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安全防护及特定操作培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492771
- 上传时间:2022-12-06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4.51KB
原料药安全防护及特定操作培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原料药安全防护及特定操作培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料药安全防护及特定操作培训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2注意事项
1.1.2.1搪玻璃反应釜使用过程中严禁温度骤冷、骤热,以免损坏搪玻璃表面。
搪玻璃反应釜耐温急变(即
反应釜温与加热或冷却介质温度之间差)为:
热冲击≤100℃,冷冲击≤90℃。
开启冷却水或蒸汽进口阀时,
不可一次性全开,以防止冷热冲击损坏设备。
1.1.2.2严禁敲击搪玻璃面或其外壳,操作时应防止硬物掉入釜内损坏搪玻璃面。
1.2.2.1
1.2.2
1.1.2.3操作中尽量避免釜体外壳与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接触,一旦有物料接触应及时用抹布擦洗干净。
1.1.2.4禁止用水冲洗设备,避免保温层损坏。
1.1.2.5在开启人孔或手孔时,人孔或手孔盖的搪玻璃面应面向下放在由软木做成的支架上,不可使搪玻
璃面直接放在硬地面或钢平台上,或是将搪玻璃面向上放置。
拆下的卡子应就近整齐放好,不可妨碍操作
或行走。
1.1.2.6应严防加入设备内的物料夹带块状金属或杂物,对于大块硬质物料应粉碎后加入,防止损坏搅拌、
底阀或堵塞管线.
1.1.2.7操作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温度计套管是否与物料接触。
由于搪玻璃管的热阻较大,一般罐内的温度
显示与实际温度有一定程度的滞后,升温、降温操作时应考虑到热惯性和显示滞后因素的影响。
1.1.2.8最低气温≤0℃时,应在使用完毕后放尽夹套内的存水,避免设备因冰冻而损坏。
1.1.2.9出料时如遇釜底堵塞,不应用金属器具打,可用塑料棒或木棒轻轻捅开。
出料时如发现有搪玻璃
碎屑,应立即开罐检查,修补后再用。
1.1.2.10搪玻璃设备不适用于下列介质或物料的反应、聚合、贮存、换热等化工过程:
a、任何浓度和温度的氢氟酸及含有氟离子的介质或物料;
b、浓度大于30%、温度大于180℃的磷酸介质或物料;
c、pH大于12且温度高于80℃的碱性介质或物料;
d、酸碱物料交替进行的反应过程。
1.2三足式离心机
三足式离心机是过滤离心机中应用最广泛、适应性最强的设备,可用于分离固体10μm至数毫米粒径的
颗粒,以及纤维状或块状的物料,悬浮液的含固量在5~60%的范围内都能很好的工作。
原料车间的离心机是SS800型三足式离心机,其最大装料量是135kg,额定转速20r/s。
转鼓内,悬浮
液中的固体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鼓壁运动,受过滤介质的拦截在转鼓内壁堆积形成滤饼,而液体在离
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滤饼,经转鼓的小孔离开转鼓,实现了液-固两相的分离。
当滤饼达到一定厚度时停止
加料,脱水,必要时可加入洗涤液对滤饼进行洗涤。
然后甩干,停机。
由人工从上部将滤饼卸出。
1.2.1操作方法
使用前先用75%乙醇擦拭内表面,接着将洁净的滤布贴合在离心机的机壁上,启动离心机,看看空转是否正常。
接着在机子启动后,正常运行之前的速度范围内进行进料。
视物料的分离快慢控制离心时间。
离心结束时,关闭离心机电源,待转鼓停止转动时再开始卸料。
注意事项
离心机的装料应控制在1/3~1/2之间,严禁随意增加。
分离时加料超重会发出异常响声或强烈
震动,故严禁超负荷运行。
1.2.2.2母液、水溅在三角皮带上或三角皮带传动部件松动、发出异常响声,故必须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
护保养,使设备各定位.防护零件齐全、紧固并防止跑、冒、滴、漏,做好安全生产。
1.2.2.3当离心机发生异常情况,比如异常的声音,异常的晃动,应立即切断离心机电源,检查出异常原
因后再进行作业。
1.2.2.4加料不均匀也会引起离心机晃动,所以要保持转鼓内物料分布均匀。
1.2.2.5尽量不要为了赶时间而对离心机刹闸时一刹到停,这样操作比较危险,并且对设备及其部件也有
较大的危害。
1.2.2.6离心机全速转动时,尽量不要靠近离心机。
1.2.2.7为了防止皮带在高速运转中发生碰撞而产生静电,在使用时把原先的三条皮带中间的一条卸下,
只使用两条,虽然影响了转鼓的转速,但在不影响使用上安全性增加了。
1.2.2.8离心机的连接电机与转鼓的三角皮带长时间使用拉长,而导致转鼓速度降低(丢转),结果大大的
降低了分离效果,对产品质量及离心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为此,规定操作人员必须对三角皮带经常检查,
调整位置及更新,以保证不丢转,达到分离效果。
1.2.2.9出料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待设备完全停止后进行操作。
1.3真空干燥器、双锥干燥器及其附属设备
1.3.1真空干燥器
真空干燥器适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电子、中药等行业的物料干燥。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a、真空下物料溶液的沸点降低,使蒸发器的传热推动力增大,因此对一定的传热量,可以节省蒸发器
的传热面积。
b、适用于在高温下易分解、聚合和变质的热敏物料的干燥。
c、在干燥过程中任何不纯物均无混入,物料和形体不会损坏。
1.3.2双锥回转真空干燥器
双锥回转真空干燥器适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的粉状,料颗及纤维的浓缩,混合,干燥及需低
温干燥的物资(如含糖量较高、粘度大的厚料),更适用于易氧化,易挥发、有热敏性的物料干燥和中成药
的颗料干燥。
它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如下:
a、在密封的夹层中通过热源(热水、蒸汽或热油)热量经内壳传给物料。
b、在动力驱动下,罐体作缓慢的旋转,罐内物料不断的混合,从而达到更新表面,强化干燥的目的。
c、物料在罐内处于真空状态,气压下降物料表面的水分(溶剂)达到饱和状态而蒸发,并及时通过真
空泵排出罐体,物料内部的水分(溶剂)不断向表面渗透、蒸发、排出三个过程不断进行,物料在短时间
内就达到干燥的目的。
d、密封性良好,可避免跑、冒、漏、滴及经常更换、维修填料之苦,使之符合GMP对设备要求条件。
内外材料系1Cr18Ni9Ti不锈钢制造,制作简便,易清洗等优点。
1.3.3真空泵
1.4冷却塔
冷却塔为一利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
其冷却
系借着水的蒸发过程来完成,并使冷却水可以继续的循环使用,从经济效益看,无形中减少了成本的浪费。
冷却塔冷却方法,系将热水喷洒至散热材表面与通过之移动空气相接触,此时,热水与冷空气之间即产生显热之热交换作用,同时部份的热水被蒸发,亦即蒸发水汽中其蒸发潜热被排放至空气中,最后经冷却后的水落入水槽内,利用帮浦将其传送至热交换热器中,再予吸收热量。
2原料药特定操作
2.1萃取与洗涤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
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
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中用来提取或纯化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应用萃取可以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物质,也可以用来洗去混合物中少量杂杂质。
通常称前者为“抽取”或萃取,后者为“洗涤”。
2.2重结晶
重结晶方法是利用固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其相互分离。
进行重结晶的简单程序是先将不纯固体物质溶解于适当的热的溶剂中制成接近饱和的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冷却滤液,使晶体自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易溶性杂质仍留于母液中,抽气过滤,将晶体从母液中分出,干燥后测定熔点,如纯度仍不符合要求,可再次进行重结晶,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2.2.1
关于溶剂的选择
选择适当的溶剂对于重结晶操作的成功具有重大的意义,一个良好的溶剂必须符合下面几个条件:
2.2.1.1
不与被提纯物质起化学反应。
2.2.1.2
在较高温度时能溶解多量的被提纯物质而在室温或更低温度时只能溶解很少量
.
2.2.1.3
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小,前一种情况杂质留于母液内,后一种情况趁热过滤时杂质被滤
除。
2.2.1.4
溶剂的沸点不宜太低,也不宜过高。
溶剂沸点过低时制成溶液和冷却结晶两步操作温差小,团体
物溶解度改变不大,影响收率,而且低沸点溶剂操作也不方便。
溶剂沸点过高,附着于晶体表面的溶剂不
易除去。
2.2.1.5能给出较好的结晶在几种溶剂都适用时,则应根据结晶的回收率、操作的难易、溶剂的毒性大小
及是否易燃、价格高低等择优选用。
2.2.2关于晶体的析出
过滤得到的滤液冷却后,晶体就会析出。
用冷水或冰水迅速冷却并剧烈搅动溶液时,可得到颗粒很小
的晶体,将热溶液在空温条件下静置使之缓缓冷却,则可得到均匀而较大的晶体。
2.2.2.1如果溶液冷却后晶体仍不析出,可用玻璃棒摩擦液面下的容器壁,也可加入晶种,或进一步降低
溶液温度(用冰水或其它冷冻溶液冷却)。
2.2.2.2如果溶液冷却后不析出晶体而得到油状物时,可重新加热,至形成澄清的热溶液后,任其自行冷
却,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摩擦器壁或投人晶种,以加速晶体的析出。
若仍有油状物开始析出,应立
即剧烈搅拌使油滴分散。
2.3减压蒸馏
液体的沸点是指它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因此液体的沸点是随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
如果借助于真空泵降低系统内压力,就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这便是减压蒸馏操作的理论依据。
减压蒸馏是分离可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特别适用于那些在常压蒸馏时未达沸点即已受
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2.4磺化反应
磺化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分直接磺化和间接磺化。
以磺酰基(-SO3H)取代化合物中的氢原子,
称为直接磺化,几乎所有芳环和杂环化合物,都可以进行直接磺化,少数脂肪族和脂环族化合物,也可以进行这类反应。
间接磺化是以磺酸基取代苯环上的非氢原子,如巯基或重氮盐。
用硫酸或发烟硫酸进行的磺化也称液相磺化。
硫酸在反应体系中起到磺化剂、溶剂和脱水剂三种作用。
随着磺酸的生成,反应中逐步生成水,因此需要大量的硫酸,该法适用范围广,但生产能力低。
3安全防护及急救知识培训
3.1化学药品的正确使用和安全防护
3.1.1防毒
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
如HF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
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
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
3.1.2防毒注意事项
药品使用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
使用有毒气体(如
H2S、Cl2、Br2、NO2、HCl、
HF)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苯、四氯化炭、乙醚、硝基苯等蒸汽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减弱,
必须高度警惕;
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
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
操
作要规范,操作结束后要洗手。
3.1.3防火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必须按照现代的防火技术、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
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
烷等。
3.1.4防电
车间常用电为频率50Hz,220V的交流电。
人体通过1mA的电流,便有发麻或针刺的感觉,
人体肌肉会强烈收缩,25mA以上则呼吸困难,就有生命危险;
直流电对人体也有类似的危险。
3.1.4.1为防止触电,应做到:
10mA
以上
a、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b、使用电器时,手要干燥;
c、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电器外壳应接地线;
d、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
e、不应用双手同时触及电器,防止触时电流通过心脏;
3.1.5
f、一旦有人触电,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抢救。
3.1.4.2仪器设备的安全用电
a、一切仪器应按说明书装接适当的电源,需要接地的一定要接地;
b、若是直流电器设备,应注意电源的正负极,不要接错;
c、若电源为三相,则三相电源的中性点要接地,这样万一触电时可降低接触电压;
接三相电动机时要
注意正转方向是否符合,否则,要切断电源,对调相线;
d、接线时应注意接头要牢,并根据电器的额定电流选用适当的连接导线;
e、接好电路后应仔细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使用;
f、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切断电源。
防冲料
剧烈的化学反应过程因反应控制不良而导致冲料甚至爆炸事故。
这类化学反应有二个典型特征:
一是反应放热量大,必须采用冷冻盐水进行降温;
二是反应过程中有大量气体产生,因而,必须及时移出气体物质。
安全生产的控制方法有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密观察反应过程状况,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物料滴加速度,保证气路畅通;
二是设备除反应釜夹套通冷冻盐水外,还内置降温盘管,确保传热面积能够及时移出反应热量;
三是供应的冷冻盐水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才能组织生产;
四是反应过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防爆膜将在超过允许的压力下爆破而迅速卸压,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1.6防爆炸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产生爆炸必须同时存在下列条件:
存在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其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
存在足以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高温。
易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关系到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参数。
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将发生爆炸,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之为爆炸下限,可燃气体或蒸气在混合物中能够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之为爆炸上限。
在低于下限浓度时是不会爆炸的。
若高于爆炸上限时,遇明火虽然不会爆炸,但是可以燃烧。
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一般是用可燃气体或蒸汽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
控制和降低易燃液体蒸气或薄雾在空气中的浓度,使其出现爆炸范围的可能性减到最小程度,消除或控制足以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高温是采取各项技术措施的基本出发点。
3.1.6.1工艺设计中应采取消除或减少易燃物质的产生及积聚的措施:
a、首先总量控制,生产场所仅放置必须的使用量;
b、工艺流程中宜采取较低的压力和温度,将易燃物质限制在密闭容器内;
c、做好设备仪器的检修和维护,消除跑、冒、滴、漏现象;
d、易燃液体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下水道设置水封。
3.1.6.2防止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形成,或缩短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滞留时间,宜采取下列措施:
a、工艺设备管道密闭性;
b、易燃、易爆物质的单独房间或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
c、在爆炸危险环境内,要求空气清洁的房间,室内应保持正压,散发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保持负
压,并设置直排,不回风;
d、对有防火防爆要求的通风系统,其进风口应设在不可能有火花溅落的安全地点,排风口应设在室外
安全处。
3.1.6.3采取消除或控制足以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高温的措施:
a、有爆炸危险房间内严禁明火;
b、直接布置在有易燃液体场所中的设备选用防爆型;
c、控制输送易燃液体流速,防止产生静电;
d、在有易燃液体场所避免发生摩擦和撞击;
e、金属设备、管道如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等均应可靠接地;
f、建筑材料采用不发火材料。
3.1.7防灼伤
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
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
3.1.8使用高压容器的安全防护
生产过程中有时会用到高压储气钢瓶,使用不当,会导致爆炸,需掌握有关常识和操作规程
3.1.8.1气体钢瓶的识别(颜色相同的要看气体名称)
气体名称
钢瓶颜色
氧气瓶
天蓝色
氢气瓶
深绿色
氮气瓶
黑色
纯氩气瓶
灰色
氦气瓶
棕色
压缩空气
氨气瓶
黄色
二氧化碳气瓶
3.1.8.2高压气瓶的安全使用
气瓶应专瓶专用,不能随意改装;
气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易燃气体气瓶与明火
距离不小于5米;
氢气瓶最好隔离;
气瓶搬运要轻要稳,放置要牢靠;
各种气压表一般不得混用;
严禁油污,注意手、扳手或衣服上的油污;
气瓶内气体不可用尽,以防倒罐;
开启气门时应站在气压表的
一侧,不准将头或身体对准气瓶总阀,以防万一阀门或气压表冲出伤人。
3.2化学药品的急救
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发生中
毒现象。
3.2.1一般的应急处理方法
3.2.1.1吞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患者因吞食药品中毒而发生痉挛或昏迷时,非专业医务人员不可随便进行处理。
除此以外的其它情形,
则可采取下述方法处理。
毫无疑问,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刻找医生治疗,并告知其引起中毒的化学
药品的种类、数量、中毒情况(包括吞食、吸入或沾到皮肤等)以及发生时间等有关情况。
a、为了降低胃中药品的浓度,缓延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述任一种东西:
如
牛奶;
打溶的蛋;
面粉;
淀粉;
或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
b、如果一时弄不到上述东西,可于
50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约
50克活性炭。
用前再添加
400毫升蒸
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
一般
10~15
克活性炭,大约可吸收
1克毒物。
c、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
若用这个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于半酒杯水
中,加入15毫升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毫升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给予饮服(但吞食酸、
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因有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而进入气管的危险,因而,遇到此类
情况不可催吐)。
绝大部份毒物于四小时内,即从胃转移到肠。
d、用毛巾之类东西,盖上患者身体进行保温,避免从外部升温取暖。
(注:
把二份活性炭、一份氧化镁和一份丹宁酸混合均匀而成的东西,称为万能解毒剂。
用时可将
2~3茶匙此药剂,加入
一酒杯水做成糊状,即可服用)。
3.2.1.2吸入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a、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服,放松身体。
b、呼吸能力减弱时,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关于人工呼吸法,见本章
3.2.1.3沾着皮肤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a、用自来水不断淋湿皮肤。
b、一面脱去衣服,一面在皮肤上浇水。
c、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
3.2.1.4进入眼睛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a、撑开眼睑,用水洗涤5分钟。
b、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
3.2.2无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3.2.2.1浓硫酸(致命剂量1毫升)
7.1与
7.2
项)。
a、吞服时立刻饮服200毫升氧化镁悬浮液,或者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东西,迅速把毒物稀释。
然后,至少再食10多个打溶的蛋作缓和剂。
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
b、沾着皮肤时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
如果立刻进行中和,因会产生中和热,而有进一步扩大伤害的
危险。
因此,经充分水洗后,再用碳酸氢钠之类稀碱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
但是,当沾着草酸时,若用碳
酸氢钠中和,因为由碱而产生很强的刺激物,故不宜使用。
此外,也可以用镁盐和钙盐中和。
c、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洗涤
15
分钟。
3.2.2.2氢氧化钠、氢氧化钾(致命剂量
1
克)
a、吞食时立刻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部洗至中性。
然后,迅速饮服500毫升稀
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
b、沾着皮肤时立刻脱去衣服,尽快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止。
接着用经水稀释的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
中和。
但是,若沾着生石灰时,则用油之类东西,先除去生石灰。
c、进入眼睛时
撑开眼睑,用水连续洗涤
15分钟。
3.2.3有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3.2.3.1甲醇(致命剂量
30~60
毫升)
口服
5~10ml
即可引起严重中毒。
15ml
可致失明。
致死量约
30~60ml。
呼吸道吸入高浓度甲醇蒸气亦
可引起中毒。
口服可伴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约
8~36h潜伏期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
头痛、头晕、眩晕、
意识朦胧、谵妄、昏迷,可出现视神经盘水肿、萎缩及视网膜充血、出血等。
中毒者应立即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胃。
然后,把中毒者转移到暗房,以抑制二氧化碳的结
合能力。
为了防止酸中毒,每隔
2~3小时,经口每次吞服
5~15克碳酸氢钠。
同时为了阻止甲醇的代谢,
在3~4日内,每隔
2小时,以平均每公斤体重
0.5毫升的数量,从口饮服
50%的乙醇溶液或高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料药 安全 防护 特定 操作 培训教材