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511165
- 上传时间:2022-12-0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21.99KB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教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原因:
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2)表现:
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
汉代在中央设御史府,地方设刺史;
明清在中央既设有都察院,又设有六科给事中,在地方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
需要有制度来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宋代还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明清时期已经没有专门的谏议制度。
3.评价
(1)消极:
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2)积极:
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2.古代政治制度的完善成熟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素养对接·
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1.从西汉到隋唐中枢机构的变迁
从尚书、中书、侍中到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说明中朝制与三省制存在一定渊源,体现了内廷近臣向朝堂执政大臣的演化。
2.历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变与不变
朝代
行政机制
秦、西汉
郡—县
东汉末年
州—郡—县
唐代
道—州—县
宋代
路—州—县
元代
省—路—府或州—县
说明 县是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州的地位呈现由高到低的演进,二级、三级行政设置是古代行政区划的主体。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1 汉至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史料一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①“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
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
衡山王刘赐谋反,②“国除为郡”。
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
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史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③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史料二,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
(3)综合上述史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1)史料一反映了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抓核心语句是解读史料的关键。
关键信息①“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②“国除为郡”“颁布律令”反映了汉武帝时期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史料二同样注意抓核心关键句解读。
史料二中③“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反映了元朝推行行省制度对中央集权的作用。
(1)措施:
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
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
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
意义:
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2)特征:
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3)趋势:
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逐渐集中于中央。
►探究2 汉至唐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
史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①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
东晋则侍中始优。
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②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
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
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史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
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
③“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
刘祎之传》
(1)根据史料一,概括从汉至唐中枢机构的演变。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综合以上史料,归纳古代中国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1)从史料一信息①“重用内朝”得出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
由②“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得出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
“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得出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主要展现了汉至唐中枢机构的演变。
(2)史料二反映了三省的运行机制。
由史料二中③“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可以看出三省中“中书、门下”的职能。
(1)演变:
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
(2)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方式:
(另设机构)转移相权;
分割相权(相互牵制)。
►探究3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史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①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之不及,夫固无如之何。
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
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
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史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②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③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科举制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根据史料二,简要概括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3)综合以上史料,说明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1)解读史料一需要抓住关键信息,通过概括①“前此选举”的弊端,认识科举制的进步性,反映了科举制相对汉晋时期选官制度的进步之处。
(2)解读史料二注意史料中省略号对史料分层的作用,从中提取②“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③“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信息,可将其概括为促进人才的流动、客观公平、激励人才等,反映了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1)选官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
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
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
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
扩大了官员的来源;
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
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3)人才流动机制;
客观公平理念;
人才激励机制。
[素养3—历史解释]
1.认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
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
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低下的局面出现。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2.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导致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时代
选官制度
措施
标准
夏、商、西周
世官制
权贵合一世代相传
血缘、姻亲
春秋、战国、秦
军功爵制
养士、军功、客卿
军功
汉代
察举制征辟制
察访人才举荐做官
品德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评士人按品授官
门第
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
才学
发
展
趋
势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素养4—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
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观念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
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
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1.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
这一演变反映了( )
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
B [中外朝的现象在汉代就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
三省六部制解决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完整相权被一分为三,故B项正确;
三省六部制使相权结构得到调整,目的是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
中国古代相权不断削弱,丞相不享有决策权,故D项错误。
]
2.(2018·
永州二模)唐代中后期,枢密院是宦官掌握的内廷机枢。
五代时,枢密院变为武夫掌控的、文臣俯首的权力机构。
到宋代,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
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C.增强军队的有效指挥与实际作战能力
D.消除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
D [材料中枢密院的变化与行政效率和行政成本关联不大,故A项错误;
枢密院的变化不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
枢密院主官的变化着眼于君权的强化,故C项错误;
枢密院官员的调整在于解除武将的军权,故D项正确。
3.(2019·
晋冀豫高三联考)宋代形成了一个惯例:
“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不然犹使各条具利害,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
”这一惯例( )
A.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纲独断
B.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表明君主权力有下移趋势
D.彰显了政府决策的开明性
D [“必集百官议之……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表明这一管理是为了集思广益,防止决策失误,故D项正确。
4.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二月,惠帝将都察院改为御史府后说,御史“专纠贪残,举循良,匡政务教化为职”。
嘉靖皇帝曾对左都御史说,“御史的职责在于勉励贤善,抑制邪恶”。
这说明明朝统治者要求御史( )
A.奸邪屏迹,善人汇进 B.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C.学高为师,身正为范D.廉洁自律,匡扶正义
A [根据材料中“专纠贪残,举循良,匡政务教化为职”“御史的职责在于勉励贤善,抑制邪恶”可知A项正确;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主旨是要有所作为,而材料强调如何尽职尽责,故B项错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指做好表率作用,与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
“廉洁自律”讲求自身的要求,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2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中央集权的加强
1.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背景
①汉初推行郡县制,并分封同姓子弟做诸侯王驻守各地。
②诸侯国与中央矛盾激化,导致“七国之乱”。
(2)措施:
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唐“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林立的局面,这一局面进一步发展,形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措施
①收精兵:
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禁军归“三衙”统领,发兵之权归枢密院,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②削实权:
削夺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并设置通判监督。
③制钱谷:
各州郡的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影响
①积极: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②消极:
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
(1)废除丞相
①原因:
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
②概况:
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③意义:
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2)设立内阁
①概况:
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拥有“票拟”权,但皇帝拥有“批红”权。
②实质: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2.清代设立军机处
清朝建立后,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掌管军国大事。
(2)设立:
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立。
(3)特点:
职权不断扩大,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但只能跪奏笔录。
(4)影响
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探究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史料一 内阁只是皇帝的①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
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
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②真正领袖。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史料二 军机处撰拟的③谕旨诏令不经过内阁,而直接④由军机处密封,经驿马递送给各地方督抚称为“廷寄”,直接交给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各地方的奏折也不经内阁而直接交军机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内阁的性质及作用。
(2)根据史料二,概括军机处的职权。
其本质上说明了什么?
(1)史料一中①“私人办公厅”体现了内阁的性质;
②“真正领袖”说明内阁制强化了皇权,强调了内阁制的作用。
(2)由史料二中③“谕旨诏令”④“由军机处密封”等关键信息可知,军机处无决策权,只是秉承皇帝旨意拟旨,传达皇帝诏令,这反映出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1)性质: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作用:
加强了皇权。
(2)职权:
负责撰拟皇帝的谕旨诏令;
将皇帝的诏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
负责保管地方奏折。
说明: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
(2)内容详尽而全面。
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
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大兴“文字狱”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
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明朝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1)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宰相是“百官之长”,其权力和地位是其他官僚都无法比拟的。
因此相权最有可能威胁到君权,君权也时刻防范着相权。
第一,相权权倾一时、侵夺主上威福,甚至威胁生命。
第二,相权公然挑战至高无上的君权,引起君主的疑忌。
第三,宰相功高震主,君权也时刻防范着相权。
(2)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宰相权力过大直接威胁皇权,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罢相以后,皇帝就可以将一切大权掌握在手中,中央政府的府、部、院、寺,分理庶务,各不统属,就不必担心大权旁落了。
这样,皇帝事实上兼任宰相,皇权和相权合二为一,从制度上集君权、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皇权得到高度集中。
(3)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决心和意志:
一是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
二是现实的政治态势,和朱元璋的性格、能力以及强有力的君主意志,为他采取这一大胆的举措提供了条件。
1.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
这一规定( )
A.意在恢复西周的分封制
B.使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C.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D.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
C [材料中的政策是“推恩令”,采取“推恩令”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不是恢复西周的分封制,故A项错误;
导致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
“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封国的实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推恩令”的实行削弱了地方封国的实力,故D项错误。
2.宋朝“州”的地方行政长官称“知州”。
“知”是兼任、代理的意思,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
这说明宋朝( )
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割据的现象严重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A [结合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知州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体现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A项正确;
B、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故C项错误。
3.唐以前地方政府一直是一长制(即一个人负全责);
从宋以后,地方政府由多人共同负责。
这一变化促使( )
A.中央集权加强B.君权不断强化
C.行政效率提高D.地方势力膨胀
A [地方政府由一个人负全责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从宋以后,地方政府由多人共同负责,可以避免地方官员个人权力过大,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正确。
4.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了。
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
这说明( )
A.内阁成为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
B.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C.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
D.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C [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表明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故C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内阁大臣地位和职权的变化,不是强调其对君主专制的影响,A项错误;
内阁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故首辅无法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故B项错误;
D项与材料“表明相权因内阁制度产生而复活”不符。
5.“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
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 )
A.传达皇帝旨意B.参与行政决策
C.总领全国政务D.负责监察百官
A [“廷寄”上谕是传达皇帝的旨意,故A项正确;
军机处无决策权,故B项错误;
军机处只能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不能总领全国政务,故C项错误;
军机处只能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无监察权,故D项错误。
2014-2018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本讲是全国卷考查的重中之重,大分值、开放性试题时有设置,选择题更是从素养立意角度,引用新史学成果并暗合社会热点年年考查,且时考时新。
试题以教材做背景,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设问,侧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题研练·
感悟考法]
1.考查点:
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2017·
全国卷Ⅰ·
25)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C [题干材料反映了汉高祖十二年到汉武帝元封五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增多,而且从只有郡到郡、国都有,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
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逐渐增多,甚至包括了一些封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A、D两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B项错误。
2.考查点:
汉承秦制
(2016·
全国卷Ⅲ·
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B [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这表明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符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复习 中国古代 中央集权 制度 讲古 政治制度 成熟 专制 集权 不断加强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751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