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578539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51.58KB
高校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高校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育法律法规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高级人才源于高等教育的培养,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技术水平结构的形成。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岗位类型和专业结构的形成,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的区域分布。
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改善劳动质量,从而提高受教育者取得较高收入的能力。
可以增加受教育者的无形收入,通过改变其生活方式消费行为来提高生活质量。
高等教育有助于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
目前高校中各种学科和专业的形成,学科和专业的调整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的变化等都反映着科学技术变革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2)学科分离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高校的物质设备,教学科研仪器、和技术等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科技成果改变着教学手段,是教学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高等教育对已有的科学技术进行加工,并为新一代的人所掌握和继承,使之得以世代相传,不断丰富,由此为新的科学发明和骑术创新奠定基础。
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高校是学术性机构,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成果应用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高校特别是研究性大学对发展科技贡献巨大,因此高等教育对发展科学技术能够作出巨大的贡献。
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和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与大众传媒有属于文化系统,同时其中相当部分又是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
如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学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德国崇尚学术自由,英培养学生教养,美功利主义。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高等教育通过对文化的过滤、加工、重组其中对人类发展有价值的东西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保存和传递。
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高等教育通过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发挥吸收融合各种文化,在各种文化的撞击中启发创造出更新的文化。
文化是社会精神生产的产物,高校通过管发达学术研究来增加新的知识和新的成果,这些新知识成果以教学出版的形式向社会传播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有的文化。
高校通过提供文化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现实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功能,以推动文华的更新。
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2)发展科学---重要职能。
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3)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主要包括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
高教影响文化1选择、2传递、3保存文化;
4创新和发展文化。
高教3职能:
1培养专门人才2发展科学3社会服务。
人才培养职能始于古代,发展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
高校西方追溯至古希腊“学园”,中国:
西周。
书院:
始于唐,宋为主要高教形式。
洪堡柏林大学:
教育与科研相统一,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康乃尔、威斯康星大学:
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
明确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
1、培养学生为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2、进行科研,发展和创造新文化、新知识;
3、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
服务途径:
1、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
2专家服务。
社会服务:
1教学服务2科技服务3信息服务4设备开放服务。
教育方针基本构成:
1指导思想;
2培养目标3实施途径。
以培养目标为基本要素。
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99年: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西周,高教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孔子倡导以“仁”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汉代建立太学。
宋朝昌盛书院。
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1)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
高等学校在西方最早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雅典的高等教育最早是由智者的讲学开始的。
我国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与近代大学有密切关系的是12、3世纪产生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
有文法神医四科。
主要是配药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
没有科学研究。
2)19世纪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
柏林大学的基本原则是: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德国大学突破了传统大学的模式,科学研究逐步成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3)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职能。
1862年的《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引发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
康奈尔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开创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
1)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2)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3)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政治经济生产社会生活方面的问题。
大学为社会服务的途径有:
1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2专家服务。
《莫里尔法案》与赠地学院:
1)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并使美国高等教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范例。
打破了美国高校封闭的体制,大学也向工农子女、中产阶级子女打开大门2)在学术性科目之外确立了应用科学研究及农业工艺学科在大学中的地位。
3)开创了联邦政府自主高等学校的先例,同时使州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制度化。
大学开始与社会全面合作,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
第二章
教育方针:
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风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3实施的途径。
一般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
我国教育方针:
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西方教育方针:
民主、自由、平等的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
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教育目的的性质:
1)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
具有主观性,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一种观念形态。
教育目的作为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起来的关于未来新人的主观形象,往往反映的是一种理想的新人形象,同时也包含着对教育作用的理解。
2)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
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但其主观性质觉都市随心所欲的结果,它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美国的民主教育目的:
1)自我实现2)人际关系3)经济效率4)公民责任。
高等教育目的作用:
1)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具有调控作用。
高等教育改革规划结构调整和政策制定具有支配和调控作用3)具有评价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4)具有激励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可以激发人的动机和需要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我国教育目的: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目的: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
1)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爱党爱社会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2)通过马列毛的学习树立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熟练地运用外国语言阅读专业书刊。
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
1)德与才的关系2)身与心的关系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全面发展的教育组成部分:
1)德育。
根据教育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学生施加影响,是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2)智育。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
3)体育。
体育是促进高校学生身体技能的发展,增强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的必要措施。
体育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体育也是高校学生学习科学文化只是,发展智力的重要保证。
4)美育。
高校通过有关的艺术课程和课外各种艺术活动及利用自然环境校园环境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与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活动。
全面发展教育的的实施途径:
1)教学工作2)科学研究3)社会实践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1)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察人大发展,应当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体力和智力是构成劳动能力的两个对立统一的要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2)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对人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
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
在人类理想社会中,一切社会成员都应得到彻底的解放,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同时,实现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3)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群体。
还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面发展才有现实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4)从人的发展条件角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第三章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价值观。
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
主要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涉及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个人本位价值观一般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的完美幸福,健全的人格等,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
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主要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主要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人,个体社会化、公民品德、政治品质是其特别关心的。
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和“个人本位说”?
1)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揭示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性质。
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高教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
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其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两者在西方都源于古希腊时期。
个人本位:
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近代纽曼“人文教育”,永恒主义赫钦斯“自由教育”。
中:
老子强调个人修养的完善,蔡元培,梁启超两者主张个性自由发展的新教育。
社会本位:
柏拉图哲学家教育和军人教育,近代职业准备教育论。
中国:
孔子把教育看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社会本位强调只要社会需要都适应,没有区别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容易助长高校的短视行为。
影响社会长远利益,容易导致学生个性的抹杀。
个人本位尊重人性,以人为本,但没揭示真实存在的个人与社会的多种关系简化了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但是忽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
使教育面对个体需要无所适从,导致教育中的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和个体社会责任感下降3)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个人特征应与社会目的的价值协调起来。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特征:
1)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2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专才教育:
是指培养比较爱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以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
专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1)专才教育主要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的,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
3)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
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之争:
主要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争。
20世纪以来,世界高教出现从重视专才教育向提倡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相结合的重大转变。
高教由专才教育向包括专才教育又广于和高于其的通才教育转变,包含着对当前教育于社会需求之间,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的现实解决。
我国现代高校教育的选择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
1)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2)是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的需要。
这种结合主要体现在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上。
现代高级专门人才应该首先是个和谐发展、人格完整的人,其次才是所在科学领域的专家。
3)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高素质、厚基础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要求加强文理渗透,在科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性,并提高人文教育的科学性。
课程体系应该由“一维”“深井型”向“二维”“T型”转变,拓宽专业口径,在精深上不断扩大知识面。
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英才教育阶段体现了传统高等教育特征,注重少数治国人才和专家的培养。
受教育的权利是通过对智力、品行等方面的考察、考试等选拔方式而获得的。
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博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致力于统治才能的培养。
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也是高等教育民主化的结果。
它强调各种层次各种类型人才培养,关注人才的数量。
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也包括一部分国家管理者,国家政府虽然也提供一部分经费但高校的主要支撑着是老百姓。
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只代表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但并非意味着两者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对立。
高等教育平等的涵义:
1)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
包括:
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平等,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手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
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平等只是相对的2)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平等问题是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阶段相关联的。
高等教育平等与效率:
平等与效率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对立是指高等教育资源是有限的,1)要适当集中保证高投入的活动能够顺利高效进行。
2)对谁接受高等教育要有选择,减少浪费保证学生获得好的学习成绩。
3)高等教育应按社会需要分层培养人才,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效率目标。
平等与效率是统一的。
1)效率不仅仅是指质量,它通过竞争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最终产出尽量多的产品,这与平等的精神是一致的。
2)平等是提高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
整个社会党合作是实现理想效率的关键。
人类社会所追求的效率本质上离不开平等。
所以效率与公平是对立又统一的。
平等与效率可以兼顾,而且应当兼顾。
但是兼顾也并不是没有轻重先后,在现实中绝对平衡只是一种理想,更多的时候是必须做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还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选择。
我国高等教育的政策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就是必须把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作为首要目标,兼顾平等是指1)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2)目前仍不能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现实,而只能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现实,做符合现实的最大努力。
作法:
1)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允许社会团体私人办学,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
2)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这有利于高校成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
同时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给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要让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
利于学校间展开竞争,资源优化配置。
3)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帮助,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平等。
英才阶段向大众阶段转变的两种模式:
以公立高教系统的扩张为主的美国模式、以私立大学规模扩展为主的日本模式。
社区学院的发展,使美国高教由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目前已达到普及化水平。
日本:
私立大学起了作用,被称为既省力又经济的政策。
我国高教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认真做好人才需求预测,防止大起大落。
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员、空间、设备,通过联合办学优化资源配置。
3)探索建立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除数量上的增加,还应促进高教的多样化。
教育平等思想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孔子、柏拉图。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柏主张“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
瑞典胡森认为,教育平等包括起点、连续的过程和最后目标(结果)。
教育效率分为内部效率和外部效率
历史上两种最基本的高教人才培养模式:
通才教育、专才教育。
中国古代高教为通才教育。
近代西学兴起,才开始近代意义上的高教。
西方传统的大学教育观念源于古希腊的人文教育。
古希腊教育目的是培养公民,教育内容为“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
到中世纪,产生了中世纪大学,仍以“七艺”为教育内容进行通识教育,实行法、神、医学的分科教学培养律师牧师医生。
马丁•特罗提出高教发展的两个阶段:
英才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
这并非意味着两者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对立。
英才高教阶段体现了传统高教特征,注重少数治国人才和专家的培养。
大众高教阶段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也是高教民主化的结果,它强调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关注人才的数量,经费主要来源为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投资。
我国高教目前从总体上看属于英才教育阶段。
高教的平等和效率的关系:
平等与效率是高教政策中的两种基本价值取向。
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和统一的范畴,在特定条件下,对效率的追求必然影响公平的实现,而追求理想化的平等如平均主义往往导致低效率的结果。
但从根本上说两者是统一的,人们所追求的效率以质量为核心,反映了人们要求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愿望。
而质量又是平等的基本内涵之一;
效率的实现必须有相对的公平来提供保障,同时,公平的逐步实现又取决于效率不断提高的社会环境。
高教平等与效率的组合形式分为两类:
单一型(高效率低平等、高平等低效率,是片面认识支配的观点),兼顾型(追求高教平等与效率双目标,为辨证的观点,并非无轻重先后的绝对同等对待,必须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平等”或“平等优先兼顾效率”)。
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高教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具体措施为:
1)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
允许社会团体私人办学,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
2)要实现高教适当分层分流;
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给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要让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
3)国家应采取如政策倾斜,建立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制度等具体措施帮助处于竞争不利地位的学生,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积极推进高教的平等第四章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
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水平;
受制于社会政治制度;
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世界各国高教系统办学体制可概括为四种类型:
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
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是:
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即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区)举办和管理,部分由教育部负责;
同时私立系统尚处于逐步形成之中。
各国普通高校层次特征:
分三个层次,1)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2)大学校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
大学校是法国的精英教育机构。
我国高教部门体现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
(即高等专科学校,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研究生教育分为两个层次: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我国成人高校系统从形式上分为:
1)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2)广播电视大学3)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普通高校的夜大学4)其他。
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术水平高低的标准。
现代学位制度起源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
19世纪初,洪堡据新人文主义思想创办了柏林大学。
德国哲学博士学位的设立,标志着现代学位制度基本确立。
各国的学位层次都包括三部分:
学士、硕士和博士。
博士后不属于学位。
我国学位制度最早形成于民国时期,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学位授予法》,教育部颁布《学位分级细则》。
我国目前的学位制度建立于1980年,其确立的标志是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
学位授予权力机构为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它由9到25人组成,任期2到3年。
我国的学位制度:
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我国学位制度的问题:
1)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间不相协调,硕士博士学位的授权学科、专业存在口径偏窄,基础学科和传统学科的比例过大,而新兴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比重过小。
2)研究生学位以学术性学位为主,有重学轻术之嫌,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应用性专业学位还明显不足3)学位管理中评估制度不够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远未得以发挥。
就今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教育部提出了24字方针“立足国内、适度发展、优化结构、相对集中、推进改革、提高质量”,指出了我国学位制度今后改革的基本方向。
各国招生制度的主要类型:
1)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2)由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
实行统一的考试制度,根本目的是保证不同的高校学生入学水准的相对统一性,实行择优录取。
其前提条件是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教育 法律法规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