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高考地理二轮重难点专项练四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581734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76MB
浙江选考高考地理二轮重难点专项练四文档格式.docx
《浙江选考高考地理二轮重难点专项练四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高考地理二轮重难点专项练四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这种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
A.舟山渔场出现渤海湾鱼种
B.日本本州岛樱花推迟开放
C.我国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作用将减弱
D.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升高
7.乞力马扎罗山( )
A.所在区域河流主要为高山冰川融雪补给
B.该山地是在地垒构造的基础上形成的
C.南坡雪线位置低,主要是位于背风坡
D.冰川范围的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
乌拉尔山脉绵延2000多千米,植被差异显著。
读乌拉尔山脉东坡植被分布示意图。
完成第8~10题。
8.乌拉尔山脉东坡海拔400米以下自然景观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 )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
9.乌拉尔山脉东坡垂直带谱最复杂处的纬度是( )
A.54.5°
B.56.5°
C.62.5°
D.66.5°
10.与54°
N附近云杉林相比,63°
N附近云杉林分布海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B.热量不足
C.海拔较高D.光照较弱
读世界著名山脉、高原的雪线平均海拔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
11.有关图中山脉、高原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越高,雪线越高
B.纬度越高,雪线越高
C.海拔是横断山脉与帕米尔高原雪线差异的主因
D.降水是帕米尔高原与内华达山脉雪线差异的主因
12.帕米尔高原上的布伦库勒湖高山环绕,水草丰美,该湖泊湿地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发展航运B.旅游观光
C.调蓄洪水D.维持生物多样性
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西部的墙壁的厚度变化规律。
据图完成第13题。
13.关于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差逐渐变小
B.纬度越来越高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2016浙江杭州期末)伊犁河谷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天山山脉融化的雪水如网撒开,滋润着平原般的农耕大地。
在伊犁河谷,汉族和维吾尔族人杂居在城镇和乡村,下图为伊犁河谷部分卫星图。
读图,完成第14~16题。
14.影响该区域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B.水源
C.土壤D.沙漠
15.伊犁河谷中G218国道修建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①聚落 ②矿产资源 ③地形 ④气候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6.中哈边境线附近的景观差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7~18题。
17.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18.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
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2016浙江名校联考)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9~21题。
19.P表示的典型植被是( )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草原D.热带季雨林
20.与近现代相比,该地质时期( )
A.热带范围明显扩大
B.森林分布范围更广
C.降水丰富,气候更湿润
D.处于冰期,气候更寒冷
21.图中地质时期植被的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读天山博格达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22~24题。
22.甲自然带是(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23.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24.山地北坡出现森林带而南坡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25.(2017浙江重点中学联考)读我国秦岭南北两坡自然带垂直分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秦岭南坡与北坡植被长势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秦岭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显著,试说明原因。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2013年1月上旬乙岛气温高达40℃,极端高温引发了森林大火,该岛经济损失严重。
图中丙湖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毫米,而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湖泊经常干涸。
材料三 甲河的主要特点是河流源于降水丰富的东部高地,流经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的广大平原地带,导致中下游流量较小,为使中下游发展农牧业,当地修建了引水工程,但在引水灌溉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生态问题,下图为灌溉增加引起的生态问题示意图。
(1)分析乙岛西侧受森林大火的影响较小的自然原因。
(2)分析丙湖地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的原因。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甲河流中下游引水灌溉面积增加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
27.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疏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
材料二 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
材料三 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
月
份
降水量(毫米)
平均风速(米/秒)
日照时数(时)
东方
海口
琼海
11
26.5
81.3
159.6
4.6
2.6
2.7
202.2
144.8
121.1
12
13.9
34.9
68.2
4.5
2.4
2.5
187.0
131.3
112.2
1
7.6
19.5
31.4
4.2
179.2
109.1
116.3
2
14.2
35.0
43.5
4.1
147.6
98.7
101.6
3
17.4
50.6
47.5
3.9
2.8
2.9
185.3
137.3
150.3
4
30.0
100.2
125.4
213.9
167.9
181.4
(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
说明判断理由。
(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
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28.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参考答案
1.C 由图分析可知,①圈层是水圈,②圈层是大气圈,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水圈中的水体进入大气圈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蒸发,故C项正确。
2.B 由图分析可知,④圈层是岩石圈,岩石圈的矿物质通过流水侵蚀、搬运作用进入河流或其他水域,故B项正确;
矿物质进入水圈与沉积作用无关,故A项错误;
风化、侵蚀的产物需经过搬运才能进入水圈,故C项错误;
变质作用与岩石圈中的矿物质进入水圈无关,故D项错误。
3.B 地球四大圈层中,岩石圈分布于最底部,大气圈分布于最上层,水圈分布于两者之间,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全部,四大圈层相互渗透,故B项正确,A项错误;
③圈层是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故C项错误;
岩石圈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故D项错误。
4.B ①地7月和1月气温距同纬度平均气温数值相差不大,该地仍为温带气候,因此不适合热带作物的发展;
②地夏季距同纬度平均气温数值较大,则热量比较同纬度丰富多,且降水也较多,则可推断出夏季水热条件丰富,适合耕作业发展;
③地夏季降水较同纬度平均降水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④地夏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冬季比同纬度平均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大。
5.A 根据材料可推断出①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因此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6.D 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逐渐缩小,表明气温升高,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
山地针叶林的分布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气温越高,山地针叶林的分布高度越高,故D项正确。
舟山渔场出现渤海湾鱼种是受海水运动或是气温降低影响,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故A项错误。
全球气温升高,日本本州岛樱花将会提前开放,故B项错误。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海水侵蚀作用加剧,故C项错误。
7.D 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加速冰川的融化,故D项正确;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该地区河流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故A项错误;
乞力马扎罗山为火山喷发形成,故B项错误;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3°
S附近,受东南信风控制,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较低,故C项错误。
8.A 依据图示可知,400米以下的自然景观随纬度变化明显,呈现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故A项正确。
9.A 依据图示信息可知,54.5°
N处自然带最多,垂直带谱最复杂,故A项正确。
10.B 与54°
N附近相比,63°
N附近因纬度较高,气温低,云杉林分布海拔较低,光照不是造成云杉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故B项正确。
11.D 读世界著名山脉、高原的雪线平均海拔示意图可知,低纬度地区雪线高,高纬度地区雪线低,海拔不是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
帕米尔高原与内华达山脉纬度相差不大,二者雪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差异,内华达山脉降水多、雪线低,故D项正确。
12.D 发展航运、观光旅游和调蓄洪水都不属于生态功能;
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该湖泊能维持生物多样性,故D项符合题意。
13.D 从海陆位置分析可知,从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逐渐由亚欧大陆西部沿海地区进入到大陆内部,离海洋越来越远,气候越来越干旱,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弱,大陆性越来越强,会导致最冷月气温越来越低,所以为了保温,民居墙壁逐渐变厚,故D项正确。
14.B 据材料可知,伊犁河谷位于我国西北新疆境内,深居大陆内部,距海远,降水少。
据图可知,该区城镇多分布在伊犁河谷地区,该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少量山地降水,所以影响该区域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15.C 影响交通线路修建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据图可知,G218国道位于伊犁河谷中,地势相对平坦,起伏小,施工容易且行驶安全;
同时沿线多城镇和乡村,能带动更多地区经济的发展,故①③正确;
矿产资源和气候不是其主要因素,故②④错误。
16.D 据图可知,我国新疆和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均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少,多荒漠景观。
而据图可知,中哈边境线附近有聚落存在,则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17.C 根据雪线高度数值的变化可看出,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18.A 影响雪线的因素有气温、降水、地貌等。
其中降水越多,雪线越低;
降水越少,雪线越高。
19.A 根据图表可知此区域位于北半球,由赤道往北逐步形成雨林、草原、荒漠带,因此P所在区域为非洲大陆。
P处位于荒漠带以北,28°
N以北附近,因此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0.D 据地质时期与近现代植被分布情况可知,与近现代相比,地质时期热带范围北界为28°
N,范围缩小,A项错误;
森林分布范围变小,因此降水减少,B、C两项错误;
针阔落叶林纬度低,大陆冰川分布纬度低,面积广,因此处于冰期,气候更寒冷,D项正确。
21.A 据图可知地质时期植被的变化是热量递变导致,属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2.D 山麓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天山博格达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形成荒漠景观,所以甲处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
23.C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分布体现了垂直分异规律。
24.C 天山的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于南坡,导致山地北坡出现森林带而南坡缺失。
25.
(1)差异:
秦岭南坡植被长势优于北坡。
原因:
与北坡相比,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丰富;
秦岭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坡为向阳坡,热量条件比北坡好。
(2)地跨亚热带与暖温带,自然环境南北分异明显,且山地垂直分异显著,为生物提供多样的生存环境。
解析:
第
(1)题,秦岭的南坡位于亚热带,北坡位于温带,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热量条件南坡优于北坡;
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北坡为背风坡,南坡的水分条件优于北坡,因此南坡的水热条件比北坡要好,秦岭南坡的植被长势比北坡好。
第
(2)题,生物多样性显著说明秦岭山地植物生长条件较好,一方面秦岭北部属于暖温带,南部属于亚热带,南北分异明显;
另一方面,秦岭海拔较高,山地的垂直分异明显,生物种类复杂多样。
26.
(1)西侧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受盛行西风影响,火势向东蔓延。
(2)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位于大分水岭西侧,处在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纬度低,气温高。
(3)径流方面:
地表径流减少;
地下水水位上升;
河流水质变差。
土壤方面:
土地盐碱化。
生物方面:
湿地减少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
(1)题,可以从降水量和盛行风的角度考虑。
第
(2)题,注意分析该湖所处的纬度、所处的气压带,以及地形和盛行风的影响。
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的示意图,甲河流中下游引水灌溉面积增加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从径流、土壤和生物等方面作答即可。
27.
(1)现象: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理由:
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而海南岛西部却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2)原因:
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由于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
因素及作用:
风速大,日照长,导致蒸发量大;
岩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
因此,这里旱季更旱,不利于热带季雨林的生长。
第
(1)题,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
图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树草原的自然景观,是因地处背风坡地带,水分条件较差,呈现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第
(2)题,海南岛热带季风气候,旱季时是冬半年,旱季以偏东风为主,由于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
其他因素包括风速、蒸发量、岩石的透水性等;
旱季风速大,晴天多,纬度低,日照长,导致蒸发量大,水分消耗大;
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透,岩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
28.
(1)类型:
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热量不同
(2)水分差异:
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
B地位于迎风坡,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
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位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
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低。
(3)C地位于热带稀树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第
(1)题,A、B两地都位于大分水岭东侧,都较湿润,差异是纬度不同导致的热量不同。
第
(2)题,B、C、D三地纬度差异不大,但B地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C地位于背风坡,而D地位于大陆西岸,故所受大气环流不同。
第(3)题,C地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自然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高考 地理 二轮 难点 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