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2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教学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606487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3.44MB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2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教学案Word下载.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2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教学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2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教学案Word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⑦南朝: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牛耕在南方得到普及。
⑧唐朝:
曲辕犁和筒车。
⑨明朝:
冶炼金属已经用焦炭作燃料,冶铁中心有河北遵化等地,采矿用火药爆破。
⑩清朝:
云南铜矿较多,广东的熔炉一天一炉出铁板最多达六千多斤。
二、古代著名的工程
1、灌溉工程:
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丁程都江堰;
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
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凿了六道辅助渠道——六辅渠,又开凿了白渠;
唐朝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
王
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
2、运河工程:
秦政府为解决运输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连接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
3、历代治黄工程:
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人江河再流人海洋;
西汉武帝治理黄河;
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
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
4、海塘工程:
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
5、建筑工程:
①赵州桥。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②万里长城。
从战国到明,历代都修建长城。
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③隋唐长安城。
十三朝古都,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
古代都城建筑的典范。
④明清北京城。
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是古代东方建筑的杰作。
三、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1、战国时期:
封建城市兴起,商业兴盛,但此时城市基本上是依附于政治中心的,商业活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大商人。
2、西汉前期:
国家统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些大都会。
3、隋唐时期:
封建国家长期统一,政治安定,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
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唐都长安的城市建设表现出极高的水平。
隋唐: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4、北宋时期:
有了一个新的转折。
其表现在:
①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②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
③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
④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
⑤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
5、明朝时期:
城市经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城市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①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更为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
②江南一些城市出现的手工丁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
引进玉米和甘薯,清代广泛推广;
6、清朝前期:
商业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大批城市产生。
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四、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各国出现了铁钱,秦国使用圆形方孔钱。
2、秦:
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
3、两汉:
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
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
4、三国:
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
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使用实物交易,以后行废不定。
5、隋:
仍铸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贸易的发展。
6、唐:
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
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
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7、北宋: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8、明初:
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
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五、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古代,这种不平衡明显地表现为南北经济差距较大。
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
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主要是北方战乱和南方相对稳定,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1、奠基:
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
①春秋战国寸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
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
②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
③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
④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
2、初步开发:
三国。
①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
②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
3、大规模开发:
东晋。
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
4、开始赶上:
南朝末年。
南朝时期,江南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5、开始南移:
隋唐。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
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
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继续南移:
五代。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
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7、超过:
宋朝。
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作物,“苏湖熟,天下足”。
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
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元朝时,出现南粮北调。
8、巩固和发展:
明清时期。
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特别提醒】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
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
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⑥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3、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4、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
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六、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春秋战国到西汉:
西部地区的发展程度明显超过东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当时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①秦国经商鞅变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②都江堰的修建,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2、秦朝:
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
3、西汉:
①关中地区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丁程;
②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新疆的序幕。
③西域都护设置,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
④丝绸之路开通。
⑤西汉政府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4、东汉:
班超经营西域,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5、三国时期:
①蜀国农业迅速发展;
②诸葛亮鼓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6、隋唐时期:
①隋炀帝派人去西域;
②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
③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
④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同唐朝的联系不断加强;
⑤云南西北的南诏,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⑥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
7、宋元时期:
①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兴起了西夏王国;
②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
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
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重用少数民族人才。
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人中央版图;
③在边远的云南地区建立了行省;
④四川地区的丝织业在北宋时期水平最高;
⑤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经济破坏严重。
8、元明两代:
在云南和贵州设立行省,将云贵高原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开发有重大的积极作用。
明代后关闭嘉峪关,对今新疆地区的控制削弱,对西北地区的发展起了负面作用。
9、明清时期:
①成都在明代成为茶叶市场;
②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发生长时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摧残。
清初实行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央政府进行恢复性开发的重大措施,对地区经济开发起了积极作用。
③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④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
清代后期在新疆建省,并大量移民实边,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⑤云南地区在清代开采铜矿较多;
⑥清朝时确立了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⑦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辖区。
考点一古代的农业
例1.(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A
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但体现了①②③。
故本题答案选A项。
【变式探究】
(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答案】A
【变式探究】
(2015·
天津文综,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种粒”“下通足窍”“且行且摇”,由此判断是播种工具——耧车,故选B。
A、D两项是耕作工具,排除;
C项是灌溉工具,排除。
【答案】B
【举一反三】(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考点二古代的手工业
例2.(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解析】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比如“鼎”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土地的同时把“鼎”也一同分封给诸侯,天子和诸侯享有的鼎的数量是不同的,故B项正确。
青铜器比较稀缺,很少用于农具,故A项错误;
食具不可能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故C项错误;
货币是经济的象征,故D项错误。
(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本题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综合考查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
殷商以来,青铜器被大量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
西周青铜礼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正好体现的是宗法制度,排除C。
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与甲骨文同样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
材料中商周文字都是铭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排除A。
青铜器有两种基本功用,一是“纳(内)、入”,即盛装物件;
一是“设”即陈设布列。
青铜器的功用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排除D。
使用排除法,选B。
抓住关键词“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正好体现历史传承的作用。
也应该选B。
福建文综,14)《景德镇陶录》记:
“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江西通志》载:
“景德镇……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
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答案】D
【举一反三】
(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5)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汉始置州②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在汉时出现了州,州下是郡,郡下是县,在南北朝到隋唐时逐渐演变成州县,故①错误;
唐代的私营手工业,是大量个体农民经营的家庭副业,他们生产的产品,在自用和纳税有剩余时,也拿到市场去卖。
当时手工业者所经营的作坊,诸如织锦坊、纸坊、染坊、冶成坊(冶铸手工业)、铜坊(铸造铜器)等,比以前有显著增加,私营作坊有的规模相当大,定州(河北定县)富豪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故②正确;
宋代定州的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白瓷为主,以制瓷业闻名天下,故③正确;
元代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故④正确。
故D项符合题意。
考点三古代的商业
例3.(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
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可以看出①正确;
由“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可以看出②正确;
③中的“放弃”是对“政府许可”的曲解;
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人的地位问题,④不选;
【变式探究】(2015·
课标全国Ⅰ,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
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间崇拜的现象得到朝廷的认可,而且后世影响不断的扩大,本质上是该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影响力提升的结果,故选C项。
中国古代王朝没有重视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故A项错误;
古代社会女性地位根本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
古代封建统治者是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
【答案】C
【举一反三】(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
A.商B.周C.秦D.唐
考点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例4.(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
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
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唐代的镇“只掌防戍守御”,主要是军事功能,而宋代的镇位于“火烟繁盛”之处,“管火禁或兼
酒税之事”,这说明经济职能增强,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
坊市制度指的是城市布局,材料没有体现出坊市制度被打破,故B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城镇职能的变化,体现不出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大小变化,故C错误;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终宋一代,边患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故D错误。
(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安徽文综,14)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
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
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
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
这说明()
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解析】题干中县民蒋泽捉拿、官府处罚沈赞的主要依据是他在贩卖罗帛时沿路偷税,这说明了当时北宋政府禁止人们偷税、漏税,并通过奖励赏钱的方式鼓励人们检举、揭发偷税行为,故A项表述与题意相符;
B、D两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
沈赞是因违法而被官府惩罚,这是官府的正常履职行为,C项表述错误。
【举一反三】(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21).(12分)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
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
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
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
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
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
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
(6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
(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
【答案】
(12分)
(1)做法:
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成效:
商业(经济)快速发展;
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目的:
巩固小农经济;
维护封建统治。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
后果:
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
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
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
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关系:
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
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
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
第
(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用贫求富”“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的信息归纳观念。
第(3)问,依据所学知识围绕“‘抑商’和‘惠商’属于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从“促进经济发展和阻碍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作答。
1.(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2.(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25)《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解析】A项与史实不符。
B项从材料中无法推出,且汉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
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各行业的人通过努力和智慧而致富,体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C项。
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3.(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26)表1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02 中国古代 经济制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