个圈不宜超过15头(遵循冬密夏疏的原则)。
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随时调节舍内的小气候,如适时开、关窗,定时启动通风装置,当舍内温度低于16的寒冷季节时,要设法增温、保温,当舍内空气污浊,有害气体超标时,除了加强通风换气外,应喷雾空气洁净消毒剂。
6`·
每天早、中、晚三次观察检查每头猪的健康状况(包括精神、食欲、粪便、呼吸等变化),若发现病弱仔猪,及时隔离分群饲养,以便特别护理,同时报告兽医作进一步处理。
当发现个别较为严重的病猪或死亡病例时,除及时报告兽医的同时应立即清除传染源,并对可疑受污染的场所、物品的同一圈的猪进行临时性消毒。
进入本舍一周的仔猪,要限量饲喂,做到“少量多次”,待一周后逐渐放开限量,自由采食,同时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给予不同的优质配合饲料。
在保育期间,仔猪要进行猪瘟。
三联苗等疫苗的接种和驱虫等工作,对于一般性的疾病,在兽医指导下进行治疗。
服从猪场的统一领导,遵守猪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配合技术员的工作,不随意到其他猪舍内串门,及时填报各种数据和报表。
育肥猪舍的工作守则
本舍实行全进全出,当一批肥猪育成出售后,立即对猪舍内外开展打扫卫生,清除积粪,疏通沟渠,并进行大消毒,消毒后需闲置净化2天以上才能进猪。
当猪群进入本舍时,应按个体大小,体质强弱,分栏饲养,猪圈地面平整,通风良好,密度适中,每头猪需2平方米的面积,每圈不超过20头。
猪群入圈后,应不断调教吃、喝、拉、睡四点定位,要保持猪圈清洁、干燥,每天清扫猪圈两次,及时清除粪便,为了保持干燥,平时不要求用水冲圈。
肥猪怕热,当气温超过30时,应采取加大通风,启用排风扇,或搭凉棚,减少圈容头数等措施。
每天早、中、晚三次观察,检查每头猪的健康状况(包括精神、食欲、粪便、呼吸等变化),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同时报告兽医做进一步处理。
育肥猪采用干料饲喂,任其自由采食,提供足够的饮水,至150日龄以后,生长速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慢,为节省饲料,这期间可适当限饲。
当肥猪出售时,不准购猪者进入猪舍自行挑选,已赶出猪圈的出售肥猪,不能再返回原圈,另设隔离舍暂饲,饲养员不准赶猪上车。
购猪车不能进猪场,出猪台应延伸到猪场以外,把好后门的消毒关。
服从猪场的统一领导,遵守猪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配合技术人员的工作,不能随意到其他猪舍串门,及时准确填写各项数据、报表。
保育舍饲养员的工作程序
例行检查
时间:
上班后和下班前
内容:
温湿度、空气质量、通风状况、猪群状态、门窗关闭、猪栏是否关好等。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反映,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要求:
这项工作必须认真、仔细进行,不得敷衍了事。
喂料
上下午例行检查完毕开始添料,晚上9:
30左右再添一次料,并同时检查猪群的状态。
尽量做到有计划加料,每次加料时应等上次料吃净。
清粪
上午喂料后和下午下班前各一次,一天共两次,床上粪便随时清出。
保育床上下无积粪。
清理卫生更换消毒液
清粪完毕后整理饲料间、过道、窗台、墙头,用水冲洗粪车过道。
饲料间、走廊保持干净、整洁;
工具、饲料放置整齐有序;
窗台、猪栏无积尘;
粪车过道干净不滑,消毒液一天一换。
转群
上午9:
30-10:
30为产房转保育转群时间,可根据季节及员工的工作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如寒冷冬季可将时间推后,炎热夏季可将时间提前。
对转入转出猪交接清楚,做好称重、打耳标、盘点数目、根据猪只得大小、强弱适当调整猪群等工作。
测舍内温度
白天一小时一次,晚上两小时一次。
记录准确。
其他工作
其他工作如维修、防疫注射、消毒等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和饲养员配合在其他的时间间隙完成。
消毒、防疫严格按照兽医要求进行,工具、设备损坏后及时维修。
育肥舍饲养员工作程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猪场 生产 实习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