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学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560838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6.96KB
新闻评论学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新闻评论学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评论学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真实性”为原则,报道中以讲清事实要素为基本条件。
以“公众性”为原则,引入事实性信息,不要求“五W”俱全,注重时效性与时宜性的统一,讲求前瞻性分析与规律性认识。
七.新闻评论的功能与作用
1.认识功能:
认识事物本质、了解事物因果、预测事物趋势、提高认识能力
2.教育功能:
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社会规范、提高道德水准、促进社会文明
3.监督功能:
监督权力机构、监督公众人物、监督利益团体、监督社会公众
4.协调功能:
调节舆论温度、平衡社会心态、协调社会行为、避免传播误区引导
5.引导作用:
引导社会舆论、引导实际工作、引导社会生活、引导受众思想
6.解读作用:
解释政策法规、解读新闻事件、分析社会现象、解除思想疑虑
7.表态作用:
代表政府表态、媒介表态、公众表态、个人表态
8.深化作用:
洞察事物本质、把握普遍联系、作出理性分析、指出变化规律
八.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1.政治眼光——目光敏锐,触觉敏锐2.理论头脑3.社会交往能力4.知识储备5.表达技巧
九.王韬的政论
《循环日报》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刊。
主编王韬是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园文录外编》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论文集。
王韬政论的特色:
王韬的政论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论说文的传统,突破了当时桐城时文、八股程式的局限,强调文章是“载道之器”,指出“文章所贵在乎纪事述情,不应拘泥于章法,墨守成规,他的政论对报章文体的发展和政论文风的改观都起到了开拓和奠基的作用。
十.梁启超“时务文体”的特色
1.“纵笔所至,略不检束”2.“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3.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情感”。
十一.张季鸾
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笔政后,先声夺人,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文人论政的典型)以锋利之笔,写忠厚之文,以钝拙之笔,写尖锐之文.于右任:
恬淡文人,穷光记者,呕出肝胆
十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评论有哪些主要变化
1.报刊评论的丰富与发展
评论题材的扩展评论体裁的丰富评论比重的增加公众参与程度的提高报刊言论版的出现
2.广播电视评论的兴起与成熟
广播电视评论时效性的提高广播电视评论独特类型的形成广播电视评论手段的创新广播电视评论影响的扩大
3.网络言论的出现与繁荣
对传统新闻评论特征的冲击对传统新闻评论功能的延伸对传统新闻评论体裁的补充
十三.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融合趋势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不同媒介间评论样式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同一媒介不同评论体裁、样式间的穿插与融合
2.个性化趋势
评论栏目的个性化评论文章(或节目)的个性化评论员(或主持人)的个性化
3.开放性趋势
选题范围的开放性选题方式的开放性议论方式的开放性结论方式的开放性
4.专业化趋势
评论内容与范围的专业化评论主体的专业化评论方式的专业化
十四.何为新闻评论的选题
新闻评论的选题,即选择并确定论题,选择和确定评论所要分析、议论的对象和范围
十五.评论价值
所谓“评论价值”是指对评论对象中蕴含有值得阐发,有启发、重要或新鲜的思想观点,蕴含了这种思想观点的有“评论价值”,否则没有“评论价值”。
评论价值的内涵
首先必须蕴含某种思想观点其次应当是重要的或新鲜的观点再次这种思想观点应当是对读者有意义的,或指导,或鼓舞,或批评,或启发,等等。
最后这种思想观点还应当值得阐发的。
十六.选题的来源政策文件的研究
1.作者的发现2.媒介的报道3.受众的提供4.专门的策划5.其它媒体的报道尤其是主流媒体或同城竞争媒体的报道
十七.选题的类型
事件性选题:
以突发新闻事件或记者新近采集的新闻事实为分析议论对象的选题
社会性选题:
与公众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能够引起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或问题类选题
常规性选题:
配合重大的节日、纪念日、主题日所确定的选题。
十八.好的评论选题应具备的条件
1.触及现实,富有新意新闻评论是否有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它的选题是不是触及现实,时效性和针对性强不强。
2.面向全局,准而有当一是评论所论述的问题,应体现着特定时期的主攻方向,或与当时的广大群众的利益直接有关的;
二是评论应面向广大读者群众,力求具有普遍的指导性.
3.大中取小,以小见大这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即从大问题的某一个侧面选定论题,使论题具体集中,有鲜明的针对性,同时,也要学会小题大做,善于从一个看似极为普通的事件中,找出其背后存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从而深入挖掘,写出大主题,在社会上引起一定的反响。
(1)一篇评论最好重点提出一个问题,题目力求拟得具体、切实。
(2)其次,可以把重大问题分成几个方面,多角度地来一篇一篇的加以论述(3)再者依托典型,借事明理,或者引申发挥。
4.选题差异化
5.与目标读者需求的紧密对接
6.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十九.选题的根据
1.所谓“上面的精神”
包括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方针、政策、限行的法律、条例、党和国家领导人
2.“下面的情况”范围十分广泛
包括客观形势,舆论动向以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各种各样的看法。
评论应该是来自实际,高于实际又指导实际。
两个舆论场:
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媒体舆论场
三符合:
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符合客观事实
三满意:
党中央和国务院满意,实际工作者满意,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发言人和代言人:
作为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发言人”,要准确及时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同时也是人民的喉舌,是百姓的“代言人”
三贴近:
贴近读者、群众、生活
二十.新闻评论立论的含义(什么是立论?
)
立论:
形成和提出评论的中心论点,即确定评论的主要观点和看法和基本见解。
它贯穿于评论的始终,起着统帅整篇评论文章或整个评论节目的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新闻评论的立论(立意)是作者对所评述的问题和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换言之,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内容。
二十一.与立论相关的主要判断类型
事实判断——对事实真相的常识性、专业性判断
价值判断——对事实的价值、意义、影响的判断
因果判断——对事实与主客观原因之间内在联系的判断
趋势判断——对事实的发展趋势与可能产生的结果的判断
具体判断与普遍判断常识判断与专业判断
二十二.立论的准备
了解论题所涉及的事实及背景收集各方的意见或观点熟悉相关的政策、法律及法规具备相关的知识或修养
二十三.立论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值得关注的舆论对象、普遍存在的社会时弊、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思想上的困惑、疑惑2.准确性——阐述政策的准确、作出判断的准确、使用语言的准确、把握尺度的准确3.深刻性——发人所未知、未言4.新颖性——观点独到、视角的新奇、由头、论据的新鲜、语言表达的独特5.前瞻性——见微知著,洞察事物本质;
审时度势,预测事物进程;
未雨绸缪,提示隐忧与建议6.发挥专业判断能力——如财经、军事评论;
二十四.立论的辩证思维与方法
首先,要全面地历史地思考问题,而不要片面地笼统地看问题;
其次,要本质地联系地思考问题,而不要表面地孤立地局部地看待问题。
再次,要学习运用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思考,引出结论,不要表面、孤立、形而上学地看待并分析事物和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十五.谋篇与结构的含义
评论的谋篇与结构,是对评论逻辑思路与层次安排的总体构思与谋划
1.谋篇,也就是布局,或者说搭架子、列提纲.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人们的认识规律
2.结构.所谓结构,就是谋篇见诸于文字(节目)的外在形式,指的是评论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安排。
它包括开头、主体、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
提出问题——引论(开头)分析问题——正论(展开部分)解决问题——结论(结尾)
二十六.评论结构的原则和要求
1.评论的结构布局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应考虑评论的具体内容。
二是应考虑受众的实际状况。
三是应反映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2.新闻评论的结构应符合以下三点要求
(1)布局合理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详说什么略议什么,如何安排观点和材料,如何排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开头、中间和结尾之间应如何衔接与过渡等等,都应注意其协调和合理性。
(2)层次分明
评论结构从总体来看可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各部分又可分为不同的层次。
每一层次运用什么材料,提出什么见解,都应有一个先后的顺序,合理的安排。
(3)逻辑顺畅
谋篇布局要符合事物的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逻辑。
二十七.引论(27—1)
1.引论是新闻评论的开头,也就是通常讲的绪论。
整篇文章提纲挈领的部分,担负着提出问题或表明观点的作用,是全文的统帅。
引论给读者以鲜明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主体部分:
即正论(27—2)。
也称“本论”是新闻评论的展开论证说理部分。
正论部分的谋篇,关键在于要体现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即各个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存在的内在的必然联系。
二十八.评论标题与新闻标题的区别
标题任务不同
新闻标题,提示新闻中最主要、最值得注意的事实。
评论标题:
标明论题范围或传达作者态度、见解。
拟题手法不同
新闻标题:
观点态度蕴含于事实的概括、叙述中。
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
标题结构不同
结构较复杂,一般由主题和辅题组成。
结构较简单,通常只有一行主题。
写作要求不同
具体、确定,句式较完整,常用实题。
概括、抽象,句式较灵活,常用虚题。
二十九.新闻评论标题的功能
(1)提示标题明确告知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议论的问题,有利于突出论题的时效性或针对性。
(2)体现论点直接体现评论的中心论点或主要看法,有利于突出鲜明的观点或独到的见解。
(3)表明态度直接表明对事件或问题的立场、态度或倾向,有利于突出作者或媒介明确的态度。
(4)引发兴趣运用新鲜的事例、手法或语言引发受众兴趣,有利于突出评论的新鲜感和趣味性。
三十.新闻评论标题的写作要求
1.贴切:
题文一致,用词准确,题义确切。
2.具体:
论题具体,论点清晰,指向明了。
3.鲜明:
有立场、有观点、有态度,有明确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
4.精炼:
结构简单,句式简短,文字简洁。
5.生动:
富有新意,动感与活力,先声夺人,过目难忘。
三十一.何谓论证?
论证的条件
1.论证:
是指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
2.论证的条件
(1)论点确切地概括评论对象实质、本身具有真理性.
(2)论据充分,具备支持论点的基本素质。
(3)要遵循逻辑规律,掌握科学的逻辑方法和方式。
三十二.配发言论的效应及运用
(1)强调的需要
突出报道思想强调报道意义彰显报道价值增强传播效果
(2)补充的需要
添加相关背景深化报道思想弥补报道不足延伸报道视野
(3)平衡的需要
调整立论角度调节舆论温度平衡社会心态避免传播误区
三十三.那些新闻具有较高的配发评论的价值
1.方向性新闻事关社会发展方向的报道2.批评性新闻3.倾向性新闻4.对比性新闻有明显反差对比的报道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5.典型人物、事件的报道
三十四.配发言论的原则与要求
1.配发言论的原则:
依托又超脱新闻的原则。
2.要求
(1)复述新闻事实切忌重复。
——重点
(2)配发言论的内容以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评价和议论为主。
(3)配发言论的表达应该言简意赅、点到为止(4)恰当选择所依托的事实
三十五.社论
是代表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编辑部,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要典型和主要问题发言的权威性言论。
三十六.社论版
又称作言论版,即报纸、杂志等预留刊发出版物社论的页面。
社论版通常还包括读者来信、报头、社论漫画等内容,这些内容也可能延续在社论版对页上。
三十七.社论写作的基本要求
1.注意从实际出发,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问题和主要矛盾发言
2.分析论证要深刻又透彻,让读者心悦诚服
3.树立正确的文风,力求把社论写的短而精粹,朴素感人。
三十八.评论员文章的定义与规格
评论员文章在规格和权威性上是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中型评论文体,在内容和写作特点上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常常以配合或结合新闻报道的形式发表或播出。
三十九.评论员文章与社论比较
首先,它跟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必要时可升格为社论。
其次,就论题的重要性而言。
评论员文章侧重于论述局部性重要问题和事件,选题范围要比社论广泛、具体些。
再次,社论常常独立发表,对于新闻报道的依附性不明显,评论员文章除少数独立发表外,常常配合新闻事实或材料发表,依托性较为明显。
第四,评论员文章篇幅一般比社论要短些,介乎社论与短评之间,一般在千字之内。
四十.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是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冠以“特约”二字,用以加重文章作者的身份。
也为了表明系社外人士所写.有时作者是党政机关或理论学术机构的权威人士,所以使用起来要比评论员文章郑重,它在报纸上的地位有时比社论还高,有的甚至可与编辑部文章相提并论。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一般不署名,必要时也署名。
四十一.短评的概念
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活的编辑部评论。
规格介于评论员文章和编者按语之间经常以配合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与评论员文章不同的是,它的篇幅更为短小,论题更为集中,分析更为扼要,在使用上也更为灵活。
短评是报纸评论中常用的体裁,发表时可以独立成篇,也可以依附于报道或文稿。
可以不署名,也可以署名。
有相当一部分短评以专栏的形式发表,以栏目所特有的稳定性吸引受众.有的冠之以时评的称谓,但写法上仍是依托报道,一事一议.
四十二.短评的主要特点
1.短小精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结构简单文字精炼
2.新鲜独到选题新鲜见解独到角度灵活讲求时效
3.生动活泼议论生动构思精巧文字活泼形式多样
4.就实务虚缘事议理重在分析依托个别指导一般
四十三.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A.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为新闻报道配发的短评,既不能拘泥于报道,就事论事;
也不能游离于报道,空发议论。
应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不枝不蔓,就事论理,分析精当。
B.长话短说,评在实处
短评要想写得短而有力,应在开头、结尾、篇章结构和行文方式上下功夫。
力求做到精心开头,简化结构,行文简练,议论实在。
C.源于报道,高于报道
短评的主要论据应源于报道,短评的重要论点应高于报道
注重由点及面,提炼升华,补充深化,借题发挥
四十四.编者按语
不是独立的新闻评论文体,而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的编者短论。
四十五.按语的功能
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议强调补充
四十六.编者按语的种类
1.按性质分类:
说明性按语、政论性按语
(1)说明性按语.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可以介绍作者身份,交代背景材料,说明有关情况,表明刊发目的,以引起受众的重视或兴趣,帮助其了解及理解新闻或文稿。
(2)政论性按语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价或议论性文字,可以提倡提炼或升华报道思想,可以对报道中涉及的事物或问题进行补充或矫正,也可以举一反三,引申生发。
2.按编排位置分类:
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编后
(1)文前按语文前按语,也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也有称之为编前话的,它是新闻传播之具,尤其是报刊编者最常用的按语形式。
文前按语冠于文前,片言重要,显得郑重其事,而且在字号运用上,常用楷体或比正文大一号的字体排出,显出重要的地位。
特点:
A、在三种按语形式中,它的地位最为重要,它以编排位置也最为显著。
B、行文要求提纲挈领,言简意赅,使用论断性语言,直接地鲜明地提出论断,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新闻材料本身,也务需展开论证。
在写法上,不如编后那样自由灵活,也不如编后那样可以适当议论,甚至借题发挥。
(2)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独有的按语形式,通常置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就报道或文稿中的内容提法等,给予评点批注、提醒建议或诠释补正。
(3)编后编后,又称编后小议,编者附记、编辑后记、编余、新闻点睛,在广播、电视以及地方小报上则常常称之为编后话,等等。
四十七.编后跟文前按语和文中按语有什么区别呢?
1.发表的位置不同,编后一般附表文尾。
编后可以加标题,也可以署名。
2.写法上也有不同,编后在写法上按近随感、短评,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必要时也可以适当作些论证,也可以借题发挥。
3.编后的表现形式比较活泼,可以用议论笔触,可以用散文笔调,也可以用诗歌或对话的形式。
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4.编后运用灵活,除了新闻、来信外,照片、图表也能配写编后。
四十八.按语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1.依附而不拘泥于新闻报道;
在新闻评论诸种文体中,唯独按语不是独立的评论文体。
它总是依附报道或有关文字材料发表见解的。
2.点到为止,文字精粹按语本身务需具体地复述论据,也务需展开具体论证,只需直截了当地发表意见和主张、画龙点睛。
3.鲜明泼辣,讲究分寸。
态度鲜明泼辣。
但是行文语气要和报纸身份相一致。
不宜随意发表个人的并非深思熟虑的意见和见解。
在写作按语时,要注意平易近人,切不可简单生硬,盛气凌人,论断也更要注意留有余地,讲究分寸,避免绝对武断。
4.及时、轻便、灵活
务必迅速及时,讲究时效.它形式多样,运用比较自由、灵活。
在论述方式上,有表彰式、批判式、论辩式、抒情式,不拘一格。
四十九.专栏评论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相对固定版面、时段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主要是以个人名义发表的来论。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体裁发表相当迅速其类型也不断丰富.
五十.专栏评论的特征
1.稳定性
栏目固定,体式相近版面位置、播出时间与篇幅稳定评述范围与受众对象有所侧重论述与语言有持续、连贯的风格和特色
2.开放性
专栏对外开放,公众自由投稿选题开放,公众自选议论开放,各抒己见文风多样,百花齐放
3.时代性
把握时代脉搏关注时代变化弘扬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需要
4.公众性
作者为广大公众读者对象最为广泛选题为公众所关注观点反映公众的呼声使用公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与议论方式
5.个性化
主持人风格的个性化栏目内容的个性化栏目表达方式的个性化
五十一.时评
时评:
以议论时事为主的新闻评论。
最初专指时事短评,现在也包括篇幅稍长,但新闻性、针对性很强的署名文章、专栏评论等。
五十二.90年代以来时评的发展与变化
由单一的评论体裁发展为一种有别于以往媒体评论,杂文随笔.以及时事短论的广义的评论类别.由单纯的报纸体裁发展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通用的评论类型.由单篇或单一栏目的评论,发展为专版刊登的评论.
五十三.时评的特点
1.紧密结合时事,讲求时效2.声音多元,话语权平等3.针砭时弊,批判色彩浓厚4.表达形式多样,不拘一格5.作者构成复杂,精英与大众并存
五十四.时评的价值
1.信息解读,评人论事2.公众论坛,公共空间3.思想启蒙,培养公民社会.4.社会对话与交流
5.政治参与6.时评与其说是一种写作,不如说是一种行动
五十五.言论(社论)版
报纸上专门用来登载社论、专栏、来论、读者来信等言论的版面。
五十六.社论版对页
置于社论版对面的言论版面社论版对页通常包括来自其他报纸、通讯社、辛迪加专栏作家的专栏。
还可能包含地方政府声明、公民领袖或者自由作家来稿等。
这些版面上的专栏可能由本报人员撰写,但如果署名,则不必代表报纸社论委员会的观点。
许多报纸的社论版对页还包括读者来信。
五十七.言论版总体评价
1.汇集多种言论主体和言论形态的言论版,是代表世界报纸成熟发展的言论载体,有着大体相同的形态特征和规律。
2.近年来中国报纸言论版的迅猛发展,把中国新闻评论带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言论版为言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新闻评论的一些规律更为充分体现出来。
媒体的新闻评论功能媒体对言论的传播功能4.言论版体现了言论特殊的聚合效应,促进了言论传播与接受的民主化。
媒体言论+精英言论+公众言论
五十八.言论版的内容要素
国际主流报纸的言论版以“社论版”为核心,内容一般包括:
社论栏、读者来信栏、
专栏文章、评论性漫画等。
中国报纸言论版形态多样,却很少有社论,因此也很少形成社论与来信的对话交流,言论的层次也并不分明。
五十九.言论的特性
一、多主体的参与性
言论版是对言论单一主体、单向传播格局的突破。
它实现了多个不同言论主体共时态的交流(交锋)言论版为公众“接近媒体”实现对公共事物更普遍、更及时的表达提供条件。
二、多品种的生态性
言论版一般是多个言论主体,通过社论、读者来信、专栏文章等不同的言论品种相互交流的环境,形成了一个与自然地社会舆论生态同构的媒体言论生态。
三、历时态的往复性
它反映了意见的特性,意见本身是会带来意见的,这是一个无穷的、不断生发的过程。
四、共时态的冲突性
社会中人群的利益是不同的,判断与价值观是不同的,意见的冲突是正常状态。
言论版通过不同观点的汇集,达到社会交流的作用。
但不同观点的表达,一定表现为观点的冲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闻 评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