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2 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3讲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564892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07.49KB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2 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3讲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2 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3讲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2 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3讲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面抗战
爆发后
(1)沦陷区:
日军的破坏和吞并
(2)国统区:
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压榨
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陷入
绝境
抗战胜利后
(1)美国取得在华特权
(2)官僚资本的挤压
(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工厂、矿山、店铺等纷纷倒闭
概念辨析 “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
(1)“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
(2)“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
(3)“官僚资本”是指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这种资本通常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
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
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
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发布了法币改革令。
主要内容:
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之银票为法币;
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
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并将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
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
这次货币改制,就统一中国货币及初步稳定金融秩序而言,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
(1)原因:
七七事变后,华北地区的民族工业几乎全被日本占领。
为了使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免遭日本摧毁,保存国家的经济命脉,于是出现了民族工业的大举内迁。
(2)过程
①第一阶段:
从八一三事变到上海失守是内迁的发动时期。
②第二阶段:
从上海沦陷到武汉失守是内迁的高潮期。
③第三阶段:
从武汉失守到宜昌沦陷是内迁的结束期。
(3)影响
①内迁工厂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的发展,为大后方迅速建立起新的工业基础,奠定了大后方工业的门类和发展框架,给大后方带去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众多的技术人才。
②内迁工厂给大后方幼弱的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加强了大后方近代工业的力量。
③工厂内迁迅速改变了大后方各省的经济结构,从而改变了战前我国近代工业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使中国的工业布局渐趋合理。
考点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列强侵略:
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2)政府鼓励: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实业救国:
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5)与时俱进:
一些民族工业不断革新技术、坚持合理经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1)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自身因素:
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
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政局动荡:
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要求:
阅读下面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
材料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
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
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
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全面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内:
国民党发动内战,极大破坏经济发展;
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
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使其陷入困境;
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
外:
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排挤国货;
美国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垄断中国市场,造成民族工业发展困境。
1.近代民族工业起步阶段的艰难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
……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做工,有伤风化。
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术不纯熟,容易伤人。
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1874年《捷报》卷12
发现问题 旧思想阻碍着民族工业的发展,这拓展了教材知识。
命题角度 近代民族工业起步艰难的原因;
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思想的碰撞。
2.实业家宋棐卿的实业救国之路
著名的实业家宋棐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
……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
——《百年巨商》
发现问题 民族工业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的艰难发展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命题角度 东亚企业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及衰落的原因;
“实业救国”的实践与评价。
考点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1.民族资本主义的特征
(1)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2)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
(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4)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6)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发展繁荣,时间很短,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2.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分析下面的材料,找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 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
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
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行业
纺织业
缫丝业
面粉业
火柴业
水电业
机器业
矿冶业
数量(家)
82
70
53
28
60
20
73
资本额
(万元)
1332.1
556.9
786.8
130
3813.8
352.1
2272.9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以轻工业为主;
重工业基础薄弱;
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1.张謇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张謇(1853~1926)既是清末民初实业界举足轻重的巨擘,也是慈善界的头面人物。
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张謇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后来又提出了发展盲哑人教育的独特见解。
针对各地水灾不断,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作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办赈至善良策”。
同时,1903年从日本考察回国的张謇进一步意识到,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在张謇的撑持下,南通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由养老院、新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贫民工厂以及医院等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然而随着张謇的大生集团在一战结束后由盛而衰,其慈善事业也深陷困境,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等
发现问题 张謇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其贡献表现在工业、教育、公益事业等方面。
命题角度 张謇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贡献;
张謇慈善公益事业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2.法币改革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
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
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
主要内容是:
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
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
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
“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王巍《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
发现问题 1935年的币制改革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意义巨大。
命题角度 1935年币制改革的背景和目的;
法币改革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联系。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题号
2017
全国Ⅲ,28
2016
全国Ⅱ,30
全国Ⅲ,30
1.命题点:
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2017·
课标全国Ⅲ,28)1897年,有人指出:
“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邮政、银行、铁路、小轮”反映的是近代实业的兴办,再结合题干中时间“1897年”,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D项正确。
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于1898年,A项错误;
官督商办企业一般都是洋务企业,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失败,B项错误;
甲午战后列强增加了对华资本输出,C项错误。
2.命题点: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
(2016·
课标全国Ⅱ,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
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解析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并不是为了促进民族工业发展,故A项错误;
材料主要针对的是所接收之敌伪纱厂,而不是对整个轻纺工业的统制,故B项错误;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出现困境,并不是抗战胜利后才开始衰落的,故C项错误;
材料表明由国民政府合并的日伪纺织企业,事实上仍需政府予以维持,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体现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故D项正确。
3.命题点: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处境
江苏单科,11)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
由此可见( )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解析 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中,美国投资总额超过了英国,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故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供1948年日本在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日本和除美英外的其他国家共占比例21.02%,日本占“相当比例”不能成立,故B项错误。
材料只提供了外国资本在华投资总额和比例,不能说明其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故C项错误。
美国在华投资总额占总量的44.10%,表明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故D项正确。
晚清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
韶关二模,28)1891年,南洋巨商张振勋应洋务派实力人物盛宣怀之邀,前往烟台商谈办理矿务、铁路事宜。
1895年9月,张振勋独资的张裕酿酒公司在烟台成立,并获准在奉天、直隶、山东三省专营15年,免税3年。
这表明( )
A.洋务派热衷于投资民族工业
B.铁路修筑推动酿酒业的兴起
C.民族工业经营环境有所改善
D.洋务运动对民族资本的依赖
答案 C
解析 南洋巨商张振勋(民族资本家)应洋务派实力人物盛宣怀之邀商谈矿务、铁路事务,反映了洋务派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民族工业,1895年9月,张振勋独资的张裕酿酒公司在烟台成立并获得三省专营权15年与免税权3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重农抑商的政策,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经营环境有所改善,材料中洋务派并没有投资民族工业,故A项错误;
材料也没有反映铁路修筑推动酿酒业的兴起,故B项错误;
民族工业经营环境有所改善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洋务运动对民族资本的依赖,故D项错误。
清末政府与民族工业发展的关系
石家庄二模,28)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时期设立厂矿的趋势图。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
B.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
C.外国对华的资本输出逐渐减弱
D.清末新政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解析 图表体现了中国近代工矿企业的发展,无法体现与自然经济的关系,故A项错误;
整个图表体现了辛亥革命以前的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
材料无法判断这些厂矿是否由外国投资,故C项错误;
通过图表看出,从1903到1906年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可以判断清末新政有明显的作用,故D项正确。
抗日救亡运动与民族工业发展的结合
宣城二模,29)下图为20世纪30年代初刊登在《申报》上的整版广告。
以下对这些广告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将企业利益置于中华民族利益之上
B.体现出实业救国与抗日救亡相结合
C.表明日本侵华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
D.有力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广告都有爱国内容,故不能体现将企业利益置于中华民族利益之上,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当时中国局势相联系,是实业救国与抗日救亡相结合的体现,故B项正确;
材料中广告反映的是东北沦陷的内容,不是日本威胁民族工业的体现,故C项错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共两党建立的,不是爱国商人推动的,故D项错误。
4.命题点:
国民政府前期对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视
威海二模,30)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指出:
“关于国民经济建设……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
”此计划( )
A.为经济的自由发展创造机会
B.表明政府认识到团结抗日的重要性
C.利用国家力量发展民族经济
D.从国家层面遏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
解析 在国家的经济统制政策之下,民族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机会是在减少而非增加,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提及团结抗日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可知,这份“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的突出重点就是利用国家力量来发展民族经济,故C项正确;
该份“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是在为官僚资本的扩张提供契机而非遏制其发展,故D项错误。
5.命题点:
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
(2018·
贵阳一模,27)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在筹建期间借用公款,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
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崇明办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
这反映了( )
A.民族资本家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
B.中国社会传统阶级结构出现裂变
C.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D.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
解析 “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可知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内部竞争的问题,故A项错误;
材料中讲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遇到的问题,没有强调阶级结构的变化,故B项错误;
根据“筹建期间借用公款,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可知,真正对民族资本主义有影响的是封建势力的存在,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到外来势力,故D项错误。
6.命题点:
民族工业先天不足的特性
重庆一中高考考前热身,29)19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办厂时为筹集资金往往要付出高达8%的利率。
1912年,在农商部登记的全国钱庄和典当业资本为1.6亿多元,而全国工业资本仅有5500万元。
这反映出当时( )
A.民族工业发展日益萧条
B.政府推动民族企业发展
C.近代经济逐渐走向复苏
D.金融行业影响工业发展
解析 根据题目中“民族资本家办厂时为筹集资金往往要付出高达8%的利率”“在农商部登记的全国钱庄和典当业资本为1.6亿多元,而全国工业资本仅有5500万元”得出金融行业影响工业发展,故D项正确。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
北京东城高三期末,12)甲午战争后,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1898年,他创办机器纺纱厂,取名“大生”,源自《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反映张謇( )
A.托古改制的策略B.实业救国的志向
C.民主共和的追求D.节制资本的主张
解析 材料中未提及张謇的政治主张,故A项错误;
材料中张謇的主张体现出19世纪末中国兴起的实业救国思想,故B项正确;
此时张謇转化为资产阶级立宪派,且主张君主立宪,故C项错误;
节制资本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故D项错误。
2.(2017·
海口一模,13)下面是1872~191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投资厂矿情况统计图。
该图信息可以说明20世纪初( )
A.中国民族资本竞争力明显增强
B.清政府对工商业放松了限制
C.重工业的发展受到政府的重视
D.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解析 材料中只提到了1872~191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投资厂矿情况,并没有涉及到民族资本和其他经济形态的比较,故A项错误;
1872~1910年间,清政府对工商业放松了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故B项正确;
图表中没有关于重工业的信息,故C项错误;
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是在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
3.(2017·
天津河北一模,6)下面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
其中C、D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群众性经济建设运动兴起
C.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答案 A
解析 C、D所对应的分别是民国初期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政府鼓励发展实业,故A项正确。
4.(2018·
抚顺一模,29)1907年,张謇在崇明建成大生分厂,并向商部申请了“二十年内、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纺纱厂”的特权。
据此可知( )
A.大生纱厂将迎来“短暂春天”
B.大生集团存在潜在危机
C.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D.张謇投身实业热情高涨
解析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是在一战期间,故A项错误;
从材料“申请了‘二十年内、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纺纱厂’的特权”,可知当时的大生纱厂面临生存危机,故此申请特权,故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张謇主动申请,不是政府的举措,故C项错误;
张謇投身实业热情高涨不是材料的主要体现,故D项错误。
5.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
1894~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
出现这一现象的因素不包括( )
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实业救国”的推动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解析 根据所学,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6.(2017·
合肥一模,12)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和《公司律》。
此后,又陆续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相关法规。
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开始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B.积极扶植官僚资本企业
C.奖励实业顺应时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必修2 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3讲 含答案 高考 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7564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