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班组长事故应急培训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581536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92.08KB
企业班组长事故应急培训Word下载.docx
《企业班组长事故应急培训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班组长事故应急培训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气象条件不符合规定。
如温度、湿度、采暖、通风、热辐射等。
(3)照明不当。
操作环境中照明不够或照明设置不合理。
(4)噪声和振动。
由于噪声和振动造成操作人员心理上变化。
(5)卫生设施不够。
如防尘、防毒设施不完善。
度,防止设备因结构而导致事故发生。
7、封闭处理
封闭处理就是将危险物质和危险能量局限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能量倒流,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
例如,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时,把它们封闭在容器、管道里边,不与空气、火源和人体接触,就不会发生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
将容易发生爆炸的设备用防爆墙围起来,一旦发生爆炸,破坏能量不至于危及到周围的人和设备。
8、警告牌示和信号装置
警告可以提醒人们注意,及时发现危险因素或危险部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警告牌示是利用人们的视觉引起注意;
警告信号则是利用听觉引起注意。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既有光也有声的报警,可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提醒人们注意。
此外,还有生产装置的合理布局、建筑物和设备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等其他方面的安全技术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开发出新的更加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5.3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
1、应急救援体系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是保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的组织保障,主要包括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应急救援日常值班系统、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应急救援组织及经费保障。
对于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安全生产法》第68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与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2、应急救援演习
事故应急救援演习,一般可分为室内演习和现场演习两种。
室内演习又称组织指挥演习,它是偏重于研究性质的,主要由指挥部的领导和指挥、通讯、防化等各部门以及救援专业队队长组成的指挥系统。
在各级职能机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以室内组织指挥的形式将各级救援力量组织起来,实施应急救援任务和对危害到的居民群众实施有效防护的指导。
室内演习的规模,把握任务的要求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一项目的演习,或者是几个项目联合演习。
现场演习即事故想定实地演习。
根据其任务要求和规模可分为单项训练、部分演习、综合演习三种:
(1)单项演习:
针对性完成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某个单项科目而进行的基本操作。
如个人防护训练、空气监测等的单一课目训练,它是局部演习,是综合演习的基础。
(2)部分演习:
检验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某个课目、某个部分准备情况,同应急单位之间的协调程度而进行的基本工作。
(3)综合演习:
检验指挥部的指挥、协调能力和救援专业队的救援能力及其配合情况,各种保障系统的完善情况及群众的避灾能力等。
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可以检验和完善应急计划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因此,事故应急计划编制完成后,应保证让所有和事故应急计划有关的人员及应急机构都了解。
室内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应与现场应急救援的演练一起进行,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总体协调所需的各种通讯联络能有效地传递。
演练中主要检查内容包括:
(1)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运作;
(2)人员是否能安全撤离;
(3)应急服务机构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
(4)能否有效地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5.4现场急救培训
当工作场所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如果能采取现场应急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的可能性及一些后遗症。
因此,每个职工,特别是班组安全员、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应熟悉急救方法,以便在事故发生后自救互救。
1、急救的一般原则和步骤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更多的人员受到伤害。
同时,对受伤人员要进行现场急救,叫救护车,转送伤员。
现场急救的步骤是:
首先检查呼吸、心跳。
如呼吸、心跳停止,应即刻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对于流血不止的伤员,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迅速止血;
治疗休克;
对骨折进行固定;
包扎伤口。
2、常见的几种急救方法
(1)人工呼吸与心脏挤压
1)人工呼吸:
当呼吸停止、心脏仍然跳动或刚停止跳动时,人工的方法使空气进出肺部,供给人体组织所需要的氧气,称人工呼吸法。
采用人工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可及时而效地使气体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脏,维持通气功能,促使呼中枢尽早恢复功能,使处于假死的伤员尽快脱离缺氧状态,使体受抑制的功能得以兴奋,恢复人体自动呼吸。
因此,人工呼是复苏伤员的一种重要的急救措施。
人工呼吸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即让伤员仰卧,一手掐住伤员的鼻孔(避免漏气),并将手掌外缘压住额部,另一只手将伤员下颚托起。
救护者深呼吸后,紧贴伤员的口,用力将气吹入。
另一种是口对鼻吹气法。
如果伤员口腔紧闭不能撬开时,可用口对鼻吹气法。
用一手闭住伤员的口,以口对鼻吹气。
实行人工呼吸时应注意的要点:
实行人工呼吸前,要解开伤员领扣、紧身衣服及腰带;
清除口腔内异物,如粘液、血块等;
将舌头拉出口外,以保持呼吸畅通。
2)心脏挤压:
心脏骤停时依靠外力有节律地挤压心脏,来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可暂时维持心脏排送血液功能的方法,称为胸外心脏挤压。
具体做法是:
让伤员仰卧在木板或地上,头部放平,救护者跪在伤员身旁,用一手掌根部放在伤员胸骨体的中、下1/3交界处;
另一手重叠于前一手的手背上,两肘伸直;
借自身体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急促向下压迫胸骨,使其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骨复位。
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脉的血液就回流到心脏。
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60—80次。
在挤压的同时,要随时观察伤员的情况。
如能摸到脉搏,瞳孔缩小,面有红润,说明心脏挤压已有效,即可停止。
实行心脏挤压时应注意的要点:
首先,救护者定位要准确,用力要垂直适当,防止因用力过猛而造成继发性组织器官的损伤或肋骨骨折。
其次,挤压频率要控制好,有时为了提高效果,可加大频率,达到每分钟100次左右。
第三,抢救工作要持续进行,在伤员没有送达医院之前,抢救不能停止。
(2)止血
人体在突发事故中引起的创伤,无论是闭合性的还是开放性的损伤,都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和血管的损伤,造成出血征象。
若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血压就会明显降低,肌肉抽搐,甚至神志不清,呈休克状态,若不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就会有生命危险。
1)常用止血方法及适用部位:
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是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压迫止血法:
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临时止血。
当一个人负伤流血以后,只要立刻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压紧靠近心脏一端的动脉跳动处,并把血管压紧在骨头上,就能很快起到临时止血的效果。
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
用止血带(一般为橡皮管、纱布、毛巾、布带等)绕肢体绑扎打结固定,或在结内穿一根短木棍,转动此棍,绞紧止血带,直到不流血为止。
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止血。
若伤肢有骨折,还要另加夹板固定。
加垫屈肢止血法:
多用于小臂和小腿的止血,它利用肘关节或膝关节的弯曲功能,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在肘窝或窝内放入棉垫或布垫,然后使关节弯曲到最大限度,再用绷带把前臂与上臂固定。
(3)包扎
包扎是为了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夹板及压迫止血。
包扎所用的材料可用绷带、三角巾,或用衣服、床单、毛巾等代替。
1)绷带包扎:
a、环形包扎法。
适用于颈部、腕部和额部等处。
绷带每圈须完全或大部分重叠,末端用胶布固定,或将绷带尾部撕开打一活结固定。
b、螺旋包扎法。
多用于前臂和手指包扎。
先用环形法固定起始端,把绷带渐渐斜旋上缠或下缠,每圈压前圈的一半或1/3,呈螺旋形,尾端在原位缠二圈予以固定。
c、螺旋反折包扎法。
多用于粗细不等的四肢包扎。
开始先用螺旋包扎,待到渐粗处,以一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另一手将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并盖前圈的一半或1/3。
各圈反折须整齐排列,反折头不宜在伤口和骨头突出的部位,d、“8”字包扎法。
多用于肘、膝、腕和踝等关节处。
包扎是以关节为中心,从中心向两边缠,一圈向上,一圈向下的包扎。
e.回转包扎法。
用于头部的包扎。
自右耳上开始,经额、左耳上,枕外粗隆下,然后回到右耳上始点,缠绕两圈后到额中时,将带反折,用左手拇指、食指按住,绷带经过头顶中央到枕外粗隆下面,由伤员或助手按住此点,绷带在中间绷带的两侧回返,直到包盖住全头部,然后缠绕两圈加以固定。
2)三角巾包扎:
a.头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折叠成两指宽,放于前额与眼眉平,顶尖拉向脑后。
三角巾的两端经两耳的上方,拉向后头在枕外粗隆之下打结。
如三角巾有富余,在此交叉再绕回前额结扎。
b.另外,可将三角巾的顶角和底部各打一结,形似风帽。
把顶角结放于前额,底边置于枕外粗隆下方,包住头部,两角往面部拉紧,包绕下颌拉至脑后打结固定。
c.面部包扎法。
先在三角巾顶角打一结,套在下颌处,罩于头面部,用力向枕部拉紧,左右交叉压住底边,绕至前额打结,然后用左手拇指、食指尖轻轻拉起眼、口处剪洞。
d.上肢包扎法。
当手臂外伤时,可采用悬带法;
当肩部和上臂受伤时,可采用肩部三角巾包扎法;
当手部受伤时,可采用手部三角巾包扎法。
e.下肢包扎法。
在膝关节(肘关节相同)受伤时,可采用膝部三角巾包扎法;
在足部外伤时,可采用足部三角巾包扎法。
(4)断肢(指)与骨折的处理
发生断肢(指)后,除做必要的急救外,还应注意保存断肢(指),以求进行再植。
保存的方法是:
将断肢(指)用清洁布巾包好,不要用水冲洗伤面,也不要用各种溶液浸泡。
若有条件,
可将包好的断肢(指)置于冰块中。
对于骨折的伤员,不要进行现场复位,但在送往医院前,需进行伤肢固定。
如锁骨骨折,可做“8”字带固定法;
肱骨骨折可用夹板固定,即就地取材,如木板、竹片、条状物等,根据伤员上臂长短取三块即可;
股骨骨折时,可用两块一定长度的木板,分别置于两侧,分段用绷带固定。
(5)眼部伤害的处理
1)角结膜异物:
角结膜异物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睛里面进了东西”,这些异物多为金属屑末、灰渣等。
当异物在表面时,可用清洁手帕将其揩去;
如有困难,则应立即就医。
切不可用手去揉眼睛,以免异物进入深部,造成更大的伤害。
2)眼挫伤:
眼部因金属块、石块等钝器打击可造成眼部挫伤。
眼部挫伤后应立即就医。
因为挫伤的程度不能单凭外部表现下结论,应做详细检查。
如致使眼睑血肿,可做冷敷。
3)眼部灼伤:
强酸、强碱、高热的蒸汽或液体等冲溅到眼部,可引起眼部灼热。
眼部发生灼伤后,首先采取简易的冲洗方法,即用手将患眼撑开,把面部浸入清水中,将头轻轻摇动,洗去化学物质。
冲洗时间不少于10分钟,而后将伤员送往医院继续治疗。
(6)化学危险品伤害的急救
1)化学中毒:
进行急救时,救援人员应加以预防、避免成为新的受害者。
因此,救护者在进入危险区域前必须戴好防毒面具、自救器等防护用品,必要时也应给中毒者戴上;
迅速将中毒者小心地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一个安全的、通风的地方;
如果需要一个有限的空间,如深坑或地下某个场所进行救援工作,应发出报警以求帮助,单独进入危险地方帮助某人时,可能导致两人都受伤;
如果伤员失去知觉,可将其放在毛毯上提拉,或抓住衣服,头朝前地转移出去。
加强全面通风或局部通风,用大量新鲜空气对车间工作地点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稀释冲淡,以达到或接近卫生标准。
脱去中毒者被污染的衣服,松开领口、腰带,使中毒者能够顺畅地呼吸新鲜空气。
如果毒物污染了眼部、皮肤,应立即用水冲洗;
对于口服毒物的中毒者,应设法催吐,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用手指刺激舌根,对腐蚀性毒物可口服牛奶、蛋清、植物油等进行保护。
化学中毒常伴有休克、呼吸障碍和心脏骤停,此时应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同时针刺人中穴。
如果是硫化氢中毒,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要用浸透食盐溶液的棉花或手帕盖住中毒者的口鼻;
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在清除中毒者口腔、鼻孔内的杂物使呼吸道保持畅通以后,再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在救护中,救护人员一定要沉着,动作要迅速。
对任何处于昏睡或不清醒状态的中毒人员,必须尽快送往医院或医务部门,如有必要,还应有一位能随时给病人进行人工呼吸的人同行。
2)化学烧伤:
化学物质对人体组织有热力、腐蚀致伤作用,一般称为化学烧伤。
其烧伤的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和作用持续的时间。
常见的化学烧伤有碱烧伤,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生石灰等造成的烧伤,其特点是穿透力强,在烧伤后2天内还可以逐渐向深层周围组织扩大损伤,能使细胞脱水,蛋白凝固;
酸烧伤,如硫酸、硝酸、盐酸等造成的烧伤,一般不向深层扩散,所以伤口浅,局部肿胀轻,创面干燥,但常有局部持续性疼痛。
对化学烧伤的现场急救有以下一些方法:
a.迅速清除残余在创面上的化学物质,以减少创面继续损伤。
许多受化学品伤害的人是皮肤或眼睛烧伤,如果化学品溅到人的皮肤或眼睛上,要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除非另有说明),切忌用手或手帕揉擦眼睛,以免增加创伤。
如果衣服被污染,应立即脱掉或将污染的部位撕掉,同时用大量水冲洗。
如果有应急淋浴设施,要把烧伤的人送到淋浴室,用水冲洗并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
b.恰当地采用中和治疗。
酸烧伤可用2%苏打水或3%食盐水或肥皂水冲洗中和;
碱烧伤可用3%硼酸水或2%醋酸溶液冲洗中和。
经酸碱中和处理和清水冲洗后的创面,防止继发性感染和再损伤。
c.如果误服危险性化学物品,急救的处理将取决于物质的性质。
对于大多数的物质,如果当时受伤人员是有知觉的,应设法使他尽快吐出来;
如果服下的是有机溶剂,吐出来是有损健康的,可参照化学品盛装容器上的标签或化学安全数据表进行处理;
如果受伤人员不清醒,应立即送去就医。
3、伤员的搬运
经过急救以后,就要把伤员迅速地送往医院。
搬运伤员也是救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果搬运不当,可使伤情加重,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甚至瘫痪,难以治疗。
因此,对伤员的搬运应十分小心。
(1)扶、抱、背搬运法
如果伤员伤势不重,可采用扶、掮、背、抱的方法将伤员运走。
①单人扶着行走。
左手拉着伤员的手,右手扶住伤员的腰部,慢慢行走。
此法适于伤员伤势不重,神志清醒时使用。
②肩膝手抱法。
伤员不能行走,但上肢还有力量,可让伤员钩在搬运者颈上。
此法禁用于脊柱骨折的伤员。
③背驮法。
先将伤员支起,然后背着走。
④双人平抱着走。
两个搬运者站在同侧,抱起伤员。
(2)几种伤情搬运法
1)脊柱骨折搬运:
对于脊柱骨折的伤员,一定要用木板做的硬担架台运。
应由2~4人,使伤员成一线起落,步调一致。
切忌一人抬胸,一人抬腿。
伤员放到担架上以后,要让他平卧,腰部垫一个衣服垫,然后用3—4根皮带把伤员固定在木板上,以免在搬运中滚动或跌落,造成脊柱移位或扭转,刺激血管和神经,使下肢瘫痪。
2)颅脑伤昏迷搬运:
首先要清除伤员身上的泥土堆盖物。
搬运时要两人以上,重点保护头。
放在担架上应采取半卧位,头部侧向一边,以免呕吐时呕吐物阻塞气道而窒息。
3)颈椎骨折搬运:
搬运时,应由一人稳定头部,其他人以协调力量平直抬在担架上,头部左右两侧用衣物、软枕加以固定,防止左右摆动。
4)腹部损伤搬运:
严重腹部损伤者,多有腹腔脏器从伤口脱出,可采用布带、绷带做一个略大的环圈盖住加以保护,然后固定。
搬运时采取仰卧位,并使下肢屈曲,防止腹压增加而使肠管继续脱出。
5.5自救与逃生
在生产过程中,当各种意外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应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争取迅速控制或消灭事故。
但是在事故无法控制和现场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应积极进行安全撤离,也就是逃生。
逃生是在意外事故无法控制时,为避免人员伤害而采取的最终措施。
1、火灾逃生
火灾的发生往往是瞬间的、无情的,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火灾现场安全撤离成为减少火灾事故中人员伤亡的关键。
(1)遇到火情时应注意的问题:
a.火势初期,如果发现火势不大,未对人与环境造成很大威胁,其附近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尽可能将火扑灭,不可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火灾。
b.当火势失去控制,不要惊惶失措,应冷静机智地运用火场自救和逃生知识摆脱困境。
心理的恐慌和崩溃往往使人丧失绝佳的逃生机会。
因此,多掌握一些自救与逃生的知识、技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脱险时机,就会在困境中拯救自己或赢得更多等待救援的时间,从而获得第二次生命。
(2)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自救与逃生:
a.要熟悉周围环境,记牢消防通道路线。
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场所环境和居住所在地的建筑物结构及逃生路线要做到了如指掌;
若处于陌生环境时,务必要留意疏散通道、紧急出口的具体位置及楼梯方位等,这样一旦火灾发生,寻找逃生之路就会胸有成竹,临危不惧,并安全迅速地脱离现场。
b.火灾发生时要沉着冷静,辨明方向,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大火,首先要使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果断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
如果火灾现场人员较多,切不可慌张,更不要相互拥挤、盲目跟从或乱冲乱撞、相互践踏,造成意外伤害,应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撤离时要朝明亮或外面空旷的地方跑,同时尽量向楼梯下面跑。
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如果现场烟雾很大或断电,能见度低,无法辨明方向,则应贴近墙壁或按指示灯的提示,摸索前进,找到安全出口。
c.要利用消防通道,不可进人电梯。
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或因强热作用使电梯部件变形而将人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有毒的烟雾极易被吸入其中,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
因此,火灾时千万不可乘普通的电梯逃生,而是要根据情况选择进人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消防通道。
此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天台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
d.寻找、自制有效工具进行自救。
有些建筑物内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火场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
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烟火封堵,在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成简易救生绳,有条件的最好用水打湿,然后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
还可以沿着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的凸出物滑到地面安全逃生。
如果逃生时要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为避免浓烟呛人口鼻,可使用毛巾或口罩蒙住口鼻,同时使身体尽量贴近地面匍匐前行。
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人、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
穿过烟火封锁区,应尽量佩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体裹好,再冲出去。
e.暂避较安全场所,等待救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或已知房间被火围困,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否则火焰与浓烟会顺势冲进房间。
这时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
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或湿布条塞住门窗缝隙,或者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内可燃物,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间内,等待救援人员到达。
f.设法发出信号,寻求外界帮助。
g.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站在阳台或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
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新鲜衣物,或向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
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利用敲击金属物、大声呼救等方式,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另外,消防人员进入室内救援都是沿墙壁摸索前进,所以当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
同时,躺在墙边也可防止房屋结构塌落砸伤自己。
h.无法逃生时,跳楼是最后的选择。
身处火灾烟气中的人,精神上往往陷于恐怖之中,这种恐慌的心理极易导致不顾一切的伤害性行为,如跳楼逃生。
应该注意的是,只有消防人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时,或者楼层不高(一般4层以下),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下,才采取跳楼的方法。
即使已没有任何退路,若生命还未受到严重威胁,也要冷静地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
跳楼也要有技巧。
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
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
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抓住窗台或阳台边沿使身体自然下垂,以尽量降低身体与地面的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成一团,以减少伤害。
跳楼虽可求生,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积累和提高各种安全技能,才能使自己面对险境时保持镇静,得以生存。
因此,有火灾隐患的单位或其他有条件的单位,应集中组织火灾应急逃生预演,使人们熟悉周围环境和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
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惊惶失措、走投无路,使每个人都能沉着应对,从容不迫地逃离险境。
这也是人们能火场逃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还应注意的是,要经常保持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消防通道、紧急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确保其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封闭上锁。
任何人发现任何地点的消防通道或紧急出口被堵塞,都应及时报告公安消防部门进行处理。
2、毒气泄漏的自救与逃生:
化学品毒气泄漏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
一旦出现泄漏事故,往往引起人们的恐慌,处理不当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因此,发生毒气泄漏事故后,如果现场人员无法控制泄漏,则应迅速报警并选择安全逃生。
不同化学物质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出现泄漏事故,其自救与逃生的方法有很大差异。
若逃生方法选择不当,不仅不能安全逃出,反而会使自己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a.发生毒气泄漏事故时,现场人员不可恐慌,要有人负责统一指挥,明确每个人各自的职责,井然有序地撤离。
如有可能应采取相应的监护措施。
b.从毒气泄漏现场逃生时,要抓紧宝贵的时间,任何贻误时机的行为都有可能给现场人员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当判断现场人员或人力无法控制泄漏时,必须当机立断,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快速撤离现场。
c.逃生要根据泄漏物质的特性,佩戴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具。
如果现场没有防护用具或者防护用具数量不足,也可应急使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进行逃生。
d.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班组长 事故 应急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