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唐睢不辱使命》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586697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0.18KB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唐睢不辱使命》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唐睢不辱使命》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唐睢不辱使命》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派遣,派出。
谓……曰:
对……说。
易:
交换。
直:
只,仅仅。
怫然:
盛怒的样子。
布衣:
指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
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抢,撞。
徒,光着。
庸夫:
平庸无能的人。
士:
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休:
吉祥。
祲:
不祥。
于:
从。
若:
如果。
必:
将要。
缟(gǎo)素:
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是:
此,这样。
挠:
屈服。
长跪: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如果跪着则耸身挺腰,身体就显得高(长)起来,所以叫“长跪”。
谢,认错,道歉。
谕:
通“喻”,明白,懂得。
以:
凭借。
存:
幸存。
者:
原因。
徒:
只。
因为。
二、整体感知
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1):
出使缘由。
第二部分(2-3):
智勇相争。
第三部分⑷:
折服秦王。
第二步,细读课文,梳理文意:
1.抽学生翻译课文
2.教师评点、强化重点语句的翻译
白话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
“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
”安陵君说: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秦王不高兴。
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
“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
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唐雎回答说:
“不,不是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
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
“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说:
“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
”唐雎说:
“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击到宫殿上。
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
“先生请坐!
怎么会到这种(地步)!
我明白了: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总结固趣
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
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叙写和展开情节。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背诵课文,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剧本,突出唐雎和秦王的舌战。
第2课时
背诵课文,深入理解。
《战国策》论证说理周密严谨,笔锋犀利。
综论形势,无不纵横捭阖;
指陈利害,无不锋芒毕露。
《唐雎不辱使命》以短小的篇幅,写了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有鲜明的个性,使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但朱东润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认为:
唐雎胁迫秦王之情节当出于虚构,不能视为真实的历史记载。
而鲍彪评价说:
唐雎之使愚矣!
虽抗言不屈,岂终能沮之乎?
今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思考我们对课文的的描写有怎样的评价?
学习之后我们有怎样的收获?
探究生趣
第三步,背诵课文,并深入理解
一、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然后思考:
1.秦王与安陵君“易地”是真心吗?
请结合原文分析:
明确: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
因为:
⑴“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
⑵“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
⑶从“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2.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3.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二、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思考:
1.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秦王谓4唐雎曰:
“寡人欲5以6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7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8受地于先王而守9之,虽千里不敢易10也,岂直11五百里哉?
三、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
1.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
”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
“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2.第二回合是斗争的高潮,从写作来说是全文重心,因此写得最细最详。
作者写了几层意思?
是怎样写的?
写了两层意:
第一层,秦王怒气冲冲,施以恐吓。
第二层,唐雎先是反唇相讥。
一“恐吓”一相讥,使矛盾冲突升级。
“秦王怫然怒”一句,笼罩全段。
秦王恐吓: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他公然自称“天子”,全不把一个小国及其使者放在眼里。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如果联系“灭韩亡魏”的背景,委实令人不寒而栗。
唐雎“臣未尝闻也”一句,沉着冷静,不为秦王的恐吓所动,实际上是按兵待敌。
唐雎先是反唇相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照用秦王口吻,以“布衣”对“天子”,真是寸步不让。
然后又用“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一正一反两个判断句,断然驳掉秦王“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的诬蔑,于是条件成熟,反攻开始。
先用三个排比句摆出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事实,又说“与臣而将四矣”,打掉秦王的气焰,再用“若士必怒”等五个四字短句,像滚木擂石般对准秦王打过去,以“二人”对“百万”、“五步”对“千里”,不给他一点喘息时间,气氛之紧张,令人屏息。
最后唐雎“挺剑而起”,紧紧逼住秦王,这更是秦王所始料不及,于是精神防线完全被摧毁,只有缴械投降。
四、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思考: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原因是什么?
面对唐睢的反击不得不屈服。
2.秦王对唐睢的恭维你觉得符合事实吗?
为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
五、背诵全文,然后思考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
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
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
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2.文中秦王、唐雎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秦王:
骄横、狂暴、狡诈、阴险落架。
唐雎:
有胆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3.请将唐雎的语言与秦王的语言进行比较,看看它们对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亦拉亦打,于委婉中露出威胁。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这是质问。
“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纯属威胁。
话中句句不离“寡人”如何,还偏要说“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秦王的狡诈骄横之态不言自明。
唐雎早已胸有成竹,并不多与之周旋。
“否,非若是也”,态度沉着明朗。
寸步不让,据理力争: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做一个反问句,并以“千里”对“五百里”提出,就远比安陵君的回答更为坚定有力,不给对方一点便宜。
这必然引起“秦王怫然怒”,由“不悦”到“怫然怒”。
这使本来就很尖锐的矛盾更加激化了,文章至此陡起波澜,读者顿生焦虑之情,为冲突的后果而担忧。
六、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编写剧本,师生进行点评:
选读课文,现代审视
全文采用对话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
把唐雎的话与安陵君的话作比较,看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采用学生的合理说法)
因为拒绝与秦交换土地,不同的是安陵君对秦王先恭维,后委婉拒绝。
唐雎是直接拒绝,态度坚决。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查找资料,了解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人和故事。
预习《隆中对》,要求基本理解课文,列出不懂之处,上网搜集有关资料。
有关的趣味教学资料
唐雎的故事
唐雎(jū),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
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
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的魏国。
曾经在魏国灭亡后出使秦国,冒死与秦王抗争,粉碎秦王吞并安陵(魏国属国)的阴谋。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说信陵君
原文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
“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
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信陵君曰:
“何谓也?
”对曰:
“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
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
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
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
“无忌谨受教。
出自《战国策·
魏策四》
译文
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了秦兵,保存了赵国。
赵孝成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
这时,唐雎对信陵君说:
“我听说,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
有不可以忘掉的,有不可以不忘掉的。
”信陵君说: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别人憎恨我,我不能不知道;
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别人知道的;
别人对我有恩,我是不可以忘记的;
我对别人有恩,是可以忘记的。
如今,你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秦兵,保存了赵国,这对赵国是大恩德。
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
你在匆忙之间见到赵王了,希望你能把救赵的事忘掉吧!
“无忌我一定牢记你的话。
说秦昭王
齐、楚相约而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盖相望也,而秦救不至。
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馀矣,谓魏王曰:
“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臣出。
”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
唐雎到,入见秦王。
秦王曰:
“丈人芒然乃远至此,甚苦矣!
夫魏之来求救数矣,寡人知魏之急已。
“大王已知魏之急而救不发者,臣窃以为用策之臣无任矣。
夫魏,一万乘之国也,然所以西面而事秦,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者,以秦之彊足以为与也。
今齐、楚之兵已合於魏郊矣,而秦救不发,亦将赖其未急也。
使之大急,彼且割地而约从,王尚何救焉?
必待其急而救之,是失一东藩之魏而彊二敌之齐、楚,则王何利焉?
”于是秦昭王遽为发兵救魏。
魏氏复定。
出自《史记·
魏世家》
关于唐雎带剑的真伪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至今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他便是战国末年的弱国臣子唐雎,他的凛然正气千百年来仍然令人震撼。
可唐雎的剑是从哪里来的?
文章对此没有任何交代。
唐雎是带剑而入
唐雎是否带剑而入呢?
根据当时的法律,使臣上殿禁止携带武器,因此还演绎了许多荡气回肠的故事:
荆轲刺秦王把匕首藏在地图当中,专诸刺王僚更是巧妙,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
唐雎长长的剑自是匿之不住。
难道是秦王狂傲到了极点,任由使者携剑以示气度?
这种侥幸之说恐怕难以站住脚。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25—公元前221年间,秦王早已有过前车之鉴: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荆轲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史记·
刺客列传》)。
虽然说堂堂秦王,蛮横骄纵,但绝对不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断不会有如此举动。
秦王之剑
那唐雎“挺剑而起”时该不会是使秦王之剑吧?
秦法虽然规定“群臣、使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但秦王本人不在此列。
秦王倒是有剑的,可诸位不要忘了,唐雎前来乃是“秦王不悦”之后,是想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亡国危机的。
秦王会把一区区小国使者放在眼里吗?
即便接见,也只能殿下侍候。
当然也不排除秦王想羞辱唐雎,故跟他对立而坐,从《秦王使人谓安陵君》中的长跪而起应该是对立而坐的。
但是,无论唐雎有没有接近秦王之机会,拔出秦王之剑也无异于痴人说梦。
正义之剑
既然如此,唐雎的剑到底从何而来呢?
该文出自《战国策》,我们先来看一看《战国策》吧。
它是一部介于子、史之间的古书,主要记录战国时代以纵横家为代表人物的思想言论、外交辞令和政治主张,同时也有一些历史事实。
其中历史记载有的是民间传说,有的引寓言故事。
评论家吴小如在《古文精读举隅》中谈到,《战国策》并非全部实录。
蔡守湘于《先秦文学史》中所持也是“记言记事具有艺术虚构”之论。
马积高、黄钧在其《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则明示,《战国策》是史家之笔兼策士之辞,“为了耸人听闻,游士的言词有夸张渲染和虚构的特点”。
《战国策·
魏策四》之《秦王使人谓安陵君》(课文节选于此)是一篇游士说客的文字,唐雎也作唐且。
秦王称天子之怒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则称布衣之怒为“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秦王只好“长跪而谢”。
《战国策》就是用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敷张扬厉的语言,来突出唐雎作为布衣之士的英雄气概——这类夸张和近乎虚构的笔墨,使文章自身失去了信史的作用,增加了历史散文的文学色彩。
唐雎的这把“剑”不是藏匿而来,也不是操持而入,更不是取之于人,乃是人们同情弱小的心灵之剑,是从天而降的一把正义之剑!
唐雎胁迫秦王之情节当出于虚构,不能视为真实的史料记录(《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历史上的安陵国是一个方圆五十里的附庸小国,正史对它的灭亡几乎没有记载。
《资治通鉴·
秦记二》则说,“二十二年,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幸。
虽然,臣受地于魏之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王义而许之。
”安陵国能够暂存与唐雎似乎没什么关系。
魏策四》之《秦魏为与国》记曰:
“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魏人有唐且者,年九十余,谓魏王曰:
‘劳臣请出西说秦,令兵先臣出可乎?
’魏王曰:
‘敬诺。
’遂约车而遣之。
”而同样节选自《战国策·
魏策四》之《秦王使人谓安陵君》的《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不但年轻了,还神功盖世,能够与年富力强的秦王相抗衡,把秦王吓得直起身子表示尊重求饶。
两者前后矛盾,必有一记载有虚构成分。
而《史记》中干脆没有唐雎这个人。
正如古文学家游国恩所说,“《战国策》最长于说事,但记述事件的后果不尽可靠”。
唐雎劫秦王极有可能是文学作品的艺术夸张,也可能是子虚乌有。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记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
战国时期国别史和汉民族历史散文集。
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
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
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
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
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
《战国策》是古代汉民族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韩非子主撰。
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
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
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
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虽然习惯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它的情况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不同。
有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
如《魏策》中著名的“唐雎劫秦王”,写唐雎在秦廷中挺剑胁逼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一类内容,与其说是历史,还不如说是故事。
《战国策》的思想观念,就其主流来说,与《左传》等史书也有截然不同之处。
刘向序说:
“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
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
”战国时代,是春秋以后更激烈的大兼并时代,过去还勉强作为虚饰的仁义礼信之说,在这时已完全被打破。
国与国之间,如今讲的是以势相争,以智谋相夺。
那些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策士,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向合适的买主换取功名利禄,朝秦暮楚,毫不为怪。
《战国策》用于编辑战国策的原文章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罗根泽疑出于蒯通。
这些文章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
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并加以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三十三篇。
姚宏、鲍彪、吴师道皆有注本。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战国策》的写作特色
1.人物刻画生动
例如苏秦的故事,生动的刻画了一个长于论辩、追逐名利的策士,逼真描绘一群势力庸俗的小人。
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像乞丐样回到家中,而“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后来,他发奋图强,六国封相,路过家门时,“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嫂蛇行匍匐。
前后两个场面的鲜明对照,充分揭露一切以功名利禄为依归的炎凉世态,暴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
而苏秦的“读书欲睡”也是为了高官厚禄,客观上揭露处于统治阶级中下层的策士的丑态。
2.善于讽喻
善于通过讽喻的小故事说明一种道理,生动幽默、耐人寻味。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以邹忌借其妻、妾、朋友出于不同目的,赞美其“美于徐公”,说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劝戒齐王不应偏任宫妇近臣的话,而应广开言路,鼓励人民进谏。
3.语言风格独特
雄辩的论说,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书中的许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等流传至今为习用的成语。
在记录策士们的言行时,对其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功名富贵、朝秦暮楚的行为,及其在外交上挑拨是非,玩弄手段的种种阴谋,而不加以批判,反以欣赏的态度加以描绘,是不足取的地方。
对《战国策》的历史评价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
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
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清初学者陆陇其称《战国策》“其文章之奇足以娱人耳目,而其机变之巧足以坏人之心术”。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
《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
《战国策》一书是游说辞总集,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士的言行都在此书。
有三大特点:
一智谋细,二虚实间,三文辞妙。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史记》有九十卷的史料直接取自于《战国策》的史料。
但《战国策》许多记载并不可靠,司马迁在《苏秦传》后曰“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
《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
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
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刘向简介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末年经学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睢不辱使命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唐睢不辱使命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22 不辱使命 教案设计 新版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