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3 梅兰芳蓄须高效课堂 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574697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709.46KB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3 梅兰芳蓄须高效课堂 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3 梅兰芳蓄须高效课堂 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3 梅兰芳蓄须高效课堂 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教师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个小视频。
(播放梅兰芳京剧选段)
2.这就是京剧,它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天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课件出示对梅兰芳的介绍和旦角剧照。
)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艺名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
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等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感受这位京剧大师“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
设计意图:
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播放视频,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京剧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出示剧照和梅兰芳本人照片,让学生对比,直观知道旦角是什么样的,梅兰芳表演和不表演有什么区别,从而理解胡须对京剧表演的重要影响。
二、初读课文,品读课题
1.读课题。
教师谈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我们读完课题后,产生了什么疑问?
预设:
梅兰芳唱戏与胡须有什么关系?
2.品课题。
课文的题目告诉了我们梅兰芳蓄须这件事。
你们知道“蓄须”是什么意思吗?
我们先来看看“蓄”,“蓄”的意思是积蓄,“蓄须”即积蓄胡须。
读到这儿,我们不禁要问:
梅兰芳是唱什么的?
与他的胡须有什么关系?
(梅兰芳在戏台上唱花旦,扮演的是女性角色,所以他一旦蓄须,就不能演戏了。
读课题,品课题,能使学生快速明白梅兰芳不给日本人唱戏和蓄须之间的关系。
三、再读课文,扫清障碍
1.本课有“蓄、迫”等11个生字,学生借助已有的识字经验,认读生字,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分小组汇报。
读音指导:
“租”是平舌音,“订”是后鼻音,不能读成“dì
n”。
2.掌握多音字。
课件出示:
宁ní
nɡ(安宁)nì
nɡ(宁可)
要yāo(要求)yà
o(需要)
3.读课文。
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思考:
课文围绕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写了哪几件事?
其中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
避港拒演——蓄须明志——卖房度日——自伤身体
4.请学生分别读一读,找出这四件事情分别在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批注,小组讨论,汇报:
第一件事(第2自然段):
避港拒演
第二件事(第3自然段):
蓄须明志
第三件事(第4自然段):
卖房度日
第四件事(第5~7自然段):
自伤身体
5.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斩钉截铁、纠缠”的意思。
斩钉截铁:
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纠缠:
烦扰;
搅扰。
概括课文内容,列出小标题,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研读课文奠定基础。
四、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理解“避港拒演”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教师谈话引入:
1919年4月,梅兰芳先生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
日本人民对梅兰芳先生的精湛艺术深感佩服。
但1937年日本占领上海后,梅兰芳拒绝了给日本人演出。
他是怎样拒演的?
把相关句子画出来,并在一旁写一写自己读后的想法。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自己的理解。
(1)梅兰芳在上海、香港躲避日本人的纠缠。
(2)梅兰芳深夜在家关紧门窗,细声吟唱。
从中可以看出梅兰芳是一个热爱京剧、有民族气节的京剧大师。
3.指导朗读:
朗读第1~2自然段时,要把“闻名世界”“总是”重读,体现梅兰芳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从介绍梅兰芳先生的巨大成就,到介绍梅兰芳先生躲避纠缠,偷偷唱戏,为学生后期理解梅兰芳先生多次想方设法拒演的坚定,以及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打下基础。
五、学习第3自然段,深入理解“蓄须明志”
1.学生自主阅读第3自然段,思考问题。
1.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梅兰芳蓄须说明什么?
3.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中的“志”指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交流汇报问题。
(1)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
(2)梅兰芳蓄须说明他不想为日本人演出。
(3)“蓄须明志”的“志”指的是:
梅兰芳身处逆境,始终拒绝为敌演出,表现了其高尚的民族气节。
教学这个自然段,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蓄须”能表明自己不会为日军演出的决心,明确“志”指的是中华民族的气节。
六、教学第4~7自然段,理解“卖房度日”“自伤身体”
1.学生读第4~7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
1.敌人的威逼使梅兰芳遇到了什么困难?
怎么解决?
2.找出表现了梅兰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的句子,读一读。
2.学生研读课文,同桌互相讨论,读读相关语句。
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总结。
(1)敌人的威逼使梅兰芳没有了经济来源,打算卖房度日。
(2)面对日军的反复邀请,他坚定地拒绝演出,不顾危险毅然装病。
3.梅兰芳先生是怎么装病的?
梅兰芳装病是打伤寒预防针,连日发高烧,额头滚烫滚烫,差点儿丢了性命。
此时此刻,你认为梅兰芳是个什么样的人?
填空:
梅兰芳先生是一个坚贞不屈、铁骨铮铮的人。
4.教师谈话:
梅兰芳的行为,赢得了许多中国人的尊敬,人们仅仅是被他的京剧艺术所折服吗?
(不,更是为他的民族气节所折服。
句式练习:
他宁愿(蓄须),宁愿(卖房度日、自伤身体),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应具备的民族气节。
5.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名朗读。
朗读时要把“宁愿”读重一些,语速快一点。
这一阶段的教学,我让学生把前几件事情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对梅兰芳先生的爱国热情和铁骨铮铮的民族气节就会有更清晰的了解。
七、学习第8~9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8~9自然段。
人们仅仅是喜爱梅兰芳先生的表演艺术吗?
人们喜爱梅兰芳先生精湛的艺术表演,同时更敬佩梅兰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
2.对比。
日寇侵华时期,梅兰芳先生想方设法不为日本人表演。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却主动要求登台表演。
前后态度对比鲜明,更加突出了梅兰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
3.教师总结:
人们不仅喜爱梅兰芳的表演艺术,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
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凭着高尚的民族大义,梅兰芳先生承受着无尽的痛苦,终于击碎了侵略者的痴心妄想,使国人不能不为之慨叹!
此处升华情感,让学生明白人们对梅兰芳先生的崇敬,不仅是因为他高超的表演艺术,更是因为他高尚的民族气节。
八、升华感情,总结本课
1.茫茫青史写春秋,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的尊严,一代大师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着万代千秋。
老师即兴作了一首小诗,就让我们以这首小诗来结束全课。
一代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表衷肠。
拒演举债八年整,民族气节四海扬。
2.此时此刻,我们心中感慨万千,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有着如此铮铮铁骨,如此爱国热情,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梅兰芳先生说,请大家都来说一说吧。
结尾的一首小诗,升华主题,让学生给梅兰芳先生写话,既对课文加深了理解,也是内化语言的好机会。
一、视频导入,了解“蓄须”与“明志”的关系。
由于我班学生语文基本功比较薄弱,所以我抓住本课的特点,在指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的事件上下了很大功夫。
如何让学生感受梅兰芳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之情是本课的重点。
梅兰芳所处的时代离同学们较远,所以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播放了梅兰芳先生表演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旦角”“蓄须”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旦角必须要把胡须剃干净。
预习课文方面我也给了学生们相应的指导,尤其是让学生们课下通过网络查找关于梅兰芳的相关知识,在学生们展示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梅兰芳的知识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加以补充和总结,以便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横向对比,感悟人物品质。
用“沦陷时期的梅兰芳拒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梅兰芳的公演”做对比,突出梅兰芳先生的京剧表演受到大家的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是受到人们的敬仰。
在教学中,我启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的体会,也对学生的表述情况进行恰当的点评、归纳和提升。
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及前后对比,感受到了梅兰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三、不足之处。
我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交流,自主感悟,而是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走。
这样由老师一步步带着,虽然不会出错,但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他们的思维是被老师圈住的,无法发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改进,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8*蝴蝶的家
1.认识“避、撼”等4个生字和“雀”这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线索,了解课文内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3.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答,再试着把问题分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线索,了解课文内容。
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答,再试着把问题分类。
本课有5个要认识的字,其中“雀”是多音字。
生字较少。
在字词教学中,可先集中认识这5个生字。
除了认识生字的字形,还可以通过组词等方法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在识字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
充分阅读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
这样既能学习阅读理解的方法,又感受了文字的魅力,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还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3.学会表达
学会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教他们规范表达很重要。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要教学生怎样表达内心感受,用“我真……”这样的句式表达,并结合生活经验迁移运用,真正地让学生的学习从“学过”走向“学会”。
(1)通过查字典认识本课的生字。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记忆字形,并组词。
(3)再读课文,感悟作者为蝴蝶着急的情感。
1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
相信大家都见过蝴蝶吧,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美丽的蝴蝶图片。
(课件出示图片)大家喜欢这些蝴蝶吗?
如果这些美丽的蝴蝶遇到了困难,你会怎样呢?
生:
喜欢这些蝴蝶,因为这些蝴蝶很美丽。
如果这些美丽的蝴蝶遇到困难,我会很着急的,并且想要帮助它们。
师:
有一个人也非常关心这些蝴蝶。
他想,下大雨的时候,蝴蝶是不是也回到自己的家里避雨了呢?
这些蝴蝶的家又在哪里呢?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板书:
蝴蝶的家)
出示图片,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为全文的品读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生朗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小组成员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小组成员互读,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3.学习生字,记住字形、字音,掌握“雀”这个多音字。
小组长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生读课文,师巡回指导,解决每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3.小组长汇报小组成员识记生字的情况。
在生字的识记中,我们在识记的字形上,通过组词等方式了解了字义。
认识多音字“雀”:
麻雀(què
);
家雀(qiǎo)。
读是理解课文的关键,在读的过程中,解决生字词,同时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赏析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用“_______”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用合适的词语概括环境的特点。
2.最后一句是哪种类型的问句?
意思不变,将其改为陈述句。
你觉得是问句好还是陈述句好?
为什么?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小组讨论并解决问题,师巡回指导。
(2)每个小组推选一位成员交流答案,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
师及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师总结:
这段文字大部分是环境描写,我们可以用“恶劣”一词概括出环境的特点。
通过“低沉、黑、吼叫着、震撼着、喧嚷着、黑压压、水淋淋”这些词语无不体现出雨势之大,更增加了作者的担心——蝴蝶怎么办?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最后一句“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是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为“这就是难为蝴蝶”。
比起陈述句,反问句表达的感情要更加强烈。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蝴蝶的担心,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2.赏析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找出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并说说中心句的作用。
2.该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3.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共鸣?
(1)生默读课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师巡回指导。
(2)师指名回答问题,在全班交流,并请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师也及时进行评价。
“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
”这句话是中心句,起总领全段的作用。
这段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3)引导学生抓住“轻盈、载不动、柔弱、无力”等词语,体会蝴蝶的弱小。
3.赏析第3~4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小朋友的回答能缓解“我”的焦虑吗?
2.作者对蝴蝶的家进行了哪些设想?
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
3.这两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句式?
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1)小组活动:
读课文,讨论并解决问题。
(2)指名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师及时进行评价。
(3)引导学生抓住设问句,通过品读问句及答语,体会作者对蝴蝶在雨天没有家的担忧之情。
这两个自然段运用设问的句式,自问自答,一一否定自己的答案,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着急”。
这样的句式能把作者对蝴蝶的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4.赏析第5、6自然段,课件出示要思考的问题:
1.女孩的话给了“我”怎样的启示?
引发了“我”怎样的想象?
2.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1)引导学生体会“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一句中隐含的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抓住“一定、美丽而香甜”这些关键词,想象蝴蝶的家的美好。
整体感知,通过自学引导,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培养学生关爱弱小生命的美德。
5.文中有一句话贯穿全文,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说它的作用。
(1)生通读全文,试着找句子。
(2)师引导学生找句子,并通过串联课文内容,体会“主线”对全文的作用。
四、学会质疑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有许多的疑问,体现了作者善于质疑的品质。
读了文章,我们会有什么疑问?
提出自己的问题,试着给这些问题分类并选择你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自己解决一下。
(师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方面、蝴蝶生活习性方面甚至其他方面提出问题均可。
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善于学习的品质。
五、布置课外作业
带着作者的这些疑问,通过互联网或查阅相关图书和资料,看看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课外拓展延伸,拓宽学生知识面,教会学生充分借助学习工具解决问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把课堂充分交给了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老师只需履行引导的作用。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文本内容、作者情感和文章结构上进行分析,让学生对文本有多方面的理解。
这种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以读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设计是简单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自由的。
为了让学生了解文本,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阅读。
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爱弱小生命的美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3 梅兰芳蓄须高效课堂 教案 部编版 四年级 上册 梅兰芳 蓄须 高效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